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二年级科学《枫叶与竹子》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粤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1.枫树与竹子

最新粤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1.枫树与竹子
(2)活动 2:观察常见植物的叶 问题: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的叶?能描述所认识的植物的叶的特征吗?
交流:学生描述自己认识的植物的叶的特征。
任务:请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植物的叶,并描述其特征。
活动:分小组观察、比较常见植物的叶,描述其特征,尝试归纳叶的共同特征并完 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1 页的记录。
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请学生介绍拓印的叶片的特征。
(4)拓展活动 任务:拓印叶。
要求:课后在纸上拓印不同形状的叶片,形成一个系列,也可以让学生摆放不同形 状的叶片,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活动:制作拓印画。 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拓印叶的作品。








第 1 课 枫树与竹子
植物的叶 都有叶片 不同特征: 颜色
形状
大小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观察叶的外部特征。
教学难点:能运用适当的感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课 前
准 备
教具准备:枫叶、竹叶、桂花叶、银杏叶、红背桂叶、柑橘叶、教学 PPT 课件。
学具准备:提前布置学生选带一片植物的叶,报纸、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干 净抹布一块。
课 题
第 1 课 枫树Βιβλιοθήκη 竹子总授时数( )节 第( )教时
参 考 教 案
增 减
教 学
目 标
(1)科学概念
知道不同植物的叶在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能用适当的感觉器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粤教粤科2017课标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身边植物1枫树与竹子》课教学设计0

粤教粤科2017课标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身边植物1枫树与竹子》课教学设计0

《枫树与竹子》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本课是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枫树与竹子》。

第一单元《身旁的植物》主假如介绍生命科学中的植物类,共4课,分别经过叶、茎、花、果实让学生初步认识常有的植物,认识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最主要特点,并经过这些特点辨识植物。

教课对象剖析:本课的教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来看,学生固然刚才开始经历科学课程的学习,但也初步掌握了必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已经具备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纪构造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全部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指引下能主动展开研究活动。

二年级的学生关于四周常有的植物都很熟习,能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分辨出常有的植物,但关于其主要的特点却没有系统的总结出来。

教课目的:科学知识:(1)叶的种类多种,但每栽种物的叶都有共同特点;能依据叶的特点说出四周常有的植物名称。

(2)经过对叶的特点的察看,能描绘出同类的叶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眼睛、手等人体感官对物体进行察看。

(2)学会如何经过外形、颜色、边沿、表面等找出叶子的主要特点,并通过这些主要特点辨识其余的同一种叶子。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小组内其余同学分工合作,乐于合作与沟通。

(2)培育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课要点:经过对常有植物的叶子进行察看,初步认识各样叶子的主要特点。

教课难点:经过叶子的主要特点辨识可一种叶子,并知道是哪栽种物的叶子。

教课准备:各样植物的树叶若干,颜料,水彩笔,A4纸,一次性杯,实验记录表。

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课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去石门国家丛林引入课题,激发学公园游乐的时候拍了一些很美丽的生学习的兴趣。

照片,你们想看吗?展现石门公园的图片。

后发问:观看图片“你们知道这些火红火红的是什么树吗?活动一:枫叶和竹叶让学生要据生研究察看,并出示枫叶和竹叶,问:哪片是枫依据自己的活经验或上边的图找出枫叶和竹叶呢?知识辨识枫叶和片,初步鉴别枫叶叶的主要特点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枫叶竹叶。

二年级第一节《枫树与竹子》

二年级第一节《枫树与竹子》
板书设计
第1课枫叶与竹子
形状颜色大小
枫叶
竹子
作业设计
回去观察比较两种或以上植物叶片,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教学反思
注:1、表格和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但不可缺少某一个项目。
2、备课没有按本表统一的格式,检查将作无教案处理。
3、教学反思应真实性,不少于100字,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科学主备人上课时间 Nhomakorabea第一周
课题
枫树与竹子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了解比较枫叶和竹子的特征
2.了解其他叶子的特征
科学探究:1.学会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并与他人分享。
科学态度: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枫叶的叶子,了解它们之间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运用适当的感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1、师生互相认识
2、科学课课堂要求
1、上课必备:课本、笔记、笔
2、安静有序,举手回答问题
3、认真记录,大胆提问,勇敢回答。
3、简单介绍书中小主人公
4、课程讲授
(1)活动1:枫叶和竹叶
观察比较
(二)活动2: 观察常见植物的叶子
(三)活动3: 拓印叶片(选做)
提前布置学生选带一片植物的叶,报纸、图画纸、水彩颜料、毛笔、干净抹布一块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精品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精品

粤教粤科版科学二年级人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粤科版二年级人上册: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枫树与竹子”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中的第1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枫叶和竹叶的观察比较,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叶缘等外部特征对植物的叶进行描述。

在掌握了观察和描述叶的外部特征方法后,再去认识其他植物的叶子,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叶子做详细观察和描述,尝试让学生归纳出叶子的关键特征——都有叶片。

最后,通过拓印叶片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更多叶片的特征,例如叶缘、叶脉、叶形等,该活动简单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叶子的特征记录下来,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观察、比较枫叶和竹叶,通过观察、比较并描述枫叶和竹叶的外部特征,使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和描述叶的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活动2是观察常见植物的叶,在活动1的基础上展开对其他植物的叶观察和描述,尝试归纳叶的关键特征。

活动3是拓印叶片,这活动是帮助学生发现叶的更多特征,体会观察叶也是观察植物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知道拓印是学习和记录植物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见过很多植物,但他们认识的植物不多,而且也很少关注植物各个器官的外部特征。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如何科学地描述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并科学地归纳叶的共同特征都是学生较为薄弱的。

当学生带上自己熟悉的叶子进入课堂,从两种常见植物叶的观察开始,到认识更多植物的叶并尝试归纳叶的共同特征,最后以一个简单有趣,又充满艺术美的拓印叶片结束,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有目的的,也是有梯度和完整的,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每个活动的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植物的叶在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能用适当的感觉器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二年级上册第1课《枫树与竹子》

二年级上册第1课《枫树与竹子》

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枫树与竹子”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身边的植物”中的第1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枫叶和竹叶的观察比较,能从颜色、形状、大小、叶缘等外部特征对植物的叶进行描述。

在掌握了观察和描述叶的外部特征方法后,再去认识其他植物的叶子,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叶子做详细观察和描述,尝试让学生归纳出叶子的关键特征——都有叶片。

最后,通过拓印叶片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更多叶片的特征,例如叶缘、叶脉、叶形等,该活动简单有效地帮助学生把叶子的特征记录下来,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观察、比较枫叶和竹叶,通过观察、比较并描述枫叶和竹叶的外部特征,使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和描述叶的特征的方法和能力。

活动2是观察常见植物的叶,在活动1的基础上展开对其他植物的叶观察和描述,尝试归纳叶的关键特征。

活动3是拓印叶片,这活动是帮助学生发现叶的更多特征,体会观察叶也是观察植物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知道拓印是学习和记录植物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见过很多植物,但他们认识的植物不多,而且也很少关注植物各个器官的外部特征。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物体,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强,如何科学地描述叶的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并科学地归纳叶的共同特征都是学生较为薄弱的。

当学生带上自己熟悉的叶子进入课堂,从两种常见植物叶的观察开始,到认识更多植物的叶并尝试归纳叶的共同特征,最后以一个简单有趣,又充满艺术美的拓印叶片结束,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有目的的,也是有梯度和完整的,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每个活动的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植物的叶在颜色、形状、大小、叶片边缘、表面粗糙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2.能用适当的感觉器官观察植物叶的特征,并能用合适的词语描述和记录。

3.在观察各种植物的叶的过程中,体会自然事物的神奇,产生探索植物奥妙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单元 身边的植物 复习课件-粤教版(共15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单元 身边的植物 复习课件-粤教版(共15张PPT)

一、填一填
• 1.(枫叶)的形状很像手掌,秋季叶片是红色的。 • 2.课堂上树干又高又粗的是(樟树)。 • 3.百合花为(白色),喇叭形,有香气,花瓣有
( 6片 )。 • 4.番茄的果实颜色为(火红色 ),果实表面(光滑)。
二、辨一辨
• 1.枫叶的叶子都是红色的。( ✘) • 2.用粗壮树木的茎编制的手环不易损坏。( ✘) • 3.百合花和朱瑾花的颜色、形状、气味、花瓣数
• 答案:百合花的花语——伟大的爱;朱瑾花的花 语——象征着微妙的美。
三、写一写
• 4.番茄与花生各有什么用法?
• 答案:番茄,可生食、熟食,有着很高的药用价 值;花生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用于生食、熟食、 可做花生油。
谢谢
叶片的边缘平滑
有细长的柄
没有细长的柄
重点知识回顾
• 2.不同植物的茎的特征
• 从颜色、粗细、高矮、质感、软硬程度等方面进 行观察比较。
樟树 又高又粗
彩叶草 比较软
不同植物的茎的颜色、大小、粗细、质感、柔软程度等 都不相同。
重点知识回顾
• 3.常见植物的花的特征
• 从颜色、气味、数量、性状、质感、香味等方面 进行观察比较。
第1单元 身边的植物 复习课件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枫树与 竹子
枫叶和竹叶 常见植物的叶
拓印叶片
枫叶和竹叶的特征 常见植物叶子的特征 叶片植物的名称
樟树与
樟树与彩叶草的茎
比较樟树与彩叶草的 茎的不同
彩叶草 更多植物的茎 植物的茎的特征
单元知识梳理
板块
主题
知识点
百合与 朱瑾
番茄与 花生
百合花与朱瑾花 常见植物的花 番茄与花生的果实

[精选]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 第1课《枫树与竹子》粤教版

[精选]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 第1课《枫树与竹子》粤教版
观察和比较; • 用合适的词汇进行描述。
7
分组活动:观察枫叶和竹叶
要求:观察、比较枫树和竹子的叶,并把它们的特征 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
8
交流与汇报:
可以从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叶的边缘、叶
片上红色 • 形状像手掌 • 较大、较宽 • 叶片上的纹路像渔网 • 叶片的边缘有缺口 • 有细长的柄
成果展示会
16
亲子作业:把叶片合理摆放, 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17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身边的植物
第1课 枫树与竹子
1
妍妍和波波在公园里发现什么呢?
2
认识枫树和枫叶
3
认识竹子和竹叶
4
枫叶与竹叶有什么不同
枫叶
竹叶
5
讨论:观察的方法
枫叶
竹叶
6
观察的方法
•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先比较枫叶和竹叶的大小与颜色; • 再从叶的边缘、形状、质感等多方面进行
• 绿色 • 叶子一头圆,一头尖 • 较小、较窄 • 叶片上的纹路直直的 • 叶片的边缘平滑 • 没有细长的柄
10
你知道这 是哪些植 物的叶吗?
11
植物的叶都一样吗
12
观察植物的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观察
描述
比较
13
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植物的叶都有 叶片。
14
温馨提示:在报纸上给叶片涂颜色,小心 翼翼地贴到画纸上,并写上植物名称。 15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枫树与竹子》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枫树与竹子》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枫树与竹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枫树与竹子》。

通过教授枫树和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基本认识,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

本节课内容生动有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枫树和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基本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枫树和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枫树和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用途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者展示一个实物,引导学生回忆起他们见过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2. 老师提问:“你们见过枫树和竹子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1. 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枫树和竹子,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 老师指着图片上的枫树说:“大家看,这就是枫树。

它的树干高大挺拔,叶子呈五角形,秋天的时候会变成红色,非常美丽。

除了观赏价值之外,枫树的木材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

”- 老师指着展示的竹子说:“这是竹子,它的茎干中空,可以制作各种工艺品。

竹子的筍子还可以作为食材,非常好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自己对枫树和竹子的了解,然后汇报给全班。

- 老师提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例如:“你们知道枫树和竹子还有哪些特点?它们的用途有哪些?”-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记录自己的观点和答案,然后一个代表可以向全班汇报。

第三环节:实践操作1. 班级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颗小枫树和一根小竹子,让他们观察、比较、摸索、提问和回答有关枫树和竹子的问题。

-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枫树和竹子的叶子、茎干、根系等部分,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