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3.《人生的境界》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三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金塔汽修中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适应班级:17汽车维修(1) 17汽车维修(2) 17机械加工17电子商务(1) 17学前教育(1)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违悖.(bèi)黑黝黝..(yǒu)奉赠.(zèng )B.爱与憎.(zēng)喁喁..(yǔ)放肆.(sì)C.挪.移(núo)规矩.(jǚ)眸.子(mú)D.羞惭.(chán)孤雏.(chú)受酬.(chóu)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B )A.蚩尤嗤笑妍媸嗤之以鼻 B.艾蒿篙子缟素稿木死灰C.庭院游艇挺拔铤而走险 D.温柔杂糅蹂躏矫揉造作3.下列词语在文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沮丧:灰心失望。
B.强弩之末:比喻很强的力量已经开始结束。
C.濒临:紧接;临近。
D.精疲力竭:竭:尽。
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B.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
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
D.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
5.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A)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
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6.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格处缺少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B )翠翠抱膝坐________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________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
间或吁一口气……________吁着这种气,________却________把那种东西挪开。
A.于关于将不过无从 B.在关于才可是无从C.于至于才不过无以 D.在至于将可是无以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的阅读练习及答案兴趣与人生冯友兰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
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他的兴趣。
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
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家。
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
他写字或画画,完全是无所为而为。
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
所谓“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
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类的生活。
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
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
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
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
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
社会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
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
道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
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
但道家因此即以为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
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
而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
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
“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
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
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
[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课后题答案
![[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a8489df242336c1fb95e6b.png)
[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课后题答案对《人生的境界》一文的教学目标,我们应从知识、情意、能力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理解这种带有较强思辨性和较浓哲理色彩的论说文的知识,学习其浅言--即文章从字句上看并无深奥之处;深意--内容丰富,含意深刻的特点。
在情意目标,即我们常说的思想教育方面,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启发自己对人生境界的深入思索,树立远大,健康的人生奋斗目标。
理解文中深刻内涵,培养思辨和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建议本文的内容分析这篇文章,言浅意深,作者精辟地分析了人生的四种境界,并谈出了自己对这四种境界的深刻理解,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讲,这篇课文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开启对人生意义思索大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章劈头一句话:“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引导读者对这个似乎或者确实是陌生的问题进行思索。
随后的回答,是作者对这篇文章中心的一个明确定位--本文谈"人生的精神境界"。
这一定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题,并进一步启发人们去做更深层次的全方位的思考:精神境界都指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精神境界呢?种种问题会接踵而来,萦迴于我们脑海之中,急欲探个究竟,问个明白。
这也正中作者下怀,作者随后便将人生的四种境界一一道来,在阐述的同时,常常加上一些鞭僻入里的分析并不时有一些点晴之笔的评价。
这些地方,足见作者思想积淀之厚,文笔功力之强。
文章结尾,作者提出了对人类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展望,这个展望有些模糊-很难断言那时的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是怎样具体的一个模式,但这个展望却又十分清晰和明确--科学不断进步,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被科学所取代,未来的哲学,必将满足人对于超越人生的精神渴望,而这种哲学,必将(作者在文章中虽说用的是"可能",但我们透过这个"可能",看到的却是作者对中国哲学在未来?quot;出世"又"入世"的哲学框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坚信不疑,而这种坚信不疑,不仅来自对于中国古老文明一部分的中国哲学深厚底蕴的骄傲和自豪,更来自作者对中国哲学对人的境界的科学界定和精确分析,所以,我们才在这里大胆的将"可能"置换为"必将"有中国哲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其中。
《人生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人生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人生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1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3.《人生的境界》教参(含“练习与思考”)

三人生的境界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学术随笔,议论性散文。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逐层深入地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提出了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
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
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第6自然段):阐述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1自然段首先解释人生境界的含义,再分析因人而异的差别,然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即人生境界的四个等级。
“觉解”是作者哲学著作《新原人》中的一个概念,“解”是了解,“觉”是自觉,“解”是一种活动,“觉”是一种心态。
作者认为人是有觉解的,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
“境界”也是作者《新原人》中的一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人对宇宙人生某种认识的情况和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某种价值和作用。
本段采用递进式手法,先谈人生境界的普遍意义,再谈特殊意义,最后在假定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提出观点,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第2-5自然段分别阐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2自然段阐述自然境界。
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就像……不甚觉解”采用例证法分析自然境界的含义。
“无觉解”、“不甚觉解”就是指做事凭本能或顺应习俗,对所做的事没有清楚的认识。
第3自然段阐述功利境界。
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
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并不……不”的双重否定句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
第4自然段阐述道德境界。
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单元测试(四)及答案解析

单元测试(四)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飒飒..(sà) 霎.时(shà) 穹.窿(qióng) 脉脉..(mò)B.袅.娜(niǎo) 独处.(chù) 幽僻.(pì)煤屑.(xiè)C.颤.动(chàn) 尘嚣.(xiāo) 禁锢.(gù) 踱.步(duó)D.酣.眠(hān) 荫庇.(bì) 墓冢.(zhǒng) 宛.然(wǎn)解析:独处.(chù)——独处.(chǔ):独居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幽辟一例掂记没精打采B.羞涩大意宛然妖童媛女C.凝碧袅娜眠歌鹢首徐回D.风致朗照旋律棹移藻挂解析:A掂记——惦记:心里一直想着的,放不下。
【一例:yī lì,一律;同样。
没精打采:méi jīng dǎ cǎi,采:精神。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妖童媛女:yāo tóng yuàn nǚ,:俊俏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
妖,艳丽。
媛,女子。
出自梁元帝《采莲赋》。
鹢首徐回: yì shǒu xú huí,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
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
棹移藻挂:“棹将移而藻挂”。
棹(zhào):划船用的工具。
代指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C )。
A.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B.没有十字架,没有葛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C.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铜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D.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窿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高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人生的境界教案

三、人生的境界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并深入探究。
3.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讨论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境界。
4.品味随笔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探究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四种境界的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人或事,我们经常会发表意见,或是感慨万分,或是啧啧称赞,或是义愤填膺,等等。
我们发现,甚至对同一件事,人们的处事态度也会有很大分别。
为什么呢?我们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素质真的是有高有低。
殊不知,这里的素质高低就是人生境界的高低。
什么是人生境界,是什么造成人生境界的高低,我们该如何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
字芝生。
河南唐河人。
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
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
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
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预习检测:1.选词填空:①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②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③中国哲学总是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
A.程度严肃趋向B.程度严格倾向C.水平严肃倾向D.水平严格趋向2.作者所认为的哲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作者认为中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职基础模块(一)下册语文自测试题时间:150分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ǎn 骄恃shì付梓zǐ玷污diànB.岑寂cén 垂涎xián 莅临lì开辟pìC. 啖食dàn 飞骑 qí剥啄zhuō尺牍dòuD.殷红yān 锱铢zīzhū憎恶zēng 叱咤zhà2.下列五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援例红彤彤干涸事过径迁以逸待劳B.含糊不忌惮蕴藉锱铢必较奉为圭臬C.咀丧热烘烘科刻深恶痛绝叹为观止D.默锲耍花招精髓断壁残垣强驽之末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以加倍的速度赶路)飞骑从南方运送长安或洛阳。
B.黛玉便忖度(推测,揣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
C.委身为贾人(姓贾的人)妇。
D.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陷于孤立危急境地),如临大敌。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B.旅游班同学上周游览了天柱山、司空山、天峡……等旅游景区。
C.王老师指着他说:“你这件事做得真不错!”他又转身对我说:“小李,你也做一件亮眼的好事让我看看。
”D.以前,这里雨天一滩泥,晴天一团灰;现在,这里雨天晴天都是干干净净。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但是,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荒漠。
B. 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翠绿的根须,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C. 为了防止这类病菌不再流行,学校食堂加强了食品卫生监管措施。
D. 一幅中华民族的辉煌画卷,正徐徐向我们这一代人全方位地展开。
6.比较下列句子,表达更得体些的一项是()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生的境界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 )。
A.觉解.(jiě) 境界.(jiè) 干坼.(chè) 敦.(dūn)厚B.差.异(chà) 奇迹.(jì) 沮.丧(jǔ) 污垢.(gòu)C.禅.宗(shàn) 解释.(shì) 干涸.(hé) 触.犯(chù)D.洞穴.(xuè) 风俗.(sú) 詈.(lì)骂蹉.跎(cuō)解析: A(B项“差”应读为“chā”;C项“禅”应读为"chán" ;D项“穴"应读为“xué";詈(lì)骂:用恶语侮辱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画分为四个等级来进行解释。
B.道德行为并不单是遵寻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C.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祟高任务。
D.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解析: D(A项“画分”应为“划分”;B项“遵寻”应为“遵循”;C项"祟高”应为“崇高)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 )。
A.临出发了,张小芳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身居闹市,一成不变....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C.在严酷无情的事实面前,他过去给自己筑起的一座座海市蜃楼....,顷刻间全都倒塌。
D.谁叫你平日贪玩,到考试才临阵磨枪....,没考好还累倒了。
这是自作自受!解析:D(“临阵磨枪”,临:到,快要;阵:阵地、战场;枪:指梭镖、长矛一类的武器。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
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A句,“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指多人一起动手;B句,“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是固定不变的意思。
C句,“海市蜃楼",蜃:哈唎,传说中的蜃能吐气成楼台形状。
实际上是大气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自然现象。
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
)4.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应填人的一组关联词是( B )。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达到天地境界,道德境界,是哲学的产物。
A.因为也能但是也能B.因为才能但是也是C.由于才能因为也是D.由于也能因为才能解析:B(“只有……才能……”,确定第二处空缺处应为“才能”,排除AD项;“道德境界”和前面的“天地境界”构成转折关系,排除C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当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的时候,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B.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
D.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据我的愚见,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答案:B(A项,缺主语,可删去“使”。
C项,搭配不当,可将“是”改为“使”。
“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可改为“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或憎厌”。
D项,“我的愚见”,重复赘余。
)二、阅读理解(一)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子他,有功利的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
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字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6.第1段.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划分标准是什么? (限用4个字概括)答案:觉解程度。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7.阅读文章第2~5段,分别写出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1)自然境界(20字以内)(2)功利境界(8字以内)(3)道德境界(10字以内)(4)天地境界(10字以内)。
答案: (1)做事只是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2)做事只是为自己, (3)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
(4)做事是为了宇宙的利益。
(二)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说:“就空间而言,宇宙掌握并吞没我;就理性而言,我掌握宇宙。
”壮哉斯言!可惜帕斯卡未能活到今日,否则他会看到后人将其豪言壮语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纯思辨的产物,他发表狭义相对论后意犹未尽,就凭着“惯性等效原理”与“协变原理”,经过十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宇宙学之基础。
在140亿光年之浩瀚宇宙中,无奇不有。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顾名思义,黑洞是黑色的无底洞,其无比强大的引力连光线也无法远脱。
这样的怪物听起来简直是,但却为近年来一系列天文观测所证实,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特大黑洞。
黑洞的发现和广义相对论其他推论的一一被证实,说明思想之威力无远弗届、无坚不摧。
最近访问中国引起轰动的霍全,全身瘫痪。
就其生理而言已是废人。
但他的思想却异乎寻常的活跃,漫游于宇宙之大,超弦之微、黑洞之奇、“果壳”之趣,,乐在其中。
身残如霍全者尚在思考,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岂非虚度此生。
不仅科学重思想,文学艺术亦如是。
文章之深度在于思想,我爱读《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寥寥十二字,开篇气势磅碍,正文写景抒情字字珠玑,令人击节赞赏。
但全文之灵魂还在结尾那一段富有哲理的议论,杜牧在思考! 《阿房宫赋》之所以能传世,在于教人从历史中思考。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我偏爱前者。
“……逝者如斯,而来尝往也;盈虑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此乃画龙点晴之笔,不仅深含哲理,其“声”、“色”之论也颇合科学原理,足见思辩可以超越时代。
若论文采之绮丽、排比对偶之工整,这两篇比不上汉赋中之精品,其意境则远过之,胜在有思想。
8.依次填人第1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B )。
A.深思熟虑稀奇古怪不可思议自得其乐B苦思贫索光怪陆离天方夜谭怡然自得C.绞尽脑汁纷繁芜杂痴人说梦心旷神怡D.深思熟虑光怪陆离不可思议心旷神怡答案:B(光怪陆离是汉语成语,拼音是guāng guài lù lí,意思是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
天方夜谭【发音】 (tiān fāng yè tán ) 【解释】即《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
比喻虚诞夸饰的议论,荒诞不经的说法。
怡然自得(yí rán zì dé)非常高兴、满足。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自得:自我满足。
喜悦而满足的样子。
)9.作者在第2段中极力推崇《阿房宫赋》和《前赤壁赋》,原因是什么?推崇《阿房宫赋》是因为:推崇《前赤壁赋》是因为:答案:推崇《阿房宫赋》是因为结尾那一段富有智理的议论教人从历史中思考。
(“但全文之灵魂还在结尾那一段富有哲理的议论,杜牧在思考! 《阿房宫赋》之所以能传世,在于教人从历史中思考。
”)推崇《前赤壁赋》是因为画龙点晴之笔,不仅深含哲理,其“声”、“色”之论也颇合科学原理,胜在有思想。
(“此乃画龙点晴之笔,不仅深含哲理,其“声”、“色”之论也颇合科学原理,足见思辩可以超越时代。
”)10.这两段文字阐述的观点是什么?答案:科学重思想,文学重思想。
(不仅科学重思想,文学艺术亦如是。
)三、说写表达训练11.阅读材料,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境界”的范围之内。
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不同,其思想境界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其思想境界也不同。
围湖造田,开垦种粮是一种境界,退耕还林,退农还渔也是一种境界;虚报政绩,浮夸泛滥是一种境界,实事求是,造福一方也是一种境界;孔夫子积极出仕是一种境界,陶渊明归隐也是一种境界;焦格禄、孔繁森是一种境界,成克杰、赖昌星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