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教科书宽度的准确值是18.3厘米,估计值如果是 0.06厘米,则被测书宽为18.36厘米(或183.6毫米)
思考:一个人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一 个物体测量几次,所得的结果也会不 同。我们怎样来减小测量的误差呢?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 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牛刀小试
1.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1.30cm
毫米
课桌面的长度
厘米
高速公路的长度
千米
图1-41 长度单位的选择
考考你: 填入单位: a、某同学身高17.0 分米 。 b、教室的长度约为8 米 。 c、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毫米 。 d、一枝铅笔的长度0.175 米 。
(二)长度测量的工具
_刻__度___尺__
分度值即最小刻度
(1)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 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选正确”
刻度尺。
2放: 注意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测量起点、刻
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3看: 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5记: 测量完了,就要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活动: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1、用指间距来估测一下课桌的长度。
2、用跨步距来估测一下教室的宽度。
考考你:
(1)下列物体中,长度最接近40厘米 的是 ( B ) A、钢笔的长度 B、热水瓶的高度 C、铅笔盒的长度 D、墨水瓶的高度
(2)估测下列物体的长度:
a、你自己的鞋长

b、教室门的宽度

c、小轿车的长度

d、乒乓球的直径

声呐,雷达,激光测距
课堂练习:
1、某同学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让有刻度的一面紧帖被测物体

1.2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1.2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1.2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1、清楚测量的定义2、知道长度的定义,及各种单位,并清楚1米的定义3、掌握刻度尺的使用4、学会其他测量长度的方法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需要3人以上合抱的大树就有400余棵,其中最大的一棵需要8人才能将其合围。

这棵“大树王”的直径到底是多少?如何准确地测量它的周长?一、长度的测量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跳远比赛1、长度的大小:感受1米(1983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重新制定米的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1/299 792 458秒的距离”为一标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特殊长度单位:纳米、光年。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

②使用中:“会放”是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图所示;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得到物体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二、特殊长度的测量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

如测小球、圆柱硬币等物体的直径。

生活中测身高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测如右图所示曲线的长度时,可以选取不易拉伸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将小量变成大量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

如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

如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注意:累积法中叠合的物体长度要完全相同,否则被平均之后,测量结果不准确。

如测课本纸张厚度,要将封底封面除去1、把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n圈三、国际单位制测量某个科学量时用来进行比校的标准量叫作单位(uni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4.1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共31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1.4.1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共31张PPT)
…边贴 紧待测物体,平行测量。 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a)放正确:刻度部分与被测物体紧贴
0
1
2 cm
最小刻度值0.1厘米; 物体长度 2.78厘米 .
最小刻度值1厘米 ; 物体长度 2.8厘米
误差:估读不可能绝对精确,测量的
(先估后选) 例: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 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 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卷_尺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卡__尺___.
②放正确:
(1)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2)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
0 cm 1
2
3
4
5
6
7
8

1000倍
毫米
厘米
微米
毫米
纳米
长度单位的换算
练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身高大约15.7__分_米 __ 2、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___厘_米 __ 3、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__毫_米__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 A、3.5米=3.5×100厘米=350厘米 B、 3.5米=3.5米×100厘米=350厘米 C、3.5米=3.5米×100=350厘米 D、 3.5米=3.5×100=350厘米
应用之二:测金属丝的直径。
1.将细铜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长度L. 2.数出线圈的圈数n.则细铜丝的直径是
dl n
二、组合法
应用之一:测硬币(或圆柱)的直径 。
壹元
0 cm
1
2
3
4
5
6
7
8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就是把“待测的量”与 “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2
1.国际制单位: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应掌握km、 m、 dm、 cm、mm、μm、nm七种
单位间的换算。
其中km→m→mm→μm →nm每一级单位间的进率
教科书宽度的准确值是18.3厘米,估计值如果是 0.06厘米,则被测书宽为18.36厘米(或183.6毫米)
14
思考:一个人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一 个物体测量几次,所得的结果也会不 同。我们怎样来减小测量的误差呢?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 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15
牛刀小试
1.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26
3、在用皮尺测量教室宽度的时候, 如果两位测量的同学将皮尺拉得太 紧,测得的结果会比真实值_偏__小__ (填“偏大”或“偏小”)。
27
4、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量 同一物体的长度,以下几种数据中 正确的是 (C、60.5
D、6.050cm
28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D)
A.125厘米=125÷100厘米=1.25米 B.125厘米=125厘米×1/100=1.25米 C.125厘米=125×1/100=1.25米 D.125厘米= 125×1/100米= 1.25米
8
思考与讨论
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自来水管的直径
4
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
为名称的技术叫做:__纳__米__技___术___
纳米和纳米技术一样吗?
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课件37张)

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课件37张)

×。
× 物块的长度为 3.8 cm 。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m 。
思考讨论
宽度
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
长是_26.0_0_c_m__,宽是_1_8.35 c_m___。
26.01 cm
18.36 cmcm
长 度
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铅笔的长度为 5.52 cm ; 其中准确值: 5.5 cm ; 估计值: 0.02 cm 。 读数时,估计值可能会因人而异。
④记正确:
读数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数据。记录时,应注明单位。(没有单位的
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录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cm 。
物块的长度为 3.79
3.测量之前要确定测量的标准。 如,测量长度的标准一般为“米”,测量温度的标准一般为“摄氏 度”,测量体积一般为“立方米”等。
4.测量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如,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液体体 积的测量工具是量筒等。
交流讨论
如果你的书桌在现有高度的基础上提高或降低一个茶杯的高度,你会 有什么感觉? 我们使用太高或太矮的书桌时,会感觉不舒坦、 久了还会感觉累,不利于身体健康……。
4.滚轮法 测量较长的曲线长度时,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线滚动的测量方法。如, 测量操场的周长。
5.化曲为直法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软尺或一根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 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重合,在棉线上做 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6.组合测量法 用刻度尺将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 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 如测量硬币的直径等。

第5节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第5节 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第5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核心素养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能提出并准确表述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物理问题;能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能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能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测得相关长度;能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在报告中能呈现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以及数据分析过程和实验结论,能进行反思与交流。

注意提升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测量数据的读取能力。

能认识物理测量的精度依赖于实验器材,测量是有误差的。

一、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卡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

(如图所示)(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

常见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20个、50个的,其规格见下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1 mm与每小格的差值精确度(可精确到)109 mm0.1 mm0.1 mm2019 mm0.05 mm0.05 mm5049 mm0.02 mm0.02 mm2.游标卡尺的读数若用n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示为(n+k×精确度) mm。

3.游标卡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右手拿主尺,大拇指移动游标尺,左手拿待测物体,当其与测量爪相贴时,即可锁定螺钉,读取数据。

(2)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

(3)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测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

(4)游标卡尺没有估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1.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1)构造:如图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要准确而严密的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的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 m ) 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 km ) ;测量较小的距离时-般用分米( dm )、厘米( cm )和毫米( mm );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 μm )和纳米( nm )等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米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1)零刻度线:测量的起点。

(2)分度值(最小刻度):最小格表示的量。

(3)量程(测量范围) :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4)单位:就是该刻度尺标注的单位。

4.使用刻度尺:(1)选取量程、分度值、单位和测量范围合适的刻度尺。

(2)正确放置:有刻度线一端与被测物体紧贴,被测物体与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端要与刻度尺平行。

(3)正确观察: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4)正确读数:区分大小格的分度值后准确读数,并且需要往后估读一位(分度值后一位)。

(5)正确记录:按照读数的方式,记录读出的数据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物体较小,产生的误差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多个,再除以数目。

(2)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以直代曲法:用曲线与待测物体紧贴,再拉直测量长度(4)滚轮法:利用滚轮的周长和半径关系,滚动的圈数加上角度,乘以周长,即可得到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米3(m3)。

其他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升(L)、毫升( mL )。

单位换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长度的测量》

试一试 测量科学作业本的长和宽。
其他的测量方法
潜水艇--------------声纳 雷达-----------------电磁波
激光测距仪--------激光 ……
小结
长度的单位:
长度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

会认
测 量
会选
刻度尺的 正确使用
会放 会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会记
三、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辅助工具法(平移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 化曲为直
测较短的曲线: 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 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 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他身高的 1/4。 ★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8倍或7.5倍。
零刻度线
单位
正确使用刻度尺
量程 8cm
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
置、量程、最小刻度值.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最小刻度越
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 要求的刻度尺.
例如:现有卷尺(最小刻度值1cm)和卡尺 (最小刻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 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卷__尺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卡__尺_____.
例如:
课桌的高度约0.75( m)。 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 mm)。 小姆指宽约有1( cm)。 手掌的宽大约有1( dm)。 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 m)左右。 学校的跑道是266(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3看: 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 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5记: 测量完了,就要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活动: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1、用指间距来估测一下课桌的长度。
2、用跨步距来估测一下教室的宽度。
考考你: (1)下列物体中,长度最接近40厘米 的是 ( B ) A、钢笔的长度 B、热水瓶的高度 C、铅笔盒的长度 D、墨水瓶的高度
教科书宽度的准确值是18.3厘米,估计值如果是0. 06厘米,则被测书宽为18.36厘米(或183.6毫米)
思考:一个人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一 个物体测量几次,所得的结果也会不 同。我们怎样来减小测量的误差呢?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 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1.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1.30cm
图1-41 长度单位的选择 自来水管的直
径 毫米
课桌面的长
度 厘米
高速公路的
长度千米
考考你: 填入单位: a、某同学身高17.0 分米 。 b、教室的长度约为8 米 。 c、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毫米 。 d、一枝铅笔的长度0.175 米 。
(二)长度测量的工具
_刻__度__尺___
分度值即最小刻度
2、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 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0_.1_c_m_,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3_.5_0_c_m____。
3、在用皮尺测量教室宽度的时候, 如果两位测量的同学将皮尺拉得太 紧,测得的结果会比真实值_偏__小__
(填“偏大”或“偏小”)。
4、用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测量 同一物体的长度,以下几种数据中 正确的是 ( B )
3.长度单位的换算
1千米 = 1000 米 1米 = 10 分米 1分米 = 10 厘米 1厘米 = 10 毫米 1毫米 = 1000 微米 1微米 = 1000 纳米
1米=__1__0_0__0_0__0_0__0_0__0__纳米 1 纳米=_0__._0_0__0_0__0_0__0_0__1__米。
A、60.50mm B、60.5mm
C、60.5
D、6.050cm
5、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7.82 厘米,17.83厘米,17.81厘米,17.83厘 米, 18.03厘米,那么最终测量结果应
是( B)
A.17.867.8225厘米 D.17.83厘米
思考与讨论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D)
A.125厘米=125÷ 100厘米=1.25米 B.125厘米=125厘米× 1/100=1.25米 C.125厘米=125× 1/100=1.25米 D.125厘米= 125× 1/100米= 1.25米
思考与讨论
在测量图1-41中的物体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
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
名称的技术叫做:____纳__米___技__术_
纳米和纳米技术一样吗?
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 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以 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 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 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正如中国著 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纳米将会带来 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 业革命。
2.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0_.,1c所m测 物体的长度是______2_._2_0。cm
3.下面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3.64cm
4.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3.0cm
3.00cm
1选:根据量程大小和被测对象的精确度要求选择刻
度尺。
2放:注意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测量起点、刻
特殊测量方法 1、积少成多法(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
n张纸的厚度 n
特殊测量方法 积少成多法(累计法) :测细导线的直径
圈数是:___1_0__圈 长度是:___2_.5___cm 则直径是:_2_.5____mm
特殊测量方法
特殊测量方法
3、替代法:用棉线测地图上哈尔滨到 满洲里铁路长
特殊测量方法 4.组合法(辅助法):测球或硬币的直径
特殊测量方法
下列测量中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 (C) A.测量操场的长度 B.测量人的身高 C.装配教室的窗玻璃 D.为制作窗帘布而测量窗户的长度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让有刻度的一面紧帖被测物体
感谢下 载
测量:就是把“待测的量”与 “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制单位: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 m)、厘米(cm)、毫米(mm)、微 米(μm)、纳米(nm)
应掌握km、 m、 dm、 cm、mm、μm、nm七种单 位间的换算。 其中km→m→mm→μm →nm每一级单位间的进率 都是千; m→dm→cm→mm 每一级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2)估测下列物体的长度:
a、你自己的鞋长

b、教室门的宽度

c、小轿车的长度

d、乒乓球的直径

1、某同学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
度尺如图放置,其错误的是:
(1)_刻__度__尺___的__刻__线__没_;(2)___“_0_”_刻__度__没__有_ 对
有贴近被测物体
准被测物体一端
4.关于科学记数法
1000000= 106
1= 100
100000= 105
0.1= 10-1
10000= 104
0.01= 10-2
1000= 103
0.001= 10-3
100= 102
0.0001= 10-4
10= 101
0.00001= 10-5
5. 练习巩固
(1)长度单位换算练习:
50千米= 5__0_0_0_0_0_0__厘米 = _5_×__1_0__6__厘米 4米= _4_×__1_0_3___毫米 35米= _3_.5__×_1_0__3_厘米 25分米= _2_._5_×__1_0_3_毫米 120毫米= _1_2___厘米= _1_._2__分米= _0_._1_2_米 12微米= _1_._2_×__1_0_-_5__米= _1_._2_×__1_0__- 8__千米
1)如何用普通刻度尺测量《科学》一张纸的 厚度?
2) 如何用自行车当里程表测量操场跑道长度? 3) 如何测图上距离? 4)如何用普通刻度尺测量球或硬币的直径? 5)如何测量树叶的面积?
小结:
长度的 单位
长度的 测量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的设计
单位换算
工具的选择 刻度尺的 正确使用
选正确 放正确 看正确 读正确 记正确
(1)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 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选正确”
(2)使用时, 要“放正确”、
“看正确”、
“读正确”、 “记正确”。
对 错 错
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1. 你如何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时应注 意什么问题?
铅笔长__________ 毫米。
2. 用刻度尺测量一下,《科学》教科书 的长是_______,宽是_______。如果 《科学》教科书的宽度在18.3 厘米和 18.4 厘米之间你应该怎样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