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14年车险经营情况

2014年车险经营情况

2014年车险经营情况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车险经营情况如下:
1. 总体保费收入增长:2014年,车险市场总体保费收入增长,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7%。

2. 第三者责任险保费收入增长:第三者责任险是车险市场的主要险种,2014年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达到约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

3. 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增长:商业车险是指非强制性的车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全车盗抢险等。

2014年,商业车险保费收入增长较慢,同比增长约
4.3%。

4. 市场份额变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中国车险市场的三大主要保险公司,2014年它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6%、1
5.6%和14.4%。

5.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2014年,互联网保险开始兴起,许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在线车险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车险。

这种销售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对传统车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总体来说,2014年中国车险市场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但商业车险增长较慢。

互联网保险的兴起也对传统车险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4 1-7月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

2014 1-7月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排名

284.8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东吴人寿 平安健康 华汇人寿 君龙人寿 长生人寿 新光海航 泰康养老 中韩人寿 瑞泰人寿 昆仑健康 和谐健康 珠江人寿 复星保德信 德华安顾 中法人寿
26,310.49 24,445.43 19,491.40 19,318.13 14,702.40 14,668.91 13,806.38 12,644.13 8,905.73 7,028.49 6,092.30 3,669.37 2,204.51 530.52 177.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国寿股份 21,341,721.55 平安寿 11,584,872.51 新华 7,233,319.21 太保寿 6,571,919.59 人保寿险 6,271,877.11 泰康 4,447,083.88 太平人寿 4,298,350.41 安邦人寿 2,782,646.72 生命人寿 2,428,118.84 中邮人寿 1,901,878.33 人保健康 1,455,468.00 建信人寿 1,269,814.31 阳光人寿 1,127,217.31 合众人寿 924,174.56 工银安盛 867,069.37 农银人寿 687,169.02 国寿存续 603,152.02 百年人寿 596,032.28 友邦 578,371.40 平安养老 559,973.54 利安人寿 483,138.70 民生人寿 471,568.74 幸福人寿 420,354.54 中美联泰 375,189.57 中意 372,459.69 正德人寿 322,396.32 招商信诺 298,080.81 信诚 297,557.21 中融人寿 291,939.98 天安人寿 237,995.32 弘康人寿 227,367.61 交银康联 225,950.01 中英人寿 225,875.47 华夏人寿 199,207.34 太平养老 181,464.02 中宏人寿 177,357.47 前海人寿 171,341.44 华泰人寿 159,170.12 中荷人寿 152,898.81 长城 151,497.06 国华 132,038.79 光大永明 131,783.66 信泰 126,196.59 中德安联 118,350.68 英大人寿 107,186.17 海康人寿 85,454.27 恒安标准 71,399.72 中新大东方 61,569.93 北大方正人 45,939.95 寿 汇丰人寿 43,087.63 中航三星 32,562.45 吉祥人寿 31,848.58 国泰人寿 28,685.84

2014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2014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2014保险行业分析报告根据2014年的保险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该年份保险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结果。

首先,2014年保险行业的总体增长率较高。

保险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包括人寿保险、车险、财产保险等多个领域,各个保险产品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人寿保险是最具吸引力的领域之一,保费收入增长稳定,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保险理赔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风险意识的提高,以及灾害事件的增多,导致保险理赔率逐年上升。

尤其是车险、财产保险等领域,理赔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此外,保险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国务院的推动下,保险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新兴保险产品蓬勃发展,如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

不仅如此,保险公司也积极开展金融衍生品,如保险资产管理、保险产品创新等。

然而,2014年保险行业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众多保险公司纷纷进入市场,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这使得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市场拓展等方面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保险销售模式亟待创新。

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主要依赖于代理人和公司直销,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模式逐渐被互联网销售模式所取代。

保险公司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提供更便捷、快速、个性化的保险购买体验。

最后,保险金融监管需加强。

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的管理和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保险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评估,确保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健。

总体来说,2014年的保险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度提高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相信保险行业在未来会继续迎来更好的发展。

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2014年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公司定价课题组1基于我们十几年来对公司定价的研究经验和近年来对保险公司市场价值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我们详细评估了中国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公开及合法可得信息,并发展了保险公司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以下简称ICPM定价模型),对中国146家保险公司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定价。

ICPM定价有四大特点,第一,考虑因素比较全面,定价结果系统误差很小;第二,定价方法兼顾普适性、客观性与及时性,将保险业内不同业态的公司进行统一比较;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定价结果对引战、上市、并购、重组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第四,与时俱进,定价结果可以动态反映市场状况和公司情况的不断发展。

我们后续将根据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和基本面变化情况,不断发展完善ICPM模型,定期对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并以《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的形式公开发布。

一、保险公司价值评价体系和ICPM定价方法介绍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未上市公司比照已上市公司估值)是保险公司综合实力、经营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盈利模式、内含价值、抗1课题组成员为郝联峰、黄小云、李相栋、林鹏辉、任国良、莫骄和张路,执笔为林鹏辉和任国良。

风险能力和成长性等的集中体现。

我们对影响保险公司市场价值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依影响程度不同,选取保险公司经营、财务、市场等方面40多个相关指标(含重要指标与参考指标),建立ICPM定价模型,对中国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公司、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市场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

今后,我们将根据中国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动态跟踪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变化情况。

二、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期,我们根据ICPM模型确定的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目前中国最具价值的保险公司都是本土中资保险公司,而且很大一部分与人保集团、人寿集团、平安集团、再保集团、太保集团、太平集团、华泰集团、安邦集团、阳光集团、中华控股这10家保险集团公司相关联。

资讯四大险企亦喜亦忧互联网金融呼唤保险大数据分析

资讯四大险企亦喜亦忧互联网金融呼唤保险大数据分析

2015年04月08日11:04《理财周刊》我有话说收藏本文利润上升三成,投资收益率颇佳,但是退保压力大,业务结构调整困难多,部分大公司产险承保亏损……四大内地上市险企就这样走过了2014年的发展之路。

随着3月底中国太保年报的最终出炉,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四家保险公司,全部交出了2014年的成绩单。

喜:利润与投资收益率双提升据四大上市险企年报显示,2014年,四大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889.45亿元,同比增长33.5%。

得益于2014年资本市场股债双牛对投资收益的拉动,去年上市险企再度实现利润正增长。

在四大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以392.79亿元的净利位居首位,国寿和太保分别实现净利润322.11亿元和110.49亿元,新华保险依旧以64.06亿元垫底。

不过,新华保险以44.9%的净利增速位居四大上市险企净利增幅之首。

投资收益方面,2014年,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达到6.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摘得保险收益冠军头衔;平安、国寿、新华在2014年的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3%、4.71%和5.2%,较2013年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月30日,在太保的业绩发布会媒体问答中,中国太保管理层指出,2015年,太保资管将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的灵活度,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获得超额收益。

新华保险首席财务官陈国钢则透露,2015年,新华保险基本的投资结构不会变,仍然以固定收益为主,积极调整权益类投资的比重,根据股市债市的情况,考虑利率和汇率的风险来调整结构,同时开展适当的海外投资。

忧:太保产险现承保亏损据中国太保2014年年报显示,太保产险业务增速放缓,且近6年首次出现承保亏损。

2014年,太保财产保险综合成本率103.8%,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产险前5大险种均未能实现承保盈利。

其中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102.0%,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112.6%,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保险行业2014年运营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2014年运营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2014年运营分析报告
一、投资收益增厚,业绩高速增长 (2)
二、寿险业务规模和质量双收,销售人力大幅回暖 (4)
三、产险业绩分化明显 (7)
四、偿付能力充足,基本满足经营需要 (8)
一、投资收益增厚,业绩高速增长
2014年资本市场行情较好,给保险公司带来较高投资收益。

四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5.1%-6.1%,较13年(4.8%-5.1%)显著提升。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9.3%-44.9%,净资产实际增速(扣除融资分红后)在22%-38.1%,内含价值实际增速达到
21.2%-35.4%。

新业务价值增速在9.17%-20.9%。

除太保外,其他保险公司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30%。

太保净利润增速不佳主要由于财险业务六年来首次出现承保亏损。

四家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除中国平安较去年持平,其他三家总投资收益率均创近5年新高。

主要原因是股市与债市上涨,导致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

随着投资渠道的继续放开与市场进入降息周期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带来的资产价格重估,2015年资本市场运行环境有望向好,行业。

2014年1月银行品牌曝光度报告

2014年1月银行品牌曝光度报告

2014年1月银行品牌财经媒体曝光度观察报告第一页:报告摘要中金在线财经搜索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中有关“银行”的“新闻”55600篇,较前一个月环比下降了32.31%,1月份银行品牌总曝光度22925篇,与12月相比环比下降25.76%。

1月份各家银行忙转型,为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要求纷纷加强了战略布局和“排兵布阵”,事关存亡,已无力顾及品牌宣传等事项。

1月份中资银行品牌曝光度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12月、1月累计中资银行品牌总曝光度排名前十的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

统计数据表明,工行高光表现,带来四大行重夺霸主地位。

股份制银行整体低迷,无个别突出表现。

1月份的银行品牌曝光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国有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行—城商行—农商,所占比例分别为46%、42%、10%、2%。

1月外资银行品牌曝光度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恒生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银行。

11月、12月累计外资银行品牌总曝光度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恒生银行、德意志银行、星展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

1月份银行热点关键词曝光度分别为“民营银行”、“影子银行”、“存款利率”、“银保新规”、“微信银行”、“房贷”、“中诚信托”、“理财产品”、“银行转型”、“理财通”、“银行破净”。

1月份曝光度最高的常用关键词分别为“央行”、“人民币”、“贷款”、“存款”、“信托”、“银行理财”、“利率”、“银监会”、“信用卡”、“银行股”、“银行业”、“互联网金融”、“银行卡”。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培育强势品牌,已经成为企业保持战略性领先的关键。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品牌,不仅能为其产品带来有效的附加值和利益,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健康经营的重要因素。

信息宣导

信息宣导

保险业信用体系将建红黑名单
保监会与国家发改委 发布了《中国保险业信 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 2020年)》,提出目前最 迫切需要做的工作即是 建立保险业统一信用信 息平台,以及健全守信 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其 中包括建立红名单和黑 名单制度。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信用建设制度体系基本形 成,但仍存在销售误导、惜赔拖赔、弄虚作假、不 正当竞争、骗保骗赔等不诚信现象,保险诚信意识 和信用水平偏低。 对此,保险业将着手建立涵盖保险机构、保险 从业人员乃至保险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并依托这些 记录,对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信用评价。同时, 还要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一方面是保险业 自身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另一方面, 也要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健全失信惩戒 制度,建立保险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2015年保险业开局良好 保费收主席周延礼在 《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业竞 争力报告(2014)——建设世 界保险强国新方位》新书发布 会上披露了一组让市场为之振 奋的数字:1月保险业开局良 好,预计利润约为333.63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216.18亿元, 同比增幅184%。截至1月底, 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达10.4万 亿元,净资产1.4万亿元。
1月份保险业开局良好,1月保费收入 4005.56亿元,同比增19%,延续了2014年以 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寿险1月保费收入 2853.86亿元,同比增长19.62%,比去年全年 上升1个百分点。2013年起的传统型普通险费 改成效明显,目前已成为人身险的最大险种。 今年1月健康险原保费收入250亿元,同比增 约30%;意外险收入近60亿,同比增19.4%。
“红名单”就是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 宣传和支持力度。所谓“黑名单”,就是把 失信行为“晒一晒”,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摘要中金在线财经搜索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共曝光有关“保险”的新闻70600篇,较之2013年12月份的82200篇,减少了14.11%;1月份保险品牌总曝光度12457篇,较之2013年11月份的14601篇,减少了14.68%。

可见,1月保险新闻曝光度和保险品牌曝光度出现双双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1月份临近春节,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年长假的影响。

中金在线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中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排名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阳光保险、新华保险、太平保险、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大地保险、安邦保险。

1月份中资保险公司总曝光度为11710,较之12月份的14075减少了16.80%。

1月份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5名依次为:友邦保险、海康人寿、中意人寿、光大永明、大都会人寿。

1月份外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总体较低相比12月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1月的外资保险公司里,友邦保险新闻曝光603条,较上个月相比增幅高达84.97%,海康人寿新闻曝光19条,较上个月相比增幅高达90%。

通过中金在线资讯搜索不难发现友邦保险的新闻中关于友邦保险个股的报道类的新闻偏多,其他外资保险公司由于数量极少,排名有所变化,但对总体趋势的影响不大。

1月份,保险产品的曝光度排名中,车险、意外险、医疗险、人身险和养老险居于1月份保险产品曝光度前5名,而12月份的排名是:车险、意外险、养老险、医疗险和人身险。

通过相比可以看出,车险仍是人们最关注的险种,车险一直以来都是保险产品中曝光度最高的,1月份也不例外。

1月份与12月份的保险产品曝光度前五相同,但与12月份相比,各项的数值有大幅的下降。

通过中金在线资讯的搜索不难发现,人身险这个月关注度提高是有由于人身险费率2014年或全面市场化以及2014年人身险条款将统一编码引起各方的热议。

2014年1月1日起,保监会将对人身保险公司发布的保险条款实行全国统一的编码。

意外险这个月关注度提高是由于意外险新标准将于2014年起正式实施,意味着意外险保单将扩充理赔范围,使更多的消费者关心以往性价比极高的意外险是否将涨价。

根据保险热点关键词曝光度统计,1月份保险业的热点事件关键词主要有:张后奇“呛声”平安老总公司杜永茂、保监会:今年将试点推行“以房养老”、马明哲豪赌壹钱包:汇丰邦平安建立一整套风控体系、保监会连发两文驱万亿险资入市、保险重返银行驻点销售无望,下面做一下热点事件的概述。

张后奇“呛声”平安老总公司杜永茂:1月24日下午两点开始,原平安养老拟任总经理张后奇微博粉丝数就猛然蹿升,原因不仅仅是刚刚入职1个多月就“闪电”辞职,更大的因素在于其对于平安养老董事长杜永茂的直接“呛声”。

据知情人士表示,此事发生正值年初,平安各系统都需指定年度计划,而从华夏基金而来的张后奇在“满心报复”的情况下所获得对于资源和人员的“掌控权限”可能与自己的预想程度有出入,最终承受矛盾激化演变成此次事件。

保监会:今年将试点推行“以房养老”:1月21日,中国保监会表示,今年我国要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业建设,重点之一是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老年人可把自家符合条件的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定期获得养老保障,但产权人对房屋的权益不断下降。

马明哲豪赌壹钱包:汇丰邦平安建立一整套风控体系:1月16日,被马明哲成为“拳头产品”的壹钱包上线内测。

与此同时,在上海陆家嘴环路1333号的会议室里,马明哲首次揭开了“1333”平安社交金融战略的面纱。

这宣告着传统的金融公司中国平安正式大举加入时下最热的互联网金融斗争中。

保监会连发两文驱万亿险资入市:一贯低调的保监会罕见地两天连发两文,通知宣布解除保险公司投资创业板股票的禁令,并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高调驱动万亿保险资金进场,险资一举一动再次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保险重返银行驻点销售无望:当寿险业渐渐远离2013年的低迷,开始在一片复苏向好的乐观预期中迎战开门红是,银保渠道在2014年命运似乎仍处于阴霾中。

目前,保监会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销售行为通知》,通知中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恢复保险公司银保驻点的提法。

报告撰写:中金在线保险编辑部1月保险品牌曝光度目录一、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简介 (6)二、搜索综述 (7)三、中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 (7)四、中资寿险品牌曝光度报告 (11)五、中资财险品牌曝光度报告 (11)六、外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 (13)七、2014年1月保险产品关注度分析报告 (15)八、保险关键词曝光度报告 (17)九、保险品牌重要资讯汇总 (19)一、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简介本项保险品牌财经媒体曝光度观察报告是由“搜索综述”、“中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中资寿险品牌曝光度报告”、”中资财险品牌曝光度报告”、“外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保险产品关注度报告”、“保险热点关键词搜索数据”、“保险品牌曝光度资讯摘要”八部分组成,通过公布保险品牌曝光度五个榜单,阐释保险业月度新闻曝光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本质、规律等,传达对保险业月度热点的独到见解。

在本报告中,“保险新闻曝光度”是指关于“保险”新闻的曝光度;“保险品牌曝光度”是指以保险品牌简称为关键词搜索所得的结果;“保险品牌总曝光度”是中、外资保险品牌曝光度的总和。

为求本报告能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行业规律,我们选取的10家中资保险公司样本,分别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泰康保险,太平保险,阳光保险,大地保险,安邦保险;同时,依据在中国大陆开办业务、经营业绩良好、财务实力雄厚、资产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抗风险程度能力强、有较强影响力等标准选取了10家外资保险公司样本,分别是友邦保险,中英保险,信诚保险,中意保险,金盛保险,安联保险,英大泰和,中美大都会保险,光大永明保险,海康保险。

(注:外资保险品牌曝光数据是按寿险品牌来统计,这与外资在中国扩张进程有关,中资财险公司的垄断格局短期难以打破,外资财险的市场份额少,基本不会影响其曝光度。

)本报告计算的基础数据(新闻数量)是通过中金在线财经搜索引擎搜索获取。

本报告旨在帮助相关人士根据保险品牌曝光度对品牌走势、市场行情、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预测,或作出相应经营决策。

作者力求客观公正使用网络工具,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报告仅供研究参考交流,不建议作为任何决策依据,对使用本报告带来的可能损失或风险,中金在线及作者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搜索综述从表1中可知,2014年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共曝光有关“保险”的新闻70600篇,较之2013年12月份的82200篇,减少了14.11%;1月份保险品牌总曝光度12457篇,较之2013年12月份的82200篇,减少了14.11%。

可见,1月保险新闻曝光度和保险品牌曝光度出现双双大幅下降,这主要是因为1月份临近春节,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过年长假的影响。

根据图1,对比12月中外资保险品牌关注度数据可知,1月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从12月份的3.60%上升到1月份的5.73%,环比上涨了2.13%。

在中资险企独霸保险市场的情况下,1月的外资保险公司里,友邦保险、海康人寿和中意人寿曝光度增幅排名前三,而中英人寿、信诚人寿保险曝光度减少幅度较大。

友邦保险1月份曝光度涨幅高达84.97%,主要原因是由于1月份时友邦人寿的新闻中关于友邦个股的报道类的新闻偏多,其他外资保险公司由于数量极少,排名有所变化,但总体趋势的影响不大。

三、中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报告综合表2、图2可知,1月份中资保险品牌曝光度排名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阳光保险、新华保险、太平保险、中国人保、泰康人寿、大地保险、;安邦保险。

经中金在线数据统计12月份中资保险公司总曝光度为11710,较之12月份的14075减少了16.80%。

这主要是因为这主要是因为1月份临近春节,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年长假的影响。

由图表可以看出,1月份文章曝光量上涨幅度最大的保险公司是阳光保险,12月份文章曝光量为809篇,而1月增长到1254篇,增长了55.01%。

通过中金在线资讯搜索可以发现,曝光的新闻基本是阳光保险微信发红包首小时破万、阳光保险开通“春节回家顺风车”以及对阳光人寿首推“特惠春运险”的相关报道。

1月份名次下跌幅度最大的保险公司是安邦保险,安邦保险的下跌幅度达到98.84%。

主要是因为12月份安邦保险重仓持有银行股,增加了关注度,1月则趋向了平衡。

1月份太平保险、阳光保险分别下降了两个和三个名次。

主要曝光是由于:太平保险推出少儿专险“少儿守护一生”、太平保险打造多元化寿险营销新渠道、阳光保险推出“特惠春运险”、阳光保险集团牵手中经社控股等。

从近12个月累计的曝光文章量来看中国平安51234篇,中国人寿26210篇、中国人保20507篇排在前三位。

排名第一的中国平安比排在第二的中国人寿曝光度多出5703篇,中国平安的曝光度是中国人保的1.2781倍。

如此大的领先优势说明中国平安是人们最关注的中资保险公司。

从图3中可以看出,1月份第一名的中国平安和第二名的中国人寿的曝光量相差2284条,平安保险曝光量是人寿保险的2.48倍。

而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曝光量则相差3795条,相差近132倍。

其主要还是我国保险市场中,中国平安、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等保险巨头垄断市场下形成的原因。

四、中资寿险品牌曝光度报告2013年2月-2014年1月份中资寿险品牌曝光度。

从表3中可知,2014年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共曝光有关“寿险”的新闻133890篇,较之12月份的137070篇,下降了2.32%,1月份寿险公司的新闻曝光度为3748篇,较之12月份的3181篇,增加了17.82%。

1月份寿险品牌曝光度与寿险新闻曝光度之比为0.03,于12月份相比有所减少。

由此可见,1月份有关寿险的品牌曝光度较之于12月份相比有所上升,但是1月份有关寿险新闻曝光度与12月份相比有所下降。

1月份寿险的新闻曝光度上升原因除了各大险企加大对其寿险产品的推广外,寿险费率市场化的相关文件出台也使新闻曝光度大幅上升。

所以寿险品牌的曝光度有所上升,也是在情理之中。

1月份寿险的品牌曝光度下降的原因是上个月寿险新闻曝光度大幅上升,而本月则回归正常水平。

加之春节临近,假期来临。

保险品牌的曝光度虽有所下降,但保险新闻曝光度上升,但他们之间的比值就较于12月份是下降的。

从图4中可知,1月份寿险公司曝光度中太保寿险的曝光度较上个月相比有所上升,总体排名第三。

人保寿险的曝光度有大幅度的上升,但总体排名较上个月相比没有增加,任排名第五。

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的曝光度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平安寿险的曝光度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