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一-0001答案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考答案

第一次形考试题及答案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道题总计20分)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通常以具体、完整的行政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个别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道题总计20分)1.惟有(C)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A.道德习俗B.宗教信条C.法律D.社会章程5.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C)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C)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职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8.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6.我国现行《宪法》是制定的时间(D)A.1954年宪法B.1973年宪法C.1979年宪法D.1982年9.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考试重点资料

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的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分类。
3、法律溯及力:指新发对他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可加以适用的效力。
4、法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5、司法: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二、填空题1.最高的2.制定和修改的程序3.无产阶级专政4.多党合作5.人民代表大会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单一制8.公有制经济9.行政机关10.行政机关三.多项选择题1. ABC2.ABCD3.BCD4.ACD5.ABC6.ABD7.BCD8.BCD9.ABD10.ABD四.简答题1.法有哪些特征:答: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义务一致性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除此之外,法还具有稳定性,可预测性,滞后性,抽象性等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哪些阶段答: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本节特指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本节总结全国人大的立法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定了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
这对于加强和完善立法制度,保证立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和避免立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法律关系客体有哪几类答: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

2.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立即生效。B
√
×
3.自然人就是公民。B
√
×
4.赠与属于有偿民事法律行为。B
√
×
5.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B
√
×
6.侵权行为人就是侵权责任人。B
√
×
7.合同的成立必须要经过意思表示和承诺两个法定阶段。B
√×Βιβλιοθήκη 8.表见代理是一种有权代理。B
√
×
合同的成立必须要经过意思表示和承诺两个法定阶段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0001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在我国可以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B
√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说课讲解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的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分类。
3、法律溯及力:指新发对他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可加以适用的效力。
4、法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5、司法: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二、填空题1.最高的2.制定和修改的程序3.无产阶级专政4.多党合作5.人民代表大会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7.单一制8.公有制经济9.行政机关10.行政机关三.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BCD4.ACD5.ABC6.ABD7.BCD8.BCD9.ABD10.ABD四.简答题 1.法有哪些特征:答: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3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义务一致性;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除此之外,法还具有稳定性,可预测性,滞后性,抽象性等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哪些阶段?答: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本节特指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本节总结全国人大的立法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定了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
这对于加强和完善立法制度,保证立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和避免立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学基础知识#形考一-0001-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法学基础知识#形考一-000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9001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1.(2分)严格意义上说,宪法不是一个法律部门。
√×参考答案:√2.(2分)法的价值是法的创制和法的适用的必需。
√×参考答案:√3.(2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也就是说所有案件最多经过两级审判就应该作出终审判决。
√×参考答案:×4.(2分)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特点。
√×参考答案:√5.(2分)法律上的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参考答案:√6.(2分)法律已经公布即生效。
√×参考答案:×7.(2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项宪法原则,所以,对某些特殊的群体法律还予以其他各种形式的特殊保护是违背法的平等价值的。
√×参考答案:×8.(2分)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参考答案:×9.(2分)程序法即为诉讼法。
√×参考答案:×10.(2分)我国法官分为十二个等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
√×参考答案:√11.(2分)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法律部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参考答案:×12.(2分)违法主体即为法律责任主体。
√×参考答案:×13.(2分)现代私法的本质在于限制权力。
√×参考答案:×14.(2分)法系即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15.(2分)法的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价值,没有哪个价值是绝对地处于首要和核心地位的。
√×参考答案:√16.(2分)当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相冲突时,应该服从于实体正义。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网考题库及答案1.附加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
O正确答案:错误2.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OO正确答案:错误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O正确答案:错误4.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属于非居民纳税人。
O正确答案:错误5.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O正确答案:正确6.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Oo正确答案:正确7.实行计划生育是夫妻双方的义务。
O正确答案:正确8.现行宪法规定,国家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O正确答案:错误9.大众的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形成的法律保障O(>正确答案:错误10.法人作品发表权的保护期为50年。
O正确答案:正确U.法律是与道德和宗教规范浑然一体到逐步分离为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社会规范系统()。
正确答案:正确12.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起源问题Oo正确答案:错误13.法调整的是反复发生的,而非只发生一次,指的是法的稳定性特点Oo正确答案:错误14.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都表现为法律Oo正确答案:错误15.已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转为适用普通程序,但已按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正确答案:正确16.本公司的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可以兼任公司的监事。
O正确答案:错误17.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法治国家形成的先决条件()。
正确答案:错误18.每个公民都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O正确答案:错误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O正确答案:错误20.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

第一次形考试题及答案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道题总计20分)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通常以具体、完整的行政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个别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道题总计20分)1.惟有( C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A.道德习俗B. 宗教信条C.法律D.社会章程2.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 C )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 )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职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5.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6.我国现行《宪法》是制定的时间(D)A.1954年宪法B.1973年宪法C.1979年宪法D.1982年7.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试题及答案-最新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四-0001试卷总分:100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在我国可以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
B√×2.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立即生效。
B√×3.自然人就是公民。
B√×4.赠与属于有偿民事法律行为。
B√×5.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B√×6.侵权行为人就是侵权责任人。
B√×7.合同的成立必须要经过意思表示和承诺两个法定阶段。
B√×8.表见代理是一种有权代理。
B√×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10.夫妻法定财产制优先于夫妻约定财产制。
B√×11.诉讼代表人属于诉讼当事人,他可以行使诉讼当事人的所有权利。
B√×12.继承权的放弃是单方法律行为,所以继承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放弃继承权。
B√×13.普通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被告就原告”,即由原告的住所地法院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B √×14.先占的对象是无主物,最常见的就是遗失物。
B√×15.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同一概念。
B√×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6.我国目前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B)。
A、2万B、3万C、5万D、10万17.解决民事纠纷的最终方式是(D)。
B、调解C、仲裁D、民事诉讼18.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C)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19.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A)内提出。
A、6个月B、1年C、2年D、3年20.被称为民法“帝王原则”的是(D)。
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自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21.在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B)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春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一-0001答案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
√
×
2.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B
√
×
3.我国现行宪法共有4次修正案。
A
√
×
4.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A
√
×
5.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B
√
×
6.1975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B
√
×
7.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英国法学家提出来的。
B
√
×
8.根据法律的内容与功能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B
√
×
9.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B
√
×
10.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B
√
×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B √
×
12.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物与行为两种。
B
√
×
13.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A
√
×
14.国务院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B
√
×
15.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三层次”的特点。
B
√
×
单选(共15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我国现行的宪法是(D)。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7.国务院有权制定(B)。
A、法律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规章
18.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A)。
A、刑法
B、刑事诉讼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19.以下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的是(C)。
A、纳税
B、兵役
C、受教育
D、选举
20.以下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的是(D)。
A、批评权
B、建议权
C、申诉权
D、宗教信仰自由
21.以下不属于司法权特征的是(A)。
A、主动性
B、被动性
C、中立性
D、终极性
22.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英美法系更倾向于(B)。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超职权主义
D、超当事人主义
23.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是指(A)。
A、法律继承
C、法制改革
D、法律制定
2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A)国家。
A、法治
B、法制
C、现代化
D、有法可依的
26.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A)以上的多数通过。
A、2/3
B、1/2
C、3/4
D、4/5
27.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B)基础上建立的。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普通法和判例法
28.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和过程称之为(A)。
A、立法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29.在西方思想体系中,法治首先是被作为与(B)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方略。
A、德治
C、礼治
D、法制
30.大陆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A)基础上建立的。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普通法和判例法
多选题(共20题,共40分)
31.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ABCD)。
A、正义
B、公平
C、自由
D、秩序
32.以下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BCD)。
A、集会游行示威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纳税
33.下列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有(ABCD)。
A、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B、劳动者的休息权
C、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D、获得物质帮助权
34.我国权力机关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ABCD)。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议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35.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BCD)。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36.以下属于程序法的是(CD)。
A、刑法
B、民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37.法律的形式合理性体现为法律的(ABCD)。
A、稳定性
B、公开性
C、明确性
D、协调性
38.法律事实包括(AC)。
A、事件
B、事实
C、行为
D、不可抗力
39.以下属于宪法性法律的有(ABCD)。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组织法
C、选举法
D、国旗法
4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下列自由(ABC)。
A、言论、出版
B、集会、结社
C、游行、示威
D、罢工
4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BCD)。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平等权
C、诉愿权
D、宗教信仰自由
42.法律发展的途径有(ABC)。
A、法律移植
B、法律继承
C、法制改革
D、法律混合
43.具体的法律创制包括法律的(ABCD)。
A、制定
B、修改
C、认可
D、废止
4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BCD)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自然灾害
B、年老
C、疾病
D、丧失劳动能力
45.法与道德的差异体现在(ABCD)。
A、产生背景
B、表现形式
C、内容规定
D、实施方式
46.我国现行宪法的正文主要包括(ABCD)。
A、总纲
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国家机构
D、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47.法治的体制性要求有(ABC)。
A、立宪主义
B、依法行政
C、司法独立
D、司法中立
48.法律的实质合理性体现为法律(ABC)。
A、法律保障人权
B、维护社会公正
C、协调价值冲突
D、不溯及既往
49.解决法的价值冲突最常见的方式主要有(ABCD)。
A、主体认同方式
B、外在统一方式
C、民主方式
D、专制方式
50.我国的司法机关为(ABCD)。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