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

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

D.三者一样大
7
课堂检测 自我评价
5.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 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 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 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 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 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解:路程S=550m=0.55Km,最大 40 速度 v=40Km/h,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的时间为
ts0.5K 5 m 0.01 347.9 5s5h v 4K 0 /m h
答: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 段至少需要49.5S。
8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本章知识还 有什么疑惑 ?
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第一章 机械运动总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测量 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了解测量的误 差; 2.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匀速 直线运动等概念,能进行有关速度的计 算; 3.热情投入,高效复习。
1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米(m) 刻度尺 秒(s) 停表 物体位置的变化 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动) 任意的(本身不能选) 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
2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米每秒(m/s) 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快慢变化的运动
3
导学案完成情况
一、错误较多的题目: 自主复习2(3)、4(4) 合探1、2(4)、6、7、10、11
二、完成得较好的 个人:黄婷、张发源、吴静、邓粤 小组:一、三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__线____且_速__度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
运 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不__相__等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快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V=s/t=15km/0.5h= 30km/h (3)t=s/v=15km/40km/h=0.375h=22.5min 答:(1)标志牌“熊家塚15km”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塚的路程 s=15km;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30km/h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塚最快需要22.5min.
慢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其通过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常考速度估测: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m_/_s_;男子百米赛中运动员的平均速 度约为1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 5 m/s;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3_4_0_m__/s__。
s-t、v-t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长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课桌的高度约75_cm__;物理课本的
度 和
长度约26 cm,宽度约18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8 cm;
时 间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_m_m__。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
易错题集
11.某跳伞员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上 升,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来讲是D( ) A.上升 B.静止 C.降落 D.都有可能
易错题集
12.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 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一定向左运动 B.甲一定静止 C.乙一定向右运动 D.乙一定向左运动
线运动,其理由
是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若测得纸锥在A、
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
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能反应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 是 C 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选
易错题集
(3)此实验应复习
C 目录 ONTENT S
1 思维导图 2 知识梳理 3 易错题集
2
思维导图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物体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值
单位
m
思维导图
s 秒表 测量值
实际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思维导图
物体位置的变化 作为标准的物体
运动快慢
相对
路程与时间之比
m/s、km/h
3.6
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 与被测物边保持平行,不能 歪斜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垂直 ,不得斜
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一 位。
(3)记录:要记录数据和 单位
,测量结果由
准确值、估计值和 单位 组成
知识梳理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表 。
易错题集
8.(202X•内江)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 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 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 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第1章机械运动PPT课件(人教版)

第1章机械运动PPT课件(人教版)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特殊测量)
3、刻度尺的读数 (1)认清分度值
(2)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0
1
2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3
4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0
1
2
3
4 (cm)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注: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度越高
4、误差与错误
(1)区分: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km/h;
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
s。
6、计算类型: (1)车子过桥: (2)回声的计算: (3)标志的含义: (4)比值计算:
考点五:测量平均速度
①原理:v s t
S3= s1-s2
t3= t1-t2
金属片
s3
t3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和钟表
V3=
s1-s2 t1-t2
s2
机械运动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考点二:时间的测量 考点三:运动的描述
考点四: 运动的快慢 考点五: 测量平均速度
考点一:长度的测量
1、常见长度估测 (1)普通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3)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4)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5)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
考点四: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时间,通过路程大的运动快 ②相同路程,用时少的运动快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2张PPT)复习课件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2张PPT)复习课件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一种是在__相__同__的_时__间_____内,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_________;另一 种是在物体运动相_同__路__程_____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的时间,所花 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_________。 (2)速度:在物理学中,把路__程__与__时__间_____之比叫做速度。公 式为____v____st___。 (3)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运__动__快__慢____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__路__程_____。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米___,用符号__m_表示。 (2)其他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3)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 = ____10_dm = ____1_0_0_cm = _1__0_0_0_mm;1km = _1_0_3__m = __1_0_6__mm = _1_0_9__μm = ___1_0_12_nm 。 【温馨提醒】 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1光 年等于光在一年中的行程,约为9.46 × 1015 m。
图3
【温馨提醒】 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 时,切莫忘记实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秒____,用符号_s__表示。 (2)其他时间单位:小时(h)、分(min)等。 (3)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h = __6_0___min = 3__6_0_0__s。 (4)测量时间的工具:在古代,人们常用日晷、沙漏等计时仪 器来测量时间。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停__表___来测量时间。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浙教版科学七上 4.1机械运动(1)(课件 25张PPT)

浙教版科学七上 4.1机械运动(1)(课件 25张PPT)

思维点拨
思考与讨论
以两岸作为参照 物,竹排的运动状态是 什么?
运动
以水作为参照物, 竹排的运动状态是什么?
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
相对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小试牛刀
(2024春•杭州期末)研学小组同学在杭州乐园亲身体验了一次 极限运动——过山车,同学们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 时,感觉“天旋地转”,感觉“天旋地转”选取的参照物是 (C ) A.地面上站立的同学 B.地面上建筑物 C.过山车的座椅D.过山车轨道最高点
小试牛刀
(2024•鄞州区二模)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 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3)作出判断结论: 此“相对”物体便是参照物。
(2)根据题干所提出的情景,进 行分析:若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发 生了变化;若研究对象是静止的, 判断它相对于哪一个物体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
科学·技术·工程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 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它是实现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 空间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航天员交换与营救等在轨服务的 先决条件。 最终逼近和对接停靠四个阶段,通过人工控制方式或自动控 制方式从目标飞行器的前向、后向或径向完成对接,这一过程涉及 制导、跟踪和修正航线等复杂技术,可谓“万里穿针”。
运动现象
候鸟相对于地面的空间位 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 上的树木
❖ 4.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 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习题解析 一、选择题
❖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 解析:
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
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
3,则速度之比为(A)
❖ 匀速直线运动是_最_简__单_的___ 机械运动。
知识小结 三、运动的快慢 四、测量平均速度
❖ 8、变速运动:物体的 _运_动_速__度_改_变_ 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 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
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
速度 叫_平__均_速__度。
s甲 s乙
3 2
,则s甲
=
3 2
s乙
A.9:4 B.4:9 C.1:1 D.3:2
t甲 t乙
2 3
,则t甲
2 3 t乙
v甲
s甲 t甲
= s甲 t乙
3 2
s乙
t乙
9
v乙
s乙 t甲 s乙 t乙
2 3
t乙
s乙
4
习题解析 一、选择题
❖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 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象,能表示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是( C)
❖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 的( A)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习题解析 一、选择题
❖ 9.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 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的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 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 中 (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 的数值)为1 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2.50 cm.
【名师点拨】 刻度尺使用前要先看刻度尺是否磨损 以及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1)测量值= 末端刻度-起始端刻度;(2)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 下一位;(3)测量结果=数值+单位.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5.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 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9_0_____km/h,合___2_5____m/s。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类型一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例1 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 1 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直__线____且速度__不__变____的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__正__比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的两种图象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一:长度、时间的测量及误差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基本单位是___米_____,符号是___m___。 (2)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 ①看:刻度尺的___量__程___和___分__度__值___。 ②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 值合适的刻度尺。 ③放:要将刻度尺的刻度线贴靠被测物体,与被测长度 ___平__行___,不能将刻度尺放歪斜。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垂__直___,并且要估读到 ___分__度__值__的__下__一__位_。 ⑤记:记录结果要有___准__确___值、___估__计___值和___单_位___。
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灌木丛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3.图中的物体长度是___1_._5_0__cm。
4.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路__程_____。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公式为 v=st,这种方法与 日常方法____②____(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 度单位有 m/s 和 km/h,其关系是 1 m/s=___3_._6___km/h。
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长度、时间的 测量及误差
平均速度 的测量
机械运动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1.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 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B )
热身反馈,小试牛刀
2.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 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Hale Waihona Puke 3.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在
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等于物体通过
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
为: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四.测量平均速度
从公式v s t
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 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 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3.误差 (1)定义:_测__量__值___与_真__实__值___之间的差异。 (2)减小方法:___多__次__测__量__求__平__均__值_____、选用__精__密__仪__器____、 改进__测__量__方__法____。 (3)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__不__可____避免的,只能尽量__减__小____ ;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__可__以____避免的。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0.75 m;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 教室每层楼高约3 m; 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___秒____,符号是 ______s__。 换算关系:1 h=___6_0__min=___3_6_0_0s。 (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 (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 。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是___绝__对___的,静止是___相__对___的;同一个物体 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 于所选的___参_照__物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__路__程____;相 同路程比较__时__间__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__快__慢____的物理量。 (3)定义:__路__程____与__时__间____之比。 (4)公式:________。 (5)单位:基本单位是__米__每__秒__,符号是__m_/_s__。交通运输 中的常用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1 m/s=__3_._6__km/h。
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位__置____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标__准____的物体。
(2)选取标准: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 体是__静__止____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任__意____的, 但不能将研究的___对__象__本__身___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 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地__面__或__地__面__上__静__ 止__不__动__的__物__体___作为参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