电动汽车充电器可靠性测试实验细则和测试项目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实验细则测试汇总(新)[1]教案资料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实验细则测试汇总(新)[1]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a825730975f46527d3e1d8.png)
a.保护板配接电芯(电压:4.1V~4.3V)后使用相等于b条款中规定阻值
的导线对P+/P-端进行短路冲击。
b.短路用的导线阻值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100
、150、200毫欧(若短接电阻过大造成短路电流小于或等于过流电流
下搁置1小时后测试保护板的性能(试验后若样品在5.1规定环境下搁 试验前、后性能,应符合规格要
置1小时后存在凝露现象,可用室温的空气进行吹风清除凝露后进行测 求,保护板外观应无变形
试),
试验前、中(贮存时间结束,取
2、可靠性测试(实验 保护板在40℃ ±2℃,相对湿度为93%的恒温恒湿箱中贮存48小时, 出样品前)、后性能应符合规格
保护板(若该保护板有高温放电保护功能,需将该功能屏蔽)在45℃ ±2℃的恒温箱中贮存1小时后在该温度条件下进行放电试验,使用直 流电源代替电芯与保护板依次连接,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调节为电芯标 称电压, 保护板输出端与电子负载相连进行放电; 放电电流设置为保 护板所规定的最大持续放电电流(若无规定时,以过流保护电流实测 值的0.7倍)持续放电48小时,
400个循环后,容量不低于额定容 留的75%。
南京久驰《直流 剪枝/剪草机测 试大纲》5.6
均 5 电衡
性测试(实验 室)
将充满电的机器连续空放电至机器完全停转,再用配套的充电器充电 直到LED灯熄灭,操作100个循环
每次放完电后,机器能自动停 止,且最高电芯电压与最低电芯 电压差不超过0.1V
方法
0V电芯充电,电芯电压逐渐往上升,
1、模拟测试(制样 PCM 室) 2、可靠性测
试(实验室)
输出端子直接接触4KV 输出端子空气放电8KV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及相关标准

二、电子设备可靠性测试标准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 ISO/TC22/SC3负责汽车电气和电子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环境包括电磁环境、电气环境、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化学环境等。
目前 ISO制订的汽车电子标准环境条件和试验标准主要包含如下方面:ISO16750-1:道路车辆 -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总则ISO16750-2:道路车辆 -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供电环境ISO16750-3:道路车辆 -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机械环境ISO16750-4:道路车辆 -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气候环境ISO16750-5:道路车辆 - 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条件和试验:化学环境ISO20653汽车电子设备防护外物、水、接触的等级ISO21848道路车辆-供电电压42V的电气和电子装备电源环境国内目前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试验标准主要还是按照产品的技术条件来规定。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14)正在参照 ISO 标准制订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ISO 的标准在欧美车系的车厂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而日系车厂的要求相对 ISO标准来说偏离较大。
为了确保达到标准的限值,各汽车车厂的内控的环境条件标准一般比 ISO 的要求要苛刻。
2、AEC 系列标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为建立一套通用的零件资质及质量系统标准而设立了汽车电子委员会 (AEC),AEC 建立了质量控制的标准。
AEC-Q-100 芯片应力测试的认证规范是 AEC 的第一个标准。
AEC-Q-100 于1994年首次发表,由于符合AEC规范的零部件均可被上述三家车厂同时采用,促进了零部件制造商交换其产品特性数据的意愿,并推动了汽车零件通用性的实施,使得 AEC 标准逐渐成为汽车电子零部件的通用测试规范。
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 AEC-Q-100 已经成为汽车电子系统的通用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桩试验报告

电动汽车充电桩试验报告1. 概述本次试验旨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进行性能和耐久性测试,以评估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试验包括充电速度、充电效率以及充电设备的温度变化等方面的测试和记录。
2. 试验目的- 评估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和效率。
- 测试充电桩长时间使用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 分析充电桩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特性。
3. 试验方法3.1 充电速度和效率测试使用标准充电电源和测试设备对充电桩进行测试。
记录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并计算充电效率。
每个充电桩重复测试5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3.2 耐久性测试将充电桩连接至电动汽车进行长时间连续充电。
在每次充电后记录充电桩的温度变化,并检查其它性能指标,如启动速度和插拔功能的正常性。
耐久性测试持续72小时。
3.3 环境特性测试将充电桩放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包括高温、低温、湿度、露天等。
记录充电桩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特性和性能指标。
4. 实验结果4.1 充电速度和效率经过测试,充电桩的充电速度为X小时每百公里,充电效率为X%。
4.2 耐久性在连续72小时的耐久性测试中,充电桩表现稳定可靠,温度变化平均为X℃。
4.3 环境特性充电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5.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充电桩在充电速度、效率和耐久性方面表现良好,能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充电桩在不同环境下均能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建议进一步优化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和效率,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同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强充电桩的耐久性和抗环境特性,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的要求。
以上为电动汽车充电桩试验报告,报告结果仅供参考。
充电器检测标准

额定输出电压 DC5.0V
输出特性输出ຫໍສະໝຸດ 压/电流 范围电压 DC5.0V±0.25V 电流:≥
450mA
输出纹波
≤200mV;测试方法:任何负载正常工作下,使用示波器带宽为20MHz连接到充电器的输 出端,同时输出端并连一个104pF陶瓷电容和一个10Uf的电解电容
短路保护 能保证本产品在输出端短路状态下不会导致着火或任何损坏,短路电流应不大于950mA
40°C±2°C,相对湿度90-95%带电工作实验持续时
未测
频率为10-55Hz,振幅为0.35mm,分别在X,Y,Z三轴的每个方向上
OK
振动试验 循环振动各5次周期,实验后对外观进行检查,并进行绝缘电阻、 OK
绝缘强度和指示功能及电性能进行重新测试
OK
拔插实验
将DC插头在旅行充电器的USB处进行插拔3000次。频率为200次/ 小时
OK
电线和充电头 右 60 度 摆动连接线,以 45 次/分钟的速度 进行 1000 次, 客户手机配件
一体) 结束后测试输出特性
实测
OK
静电测试 ±6KV ±10KV空气放电,±6KV接触放电
未测
。
准 技术要求/标准
满载工作6小时以后的外壳最大温升小于35摄 氏度,接上匹配手机完整充电中外壳最大温升 要小于30摄氏度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应平整无划痕、毛刺以及其他机械损伤, 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无击穿、飞弧现 象;绝缘电阻大于7MΩ;指示功能及电性能正 常 插拔结束后机械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插座 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不得小于8N
新能源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V2.0(2018)

新能源汽车驱动器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目录一.目的和范围 (4)二.引用标准 (4)三.试验设备要求 (5)四.术语定义 (5)1.标准大气条件 (5)2.高温贮存试验 (5)3.低温贮存试验 (5)4.高温运行试验 (5)5.低温运行试验 (6)6.恒定湿热试验 (6)7.温度循环试验 (6)8.高温极限试验 (6)9.低温极限试验 (6)10.冷启动试验 (6)11.冷热冲击试验 (6)12.盐雾试验 (7)13.粉尘试验 (7)14.防水试验 (7)15.符号定义 (7)16.正弦振动 (7)17.随机振动 (7)18.跌落 (7)19.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8)20.加速寿命试验 (8)21.绝缘电阻 (8)五.规范内容 (8)1.一般试验步骤 (8)2.试验应力 (9)2.1高温贮存 (9)2.2低温贮存 (10)2.3高温运行 (11)2.4低温运行 (12)2.5恒定湿热试验 (13)2.6温度循环试验 (14)2.7交变湿热试验 (15)2.8低温极限测试 (17)2.9高温极限测试 (18)2.10盐雾试验 (19)2.11冷热冲击 (20)2.12正弦振动试验 (21)2.13粉尘试验 (22)2.14防水试验 (22)2.15包装随机振动试验 (23)2.16包装跌落试验 (23)2.17 HALT试验 (24)2.18 随机振动寿命试验 (24)六.顺序应力测试 (25)七.附录 (26)1. 附录一:不同环境应力对应的失效模式 (26)2. 附录二:IPXX(防尘等级&防水等级),参考如下 (27)八.注意事项 (28)九.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时间统计 (28)一.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描述了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包含气候(环境)试验(含高低温储存试验,高低温运行试验,湿热存储及运行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极限试验、IP防护试验、盐雾试验)和机械(环境)试验(含振动、跌落试验)。
电动汽车用模式2充电器测试规范

电动汽车用模式2充电器测试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器的检验规则、测试条件及要求以及测试方法等。
本规范适用于符合GB/T 18487.1—2015规定的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方式对应的模式2充电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2-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接口GB/T 34657.1-2017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NB/T 42077-2016电动汽车模式2充电的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GB/T 28046.1-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 28046.3-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GB/T 28046.4-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气候负荷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化学负荷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试验GB/T 19596 电动汽车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8487.1-2015、GB/T 20234.1-2015、GB/T 20234.2-2015和GB/T 34657.1-2017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车辆接口 Vehicle interface能将电缆连接到电动汽车的器件,由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组成。
3.2 车辆插头 Vehicle plug车辆接口中和充电线缆连接且可以移动的部分3.3 模式2充电器 Mode 2 charger以连接方式B或连接方式C在充电模式2下为电动车辆供电的部件,包括家用插头、功能盒、电缆、车辆插头等部分,具有控制导引功能和安全功能。
充电线及接口检验标准

充电线及接口检验标准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充电口成为了重要的接口。
为了确保充电口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充电口的测试方法和相关标准,以帮助确保充电口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一、充电口测试方法1.外观检查-检查充电口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检查连接部分的金属触点是否干净、无腐蚀,并且能够正常伸缩。
2.机械性能测试-插拔力测试:使用标准插头对充电口进行多次插拔操作,测试插拔力是否符合要求。
-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对充电口进行多次插拔操作,测试其耐久性能。
3.电气性能测试-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测量充电口的接触电阻,判断其导电性能是否良好。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充电口的绝缘电阻,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高压测试:施加一定的电压在充电口上进行高压测试,以检测其绝缘性能和耐电压能力。
4.兼容性测试-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器对充电口进行测试,验证其兼容性。
-测试充电器插入和拔出时的稳定性和连接可靠性。
二、充电口测试标准1.国际标准-IEC62196: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定义了不同类型的充电接口和相关要求。
-ISO/IEC15118: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协议标准,用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
2.行业标准-GB/T20234.3: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第三部分,规定了充电接口的物理连接和电气特性等要求。
-GB/T18487.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第一部分,规定了充电接口的外观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3.安全标准-UL2202: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安全标准,规定了充电器、充电插头和充电线的安全性能要求。
-IEC61851-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安全标准,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模式和通信协议等方面的要求。
三、测试设备和实验室1.测试设备-插拔力测试仪:用于测量插拔力的测试设备,可通过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测试。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测试设备,可以检测充电口的绝缘性能。
充电器检测标准

常温老化试验
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在环境温度 。
25±5℃的条件老化6小时 OK
满载工作6小时以后的外壳最大温升小于35摄 氏度,接上匹配手机完整充电中外壳最大温升 要小于30摄氏度
额定输入电压为AC220V,允许输入电压范围
电压/频率 为 100VAC/240VAC(国内标准).频率为 NhomakorabeaOK
47HZ-63HZ
配
不出现松动和不能完全插入现象,且功能正
OK
其他
常。
标签、电源
线、包装 、 目测,符合检验规范及规格书
OK
材质
国标
USB,
摇摆实验(充 将主体或者插头端固定,在另一端加一个 250g 重的砝码,左 未与
电线和充电头 右 60 度 摆动连接线,以 45 次/分钟的速度 进行 1000 次, 客户
一体) 结束后测试输出特性
未测
插拔结束后机械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插座 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不得小于8N
国标
1.充电器输出插头与连接线以及充电器壳体与连接线以 10N 拉 USB,
力拉动
未与
2.插头与插座之间进行拔插,当插拔的速率不超过12.5mm/min 客户
时,将插头完全插入插座所需的力最大不超过15N,将插头从插座 手机
范
24小 时无
异常
各触点无氧化现象,且外观及功能正常
倒灌电流
任何时候从手机侧向充电器的倒灌电流不大 于5mA
OK
瞬间冲击电 加电时,充电器瞬态冲击电压要求控制在
压
5.5V以下
OK
高压测试 从输入端加3.0KV,50Hz,1Min直加1.0KV后,再匀速加至2.0KV OK 要求:漏电小于10mA,且无击穿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仪
包装、产品性能需符合要 求
(包装) 1盒
包装跌落
1.从检验过的良品已包装OK的成品中抽取1盒进行包装跌落实验; 2.跌落高度为1M,跌落地面为水泥地面; 3.跌落完后检查产品包装、性能是否有不良; 4.做好相关记录.
手动
包装、产品性能需符合要 (包装)
求
1盒
1.从检验过的良品中抽取1PCS实验; 安全定时 2.在常温环境AC220V(市电);
试
压测试 4.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好每台产品的编号和对应的电池型号与编号;
)
5.产品做好后等恒温箱恒温30分钟左右开电测试。
恒温箱/电 源/电阻/电
池包
数据记录
5PCS
(注:a.如没配套 电池包测试就使用 相应充电电的负载 代替测试。)
6.实验记录好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做好其它相关记录.
1.从冲击后的良品中随机抽取10PCS充电器; 2.5PCS产品用90V/60HZ输入充电, 低温高低电 3.5PCS产品用264V/560HZ输入充电, 压测试 4.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好每台产品的编号和对应的电池型号与编号; 5.产品做好后等恒温箱恒温30分钟左右开电测试。 6.实验记录好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做好其它相关记录.
3.记录或采样匀可4.做好相关记录
负载仪
数据记录
2PCS
安全测试 (高压测
试)
1.从检验过的良品中抽取5PCS实验; 2.耐压测试;AC3000V/5mA/60秒;(至少3.6KV) 3.耐压测试完后对性能进行检测; 4.做好不良品的相关记录; 5.在可靠性样品测试报告表上做好相关记录.
恒温箱/电 源/电阻/电
池包
数据记录
5PCS
(注:a.如没有配套 电池包测试就使用 相应充电电的负载 代替测试。)
批准:
审核:
制作: 黄明传
序号
测试内 容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实验细则
测试条件
测试要求
机械实验
1.先将实验产品做好编号; 2.AC插拔3K次,(来料检验,放到我们这里做也可,但次数太多) 3.电池包装取3K;(次数多,500-1000次即可) 4.实验完后对产品的接触和电气性能进行评估; 5 记录好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记录.
恒温箱
数据记录
5PCS
(注:a. 在实验过 程中发现外观有变 形现象,即停止进行 该项测试;)
1.对检验过的良品充电器5PCS;
可
保护测试 (含短路,
NTC等)
2.对测该项的充电器进行序列编号; 3.分别用低电压和高电压进行测试; 4.短路输出正负极进测试; 5.确认LED处于报警状态,后再次确认有无充电电流.
1.充电器的工作是符合规
电源/电池 或负载
格书的 2.不出现发热或爆炸 3.外壳无爆裂,内部没有松
动
20PCS
(注:a. 在冲击过程 中出现异常现象即 停止进行冲击测试 保留现场,通知项目 负责人)
缺
少
1.从冲击后的良品中随机抽取5PCS充电器;
静
2.在常温环境AC220V(市电),用充电器对4串或5串电池包充电测试;
2
电 测 试
常温充电测 试
3.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好每台产品的编号与对应的电池型号和编号; 4.2PCS产品进行采样充电电流和电池电压,另外3PCS产品带相应负载工作测试4小时; 5.采样2PCS电池包进行1C放电测试,放至电池包内保护板保护为止.
,
6.做好采样产品充放电曲线图.
循
环
老化架/放 电柜/采集 仪/电阻/电
靠
6.再实验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
3
性
测
1.从检验过的良品已包装OK的成品中抽取1盒进行包装振动实验;
试
振动测试
2.频率:25HZ,振幅2.0mm,(X,Y,Z 三个方面,每个面30分钟); 3.振动完后检查产品包装、性能是否有不良;
4.做好相关记录.
AC电源/连 接线
电池无充电电流
5PCS
(注:a. 在实验过程 中发现导常现象,即 停止进行该项测 试;)
池包
数据记录
5PCS
(注:a.放至电池包 内保护板保护为止, 才进行充电,b在充 电曲线上标识好恒 流恒压阶段充电电 流和电压以及充电 时间;)
次
1.从冲击后的良品中随机抽取10PCS充电器;
数
2.5PCS产品用90V/60HZ输入充电,
测 高温高低电 3.5PCS产品用264V/560HZ输入充电,
序号
测试内 容
1
外 观
测试条件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实验细则 测试要求
设备
判定标准
样品数量
备注
外观
外壳应无锈蚀、划痕、裂缝、毛刺、缩水纹或其它不良现象;底、面壳颜色要均匀一致,合
盖后无缝隙或不超过0.5mm;活动部件开合要顺畅;插脚金属片电镀良好光亮,无长短不齐, 无异物,无污垢,无批锋和锈斑等不良现象,(活动插脚折合要顺畅,插脚打开后不能松
设备
手动/电池 包
判定标准 数据记录
样品数量
备注
5PCS
(注:a. 在实验过程 中有一次不合格即 停止此台产品进行 该项测试.)
1.先将实验产品做好编号; 2.5PCS产品放在恒温箱-20℃环境下储存测试12小时,后放在常温环境下1小时后检验外观和 高低温贮藏 电气性能测试; 测试 3.5PCS产品放在恒温箱60℃环境下储存测试12小时,后放在常温环境下1小时后检验外观和 电气性能测试. 4.实验完后做好相关记录.
15X放大镜
动),指示灯要与面壳持平,不能高低不平,亮度不均匀。
符合规格书要求
100﹪
裸机跌落
1.先将跌落产品做好编号; 2.在跌落产品之前先检测外观和电气性能都正常; 3.按已标识好的序号产品进行跌落测试每台产品6个面各跌落一次; 4.在整个过程中,标识需保留不要被丢失, 5.5PCS产品跌落高度:60CM高,地面:2~3mm厚木质地面; 6.以最不利的方向自由跌落3次。 7.跌落后的产品进行外观和电气性能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跌落台
1.充电器的工作是符合规 格书的 2.不出现发热或爆炸 3.外壳无爆裂,内部没有松 动
5PCS
(注:a. 在跌落过程 中有一次不合格即 停止此台产品进行 跌落测试)
可
1.先将冲击产品做好编号;
靠 性 测 试 (
上电冲击测 试(补上测试 条件,如输 入输出等)
2.在冲击测试产品之前先检测电气性能都正常; 3.按已标识好的序号产品进行冲击测试每台产品空载和带载各冲击3000次;(注:对产品的 高低电压各进行一次 空载和带载测试); 4.在冲击过程中,标识需保留不要被丢失, 5.冲击后的产品进行外观和电气性能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