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202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202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2023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是形成季风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纬度C. 海陆分布D. 洋流答案:C3.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亚洲国家?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巴西答案:D5. 以下哪个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A. 日出B. 日落C. 昼夜交替D. 四季更替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美国答案:B7. 黄土高原的土壤主要来源于:A. 风化作用B. 冰川作用C. 河流冲积D. 海洋沉积答案:C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答案:A9. 以下哪个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森林砍伐D. 火山喷发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答案:鄱阳湖)3.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4.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5.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__、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答案:对流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答案:中国南方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少雨。

北方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节较短。

2. 描述一下什么是洋流,并简述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绝密★本学科试卷启用前202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本场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1.考生领取试卷和答题卡后,要认真检查试卷、答题卡。

2.如遇试卷、答题卡分发错误及试题字迹不清、重印、漏印或缺页等问题,应举手询问,在开考报告监考员:如开考后再行报告、更换的,所延误的考试时间不予补充。

3.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考生不得向监考员询问。

4.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书写在试卷(题签)、草稿纸上或答题卡上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因地制宜发展是乡村振兴中的必由之路。

现将不同错落的区位条件划分等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某村落要进行传统农业花卉种植,提供鲜切花配送服务,那么这个村落满足的条件最可能是()A. LCIB. L+C+C. LC+I+D. L+CI+2. 某村落满足L+CI+,为解决人才不足和运营低效等问题,实现旅游业加速发展,最适宜引进()A. 高新技术业B. 食品加工业C. 文化创意业D. 仓储运输业3. 某村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不断挖掘乡村文化并传承保护,下图符合该村经济状况和乡村文化发展趋势的是(实线为文化,虚线为经济)()A. B. C. D.【答案】1. B2. C3. D【解析】分析】【1题详解】传统农业花卉种植,需要较充足劳动力,提供鲜切花配送服务,交通系统要比较完善,结合表格信息可知,L +C +表示劳动力数量充足,交通系统完善,有利于传统农业花卉种植,最可能是该村落进行传统农业花卉种植需要满足的条件,B 正确;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或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并不是发展传统农业花卉种植必备的条件,排除ACD ;故选B 。

【2题详解】高新技术业通常需要大量高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施,对于该村落可能不太适合,难以满足其对人才等方面的要求,所以A 不太适宜;食品加工业可能对解决人才不足和促进旅游业加速发展的直接关联性不强,B 也不是最适宜的;文化创意业,一方面可以吸引创意人才,有助于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文展,C 比较适宜; 仓储运输业对于解决人才不足和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D 不适宜;综上,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哪个城市最先迎来日出?A. 北京B. 纽约C. 伦敦D. 东京答案:D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东京位于最东边,因此最先迎来日出。

2. 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极地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答案:C解析: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选项C描述相反。

二、填空题1. 地球上的五大洲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______。

答案:南美洲解析:地球上共有七大洲,除了题目中提到的四个大洲外,还有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是中国的母亲河。

三、简答题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或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地质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地区在不同时间的降水量数据。

1. 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降水的季节性特征。

答案:根据材料,该地区降水量在夏季月份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表明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降水特征。

解析:通过分析降水量数据,可以判断该地区的降水季节性特征,这对于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和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可以对高考地理的题型和考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旅游团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进入西藏,沿途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该旅游团沿途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草原、荒漠B. 荒漠、草原、森林C. 草原、荒漠、森林D. 森林、荒漠、草原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理解。

选项A,川藏公路沿线,从成都出发,首先会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降水较多,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首先看到的是森林景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当到达高原地区时,气候更加干旱,植被稀疏,逐渐变为荒漠景观。

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荒漠再经过草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故B错误。

选项C,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草原再经过荒漠,而是先森林后草原再荒漠,故C错误。

选项D,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森林再经过荒漠,荒漠景观应出现在草原景观之后,故D错误。

2、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成都市民感到房屋摇晃,但持续时间很短。

关于这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是由纵波造成的B. 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C. 芦山县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传播方向相反D. 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震波的特点、地震能量的来源以及地震的震源位置。

选项A,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主要是由横波(S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能引起地面的上下和左右晃动,故A错误。

选项B,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而非核裂变,故B错误。

选项C,在地震发生时,无论是P波(纵波)还是S波(横波),它们的传播方向都是相同的,都是从震源向四周传播,故C错误。

选项D,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因为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因此地震的震源大多位于地壳中,故D正确。

高考地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高考地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高考地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2.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极地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温带C. 热带、温带、寒带、温带、寒带D. 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极地3.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B.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静止不动的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不断运动的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5. 以下哪种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A. 断层B. 火山C. 喀斯特地貌D. 沙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7.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是_______。

8. 长江的源头位于_______高原。

9.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千米。

10.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季风气候的特点。

12. 描述我国的地形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材料: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14.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材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5.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D5. D二、填空题6. 生物圈7. 青海湖8. 青藏9. 40000 10. 塔克拉玛干沙漠三、简答题11.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季节性风向变化,夏季风向通常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的降水;冬季风向则相反,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贵州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2024

贵州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2024

贵州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关于贵州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中国西南部B. 位于中国东北部C. 位于中国西北部D. 位于中国东南部答案:A2. 贵州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高原山地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答案:B3.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A. 黔东南地区B. 黔西南地区C. 黔南地区D. 黔北地区答案:B4. 贵州的省会城市是:A. 贵阳B. 遵义C. 六盘水D. 安顺答案:A5. 贵州的著名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位于:A. 贵阳市B. 遵义市C. 安顺市D.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答案:C6. 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有:A. 苗族、侗族B. 回族、藏族C. 蒙古族、满族D. 壮族、瑶族答案:A7. 贵州的特产之一是:A. 茅台酒B. 普洱茶C. 龙井茶D. 铁观音茶答案:A8. 贵州的地形特征是:A. 平原为主B. 高原为主C. 山地为主D. 盆地为主答案:C9. 贵州的省花是:A. 杜鹃花B. 桂花C. 牡丹花D. 荷花答案:A10. 贵州的省树是:A. 银杏B. 松树C. 樟树D. 柏树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70分)11. 简述贵州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的区域划分中的地位。

(10分)答案: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东邻湖南省、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接云南省、北靠四川省和重庆市。

在中国的区域划分中,贵州属于西部地区,是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12. 描述贵州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5分)答案: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广泛。

例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喀斯特地貌景观,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3. 分析贵州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新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新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新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法国4.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A. 20000公里B. 40000公里C. 60000公里D. 80000公里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6.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7.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8.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基里马扎罗山D. 富士山10.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 巴西B. 印度尼西亚C. 澳大利亚D. 刚果答案:1. A2. A3. C4. B5. A6. A7. A8. B9. A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上的五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和________。

2.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3.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其中________气候以高温多雨为特点。

4.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5.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________。

6. 地球上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由数个________组成的。

7.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

8. 地球上的大陆漂移假说是由________提出的。

9.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__。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更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最大答案:D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3. 以下关于季风气候的描述,错误的是:A.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B.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湿润,冬季干燥C. 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D. 季风气候的降水量主要受季风的影响答案:B4. 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口迁移是自然增长的结果B.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C. 人口迁移总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D. 人口迁移是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答案:B5. 以下关于城市化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化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C. 城市化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D. 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答案:D6. 以下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 地形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C.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D. 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答案:B7. 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发展B.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C. 可持续发展不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D. 可持续发展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答案:B8.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B.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C.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D.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答案:C9. 以下关于海洋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B. 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不会枯竭C.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D.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对沿海国家有利答案:A10. 以下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地类型B.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要来源C. 建设用地包括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D. 未利用地是指没有经济价值的土地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流经南部非洲西海岸的一条洋流叫______流;流经南美太平洋沿岸的
一条洋流叫______流。
4.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多集中在______月,而______两个月是黄河中下
游地区降水最多的时期。
5.为改造自然环境,我国已在“三北”,即西北、______和______地区
营造防护林网。
6.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______山,最东边的一列是______山脉。
7.皖赣铁路的起点是芜湖,终点是:[ ]
A.弋阳;B.贵溪;
C.南昌;D.鹰潭。
8.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露天煤矿是:[ ]
A.阜新;B.鹤岗;
C.霍林河;D.水城。
9.我国目前已经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A.广州、汕头、深圳、珠海;
B.深圳、漳州、泉州、汕头;
C.福州、广州、深圳、珠海;
D.汕头、珠海、厦门、深圳。
11.有关海洋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65%;
B.太平洋最深的部分位于洋盆的中心;
C.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离开海岭越远,海底岩石年龄越年轻;
D.环太平洋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震带和火山活动带;
E.北冰洋气候严寒,即使在有极昼现象的最暖季节,冰盖面积也要占
整个洋面的2/3。
12.关于宁夏平原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7.我国有四大盆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盆地,纬度最高的是
______盆地。
8.湖南冷水江的______矿、安徽淮南和淮北的______矿,都是我国著名
的大矿。
9.沿长江干流自上而下依次有______、重庆______、马鞍山和上海五个
钢铁工业基地。
10.东北三省有稠密的铁路网,滨洲线、______线和______线,构成铁
一、判别是非(10分)
共10小题,每小题判断正确给1分,没有回答的,以0分计,错1小题,倒扣1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负分。例如,10个小题对8题、错2题,本题应得6分;错6题,对4题,本题得0分。依次类推。答案如下:
1.(√);2.(√);3.(×);4.(√);5.(×);
6.(√);7.(×);8.(√);9.(×);10.(×)。二、填充(15分)
14.柬埔寨位于______半岛的东南部,______湖是东南亚的最大湖泊。
15.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水电站是____________。黄河上游第一个
梯级______水电站,大坝高175米,水库总蓄水量为265亿立方米,
是我国当前正在建设的最高的大坝和最大的水库。
三、选择(20分)
下列1—10题各有A、B、C、D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相应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填两个或两个以上,算错。)
1.6月22日,下列何地白昼最长?[ ]
A.郑州;B.石家庄;
C.齐齐哈尔;D.哈尔滨。
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A.怒江谷地中的怒江坝;B.吐鲁番盆地中的吐鲁番;
C.处于庐山背风坡的九江;D.号称“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
3.长江水力资源相当丰富,但90%集中在:[ ]
A.雅砻江与金沙江会口以上;B.宜宾以上;
D.福斯已成为全国二个最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之一;
E.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读图与填图(25分)
1.根据下表所列项目,分析甲、乙两图,将分析结果填入表中。(5分) 项目所属温度带气候类型名称代表地区植被类型名称主要经济作物
(以面积最大者为准)(限答两种)


2.下面是一幅地形剖面示意图(大致沿东经109°经线,范围约为北纬32°—37°之间),根据图上提供的条件,判读后,按图上标列的号码及其所在位置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地形与山脉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汉江谷地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③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
(3)汉江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③所在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_____。
3.下面是青海西藏地区图,根据图上标列的五个号码所在位置,将相应
的地理名称填在图下空格中。(5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合本地区情况的答案,可酌情评分,由各地区制订细则。)
5.华北北部,东北西部。(考生只答华北、东北,扣0.5分,答其他,
算错。)
6.雪峰,台湾。
8.锑、煤。
9.渡口,武汉。
10.滨绥、哈大。
11.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12.英国,阿伯丁。
13.大同江下游,东北沿海各港口。(前一格考生只答大同江或答大同江
1.(C);2.(B);3.(B);4.(D);
5.(B);6.(D);7.(B);8.(C):
9.(D);10.(A)。
11.(D、E);12.(A、D);13.(C、D、E);
14.(B、D、E);15.(B、C、D、E)。
四、读图与填图(25分)
共5小题,每题5分。
1.甲、乙气候图,按表格项目每填对一格给0.5分。答案如下表:
C.宜昌以上;D.沪州以上。
4.下列地名、河流名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株洲;B.葛洲坝;
C.黔江;D.泯江
5.我国稀土矿资源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第一位,它的主要产地是:
[ ]
A.金昌;B.白云鄂博;
C.攀枝花;D.大冶。
6.祁连山冰川分布高度与降水多少有关,以[ ]
A.西北坡;B.南坡;
C.东北坡;D.东南坡的冰川分布高度较低。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3.比例尺有大有小,例如:1/和1/5000两种比例尺,前者为大
比例尺,后者为小比例尺。( )
4.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耕地冬季冻结,春季解冻,从而使土壤有较好
的墒情。( )
5.夏季风的厚度要比冬季风的厚度大,所以它能翻山越岭影响到藏北高
原北部。( )
6.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等பைடு நூலகம்新建的港口,扩大了上海的吞吐能力。
A.地理位置主要在贺兰山脉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
B.灌溉农业相当发达。水源主要为高山上的冰雪融水;
C.一些重要城市分布在灌溉农业区,银川市就在平原的南部;
D.平原以南的黄土分布区,实际上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E.平原上至今还保存有古代灵渠等著名的渠道。
13.关于我国南部沿海三省一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高考地理试题及其答案
一、判别是非(10分)
下列各题,你认为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本题得分是0—10分,错1小题,要在本题总分中倒扣1分)。
1.南海诸岛是我国开发南海海洋资源的主要基地;它们处于太平洋和印
度洋之间的交通咽喉,因此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
2.除东、西12时区外,其他任何两个时区的时刻都不相同,而日期则
2.地形剖面示意图判读,5分。答案如下:
(1)地形与山脉名称:①大巴山;②秦岭山脉;③渭河平原,或关中
平原、关中盆地;④黄土高原(每填对一处得0.5分。)
(2)汉江谷地的温度带是亚热带,或北亚热带(1分)。
③所在的温度带是暖温带(1分)。
(3)汉江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③所在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
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两地各属何种气候类型?主要经
济作物有什么不同?西双版纳在发展经济作物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
(14分)
六、试综合对比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0
分)
七、简述澳大利亚气候、植物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1983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0.墨西哥是:[ ]
A.北美洲同时又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
B.南美洲又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
C.中美洲又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
D.中美洲的一个国家。
下列11—15题各有 A.B.C.D.E五个答案,其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相应字母按顺序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五个字母均填入括号内,算错。)
上、中游,算错;后一格答东北沿海,算对。)
14.中南,洞里萨。
15.葛洲坝,龙羊峡。
三、选择(20分)
本题共15小题。1—10题为单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对1题得1分;每题答案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算错。11—15题为多重选择题,有2—4答案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2分;五个字母都填的,以0分计;错误多于正确的,得0分;正确多于错误的,得1分;错、对各一半,得0.5分。例如:正确答案为A、B,考生答A、B、C,以正确多于错误论;答A、C或B、C或A、B、C、D,以对、错各一半论;答A、C、D,以错误多于正确论。答案如下:
麦(每填对一处得0.5分。)
本题评分说明:a.关于地形名称:①②答其他算错;③答八百里秦川、渭河地堑也算对;④答陕北高原算对。b.关于汉江谷地及③所在的温度带,意指汉江谷地属亚热带、渭河平原属暖温带,答其他算错。c.汉江谷地及③所在地的主要粮食作物,考生如答成主要经济作物或答次要粮食作物算错。
路网中的“丁”字形骨架。
11.北美洲的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它从北美洲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分两支进入南美洲。
12.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______,______是它的新兴石油工业中
心。
13.朝鲜北部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城市。
A.北回归线穿过闽、粤、台、桂三省一区;
B.是我国境内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五指山的东南坡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C.大部分为丘陵、低山,但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山峰却在本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