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5篇

合集下载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理人:郭老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真挚<zhì)频临<bīn)颠簸<bō)慷慨激昂<kǎi)B.眷顾<juàn)肃穆<mù)绽放<zhàn)豁然开朗<huò)C.怠慢<dài)点范<diǎn)造孽<nüè)优柔寡断<yōu)D.晶萤<yíng)络绎<yì)擅自<sàn)浮想联翩<piā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你享受了的过程。

b5E2RGbCAP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3.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纂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p1EanqFDPw ①②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D.我们学过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

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摸了一圈我的礼帽,弄得它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戴好。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窒(zhì)息愚(yú)蠢阴晦(huì)回环曲(qǔ)折B、馈(kuì)赠颓(tuí)唐粗拙(zhuò)一拍即(jí)合C、瓦砾(lì)荫(yin)庇篡(cuàn)夺随机应(yìng)变D、脊(jǐ)柱重荷(hè)掺(cān)和浑身解(xiè)数【答案】1・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

A.回环曲折(qū);B粗拙(zhuō);D.掺和(chān)。

【考点解析】解题的技巧之字音一、考查内容: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

——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1.因习惯而错读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

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

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

②谐音记忆。

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

③根据声旁来确定。

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

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018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7篇

2018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7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2018年辽宁省记叙文阅读7篇今年春节我回家①十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

没有了父亲,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春节时回到老家乡下的老宅里。

母亲平时一人独守那座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

我住在省城,住在老家的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②然而,母亲虽住女儿家,却总是隔三岔五地要回老宅去。

“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

听多了,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地往老宅跑了,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

③今年春天,我借出差的机会回乡。

那天晚上,我陪母亲回老宅去。

我们姗姗而行在乡间的小路上:那口鱼塘,父亲撒下第一批鱼苗,也曾撒下全家致富希望的那口鱼塘,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碎金一般的粼粼波光;鱼塘四周曾经细弱的桑树,早已枝干粗壮,看着新发的嫩叶随风摇曳,我仿佛看到当初妹妹帮母亲采桑喂蚕的身影;远处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在水回里,背后黛色的群山像一道屏风,见证过我们一家人洒在田里的汗水。

观今忆昔,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④进了老宅的大门,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

母子俩事先没说一句话,却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

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我忍不住哽咽起来。

父亲去世十年,我第一次回老宅,不知为什么,在他遗像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⑤“走,看看你的房间。

”母亲怕我太伤感。

一把拉我上楼。

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还是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与我以前在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放在原位,整齐而洁净。

“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⑥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岔五回家就为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⑦母亲最后把我领进我的房间。

一张宽宽的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的黑底花被面。

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土布是母亲亲手织的,尽管摸上去有些粗糙,但它令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双手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梳头柜,上面的相框内,是我当军官时的照片,以及与家人的合影。

辽宁省盘锦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9道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慰藉.(jiè) 黝.黑(yǒu) 胆怯.(què) 风雪载.途(zǎi)B、匿.名(nì) 脑髓.(suí) 商酌.(zhuò) 随声附和.(hé)C、蹒跚.(shān) 蓬蒿.(hāo) 虔.信(qián) 吹毛求疵.(cī)D、狩.猎(shǒu) 潺.潺(cán) 推崇.(chòng) 锐不可当.(dāng)【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

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解答】A.有误,“胆怯”的“怯”应读“qiè”,“风雪载途”的“载”应读“zài”;B.有误,“脑髓”的“髓”应读“suǐ”,“随声附和”的“和”应读“hè”;C.全部正确;D.有误,“狩猎”的“狩”应读“shòu”,“潺潺”应读“chán”。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反既往脑羞成怒格物致知锋芒必露B、潜心贯注相形见拙重峦叠障眼花缭乱C、一代天娇根深蒂固物竞天择不容质疑D、一视同仁格尽职守中流砥柱销声匿迹【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

【解答】A.有误,“脑羞成怒”应写作“恼羞成怒”,“锋芒必露”应写作“锋芒毕露”;B.有误,“相形见拙”应写作“相形见绌”,“重峦叠障”应写作“重峦叠嶂”;C.有误,“一代天娇”应写作“一代天骄”,“不容质疑”应写作“不容置疑”;D.正确。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8)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3-2018)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008年女教师的47个吻①查(zhā)文红,从上海自愿来到安徽省砀(dàng)山县曹庄镇魏庙小学,当一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编外教师”。

开学第一天,当她兴致勃勃走进教室时,家长和孩子一看教师是个上海人,都用一种不信任的眼光看她。

有的家长竟带着孩子离去,转到另外的班。

这当头一棒把查文红打得摸不着头脑。

她找到校长,问是怎么回事。

校长道:“我们这里上课都是用土话,家长和孩子担心听不懂你的普通话,所以跑了。

”②查文红感到委屈,但她还是硬撑着上完了第一节课。

下课时,一名学生用土话问她:“老师,‘狠狠’还来吗?”查文红没听懂,便问道:“‘狠狠’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哄笑了,一个小男孩不客气地说“‘狠狠’就是‘狠狠’,你连‘狠狠’都不知道,还来教我们吗?”教室里再次爆发哄堂大笑。

查文红有些恼火,但她不便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说什么,便又去问校长:“‘狠狠’是什么意思?”校长笑着说:“这是我们的土话,就是下午的意思。

”“这校孩子怎么教?”查文红激动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自愿来当一名编外教师,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为农村孩子做点什么,可他们……”校长表情有些凝重,叹了口气说:“以前来了几个教师,都没坚持几天就走了,送给你这几个看看,你再想想吧!”③查文红回到宿舍,展开了那张纸,一首诗呈现在眼前: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④这不是温家宝总理的那首《仰望星空》吗?此时读起来又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就像温总理说的那样: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她想到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这些孩子长大后还只晓得“狠狠”,他们将永远走不出这贫瘠的土地,也将永远不能与外界对话沟通。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品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含解析-精品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真题(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积累与运⽤(满分30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形完全正确的⼀项()(2分)A、脉搏.(b6)秘诀.(jué)屏.(bǐng)⽓凝神⼤庭.(tíng)⼴众B、暂.(zàn)时拂.(fó)晓器宇.(yǔ轩昂恰.(yí)然⾃得C、肖.(xiào)像松驰.(chí)销.(xiāo)声匿迹⼀⽓呵.(hē)成D、贮.(chǔ)藏扁.(piān)⾈物竟.(jìng)天择相得益彰.(zhāng)2、选出依次填⼊下⾯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2分)⼈的⼼情,总是在吟诗中_______仿佛奔腾的万古长河;⼈们会在作画中,感受风光的旎,托付清风送给苍穹⼀份_______;⼈们会在收藏中,饶有兴致,_______中华瑰宝和古⽼⽂明;⼈们会在阅读中,穿越历史的长空,观赏智者的形象,________智慧的琼浆······A、热情洋溢恬静鉴赏汲取B、激情澎湃恬淡鉴赏吸取C、激情澎湃恬淡品鉴汲取D、热情洋溢恬静品鉴吸取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项()(2分)A、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将携⼿迈进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世界”B、北京“80后”郝景芳成为第⼀位中国获得科幻⼩说最⾼奖项“⾬果奖”的⼥作家修改:把“成为”和“第⼀位”调换位置。

C、⼈的⾼贵品质,并不是从富贵与贫穷中获得,就是⾃德⾏中闪光。

修改:“就是”改成“⽽是”。

D、建设⽣态⽂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是能否树⽴和践⾏“绿⽔青⼭就是⾦⼭银⼭”的理念。

修改:删掉“能否”。

4、选出下列⽂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项()(2分)A、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

中考试题研究第三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我的暖一寸长素材

中考试题研究第三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阅读我的暖一寸长素材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我的暖,一寸长(2021A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

我的暖,一寸长葛闪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似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

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冲动哩。

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

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是。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分开了。

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门口。

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

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

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

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分开了。

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谢。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

直到三天后,在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 5 篇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 题。

(20 分)掠过青春的红榜①高三第一个月月考发榜,红红的榜单上竟然有我的名字,“ 137 名”,而且还是第一张红榜。

上高中以来,我的成绩从来没有上过榜,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②顾不得学校的校规校纪,我偷偷去超市买了一瓶啤酒,顺便带了一包豆腐干,悄悄地带进宿舍,几口下去,瓶子见底。

脑子感觉晕乎乎的,像做梦似的,脑海中浮现出我考第一的画面,我竟然上了985 大学。

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被查寝室的老师发现。

③老师直接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喝酒。

我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说出祝贺取得好的成绩。

老师又问我考到全校多少名。

137 名!我脱口而出。

老师“嗯”了一声,站起身,指着操场上跑步的一个女同学说,她的成绩全校前十名,她在跑步。

又指了一个坐在操场上看书的同学说,他的成绩也一样。

④老师接着说,这是你新的起点,自己记住就行了。

你的人生,还有很多新的起点,不是拿来庆祝的,而是让你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⑤我是一个差等生,我不止一次地说,我讨厌读书,但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被动地学习。

高一到高二,学校有几十个班,学生上千人,我年级排名五百上下,每次张榜前200 名,我的名字从来没有上去过。

1⑥我想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该玩就玩,该上课就上课,运气好上个二本学校,运气不好就上专科。

不像班上的一些学霸,为了成绩拼死拼活,把人弄得像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

高中时光,这么宝贵,一辈子只有3 年,应该好好享受。

⑦父亲每天在耳边唠叨,在他眼中,只有985 大学才入法眼,其他学校不值一提。

我也想考这样的大学,在我所就读的乡镇学校,每年能考上这样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我叫他认清现实,我不是天才,是普通人,考一般的大学,找一般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

我想给他说这番话,但我没有说出来,我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编造一个跟985 靠谱的成绩,发给他,让他高兴高兴。

⑧父亲每天还会发些鸡汤、段子。

老实说,我的成绩能够提升,多少受到他的影响。

如果不是他发的信息,我不知道985 大学有哪几所,在什么地方。

受他的励志鸡汤的影响,我稍微努下力,考了全校137 名,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

数学成绩从来没有上百分,这次考了121 分。

⑨跟聪明的同学相比,我发现我不笨,只是我投入太少。

我还没有熬到凌晨,周末节假日照常休息,睡到自然醒。

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将考试的真实成绩给父亲看。

他没有惊讶,只是叹了一口气。

我才想起,以前我总在编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将我的成绩提到了百名以内,他在外地打工,每年只回来一次,只要不说第一名,他大概相信。

只2有这样,母亲给钱才爽快。

⑩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我去了操场,那两个学霸仍然还在操场上,尽管这时候已经很晚。

要是平时,我已经进入梦乡。

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

突然之间,我立下志向,考上985 大学,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曾经叛逆过,自暴自弃过,好在醒悟过来。

青春是允许犯错的,但不能一错再错,成绩不好也不可怕,只要肯努力,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摘自《意林》,2017.11 )1. 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3分)(1)→(2)→回忆过去,自暴自弃→(3)2. 请品析选文第⑧段中加点“竟然”一词的妙处。

(3 分)3. 选文第⑩段中“我”产生了什么情感。

(4 分)看看他们,再对照一下自己,我感觉到特别羞愧。

34.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 11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我跟那些学霸一样,像机器般运转,熬到凌晨休息,早上四点刚过就起床学习。

5.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3 分)()A. 文章写“我”在老师的教诲下顺利考上了985 大学,赞美了老师爱生如子、宽容善良、教法独特的品质。

B. 老师告诉我,每一次的成绩是人生新的起点,它让我们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C. 文章第③段和第⑩段两次提到两位学霸,与“我”形成对比,凸显我学习态度的转变。

D. “我”的成功既离不开老师的殷切教诲,父亲的唠叨励志,也离不开“我” 叛逆后的醒悟、努力和坚持。

6.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叛逆,文中老师用殷切的教诲警醒“我” 促“我”成长。

在你成长中最重要的人是谁?请具体谈一谈。

(4 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题。

(20 分)蓝莓谷津子围4①那年夏天小鸥15 岁,打猪草去了后山谷。

从小鸥家到后山谷隔了一条小河,河水瘦的季节,踩着石头就可以过去。

奶奶摔骨折后小鸥不得不辍学了,打理家事,侍候奶奶。

②小鸥有好几年没去后山谷了,走到谷口,他发现以往入山的小径拦了一道篱笆,门口一块立石上雕刻三个字:蓝莓谷。

小鸥想,后山谷大概被包出去,成果园了,不过,以前他从没听说后山长蓝莓。

小鸥十分好奇地趴在篱笆墙上向里面张望。

③“嗨!嗨!”声音从小鸥背后传过来,毫无防备的小鸥吓得几乎坐到地上。

小鸥抬起头来,发现一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老头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小鸥告诉老头儿,他住在河对岸的村子里,进山打猪草。

老头儿打量小鸥一番,板着脸严肃地说:“我警告你,不要打里面的主意!” 小鸥猜对了,老头儿是看果园的。

看来④进山之后小鸥的心情并不愉快,自己长得像偷蓝莓的人吗?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季节里蓝莓是否成熟,那个老头真是令人讨厌!不想,接下来的事情加重了小鸥和老头的对立情绪,再进山时,小鸥发现篱笆墙上加了块醒目的木牌,牌子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大字:严禁偷蓝莓。

小鸥四下望了望,村子里萧条寂寥,山上更是人迹罕见,这块牌子显然是给他立的。

⑤小鸥安置好打满猪草的篮子,从一处树林茂密的地方摸进果园,其实那个园子并不大,山脚有一处民房,沟塘两侧种植蓝莓,蓝莓树不高,一陇陇如茶树一般。

小鸥蹲下来,他发现那些蓝莓叶子下还真的结了果实,靛蓝的浆果上裹着白色干粉。

“站5住!”随着一声大吼,看园老头从一棵树后现出了身影。

小鸥撒腿就跑,老头在后面追着:“哪里逃!你给我站住!” 俩个人在园子里追逐着,小鸥跑不动了,手扶大腿呼哧呼哧喘气,老头和他相隔十余米,也弯着腰喘粗气。

⑥起初,小鸥并没想摘一粒草莓,他只想作弄作弄那个老头,奇怪的是,去蓝莓园和老头“斗法..”成了打猪草之余的乐趣,因为无论小鸥从什么地方进果园都能撞上老头儿,好像老头预先设了埋伏一般,这样反而激发了小鸥的斗志,他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把衣服挂在甲地,从乙地进入,比如头上身上用树枝伪装起来,可是,刚刚进入果园,老头就在不远处现身了,大喊:站住,这回看你还能不能跑掉。

小鸥还是跑了,他终于发现:老头儿原本就追不上他。

⑦小鸥开始轻松地作弄起老头了,他大摇大摆地进出,反正老头追不上他,不想,老头制作了一个带绳索的竹竿,有点类似套马杆那种,大意的小鸥还真被套住一次,可惜那个绳索不结实,一拉就崩断了。

⑧这期间,小鸥还是尝到了蓝莓的滋味儿,他捡的是落在地上的蓝莓,捡蓝莓时他想,这老头真不善良,宁肯烂在地上也不给别人吃。

小鸥拿蓝莓回家给奶奶,奶奶刨根问底,小鸥撒了谎,说蓝莓谷的老头给的,“你看都是熟透的,不吃也烂了。

”奶奶相信了,说蓝莓真好吃!⑨后来老头儿又发明了大弹弓,那个弹弓有点像古代的弩,追逐过程中,小鸥左躲右闪蛇形奔跑,老头的弹弓总也射不到他。

下大雾了,小鸥要上山打猪草,奶奶劝说也不行,其实小鸥心里惦记着蓝莓谷的老头儿,他想,这样的天气总不会再撞见了吧。

这次6进园小鸥没捡落地果,他开始摘树上的蓝莓。

“好小子,你又来了,这回看你能跑哪去?”突然,传来老头的声音。

大雾三米内见不到人,小鸥一边躲闪一边咯咯笑,影影绰绰地和老头儿捉起了迷藏。

⑩阴雨天里小鸥也忍不住要去蓝莓谷,这次被大弹弓击中了,他先是惊了一下,后来发现那个弹丸是胶皮的,就肆无忌惮地和老头在园子里绕开圈子。

老头跑不动了,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小鸥路过农舍,透过窗玻璃发现屋里有两台电脑,小鸥拉开窗户,看到电脑连接着果园四周的监视器,电脑旁边还有一张手绘地图,上面标着红色指示箭头和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字。

小鸥狡黠地笑了。

781○1那天晚上天晴了,小鸥突然想到,蓝莓树可践踏得不轻,第二天早晨,他就摸进园子扶那些倒掉的蓝莓树,这次老头没有出现。

小鸥已经知 道监视器的盲点在哪里了。

1○2小鸥和看园子老头斗法、追逐了整个夏天,山里树叶泛黄飘零时, 父亲把他接到遥远的省城插班就读,一天,工装上沾着水泥灰的父亲急匆 匆来到学校,严肃地问小鸥蓝莓谷的事,他紧张得要命,不知从何说起, 后来知道,蓝莓谷的老头去世了,他不是看园子的,而是蓝莓谷的主人, 早在七年前就患了癌症。

老头去世前留下遗嘱并做了公证,他将蓝莓谷送 给了小鸥。

1. 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 3 分)2. 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请品析选文第⑥段中加点“斗法”一词的妙处。

(3 分)4.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小说结尾说“老头去世前留下遗嘱并做了公证, 他将蓝莓谷送给了小鸥” 这样结尾有3 分)4 分)什么好处?(4 分)6.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3 分)()A. 从选文中小欧不得不辍学照顾奶奶可知,小欧是一个善良、孝顺的人。

B. 老头之所以怀疑小欧偷蓝莓,是为了小欧能没事来打扰他,排解他的孤单感。

C. 选文第⑤段中小欧被老头追的原因是他偷了老头看守的蓝莓。

D. 由结尾段中工装上沾着水泥灰的父亲可知,小欧的家境并不富裕。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题。

(20 分)旧衣里的暖时光邓迎雪①母亲有一个爱好,凡是孩子穿过的旧衣,她总会挑选几样细心地保存下来。

在她的衣柜里,有我几个月大时用过的小围裙、棉披风,还有那些大大小小被时光熏染的发黄的棉布花衣。

②有时候,母亲会打开她的柜子,拿出一件我小时穿过的旧衣,翻来覆去地看看,念叨着说:“这是你小时候穿过的,穿上可好看了。

那时你才一岁多,大眼睛又黑又亮,圆圆的小脸,粉嘟嘟的,我把你抱到外面,邻居们都争着抱你9⋯⋯”③在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语里,再看那些软软的旧衣,我分明感觉到过往的时光从远方呼啸..而来,思绪也回到了久远的岁月。

那时,时光正好,如三月的杨柳,泛着生动的青翠的色泽,而母亲正年轻,她怀抱着我,日日夜夜盼我长大。

如今我长大了,而母亲却是满头霜发,行动迟缓。

④在母亲的那些旧衣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我上幼儿园时穿的红毛衣。

说起这件红毛衣,还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⑤那年我大概五岁多一点,正读幼儿园。

元旦快来临的时候,老师挑我和几个小朋友排练了一支舞蹈,准备参加市里的少儿文艺汇演。

可就在演出的前一天,老师突然要求我们上台演出时都要穿红毛衣。

可那时我没有红毛衣。

母亲赶快去商场买,一连跑了几家也没有找到。

母亲又急匆匆地四处去借,可借来的毛衣要么不合身,要么色彩不纯正。

眼看已快到中午,红毛衣还没有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