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县**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批稿)*************2006年9月目录1总论 (1)1.1项目来源 (1)1.2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1.3编制依据 (2)1.3.1 法律法规 (2)1.3.2 规程规范 (2)1.3.3 采用标准 (3)1.3.4 参考资料 (3)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4)1.4.1 取水规模 (4)1.4.2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4)1.5工作等级 (4)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4)1.6.1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范围 (4)1.6.2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4)1.6.3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5)1.7水平年 (5)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5)2 建设项目概况 (6)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6)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6)2.2.1 建设地点 (6)2.2.2 工程占地及工程淹没实物指标 (6)2.2.3 水库淹没处理标准 (6)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7)2.3.1 工程设计级别和标准 (7)2.3.2 建设规模 (7)2.3.3 实施意见 (9)2.3.4 管理机构 (9)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9)2.4.1 项目功效 (9)2.4.2 用水工艺 (10)2.4.3 建设项目取水要求 (10)2.4.4 建设项目水质要求 (10)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11)2.5.1 废污水排放方式 (11)2.5.2 排污口设置情况 (11)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2)3.1基本概况 (12)3.1.1 自然地理 (12)3.1.2 社会经济 (12)3.1.3 水文、气象、泥沙 (13)3.1.4 水文地质 (13)3.1.5 水利工程 (14)3.1.6 水功能区 (14)3.2水资源状况 (14)3.2.1 地表水资源量 (14)3.2.2 地表水资源质量 (14)3.3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19)3.3.1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 (19)3.3.2 现状用水情况 (20)3.3.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22)3.4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24)4.1取水合理性分析 (24)4.1.1 取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4)4.1.2 取水符合地方发展规划 (24)4.1.3 取水符合流域水资源规划 (24)4.1.4 取水适应本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5)4.2用水合理性分析 (25)4.2.1 用水过程 (25)4.2.2 水平衡分析 (25)4.2.3 用水合理性分析 (26)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27)4.3.1 节水潜力 (27)4.3.2 节水措施 (27)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27)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29)5.1水源论证方案 (29)5.2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29)5.2.1 依据的资料与方法 (29)5.2.2 来水量分析 (30)5.2.3 用水量分析 (36)5.2.4 可供水量计算及可靠性分析 (41)5.2.5 水资源质量评价 (44)5.3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45)5.3.1 取水口位置断面稳定性分析 (45)5.3.2 取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45)5.4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45)5.4.1 水电站发电用水可靠性分析 (45)5.4.2 水电站发电用水可行性分析 (46)6 取水的影响分析 (47)6.1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47)6.2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51)6.2.1对电站坝址上下游取水户的影响 (51)6.2.2对水生生物及渔业的影响 (52)6.2.3对水环境的影响 (53)6.2.4对航运方面影响 (53)7退水的影响分析 (55)7.1退水系统及其组成概况 (55)7.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 (55)7.2.1 施工期期退水 (55)7.2.2工程运行期间退水 (57)7.3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57)7.4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58)8 水资源保护措施 (59)8.1水功能区保护标准及保护目标 (59)8.2工程措施 (59)8.2.1 水环境保护措施 (59)8.2.2 水土保持方案 (60)8.3非工程措施 (61)9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62)9.1补偿原则 (62)9.2补偿方案(措施)建议 (62)9.3受影响方意见 (65)10 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66)10.1取用水的合理性 (66)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6)10.3取水对水资源状况及其它取水户的影响 (67)10.4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67)10.4.1 退水情况 (67)10.4.2 水资源保护措施 (67)10.5取水方案 (68)10.6退水方案 (68)10.7建议 (68)附图: 1、龙胜县**电站水资源状况分析范围示意图2、龙胜县**电站水源论证范围示意图3、龙胜县**电站取水退水影响范围示意图4、龙胜县**电站建设项目位置图5、流域水质现状图6、流域一级水功能区划图附件: 1、《*****县**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委托书1 总论1.1 项目来源龙胜县**电站是一个以发电为主的径流式水电站工程,位于龙胜县县城以下寻江干流河段,主要是利用寻江干流的水能进行发电。

某水电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某水电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省 **县****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市水利勘察设计院水论证乙字第 ******号项目名称:**县****水电站取水工程委托单位:**县****水电站编制单位: ***市水利勘察设计院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水论证乙字第 ******号批准:审定:项目负责:主要编写人员:综合说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综合说明表项目名称 **县****水电站取水工程建设地点 **水电站位于**江支流***河的下游河段,坝址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

工程所在行政区域属**省**县**镇**村*山。

项目性质已建水资源论证委托单位 **县****水电站 水资源论证承担单位 ***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水论证乙字第 ******号工作等级 二级分析范围(Km 2)分析范围为建设项目所在的***河整个流域,流域集雨面积24.93km 2。

水源论证范围(Km 2) **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流域集雨面积18.3km 2。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Km 2) 取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本项目水库库区至下游***河河口处,退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本电站坝址至下游***河河口处。

现状水平年 2012年 基本情况规划水平年 2025年 装机容量(Kw) 755(125+630)保证出力(P=90%)(kw )76.4 发 电 年发电量(万kw.h) 108 工程等别 五等 开发方式 引水式 工程情况调节特性 无调节 最大取水流量(m 3/s ) 1.1多年平均取水量(万m 3) 1231.44取水用途 发电建设项目取水 取水方式取水是在***河下游河段利用筑坝抬高水位蓄水后,由压力钢管引至下游发电。

水源水质要求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多年平均流量(m3/s)0.56各代表年年平均流量(m3/s)P=10% 0.81P=50% 0.53P=90% 0.35退水方式发电尾水经10米长的尾水渠泄入原河道。

废污水量(m3/d)生活废水很小,忽略不计。

xx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xx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目录1 总论 (1)1.1建设项目概况 (1)1.2项目来源 (3)1.3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4)1.4编制论证报告的依据 (4)1.5工作等级 (6)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7)1.7水平年与设计保证率 (7)2 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2.1基本情况 (8)2.2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0)2.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1)3.1取水合理性分析 (11)3.2用水合理性分析 (12)3.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4)3.4合理取用水量 (15)4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6)4.1依据资料 (16)4.2可供水量分析 (19)4.3水资源质量评价 (26)4.4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26)4.5取水可靠性分析 (27)5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28)5.1工程调度运用方式 (28)5.2最小下泄流量及其合理性分析 (28)5.3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29)5.4对第三者的影响 (29)5.5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30)6 建设项目退水情况及水环境影响分析 (31)6.1退水系统及组成 (31)6.2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31)6.3退水处理方案 (32)6.4退水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的影响 (32)6.5入河排污口(退水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33)7水资源保护措施 (34)7.1工程措施 (34)7.2非工程措施 (36)8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38)8.1补偿原则 (38)8.2对其他用户的补偿方案 (38)9结论与建议 (39)9.1结论 (39)9.2建议 (40)1 总论1.1 建设项目概况1.1.1基本情况xx区xxx电站工程位于xx河支流大浸沟上游跳蹬河河段(也称崔家庙河沟),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6 km2,属于引水式水电站,厂区地质结构稳定。

交通石(沱)龙(潭)公路贯通全境,未来三年,xx高速路建成后,至xx40分钟车程,至xx50分钟车程,交通比较方便。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报批本,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六年五月1审定:审查:校核:编写:主要工作人员:2目录1 总论 ..................................................................... ..........................................1 1.1 项目来源 ..................................................................... ........................... 1 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 .... 1 1.3 编制依据 ..................................................................... ........................... 2 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 3 1.5 工作等级 ..................................................................... ........................... 3 1.6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 ........ 3 1.7 水平年的确定 ..................................................................... .................... 4 1.8 委托书及委托单位和承担单位.............................................................. 4 2 大岗山水电站概况...................................................................... .................. 5 2.1 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5 2.2 建设地点、工程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 5 2.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 ........ 7 2.4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 11 2.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 16 3 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16 3.1 基本概况 ..................................................................... ......................... 16 3.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 21 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 22 3.4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5 3.5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 25 3.6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 26 4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量合理性分析 ..............................................................26 4.1 大岗山水电站取水合理性 ...................................................................26 4.2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过程及水平衡分析 ................................................ 27 4.3 大岗山水电站用水量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31)35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 ......... 31 5.1 地表水源论证 ..................................................................... .................. 31 5.2 取水水源分析 ..................................................................... .................. 39 5.3 取水方式与取水建筑物布置的合理性 ................................................ 40 5.4 水质论证 .............................................................................................. 41 6 大岗山电站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它用户的影响 ................................... 42 6.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 ...... 42 6.2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 ...... 50 7 大岗山水电站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52 7.1 退水系统及其组成 ..................................................................... .......... 52 7.2 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 ...... 53 8 水资源保护措施 ..................................................................... .................... 53 9 影响其它用水户权益的保护补偿措施 ....................................................... 56 10 水资源论证结论 ..................................................................... .................... 56 10.1 取用水的合理性 ..................................................................... .............. 56 10.2 取水水源的可靠性 ..................................................................... .......... 56 10.3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 57 10.4 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57)10.5 建议 (57)附图:附图1 大岗山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大渡河流域图附图3 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梯级开发方案纵剖面图附图4 大岗山水电站枢纽总布置图附图5 大岗山水电站取水口模型图附图6大岗山水电站尾水剖面图附图7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8 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4附图9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用水过程线(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0 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1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2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水量平衡图(电站建成投产年)附图13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4 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5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用水过程线(规划水平年)附图16 大岗山水电站丰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7大岗山水电站中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8 大岗山水电站枯水年水量平衡图(规划水平年)附图19大岗山水电站论证范围图附图20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示意图附图21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其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示意图附图22田湾河风景名胜区与大岗山水电站区位关系图附图23 大渡河水功能区划图附件:(1)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水资源论证委托函;(2)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92]640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渡河干流规划报告的批复》;(3)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2004]196号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审查意见的函》;(4)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规规[2005]0013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附技术方案审查意见);(5)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水电规水工[2005]0012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坝址选择报告审查意见》的函(附技术方案审查意见);(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国环评估纲[2005]100号文《关于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7)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保监[2005]101号文《四川省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大纲技术评估意见》;(8) 四川省建设厅川建函[2006]22号《关于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对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环境影响专题评估报告的函》;5(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环审[2005]691号文《关于四川省大渡河龙头石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某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某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

某设计院...............................................................................................................................................1.1 项目由来 (3)1.2 目的和意义 (3)1.3 编制依据 (3)1.3.1 法律法规 (3)1.3.2 规程规范 (4)1.3.3 采用标准 (4)1.3.4 参考资料 (4)1.4 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4)1.5 论证范围与典型年 (4)1.5.1 论证范围 (4)1.5.2 典型年 (5)1.6 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5)...........................................................................................................................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5)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5)2.3 建设规模及实施计划 (5)2.4 建设项目投资、职工人数与生活区建设情况 (5)2.5 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情况 (5)2.6 建设项目用水要求 (6)2.7 建设项目废污水排放 (6).........................................................................................................3.1 区域概况 (6)3.1.1 冷水河流域 (6)3.1.2 论证区域 (6)3.2 水资源状况 (7)3.2.1 沙河水资源量 (7)3.2.2 论证区域水资源量 (7)3.3 水环境状况 (7)3.3.1 水功能区划分 (7)3.3.2 论证区河段纳污情况 (8)3.3.3 论证区污水排放现状评价 (8)3.4 区域现状供用水调查 (8)3.4.1 水利工程概况 (8)3.4.2 供水用水现状 (8)3.4.3 现状供需分析 (8)....................................................................................................................4.1 论证原则 (9)4.2 水源论证 (9)4.2.1 基本资料 (9)4.2.2 典型年选取 (9)4.2.3 来水分析 (9)4.2.4 用水量分析 (13)4.2.5 水电站引用流量计算 (14)4.3 取水可靠性分析 (15)4.4 项目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16)4.4.1 取水段稳定性分析 (16)4.4.2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16)...........................................................................................................5.1 用水过程与水平衡分析 (16)5.1.1 用水过程 (16)5.1.2 用水结构和用水量 (16)5.2 节水措施 (16)........................................................................................6.1 退水组成概况 (17)6.2 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 (17)6.3 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17).....................................................................................7.1 项目取水对沙河径流量的影响 (17)7.2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17)....................................................................................................................................................................................................................................9.1 工程措施 (18)9.1.1 水资源量保护措施 (18)9.1.2 加强水电站用水节水和环保措施 (18)9.1.3 保障该区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实现 (18)9.2 非工程措施 (18)................................................................................................................10.1 水资源论证结论 (19)10.2 建议建设项目允许取水量 (19)受某某县中兴水利水电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某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承担拟建某某县某水电站(装机 200kw)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 总论1.1项目概况1.1.1基本情况光明水库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下排村的一条高山溪流上。

该溪流发源于海拔1393.50m的姑婆山群峰东南麓,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贺江支流西湾河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为13.85km2 ,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9.85 km2,坝址以上溪流长度8.10km,溪流平均坡度59.5‰,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占该溪流集雨总面积的71%。

光明水电站技改工程是将原光明化工厂所属的三个梯级小水电站合并改建成一座引水式高水头小(2)型水电站。

光明电站始建于1943年,是广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一级电站在水库大坝下游约700m 处建取坝,建环山明渠引水1.40km至西侧近邻的正冲尾建发电厂房发电,利用水头约120多米,装机200kW。

由一级电站尾水沿西南向修建环山明渠约500m,在山脊上建二级电站,利用水头约220m,装机一台630kW。

二级电站发电后的尾水分为两支,一支通过正冲渡槽流至该冲左岸约350m砌石明渠送至三级电站压力前池,由压力前池通过钢管将水引至光明化工厂食堂东南角(正冲右岸)的三级电站发电厂房发电,发电尾水流向下游供农田生产用水。

三级电站利用水头约50m,装机一台200kW。

现有三级电站总装机三台共1030kW,利用水头共计390m。

改造后电站发电用水引自光明水库。

光明水库是一座年调节的小(1)型水库,总库容127.50万m³,有效库容94万m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1029.33万m³。

电站发电用水由水库右岸放水隧洞放出,经由1040m长的引水渠(洞),将水送至南面669m高程山包处建压力前池,由压力前池沿西南山脊铺设1656m压力钢管引水至光明化工厂管理区内建厂发电,发电后尾水供下游农田灌溉使用。

本工程原一级电站过坳前段长约1km的引水渠道年久失修,崩塌漏水严重,修复工程较大,三座梯级小电站的发电厂房均为残破的瓦平房,目前除二级电站一台630kW机组尚可发电外,一、三两级电站的机组电气设备及压力钢管均已报废。

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 总论1.1建设项目概况1.1.1 基本情况巧家县红山白果电站工程位于昭通市巧家县境内,属径流引水式开发电站。

取水坝位于红山乡纸厂村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3°8.4′,北纬27°19.9 ′,取水坝以上地表积水面积10.3 km2、地下径流面积33.2 km2;厂址位于红山乡红山村白果水电站取水口上游950m处,地理坐标东经 103°9.2,北纬27°21.1 ′。

电站距巧家县城198km。

电站取水水源为保坪河(又名吊水岩河)地表水,取水口多年平均流量0.53m3/s,电站装机容量2000kw,设计水头432m,设计引用流量0.75 m3/s,多年平均发电量965.8万kw·h。

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工程是新建的引水发电工程,对落实巧家县小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解决附近乡镇电力资源紧缺的供需矛盾有其重要作用,也更有利于贯彻国家以电代柴、以电带煤的精神,是提高巧家县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巧家县工农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是推动巧家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项目。

巧家县保坪河流域规划已于2007年由巧家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编制完成:一级水电站已建成投产,装机容量2×0.5MW;二级即为白果电站,装机容量2×1.0MW;三级水电站为保坪水电站,装机容量2×2.5MW。

保坪河流域规划总装机容量8.0MW。

经巧家县人民政府请求批准,巧家县人民政府批准,巧家县白果电站由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发。

2010年10月,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昭阳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完成了《云南省巧家县白果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11月,经昭通市建设项目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后出具了关于《云南省巧家县白果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

白果电站是新建水电项目,根据国务院2006年2月以460号令颁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及水利部与原国家计委2002年颁布的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开发商巧家县明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7月委托西北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院进行该电站的水资源论证工作,编制《巧家县红山白果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涟源市某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_secret

涟源市某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_secret

水论证甲字第04303069号涟源市xx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xx水资源勘测队年月批准:(高级工程师) 审核:(高级工程师) 校核:(工程师)项目负责:(工程师)编写:论证人员:目录1 总论 .......................................................................................... 11.1编写目的 ............................................................................ 11.2编制依据 ............................................................................ 11.2.1法规 ............................................................................. 11.2.2规范 ............................................................................. 21.2.3资料 ............................................................................. 31.3项目选址 ............................................................................ 31.4论证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 32 建设项目概况 .......................................................................... 42.1项目名称与性质 ................................................................ 42.2项目地点 ............................................................................ 42.3流域规划 ............................................................................ 42.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62.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72.6工程管理 ............................................................................ 73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3.1涟水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83.1.1流域概况 ..................................................................... 83.1.2气候特征 ................................................................. 103.1.3坝址工程地质 ......................................................... 103.2水资源总量 ................................................................... 113.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14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 ........................................................... 134.1水文测站及资料情况 .................................................... 134.2坝址径流计算 ............................................................... 144.2.1坝址年径流计算 ..................................................... 144.2.2坝址流量历时曲线 ................................................. 164.2.3坝址枯水流量计算 ................................................. 194.3取水保证程度分析 ........................................................ 195用水合理性分析 ................................................................... 215.1用水合理性分析 ............................................................ 216工程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和水资源保护措施....................... 236.1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236.2退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236.3水资源保护措施 ............................................................ 237对水资源及其他取水用户影响分析................................... 258水资源论证结论 ................................................................ 278.1建设项目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278.2项目区域水资源现状 .................................................... 288.3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 .................................................... 288.4项目对水环境影响 ........................................................ 288.4.1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 288.4.2运行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 288.5结论 ................................................................................ 29附件:1.娄底市人民政府娄府阅[2005]8号《关于解决环江坝水利资源纠纷的协调会议纪要》(2005年3月4日);2.娄底市水利局《关于妥善协调环江坝筹建电站的会议纪要》(2004年9月30日);3.环江左、右灌区村组《关于兴建环江坝左岸水电站的协议》(2004年5月21日);4.环江灌区、电站与有关村组《关于环江坝左右机槽各自利用的协议书》(1998年6月3日);5.环江灌区、电站与有关村组《环江电站与桥溪等受益村组的补充协议》(1998年10月24日);6.《文明、桥溪、泉塘三村与环江电站的协议》(2002年5月2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批稿)目录1 总论 (1)1.1 项目建设概况 (1)1.2 项目来源 (4)1.3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4)1.4 编制依据 (5)1.5 工作等级 (6)1.6 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 (7)1.7 水平年 (7)2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2)2.1 基本情况 (12)2.2 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3)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4)3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3.1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5)3.2 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15)4 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 (16)4.1 依据的资料 (16)4.2 可供水量计算 (16)4.3 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20)4.4 取水可靠性分析 (20)5 建设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22)5.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22)5.2 对第三者的影响 (22)5.3 结论 (22)6 建设项目退水的影响分析 (24)6.1 退水系统及组成 (24)6.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方式 (24)6.3 退水对水功能和第三者的影响 (24)7 水资源保护措施 (25)8 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影响补偿方案建议 (26)8.1 补偿原则 (26)8.2 补偿方案 (26)9 结论与建议 (27)9.1 结论 (27)附件 (29)附图 (29)1总论1.1项目建设概况1.1.1基本情况******电站位于***流域内的***小支流上,属万阜乡赤岩垟村。

***流域位于***西南面,系瓯江水系小溪上的一条支流,流域集雨面积101km2。

***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38 km2,坝址至厂址区间集雨面积0.25 km2。

水库总库容为2.9万m3,电站装机容量为630kw,工程规模为小(2)型。

工程任务为水力发电。

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15号令发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水利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对于直接从江河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受******电站业主委托,我公司组织人员收集资料,整理数据进行现场查勘。

根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于2016年6月编制完成了《******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2016年7月于***行政审批中心5楼会审后,修改完成《******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报批稿)。

1.1.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电站大坝位于***流域内的***小支流上。

大坝坝轴线总长56m,坝顶宽1.8m,坝底宽度11.04m~12.31m。

大坝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电站厂房位于***电站厂房下游约500m***库区左岸,由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组成。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30kW,装机高程为165.9m,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尺寸为13m×7.5m。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SDJ130-84)规定,本工程库区淹没处理设计标准:水库移民标准按二十年一遇洪水位、淹没农田征地标准按五年一遇洪水位、淹没山林征地标准按水库正常蓄水位396.2m计算回水,以确定淹没处理范围。

本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工程占地和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占地。

工程管理范围依有关法规及规程范围确定,占地均在工程永久建筑物所在地并由建筑物外缘向外扩展50-100m。

本项目淹没及永久占地共12亩,其中滩地1.2亩,林地10.8亩。

1.1.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电站大坝位于***流域内的***小支流上。

电站工程包括拦河坝、发电钢管进水口、压力管道和发电厂房等。

①大坝大坝坝体采用M7.5浆砌块石重力坝,坝轴线总长56m,其中溢流坝段长16m,左岸非溢流坝段长37m,右岸非溢流坝段长3m。

坝顶高程397.7m,坝底高程388.5m,最大坝高9.2m,坝顶宽1.8m,坝底宽度11.04m~12.31m。

②发电钢管进水口发电钢管进水口布置在左岸非溢流段,进口为喇叭口,中心高程392.5m,闸门采用铸铁插板门,宽1.0m,高1.2m,闸门启闭机采用手动螺杆启闭机,启闭平台与坝顶齐平。

闸门上游设置固定式拦污栅,钢管在伸出下游坝面处设有通气管,管径0.2m。

③压力管道发电输水管道全部采用压力明钢管,进口至厂房主阀中心总长度692m。

钢管主管管径为0.63m和0.53m,主管管壁厚度6~12mm,材料为双面埋弧焊螺旋管(钢号:Q235B),沿线共设11只C15砼镇墩。

支墩采用“鞍”型支座,支墩尺寸为1×1m,材料为C15砼,支墩沿管轴线间距为6m。

建筑物洪水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各建筑物洪水标准,见表2—1。

1.1.4取用水方案***电站由发电钢管进水口取水,经压力钢管引到发电厂房,引用流量为0.34m3/s,装机多年平均利用小时为1746h。

多年平均取水量210.12万m3。

1.1.5退水方案本工程主要通过对水力资源的利用,将水体蕴藏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生产出经济建设需求的电力。

水电站用水是贯流式的,水量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损耗,重新回归河道,同时对水体不产生污染。

1.2项目来源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2002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要求,受******水电站委托,由******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论证项目名称:******电站水资源论证;委托单位:******水电站;承担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书详见附件)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本报告书根据***水电站的用水要求,按照国家、省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之规定,遵照“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提出该项目取水方案和取水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影响分析,为取水许可的审批提供依据。

主要任务:分析计算取水口周边区域水资源量和需求,分析工程取水对环境和其他用水用户的影响。

论证本项目可供水量能否满足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

1.4编制依据1.4.1法律法规、部委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浙江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5)《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6)《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1.4.2规范(1)《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HJ/T2.3-93、HJ/T19-1997,国家环保总局);(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6)《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1.4.3相关文件及资料(1)《浙江省水文图集》(2)《******电站工程安全评价报告》(3)《******电站竣工图》1.5工作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中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电站水力发电装机功率为630kw,工作等级为三级;水资源利用对第三者取用水影响轻微,对生态影响不大,工作等级为三级;水域管理涉及单个水功能二级区,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表1.5-1 ***电站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表水影响2 生态1、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2、取水和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三级3 水域管理要求涉及单个水功能二级区三级1.6分析范围和论证范围***电站位于***流域,发电钢管进水口布置在左岸非溢流段,综合考虑水源地、大坝及发电厂房位置、确定本次论证分析范围为***流域,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大坝坝址以上***流域范围,取水影响范围为发电厂房至大坝淹没范围线,退水影响范围为发电厂房以下至***库区,详见下图。

1.7水平年现状年:2016年2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2.1基本情况2.1.1流域概况******电站位于***流域内的***小支流上,属万阜乡赤岩垟村。

***流域位于***西南面,系瓯江水系小溪上的一条支流,流域集雨面积101km2。

***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338 km2,坝址至厂址区间集雨面积0.25 km2。

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小,源短流急,河槽调蓄能力小,洪水呈暴涨暴落之态势。

本流域内森林以次生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山坡为黄、红壤土,人类影响小,基本上为原生态的自然植被,植被条件好。

流域内群峰连绵,山坡陡峻,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2.1.2气象特征本流域地处浙江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

本工程流域内无气象观测站,根据***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5.3℃。

境内降雨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43.7mm,其中3-6月为春雨、梅雨期,7-9月为台风、秋雨期,3-9月月降雨量122.50-363.50mm,占全年降雨量的82.2%;10月至次年2月为秋冬少雨期。

2.1.3降水特性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活动剧烈。

在冬季,由极地大陆高压气团控制,气候以晴冷为主;春季,大陆高压衰退,副热带高压北进,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雨量逐渐增多;初夏,锋面在江南一带滞留摆动,形成大面积的阴雨天气,称“梅雨”;盛夏时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天气为主。

7月下旬~10月还常受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影响形成大暴雨。

秋季,副热带高压逐渐南撤,天气稳定,较少降水,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

2.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总水资源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及地下水资源量组成。

***位于***,地处浙西南山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分水岭一致。

山溪性河流河谷切割较深,河流是山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河床潜流和潜水蒸发量只占很少数,可省略不计,地下水以基流形式横向排泄汇入河川。

在山区,水文站实测径流中已包括地下水,所以,以下分析过程所称水资源均为总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域内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29万m3,多年平均流量0.104m3/s。

本流域降雨主要受梅雨期控制,同时也受台风和雷阵雨的影响。

流域内坡陡水急,汇流时间较短,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

本流域由于地处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水能的开发,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进一步要求,其他的水电工程还将逐步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