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检测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一、二单元检测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高二《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检测第一卷(选择题共9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

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理论根据是()①世界是物质的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③主观必须符合客观④实事求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

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4.“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联系具有普遍性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5.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6.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

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

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①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②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③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推移④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一二单元试卷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1-2单元第Ⅰ卷(共40小题,共70分)一、判断题:阅读各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推动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7.意识对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8.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9.凡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lO.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1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是A.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4.有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属于可知论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5.下列说法中,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一观点类似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理生万物16.客观唯心主义错误在于A.认为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 B.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C.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D.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A.自然界的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18.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围的有①电磁场②党的基本路线③市场经济④人脑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9.《列子·天瑞》篇记述:古代杞国有一人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愁得生了一场大病。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1.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

据此回答: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坚持群众路线3.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4.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①气者,理之依也②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③理在事先,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④世界就是经验⑤世界就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A.它是科学理论B.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C.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它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哲学6.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急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这告诉我们()A.哲学要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B.哲学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C、哲学要成为时代的精华,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从现实出发进行哲学研究,就能使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7.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

-高中政治 哲学1-2单元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哲学1-2单元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生活与哲学》1、2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揭示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C.“物是观念的集合” D .一切从实际出发3、(07江苏1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4、(09上海4)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5、(09江苏卷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空想理论 D.英国古典经济学7、(江苏卷)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8、(09广东14)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9、(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第1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第1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哲学生活 ---第1单元测试题(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高二某班在学习哲学时,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请你一同参与。

【观点质疑】甲组同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就是哲学,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6分)【观点争鸣】丙组同学: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6分)22.某村遭受特大水灾,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

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对咱们惩罚,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只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

”(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世界观?(6分)(2)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

(8分)2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章程》还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人民日报》社论强调:“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试题:第1单元第1课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试题:第1单元第1课课后达标检测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解析:选B。

“改变自然界”即人类改变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的智力”即人的哲学智慧,故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明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答案选B。

2.哲学是刨根问底的学问。

人活在世上,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眼前的各种事物“是什么”,更要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知道“为什么”。

这表明哲学()A.是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具体认识B.对人们的生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能够使人聪明,给人智慧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解析:选D。

“更要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知道‘为什么’”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项符合题意。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意不符。

3.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①杞人忧天②用烛光装满小屋③拔苗助长④司马光砸缸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B。

②④均反映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思想,故选B。

4.2013年11月27日,“哲学创新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

论坛以推动哲学创新为宗旨,旨在汇聚多元的哲学思想,共同探讨哲学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基本方法,为当代社会所面对的新问题提供哲学工作者的回答与解决方案。

这说明()①哲学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把不自觉、零散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是哲学家的任务④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支配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探讨哲学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基本方法”,说明把不自觉、零散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是哲学家的任务,③正确;“为当代社会所面对的新问题提供哲学工作者的回答与解决方案”,说明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正确。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练习含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练习含答案

⾼⼆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含答案 单元练习是使⾼⼆学⽣掌握政治必修4第⼀单元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的重要⼿段,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4第⼀单元练习(⼀) 1.有什么样的⽅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 (2015·海南卷,21②) 提⽰:×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法论,世界观决定⽅法论。

2.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 (2014·⼴东卷,33D) 提⽰:× 哲学有科学与⾮科学之分,以⾮科学的哲学指导实践会犯错误。

3.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2013·天津卷,7D) 提⽰:× 哲学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4.世界观揭⽰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 (2013·⼴东卷,33D) 提⽰:× 哲学揭⽰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 (2012·上海卷,17A) 提⽰:× 哲学有科学与⾮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切科学之上的。

6.理想信念对“双百”⼈物的成长起决定作⽤。

() (2010·江苏卷24A) 提⽰:× ⼈们的⼀切活动都是在世界观指导下进⾏的,世界观影响⼈的成长。

7.哲学来源于⼈们形成的世界观。

() (2012·江苏卷,25B) 提⽰:× 哲学来源于实践。

8.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 (2011·⼴东卷,33B) 提⽰:× 研究活动都是⾃觉或不⾃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的。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标准。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0Х2=60分)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

据此回答第4~5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据此回答第6~7题。

6.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民主主义文化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毛泽东思想8.《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

”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27.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

据此回答:28-29题:
28.哲学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就是说
A.哲学是经济、政治的体现 B.哲学是政治斗争的核心
C.哲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 D.哲学是思想文化的灵魂
29.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意味着
①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因素②哲学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哲学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④哲学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下列对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B.哲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
C.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 D.哲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现了三个统一,其实现的基础和关键是
A.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32.下列对邓小平理论认识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
D.邓小平理论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富硕果。

据此回答34—35题:
3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①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②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
③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
B.已穷尽了一切真理
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D.是人类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