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

目相同情况下,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先排
规则2:遵循作业手顺原则,防呆性,不可拆分性
规则3:缩小空闲时间,减少周转等待时间
5-2、 排 工 位:
5-3、排工位:
2
1
1
A
B
G
2.4
H
C
D
E
F
3.25
1.2
.5
1
工序
A C D B E F G H
The end, thank you!
BA C None D A, C
2
1
1
A
B
G
C
D
E
F
3.25
1.2
.5
1
工序 E F G H
先行工序 D E B E, G
2.4 H
瓶颈C/T=1.2s ≤T/T = 3600/3000=1.2 s
3-1、确定瓶颈CT
1.0 A
C 1.08
1.0
1.0
B
G
1.2
H
D
E
F
1.2
0.5
1.0
瓶颈C/T=2.4s ≤T/T = 3600/1500=2.4s
后接工序数C/T (S)
6
2
4
3.25
3
1.2
2
1
2
0.5
1
1
1
1
0
2.4
工位 1
工位 2
工位 3
工位 4 工位 5
A (3.25-2=1.25) C (3.25-3.25)=0 E (3.25-0.5)=2.75 B (3.25-1)=2.25 H1.25-1.2=0.05)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
生产线平衡率是指在给定时间段内,生产线上不同工位之间工作的负载平衡程度。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需要以下步骤:
1. 计算每个工位的生产时间:生产时间是指一个工位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生产时间和清理时间。
生产时间可以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实际测量情况计算得到。
2. 计算整个生产线的总生产时间:总生产时间等于所有工位的生产时间之和。
3. 计算生产线所需的均衡时间:均衡时间是指整个生产线在理想情况下,各个工位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生产线所需的均衡时间等于总生产时间除以工位数。
4. 计算每个工位的闲置时间:闲置时间是指一个工位在完成任务后,等待下一步操作的时间。
每个工位的闲置时间可以根据实际观察得到。
5. 计算生产线的平衡率:生产线的平衡率等于均衡时间减去闲置时间之和,除以均衡时间,即
平衡率 = (均衡时间 - 闲置时间之和) / 均衡时间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结果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用于衡量不同工位之间工作负载的平衡情况。
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
第一步:确定每个生产环节的耗时
首先要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耗时,需要仔细测算以确保其准确性。
对
于已经有既定数据的生产环节可以直接参考,对于新工序则需要进行研究
和实验,找出最可行的方案。
顺序性的操作可以拆分为若干子操作,每个
子操作是整个操作过程中采取的动作,可以加快耗时的测算。
第二步:计算所需时间
在确定了每个生产环节的耗时后,再通过将每个环节的耗时累加,计
算出从产品到达生产线的起始点到产品离开生产线的终点所需的总时间。
第三步:确定工序比重和员工比重
工序比重是指在每个生产环节中所用的资源比重,可以考虑机器的风格、生产速度、技能水平等,员工比重指的是每个生产环节所需的员工数。
第四步:制定操作计划
在确定了工序比重和员工比重后,就可以安排每个生产环节的运作顺
序并对员工分配任务。
为了保证负载平衡,需要确保每个员工的负责生产
环节的耗时并不相差太大。
可以通过顺序性的操作拆分成若干子操作,对
每个员工成立一个操作顺序,安排任务。
第五步:平衡调整
平衡调整是将已经制定好的原始操作计划针对某些情况进行调整。
例
如工作人员流失、某个设备的故障、计划进行调整等。
平衡率公式

平衡率公式平衡率是指生产线或流程中各个工序作业时间的平衡程度。
它在生产管理和优化中可是个重要的概念哦!咱先来说说平衡率公式到底是啥。
平衡率的公式就是:各工序时间总和÷(最长工序时间×工序总数)×100%。
这个公式看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
比如说,咱们有一条生产手机壳的生产线,一共有 5 个工序。
第一个工序是注塑,需要 30 秒;第二个工序是打磨,要 25 秒;第三个工序是喷漆,得 40 秒;第四个工序是组装,用 20 秒;第五个工序是包装,花 15 秒。
这当中最长的工序时间是 40 秒,工序总数是 5 个。
那各工序时间总和就是 30 + 25 + 40 + 20 + 15 = 130 秒。
按照平衡率公式,平衡率就是 130 ÷(40 × 5)× 100% = 65% 。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知道这个平衡率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了去啦!假如这条手机壳生产线的平衡率很低,比如说只有 50%,那就意味着有很多时间被浪费掉了,生产效率不高,成本也就上去了。
这就好比一群人一起搬砖,有的人累得要死,有的人却闲着没事干,那这活干得能快能好吗?我之前在一家工厂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平衡率的问题。
那是一家生产玩具汽车的厂,我们的生产线总是出状况。
有时候零件堆积如山,有时候又缺货停工。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就是平衡率出了问题。
有个安装车轮的工序特别慢,其他工序都得等着它,就像堵车一样,后面的车都走不动。
我们就针对这个安装车轮的工序进行了改进。
重新设计了工具,优化了操作流程,还对工人进行了培训。
经过一番努力,这个工序的时间从原来的 50 秒降到了 35 秒。
再一算平衡率,嘿,提高了不少,生产效率也跟着上去了,订单完成得又快又好,老板高兴,工人也开心。
所以说啊,平衡率公式虽然看起来只是个简单的数学式子,但它背后反映的是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和效率。
通过计算和分析平衡率,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找到瓶颈,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
生产线平衡计算是指在生产流程中,通过对各个工序的时间和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得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线平衡计算方法:
1. Takt Time:指一个生产周期内需要生产完成的数量和时间的比率,即制造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
Takt Time可以帮助确定生产线的节拍,以确保生产线在给定时间内生产足够的产品。
2. 工位平衡:将某个生产流程分成多个步骤(工位),并按照相同的时间分配到每个工位上,确保各个工位的工作量相等,避免出现瓶颈和浪费。
3.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生产线上每个工序的时间数据以及操作员信息,分析每个工序的效率和人力利用率,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4. 标准化工作:建立标准化工作程序,包括操作规程、物料配送、设备调整等,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连续改进:持续监控生产线效率和质量,发现问题并解决它们,以实现生产线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线平衡计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标准工时与生产线平衡计算

作 业
2人
时
时
间
间
工序 1 2 3 4 5
工序 1 2 3 4 5
工序 1 2 3 4 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事例
高原则。 2. 合并(Combine)
对于无法取消而又有必要的,看是否能够合并,以达到省时简化的目的。 3. 重组(Rearrange)
经过取消、合并后,可再根据“何人、何时、何地”三个提问进行重排,使 其能有最佳的顺序、除去重复、办事有序。 4. 简化(Simple)
经过取消、合并、重排后的必要工作,就可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 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
好一件工作的理想流程和工作状态,使现场管理更加科学化、秩序化。
标准工时的具体运用(一)
计算生产效率事例: 2010年10月30日,智能电表制造部成品检验车间,检验DDZY666-Z型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标准工时为2分钟,共20人检验,用了8小时检验出 4000台电能表。
请计算该车间当天的生产效率是多少?
生产线平衡率的计算
要衡量生产线平衡状态的好坏,我们需要一个定量值来表示,即 生产线平衡率或平衡损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生产线平衡率
工序时间总和
= 生产线人数
× 瓶劲时间
× 100%
ti:工序i的作业时间总和; S: 生产线人数 r:瓶劲时间(节拍时间)
最长工位时间Pitch time就是瓶劲时间,它等于节拍(cycle time) 。
宽放
更换不良工具、加油、清扫设备等无规律活动, 是不可避免的宽放。但准备作业例外。
因疲劳而使作业时间延迟 以及为消除疲劳而需休息的宽放。
上厕所、擦汗、饮水等生理需要而导致的宽放 等待材料及搬运的宽放,若管理改善,此项可免
精益生产节拍与平衡率的快速计算方法

产品的节拍T/T即瓶颈工时B/T
(T/CT)/工位 为10秒,求这条生产线的平衡
数*T/T*100% 率? 该条生产线的平衡率:
50秒/10工站*10秒=50%
备注
客人每天的需求是6000件产
节拍T/T=付 出工时/客人 需求
品,求客人需求的节拍也就是 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计 算:11小时*3600秒/6000件 =6.6秒,即这条生产线必须每6
秒钟产出1件产品才能满足客人
需求。
一条生产线有10个工站,生产
平衡率L/B= 的产品总工时T/CT为50秒,该
总工时
精益生产节拍与平衡率快速计算公式
评估类型
生产节拍 (T/T)
平衡率 (L/B)
需要获取的参数
一个时间段 一条生产线需
内的客户需 要投入的工作
求
时间
各工站的工
一条生产线
时/CT,汇总 节拍或瓶颈工 的工站数,
成的总工时 时,T/T或B/T 即有多少个
/T/CT。
工位。
计算公式
举例说明
一条生产线每天工作11小时,
生产线平衡

= 94%
六、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站进行作业改善,将瓶颈工站的 作业内容适当分给其它工位,依照动作经济原则,ECRS 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及IE七大手法等。 2、考虑瓶颈工站增加作业人员,提高生产线平衡率,人 均产出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就下降了。
3、考虑取消作业时间过短的工位,将其作业内容分给其 它工位,精减人员,提高平衡率,节约成本。
工 作 時
增 加 节
間
拍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降低线体速度,减少生产产量
工 作 時 間 工序 1 2 3 4 5
减少人力(2人)
因生产需求量降低而 可降低线体速度
将工序3﹑4的工作时 间分配至工序 1﹑2﹑5里﹐从而工 序3﹑4工作岗位的人 手可调配至其它生产 线去。
(4) 4种增值的工作
生产线平衡
• 制造工程部 • 2016-5-5
一、生产线平衡定义
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是指构成生产线各道工序所需的 时间处于平衡状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尽 可能的保持一致,从而消除各道工序间的时 间浪费,进而取得生产线平衡。
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均衡,调整作业 负荷和工作方式,消除工序不平衡和工 时浪费,实现“一个流”。
五、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实例
工位 装饰件来料全检
SIM卡塞点胶 装钢片、压合sim卡塞钢片
保压sim卡塞 装/热熔侧键
人数 1 1 1 1 1
标准工时 6.6 6.0 6.8 6.5 7.0
平衡率= ∑瓶(颈各岗工位序时的间作*业人时数间)* 100%
=
6.6+6.0+6.8+6.5+7.0 * 100% 7.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瓶颈时间
时间
T2
瓶颈时间
T1
T3
T4
T5
S1 S2 S3
S4
S5
工站
生产线作业工时最长的工站的标准 工时称之为瓶颈。
产出的速度取决于时间最长的工站
生产线平衡 - 3
生产节拍
生产节拍
指生产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 时间间隔。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生产速度和效率。
节拍时间:Tact Time =
D (1.25-
F (2.75-1)=1.75 G (2.25-1)=1.25
1.2=0.05)
Idle=0.05
Idle = 0
Idle = 1.75
Idle = 1.25 Idle = 0.85
生产线平衡 - 19
5-4、排工位:
工作站1
2
A
工作站3
1
1
B
G
工作站5
1.4 H
C 3.25
工作站2
产能要求1: 目标每小时要装配3000台风扇。节拍时间应是多少?
生产节拍1:T/T = 3600/3000=1.2 s
产能要求2: 目标每小时要装配1500台风扇。节拍时间应是多少?
生产节拍1:T/T = 3600/3000=2.4 s
产能要求3: 目标每小时要装配1000台风扇。节拍时间应是多少?
生产线平衡 Line Balancing
生产线平衡 - 1
定义
生产线平衡(工序同期化):通过技术 组织措施来调整生产线的工序时间定额, 使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等于生产线节 拍,或者与节拍成整数倍关系。
生产线的产出速度等于作业速度最慢的工作地 的产出速度, 因此希望每一工作地的工作任 务大致都相等,减少或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 这就是生产线的平衡问题(又称工序同期化)。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2、缩短时间
1人
作
2人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3、增加人员
生产线平衡 - 7
生产线平衡改善
2、减少人员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1、分割作业 省略工序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2、合并作业 省略工序
生产线平衡 - 8
1人
作
业
2人
时
平衡率100%的意义
1.工站之间无等待,前后产能一致 2.工站节拍相同﹐动作量相同(动作量是指
工站中各种必要动素的时间总量) 3.平衡损失时间为零 4.设计效率最大化 5.前后流程的设计可以更完善
生产线平衡 - 6
生产线平衡改善
1、缩短瓶颈时间,提高产能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1、分割作业
生产线平衡 - 17
5-2 、 排 工 位 :
生产线平衡 - 18
5-3、排工位:
2
1
1
A
B
G
2.4
H
C
D
E
F
3.25
1.2
.5
1
工序 A C D B E F G H
后接工序数 C/T (S)
6
2
4
3.25
3
1.2
2
1
2
0.5
1
1
1
1
0
2.4
工位 1
工位 2
工位 3 工位 4 工位 5
A (3.25-2=1.25) C (3.25-3.25)=0 E (3.25-0.5)=2.75 B (3.25-1)=2.2H5 (3.25-2.4)=0.85
2
1
1
A
B
G
C
D
E
3.25
1.2
.5
生产线平衡 - 15
2.4 H
F 1
4、确定理论最少工位数
最少工位数=总工序时间/瓶颈C.T
生产线平衡 - 16
5-1、排工位:
规则1: 后接工序数目最多的工序工作优先安排。后接工序数
目相同情况下,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先排 规则2:遵循作业手顺原则,防呆性,不可拆分性 规则3:缩小空闲时间,减少周转等待时间
生产节拍1:T/T = 3600/1000=3.6 s
生产线平衡 - 11
2、画优先作业顺序图
工序 序A
B C
D
先行工 None
A None
A, C
2
1
1
A
B
G
C
D
E
F
3.25
1.2
.5
1
生产线平衡 - 12
工序 序E F G H
先行工 D E B E, G
2.4 H
3-1、确定瓶颈CT
瓶颈C/T=1.2s ≤T/T = 3600/3000=1.2 s
风扇装配由下列任务组成:
工序 A B C D E F G H
C/T(S) 2 1
3.25 1.2 0.5 1 1 2.4
作业描述 装配外框 安装开关 装配马达架 将马达架装入外框 安装扇叶 安装格栅 安装电缆 测试
生产线平衡 - 10
先行工序 无 A 无
A, C D E B
F, G
1、确定生产节拍T/T (Tact time)
工作时间 目标量
目标量:按日或小时要求产 出数量!
生产线平衡 - 4
生产线平衡率
平衡率是衡量工序中各工站节拍符合度的一个 综合比值﹔ 总工序工时总和 平衡率= ----------------------×100% 瓶颈时间×工站数
平衡率的目标:与大设备相连≧85% 其它 ≧ 95%
生产线平衡 - 5
1.0
1.01.0A NhomakorabeaB
G
1.2
H
C
D
1.08
1.2
生产线平衡 - 13
E
F
0.5
1.0
3-2、确定瓶颈CT
瓶颈C/T=2.4s ≤T/T = 3600/1500=2.4s
2.0
1.0
1.0
A
B
G
2.4
H
C
D
E
F
1.63
1.2
0.5
1.0
生产线平衡 - 14
3-3、确定瓶颈CT
瓶颈C/T=3.25 s ≤T/T = 3600/3000=3.6 s
间
工序 1 2 3 4 5
3、减人
根据生产线平衡排程的步骤
1. 根据预计UPH计算生产节拍时间(Tact time) 2. 优先作业顺序图 3. 决定瓶颈周期时间(瓶颈CT ≤Tact time) 4. 确定理论最小工位数 5. 排工位与IDLE 计算 6. 计算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 - 9
生产线平衡的例子
D 1.2
工作站1
E
F
.5
1
工作站4
生产线平衡 - 20
6、产线平衡率计算
生产线平衡 - 21
The end, thank you!
生产线平衡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