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F蛋白在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及人肿瘤细胞增殖中的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PUF蛋白的研究进展

PUF蛋白的研究进展

PUF蛋白的研究进展张静;王文珍;蒲首丞;孙梅好【摘要】RNA binding proteins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ell metabolism,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F protein which is one of those proteins is to have the bas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PUF protein exists in most eukaryot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gene regulation.Its special structure gives the unique function which is base recognition.This feature makes PUF protein to have many potential usages.To understand PUF protein,w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of PUF protein,including th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RNA结合蛋白在细胞代谢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UF蛋白作为其中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具有碱基识别特异性.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都存在PUF蛋白,并且在基因调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结构赋予了PUF蛋白特有的碱基识别功能,而这让PUF蛋白具有很多可以开发的潜在用途.为了解PUF蛋白的研究进展,综合了近些年来对于PUF蛋白的相关研究,包括PUF蛋白的识别特异性、结构研究与功能研究等方面.【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5【总页数】5页(P847-850,855)【关键词】PUF蛋白;碱基特异性;研究进展【作者】张静;王文珍;蒲首丞;孙梅好【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细胞能够精准地控制mRNA在恰当的时候在特定的位置产生定量的蛋白质,而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和小 RNA(miRNA)控制着这些进程。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人类细胞是大自然最精密、最复杂的生命形态之一,肿瘤的形成也与细胞息息相关。

而细胞增殖和死亡的平衡以及蛋白的调控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基础。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于细胞增殖调控和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异常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作用和应用研究来探讨肿瘤的发展及治疗。

一、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功能1、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参与了细胞周期的控制和细胞增殖的调节。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需要经过G1期、S期、G2期和M期(有时还有G0期),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充当了关键的调节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 CDKs)和其辅助蛋白(Cyclins)是细胞周期控制的主导因素,二者共同参与至提高或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中CDK激活的门槛,从而决定细胞的生存或死亡。

2、细胞凋亡除了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也是细胞正常活动和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

细胞凋亡也被形容为细胞自杀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其过程也是复杂而精密的。

为了解析细胞凋亡的过程,科学家们发现,表达在凋亡系统中的多种蛋白质在凋亡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体死亡因子(Fas)、Caspases和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中非常重要的分子。

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应用研究不断发展。

下面,结合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对其中几项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1、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研究表明,某些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和活性可以被检测并用于预测肿瘤的侵袭性。

比如,MMPs是促进肿瘤侵袭的重要酶类,可以分解基底膜,从而促进肿瘤的扩散。

此外,uPA和PAI-1也被认为是判断肿瘤侵袭性的标志物。

2、恶性肿瘤的复发预测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一些肿瘤细胞可能会不断复发,并导致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肿瘤原发现象。

BMP_2的研究现状

BMP_2的研究现状

的研究现状王志勇综述余济春审校关键词骨形态发生骨白生物活性肿瘤综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骨形态发生蛋白BM P是多功能生长因子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 GF超家族是一组具有类似结构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它们最初是作为能够在体内诱导骨和软骨形成的因子为人们所认识的故起名成骨素也有叫骨形态发生蛋白多数成员有明确的成骨作用随着人们对BM P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一些BM P 也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BM P的结构、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家族的种类和结构BM P除BM P是骨生长新的调节因子属于金属肽链内切酶家族s f ly f ll d d s s其余均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 GF超家族。

该家族已经发现多个成员。

包括BM Ps、生长和分化因子GDFs、活化素v s、抑制素s、缪勒管抑制质ull lsu s M IS和T G F。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至年已有种BM P DN被克隆。

T GF超家族成员是以前体大分子的形式合成经过蛋白水解酶切割从前区释放出成熟蛋白。

在BM P族内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将BM P分为组[BM 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为第组BM P、BM P与其他BM P的同源性<5%为第组BM P5、、BM 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为第组BM P与BM P、、5、的同源性为5%~55%为第组5BM P、为第5组BM P 、为第组CDM P、CDM P其结构与BM P5、相近但因其来源及功能特性而为第组其中BM P、占了%。

结构包括一个氨基末端的信号序列、一个前域、和它们的羧基末端成熟肽[。

的信息传递BM P活性形式是二聚体BM P既可以个相同的链形成的同源二聚体起作用也可以个不同的链形成的异源二聚体起作用[。

BM P羧基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含有个半胱氨酸的结构域这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对于形成正确的二聚体结构有重要意义。

BM P是以一个大的前体蛋白的形式合成的包括信号肽部分、前结构域和羧基末端区。

GFP的简介和应用

GFP的简介和应用

GFP的简介和应用【摘要】源于多管水母属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标记物,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GFP的理化性质、荧光特性、改进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物、荧光特性、进展、改进、应用、干细胞移植【正文】一、GFP的简介1. GFP的理化性质,荧光特性及其改进1.1 GFP的理化性质从水母体内分离到的GFP基因,长达2.6kD,由3个外显子组成,分别编码69、98和71个氨基酸。

GFP本身是一种酸性,球状,可溶性天然荧光蛋白。

Aequoria GFP分子量约27×103,一级结构为一个由238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而Renilla GFP是分子量为54kD的同型二聚体。

两种GFP有不同的激发光谱,Aequoria GFP在395 nm具有最高光吸收峰,肩峰为473 nm;Renilla GFP在498 nm具有强烈的光吸收,肩峰为470 nm。

两种GFP含有相同的生色团,发射光谱基本相同(λmax= 508~ 509 nm)。

GFP性质极其稳定,易耐受高温处理,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不影响其荧光性质。

其变性需在90℃或pH<4.0或pH>12.0的条件下用6mol/L盐酸胍处理,一旦恢复中性环境,或去除变性剂,虽然变性的蛋白质并不能完全复性,但是复性蛋白质同天然蛋白质对温度、pH变化的耐受性、抗胰蛋白酶消解的能力是相同的。

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的pH范围内的吸收、发射光谱也是相同的。

Renilla GFP的稳定性就更为显著。

它在上述一系列的变性条件下都很稳定,不易变性。

根据Sheen等的研究,GFP在受体内表达时,其稳定性并不亚于CAT 蛋白,因而可以得到持续时间较长的荧光。

1.2 GFP的荧光原理GFP的性质和发射光谱的稳定性是同其生色团结构的稳定性密不可分的。

GFP表达后折叠,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使66位氨基酸残基的α、β键间脱氢。

siglec-f的表达位置

siglec-f的表达位置

siglec-f的表达位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Siglec-F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

它在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通过其在不同细胞类型上的表达位置来调节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Siglec-F的表达位置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Siglec-F在小鼠中的表达位置主要集中在各种免疫细胞上,如肺泡巨噬细胞、肺间质细胞、唾液腺上皮细胞等。

它的表达异常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哮喘、肺炎等。

研究表明,Siglec-F通过与其配体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影响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Siglec-F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位置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Siglec-F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耐药性密切相关。

通过抑制Siglec-F的表达或活性,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Siglec-F在不同细胞类型和不同疾病中的表达位置和作用有所差异,但都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Siglec-F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为开发新的免疫疗法和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Siglec-F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各种免疫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注:本文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Siglec-F是一种免疫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属于Siglec家族的一部分。

Siglec-F在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与特定糖基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反应。

最近的研究表明,Siglec-F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其表达位置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iglec-F主要表达在哺乳动物的免疫细胞上,特别是在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中。

巨噬细胞是一种对抗病原体和清除死细胞的重要细胞,其表面上的Siglec-F可以通过与特定糖基相互作用来调节巨噬细胞的活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黄文斌;周晓军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05(18)2
【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由IGF及其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组成,体内外研究表明,它们调控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IGF是一种强力的促细胞分裂素,其作用决定于I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IGFBP是由6种与IGF 高亲和力结合蛋白组成的家族,不仅具有运载蛋白的功能,而且通过IGF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机制抑制或促进IGF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IGFB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总页数】5页(P156-160)
【作者】黄文斌;周晓军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病理科,江苏南
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病理科,江苏南
京,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31
【相关文献】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人类胎儿生长中的作用 [J], 姜丽红;刘戈力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J], 姜东林;孙钧铭;陈江;许耀辉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J], 刘计宽;王志刚
4.尿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J], 邓惠方
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与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J], 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进展与意义

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研究中的进展与意义
研究发现,在小鼠上 过 表 达 某 些 致 癌 基 因 或 者 敲 除某些抑 癌 基 因 可 导 致 肿 瘤 的 发 生 。 [18] 例 如 Trp53 的缺失诱导了淋巴瘤,小 鼠 乳 腺 肿 瘤 病 毒 启 动 子 控 制 的 Erbb2 转 基 因 诱 导 了 乳 腺 腺 癌,由 Eμ 控 制 的 vAbl癌基因诱导了浆细胞瘤IgH 基因 相 关 的 增 强 子, 以及在 Vav启动子控制下表 达 的 Bcl2 转 基 因 诱 导 了 滤泡性淋巴瘤。这些 例 子 说 明,实 体 癌 和 血 液 系 统 肿 瘤都处于免疫监视下。有 研 究 表 明,即 使 是 完 全 转 化 的恶性细胞也可能使抑癌 基 因 失 活,这 意 味 着 使 抑 癌 基因重新活化可 导 致 肿 瘤 消 退 。重 [19-20] 要 的 是,这 种 影响可能需要免疫监视 系 统,例 如 肝 细 胞 癌 中 p53 的 重新激活 导 致 被 固 有 免 疫 效 应 物 清 除 的 恶 性 细 胞 衰老。
究 恶 性 细 胞 与 免 疫 细 胞 之 间 的 关 系 。 恶 性 肿 瘤 的 各 种 小 鼠 模 型 奠 定 了 肿 瘤 免 疫 学 的 基 础 ,指 导 了 免 疫 监 视 、免
疫平衡和免疫逃逸理论的形成,故构建 动 物 模 型 在 研 究 中 起 到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本 文 就 近 年 来 有 关 肿 瘤 免 疫
immunecellscanbestudied.Various mouse modelsof malignanttumorshavelaidthefoundationfortumor immunologyandguidetheformationofimmunesurveillance,immunebalanceandimmuneescapetheory,so

5-Fu佐剂包裹物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5-Fu佐剂包裹物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5-Fu佐剂包裹物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黄晋生;刘为纹;刘松青;房殿春;唐光哲【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1995(22)1【摘要】本文作了福氏完全佐剂(Freund’scompleteadjuvant,FCA)包裹5-Fu的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在对小鼠S180肿瘤(腹水型),EAC肿瘤(腹水型)及H22肝癌(腹水型)荷瘤鼠的治疗实验中,一次性腹腔注射2mg~6mg的5-Fu(相当于70公斤人给予778~2334mg的剂量)均不能显著延长荷瘤鼠的存活期,盐水FCA亦无治疗作用,而5-FuFCA却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4次实验,5-FU-FCA治疗组荷瘤鼠平均存活期30.6天~48.3天,均显著长于同次实验的各对照组,且每次实验都有2/8至3/8的荷瘤鼠可完全治愈。

【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氟脲嘧啶;福氏完全佐剂;抗肿瘤;实验研究【作者】黄晋生;刘为纹;刘松青;房殿春;唐光哲【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肿瘤临床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6【相关文献】1.生脉注射液对5-FU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尹永祥;陈震;刘鲁明2.5—Fu福氏佐剂包裹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刘松青; 黄晋生; 等3.5-Fu佐剂包裹物的抗肿瘤机理的实验研究 [J], 黄晋生;刘为纹;刘松青;房殿春;唐光哲4.福氏完全佐剂包裹 IL-2及(或)5-FU 对小鼠 S180肿瘤抑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J], 黄晋生;刘为纹;刘新垣;范佩芳;袁爱力5.福氏佐剂包裹肿瘤坏死因子及/或5-Fu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瘤作用 [J], 黄晋生;刘为纹;刘新垣;范佩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F蛋白在小鼠雄性生殖细胞及人肿瘤细胞增殖中的功能研究最近研究发现,RNA结合蛋白可能在动物发育过程和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RNA结合蛋白的作用尚有待发现。

PUF(Pumilio-Fem3-binding factor)蛋白家族是真核生物RNA结合蛋白家族中高度保守的一类,它们在低等动物中主要对基因表达起负性调控的作用。

PUF蛋白可以通过Pumilio的同源结构域去结合目标mRNA的3’UTR(3’Untranslated Region)上高度特异性序列,最终导致mRNA降解和翻译水平的降低。

PUF家族蛋白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从酵母、线虫、果蝇到小鼠和人均存在同源基因。

在果蝇和线虫中它们被发现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比如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生殖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等等。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主要存在两种PUM蛋白,即PUMILIO1(PUMI)和PUMILI02(PUM2),它们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功能还不清楚。

尤其是它们是否像在果蝇、线虫中一样参与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干细胞的维持还尚无报道。

有研究表明,Puml或者Pum2基因敲除小鼠仍然存在生育能力;但是我们课题组前期发现两个基因同时缺失会导致胚胎致死,这对研究它们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我们实验室前期通过生殖细胞特异性Cre(Vasa-cre和Stra8-cre)工具鼠构建了 Pum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可以使其分别在特定时间点将睾丸生殖细胞中的Pum蛋白敲除。

通过对这两种条件性敲除小鼠的表型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睾丸显著小于对照组睾丸,并且不育。

与此同时,在出生后6天时,这种睾丸的重量差异就已经变得非常显著了,这说明PUM很有可能在早期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释Pum基因条件性双敲小鼠的不育原因,我们首先对其进行了组织学
的分析。

我们发现条件性敲除小鼠睾丸管腔中的生殖细胞出现了大量丢失,同时变形的长形精子数目显著减少,并且这种生殖细胞的减少在出生后12天的
VDKO(Vasa-cre/+;PumlFL-;Pum2-l-)小鼠睪丸内就能观察到,生殖细胞标记物VASA抗体染色也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结果。

通过在不同阶段生殖细胞表达的标记物染色发现,条件性双敲小鼠丢失的细胞主要为精母细胞和圆形精细胞。

成年双敲小鼠的睾丸生殖细胞的大量丢失一方面可能与其增殖显著减慢有关,此时其精原干细胞的数目也是显著减少的;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其成年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加有关,并且增加的许多凋亡细胞都为精母细胞。

因此,我们的工作表明PUF家族蛋白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维持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支持Pum在生殖细胞中的作用是高度保守,也是其最古老的功能之一。

鉴于Pum蛋白在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增殖中的高度保守作用,以及Pum基因在多个组织中都有表达,我们提出了 PUM蛋白可能参与人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的假说。

我们选取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前列腺癌来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发现前列腺癌病人组织切片中中PUM1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同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及PC3中,敲减PUM1蛋白会导致前列腺癌细胞增长显著减慢而凋亡增加,形成克隆的能力下降且形成的肿瘤也显著减小。

我们进一步发现抑癌基因P27蛋白在PUM1敲减后升高,且其3’UTR上带有PUM结合位点,提示PUM1可能通过调控P27的翻译影响增殖。

因此,我们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工作支持我们提出的PUM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假说。

综上所述,PUM1蛋白对于雄性生殖细胞的维持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起
着重要的作用,这为研究雄性不育及寻找肿瘤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