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F-FDG PETCT对肉芽肿性炎的诊断价值
18F—FDGPET/CT仪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18F—FDGPET/CT仪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PET-CT仪是最先进的分子影像医疗设备,配合显像剂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及高分辨率CT,可早期准确的发现、定位肿瘤组织,其在临床中有诸多方面的应用。
标签: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分子影像[Abstract]PET-CT machine is the most advanced molecular imaging medical equipment.Cooperate with the Imaging agent 18 F-fluorodeoxyglucose and high resolution CT,we could got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tumor tissue and early detection.It had many applications in the clinical.[Key words]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echnique;Tomography;X-ray computer;Molecular imaging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可以在分子水平反应组织的代谢及功能状态[1]。
最为常用的显像剂为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其可准确反应组织的糖代谢,从而在早期就能准确的发现肿瘤组织;配合高分辨率的螺旋CT,更能实现准确定位肿瘤和了解细微解剖结构。
是当今检测肿瘤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里程碑。
1 18F-FDG PET-CT显像原理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2],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18F基团取代葡萄糖分子的一个OH基团,形成18F-FDG;其与葡萄糖拥有几乎相同的分子结构,因此,可参与体内的葡萄糖代谢;通过静脉注射的18F-FDG可经过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内部;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被磷酸化为6磷酸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6-P),但由于其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无法进一步参与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原合成与分解等代谢过程,因此,大量的18F-FDG-6-P会积存于细胞内,之后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催化下,转变为18F-FDG,排出体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这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反应于代谢方面就是葡萄糖的代谢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远远高于正常的组织,这就使得18F-FDG大量分布于肿瘤细胞中。
18F—FDGPET—CT扫描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8F—FDGPET—CT扫描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8-F双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象(18F-FDGPET-CT)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4例各种疑难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PET-CT全身或局部扫描,结合内镜、腹部CT、MRI、手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评价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34例患者中PET-CT结果与临床符合26例,符合率76.7%;与临床不符合5例,不符合率14.7%;肿瘤部位不符合3例,占8.82%;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未确诊3例,占8.82%。
术前疑恶性12例,经PET-CT和临床随访,结果为良性8例,恶性4例。
明确和未明确原发灶各1例。
34例患者中30例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疑恶性16例,恶性6例,良性8例,经PET-CT确诊10例,其中恶性4例,提高62.5%,未确诊6例;15例行MRI检查,疑恶性4例,恶性8例,良性3例,经PET-CT确诊2例,提高50%。
结论PET-CT在消化道疑难疾病诊断中有较高临床价值,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标签:18F-FDG消化道诊断肿瘤近20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一般预后较好,因此能否早期诊断和正确分期直接影响临床的诊疗效果及治疗方案的制定[1]。
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内镜、CT、MRI等在肿瘤的诊断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确有少部分病例难以确诊。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rotelTomographyPET-CT)是将形态学的CT 图像和功能影像PET图像相结合,形成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从而显示出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潜力。
[2]对34例临床诊断经常规检查手段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评价其在诊断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消化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各种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经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56.9113.62岁,临床表现各异。
18F-FDG PET-CT 对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

18F-FDG PET-CT 对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杜迎节;王克善;徐建伟;刘然然【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8F-FDG PET-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ecurrence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ytology and pathology,18F-FDG PET-CT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16 pa-tients,12 patients with anastomotic local metabolis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ith the 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 ≥2. 5 for positive diagnosis standard,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18F-FDG PET-CT for local recurrence of were 100% and 80% . Conclusion 18F-FDG PET-CT has good diagnostic value for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ct the local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目的:评估18F-FDG PET-CT 在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
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分析 ~(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 18F-FDG 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行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灵敏度为 99.2%(127/128),特异度为 75.6%(31/41),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食管癌;复发;转移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占癌症相关病死率的第6位,并且食管癌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发生较大改观,食管癌患者人数不断上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国,新发病的患者每年可高达30万,约为全球新发病例的一半以上。
国内外学者对食管癌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食管癌作为一种具有较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初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有转移, 导致手术时已为中期或晚期,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5年的生存率小于25%[1-2]。
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案, 一般会选择手术治疗。
处于早期的食管癌,肿瘤病灶仅发生在食道壁的黏膜层,处于此期的食管癌患者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但此时患者通常仅仅有消化不良、胸骨后不适、吞咽不畅等症状,早期发现较困难,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
18F-FD PETCT显像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

位、各种检查的检出率比较进行贮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以P<0.05(双侧)
认为差异显著。
【结果】
1.18F-FDG
PET/CT对IBD的病灶检出率为65例(65/75,86.7%),同机腹
部CT的病灶检出率为55例(55/75,73.3%),18F-FDGPET/CT对IBD的病灶 检出率较同机腹部CT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贮=4.167 P<0.05),定性诊断 正确率分别为70.6%311 68.0%,二者定性诊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用三通管经手背静脉注射18F-FDG
5.5
MBq/kg。随后在暗室内静卧1h左右,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尿后行全身PET/CT显像。显像包括CT平扫及PET发射扫描。扫描范围从股骨 中段至颅顶,必要时加扫双下肢,采集6~8个床位。对肠道生理性摄取较多者 无法与肠道病变相鉴别时延迟再采集,首先行CT扫描,扫描条件为电压140kV、 电流160mA、螺距0.75、球管单圈旋转时间为0.8s、层厚为5mm。然后在检查
者体位保持不动的情况下,行PET扫描,每个床位3分钟。患者保持平静呼吸
以保证CT图像与PET相匹配。采集全部完成后,采用PET/CT专用电子计算机 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
4、图像重建及融合
PET图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图像衰减校正 采用CT扫描数据。CT重建采用标准重建法,重建层厚为4.25mm,将PET和
观察指标:①病变肠段的部位;②肠壁是否增厚;③肠壁代谢是否增高; ④有无肠腔狭窄;⑤肠外病变,即肠周有无渗出、肠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有无
增多、有无瘘管或腹腔脓肿形成。
万方数据
硕士学位论文
18F-FDG
FFDGPETCT对肉芽肿性炎的诊断价值

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
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形成 为特点
1-4.炎症的基本概念
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 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 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上皮样 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影像知识
结节,单发或多发 低密度征:中心低密度,梗死所致 晕征:结节周围环以磨玻璃样密度 血管造影征:结节边缘血管截断 空气新月征
4-1.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曲菌病
临床知识 影像知识 18F-FDG PET/CT代谢升高(可能)、霉菌球无代谢
4-2.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隐球菌病
临床知识
富含鸽子排泄物的土壤,吸入性 正常人群、免疫损伤皆可患病 常合并亚急性脑膜炎
如何发现γ光子?
如何发现γ光子?——探测仪
检测人体、环 境中辐射线的 数量
如何发现γ光子?——PET/CT 检测γ光子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并直观地显示
图像融合
➢ PET/CT:一次扫描过程中,实现功能与结构图像 的同机融合
+
PET
CT
PET/CT
PET/CT图像就象卫星云图 早期发现肿瘤、全面评价肿瘤
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为何18F可以作为标记物
2-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为何18F可以作为标记物
PET
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 核素的原子核内多余的质子转变为中子,同时 释放出正电子
• 正电子是一种带正电的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
• 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 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 子(511kev)
PET-CT辅助诊断以全身多处肉芽肿为特征的结核病一例

检测阳性,仅提示既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尚不能诊断 肠结核(因无病原学依据),因此抗结核治疗无效。
总之.肠克罗恩病的诊断是临床上的难题,如并发机会 性感染:11:会增加鉴别诊断及治疗的难度。
因此,临床上肠 克罗恩病诊断常需多学科协作,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1] Torres J, Mehandru S» Colombel JF, et al. Crohn’s disease.Lancet, 2017, 389 (10080):174M755. doi:10. 1016/S0140-6736(16)31711-1.[2] Li N, Shi RH. Updated review on immune factors in pathogenesis of Crohny s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8,24(1): 15-22. doi:10.3748/wjg. v24.il. 15.[3] Gajendran M,Loganathan P, Catinella AP,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update on Crohn ’ s disease. Dis Mon,2018,64(2):20-57. doi: 10. 1016/j. disamonth. 2017. 07. 001. [4] Feuerstein JD, Cheifetz AS. Crohn Disease:Epidem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Mayo Clin Proc,2017,92(7):1088-1103. doi: 10. 1016/j. mayocp. 2017. 04. 010.[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肖书渊,叶子茵,等.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20, 40(3): 180-185. doi:10. 3760/cma. j. issn. 0254-1432.2020. 03. 009.[6]周丽峰,缪应雷.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学活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 19(31) :3229-3236.[7]叶子茵,林原,薛玲.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病理鉴别诊断.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8, 29(3): 195-197. doi: 10. 3760/cma. j.issn. 2096-367X. 2018. 03. 007.[8] Rao N, Kumar S, Taylor S, et al. Diagnostic pathways inCrohn’s disease. Clin Radiol,2019,74 (8): 578-591. doi: 10.1016/j. crad. 2019. 03. 013.[9]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4):303-316. doi: 10. 19538/j. nk2017040109.[10]娄丽萍,张文迪.石蜡包埋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 R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3):74-76.doi: 10. 13847/j. cnki. lnmu. 2019. 03. 023.[11]喻梅文,吴登助,李珍,等.肺结核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致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的诊治及护理.中国防痨杂志,2020,42 (11 ):1258-1260. doi:10. 3969/j. issn. 1000-6621.2020.11.021.(收稿日期= 2021-01-17)(本文编辑:范永德)PET-C T辅助诊断以全身多处肉芽肿为特征的结核病一例刘新冰程俊捃向玲亚以斯玛曲俊彦目前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非常困难.主要根据患者的临 床表现、微生物学及影像学检査综合评估,虽然有多种检测 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
2021年做好肉芽肿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全文)

2021年做好肉芽肿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全文)肉芽肿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均需要病理检查,在肉芽肿性疾病中病理检查的作用有两方面,其一,需要病理明确是肉芽肿病变:在临床及影像上肉芽肿性疾病可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与肿瘤性疾病相似,特别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上,肉芽肿性病变呈高摄取,标准化摄取值(SUV)类似恶性肿瘤,需要与肿瘤性疾病鉴别,如:结节病由于肺内多发沿淋巴道分布的结节及多发淋巴结肿大,高SUV值,PET-CT常提示淋巴瘤或转移癌;其二,是鉴别不同的肉芽肿疾病:肉芽肿性肺疾病包括一大组疾病,疾病谱广泛,病因多种多样,可以是感染性,也可以是非感染性,治疗截然不同,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其诊断及鉴别有时比较容易,如:肉芽肿伴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阳性,从而做出结核感染的诊断。
更多的时候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肉芽肿病变常常是一些小活检标本,如支气管镜活检、穿刺肺活检、EBUS等,病变局限,极具挑战性。
要做好肉芽肿性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搞清楚肉芽肿性病变包括哪些疾病?这些疾病各有哪些临床及病理特征?当遇到肉芽肿病变时应该进一步做什么工作?如何检测病原菌,鉴别感染性及非感染性?诊断逻辑及流程等等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病理科医生及临床医生都会遇到,虽然侧重点不同,都需要深入思考及掌握。
关于这些方面内容专题探讨及指导性共识文献较少,需要引起关注。
对于病理科医生来说,要对肉芽肿包括哪些不同疾病及其病理形态特征了然于胸。
除非因为标本太小,仅仅诊断肉芽肿病变是不够的;虽然结核在我国是常见的肉芽肿性疾病,但看到肉芽肿,就诊断(或不除外)结核,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显然是不应该的。
有些小标本,标本局限,难以仅仅依靠病理切片表现鉴别不同疾病,常常需要描述性诊断。
在描述性诊断中,病理医生应尽可能挖掘肉芽肿以外具有鉴别意义的其他病变,这些病变可能不能单独做出某种疾病诊断,但具有提示某种疾病意义,需要在描述性诊断中说明,以便临床医生参考,结合临床其他线索综合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机器运转所需能量——汽油、柴油和核能 人体运动所需能量——葡萄糖、脂肪、蛋白质 肿瘤生长所需能量——葡萄糖
2-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早在1930年Warburg就发现肿瘤细胞具有葡萄 糖代谢增高的特点,表现为对葡萄糖的摄取和 代谢速率增加 30多年来肿瘤显像表明肿瘤葡萄糖摄取增加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类物质转运蛋白 高表达,主要是GLUT1表达增高
真菌:血行播散
确诊:依靠病理和微生物检测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奴卡菌感染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奴卡菌病
临床知识
需氧放线菌,死物寄生菌
免疫功能低下,经气道吸入 肺部病灶经血行播散可引起全身病变(脑、皮肤)
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细小分支菌丝
影像知识
斑片、结节影
急性炎症(acute):以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改变为主, 炎症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炎症(chronic):以增生为主,浸润的炎细胞为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1-2.炎症的基本概念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变质性炎:急性重症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 血性炎
检测人体、环 境中辐射线的 数量
如何发现γ光子?——PET/CT
检测γ光子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并直观地显示
图像融合
PET/CT:一次扫描过程中,实现功能与结构图像 的同机融合
+
PET CT PET/CT
PET/CT图像就象卫星云图 早期发现肿瘤、全面评价肿瘤
2-2. FDG PET/CT诊断增生性炎的原理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男 27岁。全身骨痛21个月,发热10个月
2013年7月,自觉疼痛与症状较前加重,热峰较前升高, 最高38.7℃。9月中旬热峰每天2次,最高38.9℃,胸 腹部及双前臂屈侧先后出现粟粒样丘疹,伴瘙痒。9月 26日开始给予规律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喷丁+链霉素 诊断性抗痨治疗
增生性炎:以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为主的炎症
1-3.炎症的基本概念
增生性炎:以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为主的炎症, 多为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增生性炎:浸润细胞为淋巴细胞、浆 细胞和单核细胞;炎症细胞引起组织破坏;纤维结 缔组织、血管、上皮细胞、腺体、实质细胞增生
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
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形成 为特点
18F-FDG
PET/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体会
王振光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PET/CT中心
炎症的概念 PET的原理 应用体会 病例分析
1-1.炎症的基本概念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 发生的防御反应(inflammation)
变质、渗出和增生
炎症的经过
3-1.18F-FDG PET/CT应用体会
肿瘤的定性依然是难点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结核与霉菌
肺曲霉病 肺念珠菌病 肺隐线菌病
影像诊断目的:肿瘤和肉芽肿性炎(增生性炎) 鉴别开
3-1. 如何克服PET的缺陷(pitfalls)?
免疫损伤:肺泡实变或多发肿块 血行播散多发粟粒
18F-FDG PET/CT代谢不同程度升高
4-3.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放线菌病
临床知识
属于原核细胞生物,是细菌而不是真菌
寄生于口腔和扁桃体(口腔卫生差) 肺部脓肿和胸部窦道,引流的脓液中有1mm的黄色颗粒
影像知识
急性肺泡炎:小片状影、下肺多、不按肺段分布
2-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既然肿瘤需要葡萄糖,科学家就给肿瘤供应作了 “记号”的葡萄糖
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葡萄糖的“记号”——18F 这种葡萄糖—— 18F-FDG
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为何18F可以作为标记物
2-1. PET/CT诊断肿瘤的原理
血液系统:脾大伴代谢增高,全身骨髓普遍性代谢增高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拟诊讨论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拟诊讨论
肿瘤:淋巴瘤。其他实体肿瘤转移不考虑(代谢、软组 织肿块、骨破坏特征)
感染:
结核:骨及周围软组织支持,肺病灶不支持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影像表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
呼吸系统:肺内多发结节和节段实变,大小0.7-1.2cm, SUV值最高0.5-3.4;右肺下叶团片影,放射性摄取增高 SUV值最高2.2 淋巴系统:.双侧锁骨上、纵隔、腹主动脉旁、双髂血 管旁、盆腔、腹股沟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最高SUV值 2.5-7.5 骨关节系统:T4-T5椎体两旁、盆腔右侧髂腰肌旁及骶 前代谢增高软组织,全身多发骨破坏伴代谢增高
单发或多发 厚壁空洞。可经支气管播散
18F-FDG PET/CT代谢不同程度升高
结 论
肉芽肿性炎特点(肺真菌病)
慢性过程、病程长
免疫损伤或免疫正常,粉尘接触史(有或无) 影像特征:无特征,“三无”
无典型肺癌特征
无典型结核特征 无典型肺炎特征
18F-FDG PET高代谢,18F-FLT、 11C-Choline无代谢
1-4.炎症的基本概念
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 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局限性浸 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上皮样 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病因分类:细菌(结核和麻风杆菌)、螺旋体(梅 毒)、真菌(组织胞浆菌病)、寄生虫(血吸虫病) 感染、异物(手术缝线、金属吻合器)和原因不明 (结节病)
为何18F可以作为标记物
PET
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 核素的原子核内多余的质子转变为中子,同时 释放出正电子 • 正电子是一种带正电的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 • 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 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 光子(511kev)
如何发现γ光子?
如何发现γ光子?——探测仪
凡是以无氧糖酵解为获取能量为主要模式的病变 都可以摄取18F-FDG,呈放射性浓聚
炎性息肉 炎性假瘤
结核病
真菌:肺曲霉病、肺念珠菌病、肺隐球菌病、肺孢子 菌病及肺毛霉病 螺旋体:梅毒 寄生虫:肺血吸虫病 异物:手术缝线、金属吻合器 原因不明:结节病
CASE1
女,44岁。咳 嗽、发热2周 右上肺后段肿 块代谢异常增 高,SUVmax8.4 延迟SUVmax9.6
微生物学和或病理学
假菌丝、荚膜、45度分枝状菌丝、芽生物、酵母菌等
PAS、六胺银染色等
当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黄金、钻石、LV包包 等一样成为奢侈品时,我们这个社会就“人人平等” 了
4-1.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曲菌病
临床知识
影像知识
18F-FDG PET/CT代谢升高(可能)、霉菌球无代谢
4-2.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隐球菌病
临床知识
富含鸽子排泄物的土壤,吸入性
正常人群、免疫损伤皆可患病 常合并亚急性脑膜炎
影像知识
单发结节或肿块,可有空洞
节段分布的实变
肺内肿块,空洞、胸壁肿块
慢性:胸膜和肺内广泛纤维化
18F-FDG PET/CT代谢不同程度升高
4-4.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真菌病
男 27岁。全身骨痛21个月,发热10个月
2012年7月相继出现左肩胛区、双下肢肌肉及腰骶部疼 痛,自服非甾体类药物可缓解。2012年12月起,双下 肢肌肉疼痛渐加重 2013年1月劳累后受凉后出现不规则发热,最高38.3℃, 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盗汗,关节肌肉疼痛症 状同前。给予静滴青霉素,口服依托考昔等治疗,疼 痛症状稍缓解,体温可降至正常,停用依托考昔后症 状反复
树立综合影像诊断的思维模式
多模态影像
影像与临床
2种或3种显像剂联合显像
18F-FDG+11C-乙酸,诊断肝癌、前列腺癌等 18F-FDG+11C-MET+11C-Choline,脑胶质瘤诊断 18F-FDG+18F-FLT,肺癌与炎性疾病的鉴别
特异性显像剂:如肿瘤受体显像,18F-FES用于乳 腺癌诊断;肿瘤基因显像,18F-FGCV(阿昔洛韦 衍生物)
18F-FDG
11C-Choline
18F-FDG(+)
11C-Choline
(-)
4-1. 多模态影像诊断肺曲菌病
临床知识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功能受损的患者,发热、爆发性肺 疾病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恶性肿瘤、糖尿病、酒精中毒、 结节病
影像知识
结节,单发或多发 低密度征:中心低密度,梗死所致 晕征:结节周围环以磨玻璃样密度 血管造影征:结节边缘血管截断 空气新月征
1-5.如何诊断炎症
增生性炎如何诊断?
肉芽肿性炎
肺真菌病
胸部X线片 多层螺旋CT
MPR\VR\动态增强扫描、灌注扫描
PET/CT
18F-FDG
18F-FLT
微生物学和或病理诊断
2. PET/CT原理
肿瘤生长需要能量,如同人体运动工作或机器运 转需要能量一样
CASE2
男,43岁。咳嗽、咳痰、 痰中带血半年余,加重伴 低热2周 右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 不规则肿块,代谢增高, SUVmax8.68,延迟 SUVmax10.78 纵隔淋巴结和又锁骨上淋 巴结淋巴结轻微代谢升高, SUVmax4.15,延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