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巅(迟子建)读书笔记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1迟子建读书笔记迟子建,一个充满才华和魅力的名字,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富有情感,让我深感共鸣。
在阅读他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于他的文学风格、主题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洞察。
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为主线,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文字细腻而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中的世界。
他的人物形象鲜活,无论是情感描写还是行为表现,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对其中的主题也深感兴趣。
他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磨难和温情,以此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他的作品中,人物经历了种种生活的起伏和命运的考验,而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迟子建的人文关怀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他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深具人文精神的人。
他的作品中,对人性、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理解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温情和美好,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深感人生的丰富多彩和人性的复杂多样。
他的作品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会将迟子建的读书心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他作品的魅力。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2迟子建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常常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最近,我读了一本她的作品《额尔古纳河》,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
迟子建在这本书中通过描绘额尔古纳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这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
河流是额尔古纳河的灵魂,它流经当地的森林、草原和田野,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生命和活力。
迟子建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书中描绘了许多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如额尔古纳河的捕鱼、放牧、耕种等,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读后感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读后感这本书里写的都是些小人物,可这些小人物啊,就像一颗颗星星,在群山之巅的那片天空下,各自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比如说安平这个人物吧,他是个法警,在执行死刑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挣扎。
这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
他在法律和自己内心的道德感之间左右为难,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样。
我当时就想,这多像我自己在纠结要不要吃那块高热量的蛋糕,一边是馋虫在作祟,一边是减肥的理智在拉扯,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啦,但那种纠结的感觉是相通的。
还有绣娘,她的故事里有着旧时代的影子和女性的坚韧。
她的爱情、她的生活,都被岁月揉进了那些针线活儿里。
从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我奶奶那一辈的女性,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却依然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记得书里描写绣娘做针线的那些场景特别细腻,就好像我都能看到她手指上的老茧,还有她眼神里的专注。
而辛七杂呢,这个人物那叫一个有个性。
他留着小辫子,带着一身的“怪癖”,但他又有着自己的善良和执着。
他就像我们身边那个有点怪但又特别可爱的大叔,你一开始可能不太理解他,但是越往后看,越能发现他的好。
他对生活的那种热爱,就藏在他那些看似古怪的行为里。
就像他养的那些小动物,虽然养法可能和别人不一样,但那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群山之中,那群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背景,小人物们在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迟子建写得特别妙的一点是,她把这些人物的命运都交织在了一起,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
一个人的故事总会牵扯到另一个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一样,环环相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时候会被逗得哈哈大笑,有时候又会忍不住鼻子发酸。
那些幽默的地方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确幸,给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而那些让人感动或者难过的地方呢,又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读后感

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读后感迟子建的《群山之巅》读后感最近在读迟子建的新作《群山之巅》,这部作品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并给我留下无限思考的空间。
作者以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北方乡村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身世坎坷、性情迥异的小人物故事,她本人说:故乡和大自然是我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照亮和温暖了我的写作生活。
书中通过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故事,反映了一些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
作者在叙事结构上别出心裁,在人物出场上环环相扣,文字呈现出的故事画面感很强,让人读起来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整本书读完,是一次很享受的精神之旅。
迟子建用一种清新明丽、健康温和的文学气质,以画外音的形式诉说着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开明镇长唐汉成、贪腐高官陈金谷、逃兵辛开溜、英雄安玉顺、屠夫辛七杂、法警安平、理容师李素贞、精灵般的安雪儿、独立热心的镇长女儿唐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每一个故事情节都很精彩,作者巧妙地把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描绘了一个爱恨纠葛、世情冷漠的小城镇社会,让人读后感慨万千,体会到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细细探究书中的人物,却可以发现他们的身上还有很多非同寻常的闪光点,比如:屠夫辛七杂知道了安雪儿的不幸遭遇后,经常送来吃食;李素贞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二十多年,为了保证家庭收入来源,做了殡仪馆的理容师;法警安平的工作是枪毙死刑犯,别人都害怕与他握手,但在实际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十分温柔谦和的人这些人的身上富有正能量,给人带来温暖,让人心生感动。
然而,社会环境总是不能给予那些本该受尊敬的人自由呼吸的空间,人们不理解他们,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工作种类,认为屠夫粗野、法警无情、理容师恐怖让他们有苦衷无处诉说,甚至连夫妻、父子、邻里之间都无法相互理解,这一点让人感到十分痛心。
这样的社会情景让我不禁想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想这正是《群山之巅》这本书中反映的社会所缺乏的,这样的和谐社会是作者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呼唤。
《群山之巅》迟子建读后感

《群山之巅》迟子建读后感《群山之巅》源自迟子建曾采访过的一位退伍老兵的经历和一位被宣传成英雄的年轻战士的事迹,小说聚焦于北中国松山地区青山县龙盏镇的边地民间,展示了时代大潮冲击下的众生相,历史和现实互相纠缠,人性善恶交织。
读完这部作品,你有什么感触?篇一《群山之巅》读后感轻轻合上《群山之巅》后,脑海中仍不时想起那句道尽人世苍凉的话语“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这也是我读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情绪波动久久难平的一句话。
在这部作品中,描写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17个故事,讲述了在北方龙山之翼的龙盏镇上,屠夫辛七杂、能算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众多卑微的小人物,“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历尽千阻,穷途及智,却要努力活出人的尊严……小说以屠夫辛七杂开场,屠夫的父亲长年背负着一个逃兵的骂名,以致屠夫甘愿绝后,也不愿沿袭人的血脉。
他的养子辛欣来是小说中的“恶棍”,但他从出生起就是这个时代的弃儿:上海知青与当地官员的私生子身份,使他只能阴差阳错,在屠夫家中长大;冤案让他彻底对这个时代断绝了心中的善念,以致于他刀杀养母,奸污侏儒。
故事就这样在辛家三代的命运改变中发生了。
“逃兵”辛开溜在掩护孙子出逃中显示了当年作战时的神勇,直到死去成为小镇上第一个被火化的人,身上的弹片才将他的人生谜底彻底揭开。
逃兵与英雄就这样一念转换。
英雄家族里的安大营目睹营里的贪腐,更是目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被高官阶的将领占有,在悲愤与心碎之余不慎落水身亡。
就是这样一个掩盖了太多真相的死亡,却被时代的“吹鼓手”们塑造成英雄。
群山之巅读后感

群山之巅读后感《群山之巅》是一部讲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感知的小说。
小说以一个小山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故事。
小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小说中描绘的山村风景令人心驰神往。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村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清晨的雾气笼罩着山间,太阳从山巅升起,照亮了整个山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这样的描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也让我对自然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而在小说中,作者也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在山村中勤劳耕种,与自然相依为命。
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他懂得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遭遇困难时,他也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关系,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而这部小说却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这部小说中,我也看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小说中,人们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恩赐,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而这部小说却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阅读《群山之巅》,我深刻领悟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关系,只顾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而这部小说却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评迟子建《群山之巅》:苍凉的温暖

评迟子建《群山之巅》:苍凉的温暖评迟子建《群山之巅》:苍凉的温暖依然是北世界,依然是黑土地,暌违五年后,著名作家迟子建的2015新作《群山之巅》一如既往地让人期待:在这五年里,那片广袤严寒的土地上又发生了什么呢?与以往的几部长篇类似,这次迟子建的视角依然是大历史小人物。
在迟子建看来,小人物是文学的“珍珠”。
“不管多么宏大的历史背景,都是用小人物构筑的。
小人物身上承受并体现着人生的风霜雨雪,文学就应该描写这些。
”不过,这次迟子建在二十几万字的时空里,满满当当地安排了数十个人物、三代人的悲欢,密度之大,几乎让人吃惊。
尤其是前几节,每一节的出场均为类型人物,几乎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我猜,作为一个成熟作家,迟子建的巧心和野心也许正在于此。
所谓天下,原本便是这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似凌乱、无序,却直指真相。
而在五年里铺陈出的二十万字,虽简洁却不单薄。
用太阳火点烟的屠夫辛七杂,自行做了结扎投奔而来的王秀满,因不“干净”的手而结缘的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和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往往寥寥几笔,便摹出一个鲜活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写作《北极村童话》时,迟子建才20岁;而写作《群山之巅》时,她已50岁了。
30年的光阴,岁月在鬓间染上霜雪,必然也让她的笔具有了沧桑感。
与萧红类似,迟子建作品中也有着北方高寒地带独有的冷色基调,此部尤甚。
安平的独生女安雪儿,能够预卜人的死期,是个奇人,但也是个侏儒,被杀人犯奸,破了“真身”,转眼便从众人口中的“小仙儿”变成“安平手下屈死鬼复仇的对象”;“陈世美回头”的单尔冬,回到小镇不过几日新鲜,又感觉窒息了,再次抛妻弃子,逃离回城市;李素贞常年伺候瘫痪的丈夫,和安平偷偷走到一起,不过就是相互取个暖,迟子建却要让她无意间铸成丈夫的死亡,因忏悔而决绝地与安平生分……为什么小说中包含了一种巨大的悲伤?迟子建说,其实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
不过,迟子建毕竟是迟子建,尽管她在有意识地写“痛”,并且以“狠狠”的手法,然而在苍凉的故事里,仍然能让人读到温暖:万念俱灰的李素贞,仍有安平在静静地等待;即使十恶不赦,举刀杀害母亲、奸污安雪儿的辛欣来,也获得了祖父的保护,父亲的原谅……我想,这苍凉的`温暖,更多是作家的个人情怀在起作用。
群山之巅读后感范文

我在这本名为《群山之巅》的书籍中,感受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
这是一本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书,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递了人类与大自然共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我的阅读中,我找到了很多思考的价值和启示,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我被这本书籍中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描述所深刻地震撼。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互相依存和平衡,这种相互关系是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同时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以保证两者能够和谐共处。
而那些破坏自然规则、强行剥削自然资源的人,往往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反,那些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人们,都能从自然中获得丰富的财富和价值。
作者在这本书中采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令人无比震撼,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作者以笔触生动而又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美轮美奂的群山、壮美的瀑布、瑰丽的云海,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各种奇妙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美妙,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了自然的奥秘和伟大之处。
我也深受这本书中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所启发。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可以力量大的自然,如何正确利用好自然资源,如何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探讨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相辅相成地对待,才能真正意义的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
通过这本名为《群山之巅》的书籍,我体味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必要性,领悟到了自然之美与自然之大,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深刻关注,从而我也得到了很多思考的启示。
而这些启示正是我们在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好好教训和思考的问题,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的道路。
群山之巅读后感

《群山之巅》读后感《群山之巅》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域北疆龙盏镇上三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时代大潮冲击下的众生相,还深入挖掘了人性中的善恶交织。
小说的主旨在于发掘民间小人物的人性之光,展开较为严厉的现实批判,捕捉乡村传统文化最后一缕光芒。
迟子建以她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东北小镇上平凡小人物的坎坷心路历程。
其中,对于小人物之间平淡的爱情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温情与幸福。
这些人物在生活中饱受折磨,却也得到了彼此的认可与满足。
他们在沧桑苦难的生活中得到了解脱,安平的出现更是唤醒了她那颗对爱情沉睡的心。
两个同样因为行业而被排挤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凄楚的,却在彼此中变得完整,相依相助走过了人生的苦难纠缠。
然而,这种平淡并没有维持很久,在领养了一个孩子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转变。
这个孩子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新希望,也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在人间的苦难里,我找到了生活的力量。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小说中人物对于苦难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态度。
他们虽然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却从中找到了力量,坚强地面对生活。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坚韧的精神,是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赞颂。
“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纽带。
”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爱的力量和重要性。
爱能够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爱也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纽带,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共鸣。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并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心的满足。
” 解读: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幸福并不是追求外在的成就和物质财富,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种内心的幸福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以及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追求。
“生命中的苦难和挫折,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虽然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和挫折,但我们可以选择积极面对,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成长和进步。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选择,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山之巅(迟子建)读书笔记 迟子建 有她特有的文风,将细碎生活写成温暖的诗篇,刻画平淡夫妻的体己生活, 将自然风月描绘成可爱的精灵。
知道迟子建, 是从儿子的阅读理解那里。
因为儿子抱怨, 太多迟子建的文章, 难读难懂,特不喜欢她。
知道了有这么一个让儿子讨厌的作者, 也没有引起我太多的专注, 儿子喜欢 的作者着实的不多。
一晃这就两三年过去了。
上周,在卓越网上搜书的时候,系统自动提示了这么一篇小说 ,叫做《群山之巅》的,我一看,作者是迟子建,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 想读一读迟子建为啥不着儿子喜欢。
用了两天的时间,甚至熬了夜,我把这本小说读完了。
我也理解了儿子的感觉, 像他这么单纯的孩子, 像他这样一个不是听着“瞎 话”长大的孩子,确实不会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的。
而我,可以理解,能够读懂她。
一是因为,她的年龄与我差距不大,64 年的,二是因为,这篇小说里面的 人物和故事 ,甚至有点半唯心主义的传说,都是我曾经和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中有的。
比如,这篇小说里,作为第一个出场的人物“辛七杂”,他的母亲,是一个 日本女人,战后流落在中国,跟中国人结婚生子。
我小时候,邻村就有不少这样 的日本妇女、日本遗孤,等我长到 10 几岁的时候,也就是八十年代的时候,他 们有去日本认亲的,有回日本定居的。
《群山之巅》,包含的元素非常非常多,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有农村的, 有城市的,有地方的,有部队的,有知青,有留学生,有大学生,还有大学生投 毒, 有器官移植......好像把一整个社会的几个时代都浓缩在了这样一个北方的 弹丸之地“龙盏镇“ 人物繁多,故事时间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
核心人物是”辛七杂“,他的爹叫”辛开溜“,其实这个爹不是他的亲爹, 亲爹是谁,不知道,因为他的日本娘也不知道谁是他亲爹,因为曾经有两人打着 仇恨日本人的旗号,强暴过她。
”辛七杂“有个养子叫”辛欣来“。
这三个人,拉起了一根绳索,牵出了”龙盏镇“的前世今生的芸芸众生。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每个故事都有回忆“, 作品来源于生活, 她说”一个飞 速变化着的时代, 它所产生的故事, 可以说是用卷扬机输送出来的, 量大, 新鲜, 高频率,持之不休。
我在故乡积累的文学 素材, 与我见过的‘逃兵’和耳闻的‘英雄’传说融合, 形成了 《群山之巅》 的主题风貌。
“ 这里耳闻的”英雄“, 就是小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和家庭的故事, 是小说的 另一条主线,而两条主线是有交汇的,是融合的。
这个英雄之家是”安家“,以法警安平为主要出场人物,他的英雄爹,死后 葬在烈士陵园, 与”辛开溜“正好形成一个对比, 一个是被政府认可的抗战英雄, 一个是流落到民间身份未被认证的抗日战士。
安平的侄子安大营这个人物, 是为 了揭露军队的的私生活的, 他是因为送一个陪部队首长睡觉卖处的一个女孩子回 家的路上掉河里死掉的,为了掩盖丑闻,部队把他写成了英雄。
小说中,还有许多小人物,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也有罪 恶有无奈。
有照顾全身瘫痪丈夫几十年的李素贞,为丈夫搭上了青春,放弃了生育,甚 至连深爱的“安平”也不能接纳。
有因为在学校里三角恋爱而生嫉妒向好友投毒的唐眉, 把一个花季的女孩子 变成了弱智,因为良心上的谴责,毕业后带着受害的同学陈媛,回到了家乡,她 说,她虽然没有去坐真正的监狱,可是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地狱,让她天天承受着 良心的谴责,失眠,只要面对着陈媛,她的刑期就永无终结! 还有一位无辜的知青。
也就是”辛七杂“的养子”辛欣来“的亲娘刘爱娣, 一个上海女孩子,返乡潮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了父母,就想在这里生活下去, 在学校当美术老师, 一辈子教孩子画画。
可是命运偏偏叫她遇到了一个有妇之夫, 还是一个正处在官运亨达时期的人, 因为怕她耽误了他的前程, 硬是让这位留恋 乡村生活的女孩子回了上海, 肚子里还有她尚不知到的胎儿。
这个女孩子后来的 命运的悲惨的。
而另一个伟大的女性,是辛欣来的养母,辛七杂的老婆王秀满,因为辛七杂 不满自己的出身,征婚的时候要求女方放弃生育,王秀满自愿做了结扎,来给他 当老婆, 是一个为了别人奉献了一生的人, 为娘家, 为自己的家, 为了这个养子, 后来却被养子给斩首了。
还有侏儒女安雪儿, 她的奶奶绣娘, 还有好多好多,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看完这个小说,我都有点怀念农村的生活了,那样一个镇子,一个村子,每天上 演着各式各样的好的,不好的,美的,丑的,故事。
小说中的男性人物,除了上面那两位,还有镇长唐汉成,一个一心想守住这 龙山灵水一方水土的父母官,做出了一些不得不的事情。
总之,这篇小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