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规划编制预(概)算文本格式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标书方案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标书方案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标书方案
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标书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保护目标等基本情况,说明编制总体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2. 编制目标:明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的目标,包括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3. 编制范围和内容:详细说明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划定
的边界、内部分区、核心区、缓冲区等,同时列出总体规
划编制要涵盖的内容,如资源调查评估、生态保护措施、
社区参与等。

4. 编制方案和方法:阐述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案和方法,包
括调研方法、技术方案、数据分析等。

同时说明编制过程
中将利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5. 编制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调研阶段、
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
时间安排。

6. 预期成果:明确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比如总体规划文本、专题图、专题报告等。

7. 组织机构和人员安排:列出参与总体规划编制的组织机
构和人员名单,包括负责人、技术专家、研究人员等,说
明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8. 编制预算:列出总体规划编制所需的经费预算,包括调研、技术支持、专家评审等各项费用。

9. 资质证书和项目经验:附上相关组织或个人的资质证书
和具备类似项目经验的参考材料,以证明编制方具备编制
总体规划的能力。

10. 附件:提供相关的附件,如项目地图、调研表格、专家意见等。

以上是编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标书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可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2015保护规划立项报告格式

2015保护规划立项报告格式

附件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编号: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对象名称)保护规划(新编/修编)立项报告编制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 (1)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5)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7)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8)6.项目概况 (9)7.经费 (10)8.附件 (11)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13)1立项范围 (13)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13)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13)3.1编号 (13)3.2立项报告名称 (1)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 (15)4.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15)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16)4.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7)4.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17)4.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8)4.6项目概况 (20)4.7经费 (22)5备注 (22)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4.紧迫性5.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6.项目实施的可行性7.本区域相关规划清单及编制状态提供本区域内现存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清单,包括城镇或乡村总体规划、所处区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

8.项目概况9.经费注: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费用单价参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附件2的规定标准计费10.附件附件一:立项报告编制单位信息(仅用于立项报告评审时就具体问题联系询问)附件二:相关图像及文件资料1)图纸(区位图,拟定规划范围及周边环境图,该文保单位总平面)2)现状照片(主要文物构成要素及周边环境的现状照片)3)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修编保护规划还应提供现有保护规划公布文件、国家文物局相关批文等4)现有基础资料概述立项报告编制说明1立项范围立项范围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的保护规划。

长城保护规划体例

长城保护规划体例

长城保护规划体例第一部分保护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编制背景2、规划性质3、指导思想4、编制依据5、编制期限6、规划范围第二章综合概况2.1 遗址概况7、遗址概况8、历史沿革2.2 环境概况9、地理位置10、气候特征11、旅游资源12、行政区划第三章专项评估3.1 文物构成14、文物本体及环境3.2 价值评估15、文物价值16、社会价值3.3 文物本体评估17、保存现状18、真实性评估19、完整性评估20、文物本体主要危害因素3.4 环境评估21、历史环境22、用地状况23、环境质量3.5 利用评估24、现有展陈体系25、开放条件3.6 管理评估26、保护工作状况27、运行管理28、基础设施29、防护设施3.7 研究评估30、考古调查31、研究状况评估3.8 评估结论32、遗址利用33、遗址管理第四章规划原则和策略4.1 保护对象认定34、保护对象认定的原则35、保护对象认定4.2 规划原则和目标36、规划原则37、规划目标4.3 保护准则38、真实性39、完整性4.4 基本对策41、遗址保护42、遗址利用43、遗址管理44、遗址研究第五章保护区划与保护规定5.1 保护区划45、策划目标46、划分依据47、保护分区48、保护范围49、建设控制地带5.2 保护规定52、保护区划统一管理规定(原文缺50、51)53、保护范围管理规定54、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六章本体保护规划6.1 规划要求55、规划要求6.2 保护措施56、本体保护措施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7.1 环境整治规划57、建筑用地整治58、道路改造59、景观整治和环境设计7.2 生态环境保护60、环境质量标准61、生态环境保护第八章利用规划8.1 展示策略62、展示规划要求63、实施策略8.2 展陈体系64、展示内容65、展示分区66、展示分区设计68、展示路线(原文缺67)69、展示服务设施8.4 游客管理(原文缺8.3)70、游客管理原则71、游客容量控制72、游客管理行为第九章管理规划9.1 管理策略73、管理策略9.2 保护管理工作74、保护区划与保护标志75、文物信息保存9.3 运行管理76、管理机构77、规章制度78、管理经费79、日常管理80、专项管理81、队伍建设9.4 基础设施82、规划要求83、电力电信系统规划84、给排水系统规划9.5 安全防护规划85、消防系统规划建设86、安防系统规划建设第十章研究规划87、专项研究第十一章规划分期11.1 规划分期88、规划期限划分11.2 实施重点89、近中期实施重点90、远期实施重点第十二章投资估算91、保护经费组成92、保护经费筹集渠道93、保护经费估算依据94、保护经费投资估算第十三章附则第二部分保护规划图纸1、区位分析图2、区域环境地形分布图(可以百度地图等为底图)3、区域环境地形格局分析图(同上)4、影像关系图(以卫星影像图为底图)5、遗址高程分析图(需遗址高程横剖图、纵剖图)6、遗址历史沿革及历史区位图7、考古研究历程8、遗址构成总图9、遗址保存现状图10、遗址保存现状分析图11、亭帐遗迹现状图(需1:500遗迹图)12、亭帐与望台遗迹病害及成因分析13、城垣遗迹病害及成因分析(以1:10000地形图为底图)14、环境综合现状评估图(同上)15、道路交通图16、遗址保护区划现状图17、保护区划规划图18、遗址保护措施规划图19、环境治理综合规划图20、用地性质规划图21、道路交通规划图22、分期实施规划图23、展示利用规划图第三部分保护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区划概况1.1 区位条件1.2 交通条件1.3 气候条件1.4 地形地貌1.5 水文条件1.6 资源优势第二章历史沿革2.1 市历史沿革2.2 遗址历史沿革第三章保护对象构成3.1 遗址概况3.2 亭障遗迹3.3 望台遗迹3.4 城垣遗迹3.5 墓葬遗迹3.6 遗迹年代第四章遗址价值评估4.1 历史价值4.2 科学价值4.3 艺术价值4.4 社会文化价值第五章保护环境现状评估5.1 遗址本体现存问题5.2 冲沟问题5.3 自然环境问题5.3 建筑设施问题5.5 生产带来的问题5.6 基础设施问题5.7 土地利用问题5.8 交通问题5.9 区划问题第六章综合现状评估6.1 遗址本体评估6.2 遗址载体评估6.3 遗址环境评估6.4 土地利用现状评估6.5 道路交通现状评估6.6 考古及科学研究工作评估6.7 保护管理评估6.8 现状保护区划评估6.9 展示利用评估第七章保护规划原理7.1 保护规划依据7.2 保护规划指导思想7.3 保护规划原则7.4 、规划范围7.5 保护规划期限第八章保护区划及管理规定8.1 遗址分类8.2 保护区划8.3 保护范围管理要求8.4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要求第九章遗址保护措施规划9.1 保护原则9.2 保护对象9.3 保护措施第十章考古及科学研究规划10.1 考古及科学研究原则10.2 考古和科研计划规定10.3 遗址分布情况的调查勘探10.4 遗址的考古清理10.5 遗址的测绘10.6 遗址环境考古要求10.7 科学研究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11.1 环境保护与治理原则11.2 保护范围环境整治11.3 建设控制地带环境整治11.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5 环境质量保护与治理措施第十二章防灾规划12.1 安防工程12.2 防震安全12.3 防涝排水12.4 消防系统12.5 安全管理12.6 其他防灾第十三章展示利用规划13.1 展示与利用原则13.2 展示目标13.3 展示总体布局与措施13.4 游客管理13.5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议第十四章保护管理规划14.1 管理机构设置14.2 管理规章14.3 技术措施14.4 宣传教育措施第十五章遗址保护与地方社会发展协调15.1 协调原则15.2 与城镇建设协调15.3 与社区建设协调15.4 与土地利用协调15.5 与地区发展协调15.6 与旅游发展协调15.7 与道路交通协调15.8 基础设施相关措施第十六章分期保护规划16.1 近中期实施重点16.2 远期实施重点。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说明编写提纲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说明编写提纲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编写提纲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写提纲格式如下:第一章总则一、规划区自然地理位置二、规划目的三、规划依据四、规划范围五、规划基准年六、规划期限第二章地质遗迹保护现状一、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程度二、前人地质遗迹科学研究程度三、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现状四、地质遗迹保护现状五、地质遗迹保护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主要任务第四章地质遗迹保护规划一、地质遗迹分布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三、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规划四、地质遗迹利用规划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措施一、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措施二、地质遗迹合理利用措施第六章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二、经济效益AA地质遗迹保护规划说明编写提纲地质遗迹保护规划说明编写提纲格式如下:第一章前言一、规划区自然地理位置二、规划编制背景三、规划依据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一、规划编制依据二、规划编制原则三、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第三章规划编制确定过程与研究情况一、规划目标任务二、规划编制确定过程与依据三、规划基本思路与规划研究情况四、规划主要内容第四章相关规划衔接情况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衔接二、与自然资源地质行业相关规划衔接第五章规划编制征求意见情况一、征求地方政府意见二、征求地方有关政府部门意见三、征求专家意见四、规划协调与论证情况第六章规划编制重要数据与资料一、重要地质遗迹资料二、相关统计数据三、参考文献资料第七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第八章结束语。

预(概)算编制规范培训XXXX1219

预(概)算编制规范培训XXXX1219

一般的单位工程预(概)算明 细采用“建筑工程预(概)算表” 编制,按构成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 分项工程编制,根据批复的方案设 计工程量按工程所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颁发的预算定额(指标)或 行业预算定额(指标),以及工程 费用定额计算。
所在地区没有预算定额的,可 参考临近地区或1995年《全国统一 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 古建筑分册 》和当地编制期人材机市场价格。
1.预(概)算文件 封面应加盖编制单位公 章,签署页按编制人、 审核人、审定人、法定 负责人顺序签署。
2.预(概)算文件 经签署(加盖执业或从 业印章)后才能生效。
1.项目概况:简述文物保护对象概况、文物保护工程的项 目地点、设计规模、工程性质、工程类别、建设期(年限)、 主要工程内容等。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预(概)算总投资及主要分项 投资、主要单位投资指标等。
10/25/2019

总则
二 预(概)算编制及上报工作流程

预(概)算的组成及编制方法

预(概)算编制的质量控制

总则
为规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文保专项”)管理, 合理确定文物保护工程投资额度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文物保护 工程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 [2013]116号)、《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CECA/GC 2- 2007)的有关 规定,制定《文保专项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
2.预(概)算文本包括: (1)封面及签署页、目录; (2)编制说明; (3)资金计划表; (4)总预(概)算表; (5)保护规划前期经费明细计算表、保护规划编制费明细计算表、其他 费明细计算表; (6)预(概)算相关资料等。

水土保持方案概估算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概估算编制

三级项目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砌石
元/m3 元/m3 元/m3 元/m3
灰浆抹面 混凝土 钢筋 喷混凝土 锚杆
3
元/m2 元/m3 元/t 元/m3 元/ 根
滑坡整治工程 抗滑桩 喷混凝土 锚杆 元/m3 元/m3 元/ 根
三 1
防洪工程 拦洪坝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混凝土 砌石 土料填筑 砂砾料填筑 固结灌浆孔 元/m3 元/m3 元/m3 元/m3 元/m3 元/m3 元/m
第二节 第一部分 工程措施
组成内容
指为减轻或避免因开发建设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而 兴建的永久性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 兴建的永久性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机械固沙工程、 土地整治工程、防洪工程、机械固沙工程、泥石流防治工 程、设备及安装工程等。 设备及安装工程等。 第二部分 植物措施
2
桩林 钢管桩 型钢桩 钢筋混凝土桩 元/t 元/t 元/m3
五 1
土地整治工程 坑凹回填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元/m3 元/m3 元/m3
2
第二节 概算文件编制依据 • 1、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 辖市颁发的有关法令、制度、规定; •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规定; • 3、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和有关部门颁发的 定额; •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及图 纸; • 5、有关合同协议及资金筹措方案; • 6、其他有关资料。
(三)业主预算 三 为滿足业主投资控制和管理的要求,按照总量控制、 为滿足业主投资控制和管理的要求, 按照总量控制、 合理 调整的原则编制的内部预算,称业主预算或执行概算。 调整的原则编制的内部预算,称业主预算或执行概算。 (四)标底与报价 四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计价格,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计价格,是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 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图纸,按有关规定, 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图纸,按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具体情况 计算出合理工程价格,作为发包工程的标准价格。报价, ,计算出合理工程价格,作为发包工程的标准价格。报价,即 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对建安施工产品的自主定价 业对建安施工产品的自主定价。 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对建安施工产品的自主定价。 (五)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计算。 施工图 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计算 。 预算应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下进行编制。 预算应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的控制下进行编制。施工图预 算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单位工程项目造价, 算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单位工程项目造价,考核施工图设计经济 合理性的依据。 合理性的依据。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所编制的人工、 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所编制的人工、 材 机械台时耗用量及其费用总额,即单位工程成本。 料、机械台时耗用量及其费用总额,即单位工程成本。

北京市区(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大纲

北京市区(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大纲

北京市区(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大纲(2011-2020年)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一、总则 (1)1.1规划范围 (1)1.2规划期限 (1)1.3规划深度 (1)1.4指导思想 (1)1.5编制原则 (2)1.6编制依据 (2)二、规划任务 (3)2.1确定林地规模 (3)2.2落实林地布局和林地边界 (5)2.3确定目标和调控指标,安排保护利用进程 (5)2.4确定林地保护等级和保护措施 (6)2.5明确林地利用措施 (7)2.6统筹区域管理,制定规划林地管理政策和措施 (8)三规划编制程序 (8)3.1前期工作准备 (8)3.2收集资料 (8)3.3落实规划基数 (8)3.4形成初步规划文本 (9)3.5规划论证协调 (9)3.6成果报批 (9)四规划成果 (9)4.1规划文本 (9)4.2规划附表 (9)4.3规划图件 (10)五规划文本提纲 (10)一、总则1.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指区(县)级人民政府已经确认或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林业生产用地和未来发展林业的土地。

林地面积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2007)确定的林地、部分园地、部分建设用地、部分未利用地。

1.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1.3 规划深度将林地面积和主要规划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将分类、分级结果落实到小班,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1.4 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发展战略,构建高标准生态体系、高水平安全体系、高效益产业体系、高品位文化体系和高效率服务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总体规划,制订林地保护利用的具体目标,明确林地保护利用方向,合理布局,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科学管理,维护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打造良好环境条件。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资料格式要求(新)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资料格式要求(新)

贵州省林业厅〔2011〕黔林资通279号关于印发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格式要求的通知各市(州、地)林业(绿化)局:为统一、规范印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省林业厅制定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印制格式要求。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为节省发文时间,本通知及附件请各市(州、地)林业(绿化)局通知所辖各县(市、区)林业(绿化)局及乙级林业调查规划院(队)从贵州省林业厅门户网站(/)“文件查询”栏目下载。

二、请各市(州、地)林业(绿化)局指导和要求所辖各县(市、区)按照格式要求,及时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印制,按照省厅《关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黔林资通301号)的规定时间如期上报。

附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格式要求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抄送:县(市、区)林业(绿化)局,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院(队)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文本格式要求一、文字格式(一) 标题顺序排号按照提纲;标题只定义到二级标题(三级及以下标题不在目录中显示)(二) 一级标题(章)黑体、加粗、小二号,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居中。

(三) 二级标题(节)黑体、加粗、三号,单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左齐空4个字符。

(四) 三、四级标题仿宋_GB2312、加粗,小三号字,但不作为标题进行定义。

单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三、四级标题不纳入目录。

(五) 正文仿宋_GB2312,四号字,段落首行空4个字符,行间距固定值25至单倍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页面设置:上下2.5cm,左3.0 cm、右2.8cm。

(六) 文中英文及数字字体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

二、表图格式(一) 文中表格1. 文中表格与表格题目表题采用仿宋_GB2312,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段前1行,段后0行;表格排序号(如表1)位于表题与表格之间,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左对齐(根据表格宽度适当缩进),行间距最小值0磅;需注明单位的,将单位列于表格排序号右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1:保护规划编制预(概)算文本格式
填报说明
一、本预(概)算文本用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大遗址保护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请保护规划编制内容时使用。

二、本预(概)算文本由封面及签署页,目录页,编制说明页,项目预(概)算汇总表、保护规划前期经费明细计算表、保护规划编制费明细计算表、项目管理费及其他费明细计算表,以及预(概)算相关资料附件组成。

(一)封面及签署页:
1.项目名称是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或批复方案的项目名称。

2.档案号及册数由编制单位按规定据实填写。

3.编制单位名称应加盖单位公章,如有多个编制单位联合编制时,应分别填写并加盖单位公章。

4.签署页中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法定负责人应签字或盖章。

(二)编制说明页:
1.项目概况:简述项目主要内容,保护对象简介,主要工作量,项目计划进度安排等。

在不小于1:5万的地形图或其他能够明确表达规划范围内遗存分布情况、建设情况等现状的图纸上,标明遗存分布范围、现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拟采集的各类图纸范围、规划重点区域和规划一般区域范围。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预(概)算总投资及主要分项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单位投资指标)等。

3.资金来源:如果资金来源有多种渠道,应分别说明。

4.编制依据:编制项目预(概)算所需的一切基础资料,尤其应重点列示经费测算时所使用的文件规定等内容。

(三)预算构成表:
1.预算构成表由资金计划表、项目预(概)算汇总表、保护规划前期经费明细计算表、保护规划编制费明细计算表、项目管理费及其他费明细计算表组成。

2.申请中央财政补助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填列资金计划表。

资金计划表中各年度资金数额,应根据项目工程实施周期、进度计划进行测算和填列。

3.各表内容应参考样表内容及格式编制,如有其他内容须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第七条规定的支出内容填报。

4.各表数字钩稽关系应正确,如表格容量不够,可附页。

5.凡涉及金额处,均应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三、申请书文字,一律用简体中文、宋体GB2312、小四号字体填写,统一采用A4纸打印、胶装。

目录
表1:资金计划表
注:申请中央财政补助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填列此表。

表2:项目预(概)算汇总表
表3-1:保护规划前期经费明细计算表
注:1.测绘费或测绘图购买经费:参考《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按照市场收费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2.卫星影像或航片等影像数据购买经费按照市场收费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表3-2:保护规划编制费明细计算表
表3-3:项目管理费及其他费明细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