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Internet教案

合集下载

第6章局域网接入Internet电子教案

第6章局域网接入Internet电子教案
2020/8/15
6.1.2 接入Internet原理与方法
2.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方法 从实现途径上区分有:硬件方式、软件方式。 从服务器工作方式上分有三种:无服务器方式、单服务 器方式、多服务器方式。 从连接方式分有三种:电话拨号仿真终端接入Internet、 SLIP/PPP接入Internet和专线连接接入Interne。
2020/8/15
6.1.3 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类型
ADSL的工作过程 下面以用户接收信号时的情况为例,介绍ADSL的工作 过程(用户发送信号时工作过程与之相反)。 1)Internet发送端用户的网络主机数据经光纤传输到电 话公司的中心局。 2)在中心局ADSL访问多路复用器,调制并编码用户 数据,然后整合来自普通电话线路的语音信号。 3)被整合后的语音和数据信号经普通电话线传输到 Internet接收网络用户家中。 4)由该用户端的ADSL Modern分离出数字信号和语音 信号,然后数字信号通过解调和解码后传送到用户的计算 机中,而语音信号则传送到电话机上,两者互不干扰。
2020/8/15
6.1.3 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类型
2.使用Cable Modem接入 Cable Modem是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英文名,简称CM。 Cable Modem是允许高速的数据经由有线电视网络进入 Internet的一种设置。ADSL Modem是通过电话线上 Internet,而电缆调制解调器是在有线电视(CATV)网络 上用来上Internet的设备,它是串接在用户家的有线电视 电缆插座和连网设备之间的,而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与之相 连的另一端是在有线电视台(称为头端:Head-End)。 Cable Modem理论上可以达到3Mbps到40Mbps的下行速 率和128kbps到10Mbps的上行速率。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Internet教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旨在介绍Internet教案的定义、特点、编写步骤以及优势,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二、Internet教案的定义Internet教案是指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

它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Internet教案的特点1. 多样性:Internet教案可以包含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如网页、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 互动性:Internet教案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

3. 实时性:Internet教案可以随时更新和调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调整。

4. 自主性:Internet教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Internet教案的编写步骤1. 分析教学需求: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2. 搜集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教育网站等途径,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

3. 筛选优质资源:教师需要对搜集到的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的优质资源。

4.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将选取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

5. 设计学习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6. 编写教学指导:教师需要编写相应的教学指导,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步骤、评价标准等,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自我评价。

五、Internet教案的优势1. 丰富的学习资源:Internet教案可以整合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Part04 Unit7 The Internet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

Part04 Unit7 The Internet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

Part04 Unit7 The Internet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教学目标】1.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 掌握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3. 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3. 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2. 如何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1. 介绍法:通过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情况;2. 讨论法:通过讨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互联网的优缺点等,增强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认知;3. 实践法:通过学生在课内进行互联网信息搜索、信息交流等活动,让其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使得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互相交流信息。

2.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1)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开发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计算机网络,用于军事指挥中的信息共享;(2)20世纪70年代,ARPANET逐渐向学术界和企业界扩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3)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蔓延到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之间互相连接起来;(4)20世纪90年代,全球互联网商业化,形成了现代互联网的基本形态,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引导学生讨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Step 2 掌握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1. 介绍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互联网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社交媒体等。

2.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将继续向智能化、物联网化方向发展,实现更多的互联互通。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Internet 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使学生掌握 Internet 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 Internet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协议和体系结构。

(2)IP 地址、域名系统和网络接入方式。

(3)Internet 常见服务如万维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2)IP 地址的分类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和 Internet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展示Internet 应用的使用方法。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网络操作和应用练习。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上网搜索资料、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等,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和 Internet 的主题。

2、计算机网络基础(约 30 分钟)(1)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阐述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重点讲解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模型,以及各层的功能和协议。

3、 Internet 原理(约 40 分钟)(1)讲解 Internet 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2)详细介绍 IP 地址和域名系统,包括 IP 地址的分类、表示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计算,以及域名的构成和解析过程。

(3)解释网络接入方式,如拨号上网、宽带接入、无线接入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4、 Internet 应用(约 50 分钟)(1)万维网(WWW)介绍 WWW 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讲解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网页浏览、搜索、书签管理等。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Internet接入方式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Internet接入方式
答案:B
4、ISDN常用的有两种接口结构,分别是BRI和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A.ARIB.PRIC.FRID.ITU答案:B
5、ISDN常用的有两种接口结构,分别是BRI和
A.ARIB.PRIC.FRID.ITU答案:B
6、在HFC网络中,CableModem的作用是
A.用于调制解调和拨号上网
1.拨号上网
2.专线上网
3.宽带网的实现
、网吧的一般技术方案
1.构建局域网:确定并安装硬件设备;软件设置。
2.连接ISP
3.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教后札记
1.拨号上网
拨号接入最适合个人和比较小的单位使用。用户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与ISP的访问服务器或终端服务器相连接,并通过ISP来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通常ISP提供两种拨号连接方式:
远程终端方式是用户的计算机中装入仿真软件,将它作为Internet上的一台服务器的远程仿真终端使用。
教学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2教案编号:
备课组别
计算机
上课
日期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课题:
第六章 Internet基础
6.5 Internet接入方式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Internet接入方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爱专业教育
重点
Internet接入方式
难点
域名解析协议
教法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SLIP/PPP方式是通过ISP的计算机系统与Internet相连。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搜索、、Internet信息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搜索、、Internet信息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搜索、整理Internet信息》第一章:了解搜索引擎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搜索引擎。

让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定义和作用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演示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4.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搜索引擎。

1.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搜索引擎的定义和作用。

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使用常用的搜索引擎。

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

让学生了解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效率。

2.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搜索技巧2.3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搜索技巧。

3. 演示: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

4. 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

2.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

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搜索技巧。

第三章:整理搜索结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整理搜索结果,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2 教学内容整理搜索结果的方法3.3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整理搜索结果的方法。

3. 演示:演示如何整理搜索结果。

4. 练习:让学生练习整理搜索结果。

3.4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整理搜索结果的方法。

第四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高级搜索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高级搜索。

4.2 教学内容高级搜索的概念和作用高级搜索的使用方法4.3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讲解:讲解高级搜索的概念和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3. 演示: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高级搜索。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互联网操作(共4份5课时)---internet操作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互联网操作(共4份5课时)---internet操作

Internet操作---信息搜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想:了解学生对因特网操作掌握的程度,通过课堂练习,介绍Internet Explorer 软件操作界面和信息搜索知识、搜索技巧、图文下载等相关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的获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是最有效的
2.掌握启动IE的几种常用方法;
3.掌握窗口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4.熟练掌握网页浏览的基本操作
5.学会在因特网上搜索特定信息;
6.学会浏览历史记录和收藏夹的使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对操作练习要求的正确理解,了解Internet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30%的学生对于信息的下载几乎没实践基础。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探索知识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网络机房、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案:进入Internet

信息技术教案:进入Internet

信息技术教案:进入Internet目标:1、了解进入Internet所必须的准备工作。

2、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进入Internet所必须的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进入Internet世界。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实现网上冲浪的梦想呢?二、新课教授:1、准备软硬件计算机要加入网络,方便的一种做法就是将计算机通过电话线路与当地的ISP服务器连接。

这种服务器就是通往Internet世界的门户,走进这扇大门,我们就可以在Internet的海洋中尽情邀游了。

2、选择ISPISP有很多,有需要先一个账号,也有不需要申请的公用帐号。

比如中国电信的163或169,费用将计入电话费中,不过,申请了帐号,在收费上要优惠一些,并且你还能得到一个免费的电子邮件地址。

3、设置拔号网络“拔号网络”的作用就是电话,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

选择“我的电脑”打开“拔号网络”双击“建立新连接”启动“建立新连接”向导,根据提示建立一个新连接。

4、连接Internet第一步:双击“拔号网络”连接,打开“连接到”对话框。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第三步:如果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则可选择“保存密码”选项,在计算机中保存密码。

第四步:按“连接”按钮,调制解调器开始拔号。

5、其它上网方式a、机顶盒上网。

是连接的新一代消费电子产品,是未来电视联网的必要设备。

b、一线通上网。

窄带综合业务网。

用户可边打电话、边发传真、边上网。

c、可通过普通电话线为家庭、办公室提供宽带数据传输服务技术。

下行速率:10M下行速率:1M三、小知识:ISP:ISP为用户提供Internet服务的单位通常称为“Internet 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t)“,简称ISP。

我们还需要用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与电话线相连,并且向当地的ISP申请入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3.1 连接Internet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3)用常用接入方式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4)了解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2.操作技能目标
(1)具有在计算机上安装网卡及ADSL Modem的技能。

(2)会建立ADSL连接。

(3)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4)会用3G手机作为WLAN热点,连接计算机上网。

(5)会在手机上设置Wi-Fi,并上网。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2)掌握用ADSL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法,会建立ADSL连接的操作。

(3)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2.教学难点
(1)IP地址的表示方法和域名命名采用的层次结构。

3.教学策略
首先介绍获取Internet服务的程序、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及相关的设备、以ADSL方式接入Internet为例建立网络拨号连接等知识。

再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指导学生使用ADSL设备建立Internet连接,并通过Internet自然过渡到学习设置IP地址。

以课堂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用3G手机作为路由器,提供计算机上网。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能上网)
学习过程:
课堂小结:
当用户使用Internet服务时,首先要把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去,然后要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设置,这样才能与Internet连通。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掌握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等,为使用Internet奠定基础;将3G手机作为路由器,提供便携计算机进行上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