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5.2科学记数法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57 000 000=5.7×;
题共同讨论解决.
(3)123 000 000 000=1.23×.
.观察: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形式:;
. 思考: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时,10 a的范围:
的指数是多少?
≤a<10 ;
如果一个数有9位整数呢?
n的取值:n是正整数,n比原数的整数
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化;
(2)科学记数法
关键是找出a和n,其中a与原数符号相
同,它是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后的
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尝
(1)1 000 000; (2)57 000 000;
试
(3)123 000 000 000.
结果,n是比原数整数位数少1的正整 数.
作 必做题:
业
课本习题1.5第4题.(2)、(4); 第5题.
设 选做题:
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
计 《同步学习》P32第5、6题 .
示 一关系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也可以
把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写出来.
补 1、 强强从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请你把其中的数据用科学 出示题目.
偿 记数法表示出来.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 视,个别辅导.
提 (1) 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
高 (2) 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
态度 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 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计数法中与数位的关系.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2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3、培养并提高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学习重点: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并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记某些比较大的数学习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阅读下面这些数据:1.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44万平方米,它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2.光的速度约是300 000 000米/秒,它相当于速度为6米/秒的自行车的速度的多少倍?3.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 6 100 000 000人.4.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 1 300 000 000人;5.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 600 000平方千米6.我国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83 000 000 000元.二、交流反馈1.计算210,,,.并讨论210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10,410,3数位有什么关系?2.练习:①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10000000000②指出下列各数各是几位数:21010,2510,510,123.科学记数法定义a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10n例1 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例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2×510;(2)7.12×310;(3)8.5×610.三、巩固练习1、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学前准备”中的各个数据.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是54.410平方米.光的速度约是8310米/秒.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96.110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91.310人.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69.610平方千米.我国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13.3810元.2.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1)3.2×410(2)-6×310四、当堂清一、填空题:1.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①800800=;②-10000=;③78.56=;④-12030000=;2.已知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①3.07×10=;②一4.25×10=;,③一2.13×10=;④3.005×10=;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①3.2×10是位数;②6×10是位数;③4.5×10是位数;④1010是位数;4.若92300000=9.23×10,则n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为15万亿吨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记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能运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较大的数的表示和计算。
本节内容是初中学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科学记数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较大的数感到困惑,通过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和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较大的数。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并进行计算。
3.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运用科学记数法进行较大的数的表示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应用。
2.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操作,巩固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例子,如PPT、练习题等。
2.准备计算器等教学工具,方便学生进行计算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较大的数的概念,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4亿,这么大的数如何表示和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应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如“14亿可以表示为1.4×10^9”。
让学生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和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操作,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的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教案1.5.2科学记数法(20210304203010)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人教版(RJ)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或等于10的数.2.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或等于10的数.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教学过程:一、科学记数法用乘方的形式,有时可方便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较大的数,如:太阳的半径约696000千米;富士山可能爆发,这将造成至少25000亿日元的损失;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米/秒;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100000000.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考虑到10的乘方有如下特点:102=100,103=1000,104=10000,…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这样就可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如,6100000000=6.1×1000000000=6.1×109.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或等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二、例题【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000000;(2)57000000;(3)123000000000.强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首先要确定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注意: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是6位整数,指数就是 5.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非常大的数,同样也有非常小的数.本节课强调的是大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实际上非常小的数也同样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如1纳米是10-9米,意思是1米是1纳米的10亿倍,也就是说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用表达式表示为1纳米=10-9米,或者1纳米=米=10-9米.三、课堂练习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30060;(2)15400000;(3)12300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一系列与科学记数法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分别让学生独立完成、同伴互助和小组合作。
2.教学过程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至少3个例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并简要说明其意义。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科学记数法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此题旨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文献查找能力。
4.完成拓展题4,该题涉及科学记数法与对数的相互转换,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
1.对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பைடு நூலகம்容易与普通数值表示混淆。
2.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科学记数法的转换和运算规则感到困惑。
3.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对新的数学知识接受程度较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掌握科学记数法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反馈与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和操作,给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记数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记数法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5.2 科学记数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A、5 629 00 0=5.629×
B、45 000 000=0.45×
C、-9 976 000=-99.76×
D、10 000 000=10×
3用科学记数法写出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数:
10 000,800 000,56 000 000,7 400 000
4下列用 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四、布置作业
金牌作业第23页
5、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
生视野,激发学生学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 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难点
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个性补案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许多比100万更大的数,下面我们来观看几个数据;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读 一下这几个数)
(1)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2)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3)世界人口约为7 000 000 000人
我们注意到上面这几个数比100万还大.我们知道生活中比100万大的数还很多.但我们发现要表示这些较大的数非常麻烦.这些较大的数写起来很麻烦,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呢?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5.2科学记数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1.5.2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天文、物理等领域的数值表示;
-通过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值比较、估算和简化计算。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将一个较大的数(如5,600,000)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10^6),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计数法之间的加、减运算(如3.2×10^3 + 4.5×10^3)。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的方法,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它在数学、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要表示奥运会金牌含金量为0.999...,可以写作9.99...×10^-1。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数值表示。
2.培养学生通过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培养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4.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分享科学计数法的应用,提升合作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其表示形式:a×10^n(1≤a<10,n为整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2 科学记数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二、自学反 馈
三、质疑精讲
四、总结提高
4、科学记数法的的定义: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了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我们把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即对于大数N,可以表示成为N=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学生完成后讲评与总结 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
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关键
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情境教学法。
教法、学法
自主学习,归纳总结
合作探究,练习归纳
课型
新 课
教学准备
自主学习提纲,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知识回顾
1、什么叫乘方?说出10 ,(—10) 的底数、指数、幂。
2、计算:10 ,10 ,10 ,10 ,10 ,10 ,10 。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突出重点措施:通过感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较
难点
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
2、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出示自学提纲
问题1:你知道102,103,104分别等于多少?10n意义是什么?
问题2:请你把100 000写成10的乘方的形式.
问题3:用10的乘方来表示下列各数。
696 000,300 000 000 ,6 100 000 000,484 000 000 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获 和 疑 惑
活 【新课引入】 动 一 1、根据乘方的意义,填写下表:
10 的乘方 10
2
表示的意义 10×10
运算结果 100
结果中的 0 的个数 2
10 10
3
4
10
5
问题: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向月球。已经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 384 000 000 米。这样大的数,读写都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示大数的 一种方法——科学记数法。
1
预 活 【探究新知】 习 动 2 3 4 n 导 二 问题 1:你知道 10 ,10 ,10 分别等于多少吗?10 的意义是什么? n 航 教师:10 =10×10×10×10×…×10(n 个 10) ,10 的 n 次幂等于 1 后面有 n 个 0。 问题 2:请你把 100 000 写成 10 的乘方的形式 5 教师:100 000=10 ,1 后面有几个 0 就等于 10 的几次方。 问题 3:用 10 的乘方来表示下列各数。 696 000,300 000 000 ,6 100 000 000,484 000 000 000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写出,再与同桌之间讨论自己的结果。 5 8 696 000=6.96×10 300 000 000 =3×10 9 11 6 100 000 000=6.1×10 484 000 000 000=4.84×10 问题 2: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把大数表示成了什么形式? n 教师: 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了 a×10 的形式, 其中 a 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 数,n 是正整数。我们把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即对于大数 N,可以 n 表示成为 N=a×10 ,其中 1≤a<10,n 是正整数。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789= (6)0.7805×10 =
10
4
活 【小结】 动 五 说说你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3
【作业设计】 1.课本 P47 习题 1.5 第 4、5 题 2.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 3 2 (1)8.848×10 = (2)3.021×10 = 6 5 (3)3×10 = (4)7.5×10 =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465000= (2)1200 万= (3)1000.001= (5)308×10 =
活 【讨论交流】 动 ,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 10 的 三 1.请同学们看 P45 的“思考” 指数有什么关系?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 n 位整数,其中 10 的指数是多少?
2
预 活 【解决问题】 习 动 导 四 例 1:教材例 1. 航 解: 【巩固练习】 1.课本第 45 页练习第 1、2 题. 大,写起来表较麻烦,能否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数吗? 300 000 000= 5100 000 000 000=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000 000= (2)57 000 000= (3)1 23 000 000 000= (4)800800=
科学记数法
教 1.能将一个有理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学 目 2. 已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标 3.懂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重 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 10 的数 点 难 点 难点:正确掌握 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 n 与数位的关系
导学过程
预 习 导 航 阅读课本第 44 页至 45 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