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13篇记叙文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篇

2018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
篇
④段看,“那树”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2分)
答
9选第⑤段中“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
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一句表现了“那树”怎样的品
质?(2分)
答
10选对伐木工人挖走树根的描写耐人寻味,请赏析第⑩段中的划线句。
(2分)
答
11对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主要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B第⑧段中“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一语渲染了树被伐倒之时庄严、悲壮的气氛。
c选以议论结尾,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的观点人类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选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那树”真实的性灵,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
12根据市政规划,你家附近将要修建一个化宫,以丰富市民生活,一棵百年古树将面临
被屠戮的命运。
为了让“那树”的悲剧不再上演,你将如何说。
四川省绵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8篇议论文阅读

309教育网
8篇议论文阅读
读书学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
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②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
③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
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
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甚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
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
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④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
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
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
309教育资源库。
2018年四川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13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8年四川省记叙文阅读13篇无法不对你残酷安宁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
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
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
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了流了出来。
眼前这个瘦弱眼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十■裂,额头I:有•道轻微的伤痕。
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丁•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
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
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
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
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儿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
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
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
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
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
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
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
中考满分作文 四川绵阳卷2018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中考满分作文四川绵阳卷2018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中考满分作文四川绵阳卷2018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路边,一家花店门口摆满了各种鲜花,常常引得路人驻足。
一对打工姐妹每天下班路过这里,都要停下来看看鲜花,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世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我们不能要求自己样样占有,其实,很多东西看看就好。
请以“好物未必要占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文体特征要鲜明;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出现请一律用XX代替;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四川绵阳2018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采用了“材料+命题”的命题形式。
本题不仅体现了命题老师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命题老师注重与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保持一致的命题特色,这是我们所有初中语文任课教师和今后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方向性问题。
本题最重要的一个词语就是“好物”,但“好物”在这里显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义的事物,而是一个内涵比较宽广的词。
比如,可以是金钱财物,可以指凤毛麟角之类的稀罕之物;可以是大家共同享有的公共财物,也可以是某人独有的私物。
当然,也可以不单单指物,用以指优秀的人也未尝不可。
其次,来看另一个关键词“未必”。
“未必”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不一定”或“不见得”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不能够”“不应该”或“不必要”。
而“占有”又是指什么情况呢?词典上的解释是“用强力或某种手段获得”,结合所给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强力或某种手段独自拥有”的意思。
为什么不能占有好物呢?①好的事物不一定要被人独有,人也不应该独自占有好的事物,而要学会与人分享;②世上好物太多,我们不可能全部占有,所以只取自己所需即可;③有些好物是不能被占有的,我们只能拥有,比如日月星辰等,但我们可以欣赏这些好物,其他人也可以欣赏这些好物;④好物未必要占有,对待好物,懂得欣赏,从中有所发现,到启迪才是最重要的;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而人占有好物之后可能就不再珍惜,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不去占有,这样才能让好物发挥更大的价值;⑥不占有好物也能使我们从中受益,比如,公园里的花草不仅能给欣赏它们的人带来心灵的愉悦,也能培养我们爱护公物的意识。
四川省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

鉴于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在现代文阅读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曲折、情感真挚感人的 记叙文自然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纵观近两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四川省各地市大多选两篇文 章,考查两种文体,有的地市则三种文体都考,如南充、达州、内江等,但不管怎样选,记叙文 阅读是必考文体。而且在选材的内容与题型方面呈现了以下趋势:①阅读材料多来自课外,不仅 注重记叙文类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文章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注重对记叙文文体核心考点的 考查,如对阅读材料标题的理解与作用的品析、内容的概括与梳理、理清记叙顺序和线索、词句 的理解与品析、写作技巧的作用的品析等方面的考查,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②选文视野开阔, 文化内涵丰富,内容涉及亲情、成长、家乡、品质、哲思等,体现人文性和时代性特点。③题型 更加灵活,特别是开放类试题,包括感言、感想、联想与想象、仿写、公益广告、现象评价等。 另外,题型还侧重与课文的结合。④主观类试题及开放题的比例逐渐加大,适当考查知识积累, 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表达能力,突出个性化体验。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
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 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
扶着我年迈的父亲。 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 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
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 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
棉花就会一季无收, 时间这样急迫, 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 到底又做错了什
么?
⑦事情的结果, 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 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
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 强辞夺理, 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

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8年中考安徽卷】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悖.(b èi )谬 狡黠.(ji é) 有模(m ú)有样 气喘吁.(x ū)吁 B .濒.(b īn )临 脚踝.(hu ái ) 相濡.(r ú)以沫 唾.(chu í)手可得 C .豢.(hu àn )养 着.(zh áo )落 分道扬镳.(bi āo ) 憨.(h ān )态可掬 D .拜谒.(y è) 沏.(q ì)茶 矢.(sh ǐ)志不移 颓垣.(yu án )断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蔓延 融洽 兵慌马乱 深居俭出B .寂寥 幅射 猝不及防 容光焕发C .挑衅 横亘 骇人听闻 焦躁不安D .序跋 肆虐 长相厮守 追本朔源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这不.言而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 .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D .中超联赛第4轮,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对鲁能的这种表现,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5月21日,绵阳遭遇强降雨天气,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两小时不到,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40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9教育网
13篇记叙文阅读
人性光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后一束康乃馨
李代金
①天刚亮,擦鞋匠老钱就来到了街头十字路口。
那儿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老钱每天都能擦上10多双鞋子,挣上10多块钱。
老钱刚把自己的工具摆好,就来了一个孩子。
孩子背来一背篓花,在老钱旁边放下了。
老钱知道,那花是康乃馨。
他心想:你那花又吃不得,能好卖吗?
②这时,一个男人经过,男人没有找老钱擦鞋,却走到孩子面前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孩子说:“8块钱一束!”老钱一听,心想,这花还挺贵!谁知男人连价钱也没还,就选了一束康乃馨,然后掏钱给了孩子。
③这个男人走后,又一个男人走来,也买了孩子一束康乃馨。
等买花的人走后,老钱羡慕地对孩子说:“你的花可真好卖呀!”孩子笑着说:“今天是母亲节,许多人都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老钱听了才知道今天是个节日。
他知道过节生意就会变好。
他想,今天我的生意也该很好吧!
④走来走去的人都纷纷向孩子买康乃馨。
在人们眼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
孩子的康乃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只收了2块钱。
老钱不由得埋怨起自己来,我咋这么笨,就没想到卖康乃馨呢!老钱盯着孩子,盯着孩子的康乃馨,眼睛里燃起一团火,他嫉妒孩子,他恨不得把孩子的康乃馨抢过来。
要是那些康乃馨是自己的,那自己该赚多少钱呀!只卖一个上午就能顶一个月!这想法一直在老钱的心里转悠着,折磨着他。
⑤老钱越是眼红,孩子的康乃馨就越是好卖。
人们都只注意到孩子的红色康乃馨,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找老钱擦鞋的人竟比往常少。
12点
309教育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