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植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摘 要 :根 据 植 物 学 实验课 的具 体要 求 ,提 出了对该课 程 的 考核 方 法和对 学 生学 习成绩 的评 分标 准 .教 学实践表 明 ,采 ,该考核 方 法和评 分标 准 ,能有效督促 学生 对 实验课 的学 习,便 于教 师对 g l
教 学效果进 行检 查 ,较 准确 地评 价 学生的学 习成绩 . 关键 词 :植 物 学实验 ;实验 考核 ;评分标 准 中图分类号 :Q 4 4 4 4 9 :G 2 . 7 文献标识 码 :A
第 2 卷 8
的促进作 用 . 比如 ,在 植物 茎的形态 解削学观察 实验 过程 中 ,可 随机提 问学生单 子叶 、双子 叶和裸子植物 茎 的初生 结构有 什 么特征及 为什么 它们 的特征有 差别等 ,虽然有 些学生 . 回答 不 出来 ,但 让他们观察装 日 寸
片几分钟 ,然后扼要地总结一下.结果发现,在实验过程 中, 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 , 学生能很好地记住这
现场动 手能力 、观察 能力 、制 片技 术 、鉴别 能力等 方 面的考 核 ,同时进行 宏观 、微观与绘 图相结合 的考 核 , 以培养 学生发现 问题 、分析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能力 .植物 实验考核 主要包 括平时考 核和期末考 核 2 部分 .
1 平 时 考 核
平 时考 核 的内容包括 实验预 习、回答提 问 、实验态 度 、实验操作 、实验 报告及设 计实验 几部分.根 据 实验教学 的培养 目标 和实验过程 的难 易程度 ,分数 分配 比例分别 为实验预 习 1%、回答提 问 1% 、 0 0 实验 态 度 1% 、实验 操作 2%、实验报告 3%和设计 实验 1%. 0 5 0 5
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写出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包括实验 目的、实验内容、步骤及所绘图的基本特征等.实践 表 明 ,通 过这一 环节 的严格要求 ,能保证学 生在 整个实验 过程 中处于主 动地位 .因为实验 前思考实验 过程 中可能 出现 的问题 和解 决方法 ,可避免实验 的盲 目性 ,提高实验 的效 率和质量 ,减少实 验仪器 的损 坏率.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31卷第12期2012年12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Vol.31No.12Dec.2012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张秀玲,李妍,郑世英(德州学院生物系,山东德州253023)摘要:“植物学实验”是综合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本文根据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植物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野外实习教学体系,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 642.0;Q 9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67(2012)12-0156-03Teaching Reform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in Experimental BotanyZHANG Xiu-ling ,LI Yan ,ZHENG Shi-ying(Department of Biology ,Dezhou University ,Dezhou 253023,China )Abstract :Botany Experiment is a basic curriculum for bioscience majors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biological science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botany experiment and a fiel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ere constructed.The laboratory open operating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Practice indicates that the above measur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Key words :botan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ability收稿日期:2012-02-10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JG443);德州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德州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JXTD-201101)作者简介:张秀玲(1966-),女,山东平原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植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植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门课程 , 考 核方式 仍采 用传 统模式 , 将 学生 的 出勤情 况 、 实 验报 告等 作 为考 核指 标 占 6 0 ~8 0 , 实 验
试 卷仅 占 2 O ~4 O , 通 常 学 生 在 保 证 出勤 率 和 做 好 实 验 报 告 的基 础 上 均 能 顺 利 过 关 ,达 不 到 考 核 的 真 正
2 0 1 3年 l O月
Oc t . 2 0 1 3
文章 编 号 :1 0 0 0 —5 4 7 1 ( 2 0 1 3 ) 1 0 —0 1 8 5 一 O 4
植 物 学 实 验 课程 体 系 改革南 大学 园 艺 园林 学 院 , 重庆 4 0 0 7 1 6 ;2 .西南 大 学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科 学 学 院 软 件 学 院 ,重 庆 4 0 0 7 1 5 ;
学改革提供借鉴 .
关 键 词 :植 物 学 实验 ;课 程 体 系 ;改 革 ; 实 践 中 图分 类号 :G 6 4 2 . 0 文 献 标 志 码 :A
《 植 物学 》 是农 林 院校 的一 门重要 基础 课程 ,对提 高农 学类 大学 生科学 素质 和进 一步 学 习专 业课 程起 着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l l .《 植 物 学实 验 》 课 程是 《 植 物学 》 课程 体系 重要 的组 成部分 ,是对植 物学 理论 知识验 证 、 探索 和创 新 的环节 .历年来 ,西南 大学 十分 重视 实验 教学 改革 , 先 后颁 布《 西 南 大学教 学实验 室 建制管 理办 法》 、 《 国家 “ 创新 性 实验计 划 ” 管理 办法 》 等一 系列 规章 制度 .为进一 步提 高《 植 物学 实验 》 教学 质量 , 确保 实
验教 学 内容 和学科 体 系 的完 整性 , 使 学 生 对 基 础 知识 掌 握 更 加 扎 实 ,我 们 在 教 学过 程 中不 断 总结 、创 新 ,

高校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高校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1 改革 实验 课 考 核 方 式
大量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文献 资料“ 普遍提 出改革植物生物学实验课考核方 式. 目前高校 的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附 属 于理论课之下 , 且没有独立 的课程学 分 , 在着很大的弊端.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 已注 意到这一点 , 存 纷纷提 出争取把实
目前高校实验课 中普 遍存 在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各高校教育工作者 的高度重视 , 特别是制定 实验教学工作制度 的负责人 的高度重视 , 否则 有再 多的教师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 皆没有意义.本文根据本校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 的实 际情 况 , 系文献 中其他高校 的情况 ,对所承担 的植物生物学实验进行横 向和纵 向的比较和总结 , 联 通过改革传统 的教学模式 的不 足 ,建 立更加科学 、合理 的实验课 教学 ,更 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验课改为一 门单独 的课程 , 并独立计算学分 , 这可 以使学生端正实验课学习 的态度 , 视实验课 .具体为实验出勤 、 重 实验准 备 、 习报告 、 堂纪律 , 预 课 实验操作的规范状况 、 熟练程度 , 实验设计 的合理 性以及实验报告成绩均为实验课成绩 的参考因 素.且实验结束后再进行单独考核 ,包括实验课笔试 和实际操作考 核等按一定 比例进行打分 . 一
b e l rtg i i g i e l g , i e h at f s u d n d oo hi y mpr v h nd rt n i g o po t e c n l y n i o tn o e i t d n s o e t e u e sa d n fs rst a hi g p a sa mp ra tr l n su e t’ p y h lg c lh at nd e c to s c o o i a e l a du a in, is a tv t s ir p a e b e p riu a iy, t e i e e a fe tv ne s, h t ci i i re lc a l a c l rt y t he p r n nc nd ef ci e s t sr n t n t e p y h l g c lh a d a in i e c ng i l me t to fef c ie sr tg e te ghe h s c o o ia e hh e uc to n t a hi mp e n a in o fe tv ta e is, p o t t e t ’ r moe sud n s he l yd v l p n . at e eo me t h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3 O卷
第l O期
井 冈山 学 院学 报 ( 自然 科 学 )
V0 .O No 1 1 .O 3
20 0 9年 1 0月
Ju a o iga ghn U iesySine ad T cn l y or l fJ gnsa nvri (cec n eh oo ) n n t g
考 核评 分 标 准 , 重 学 生 综合 能力 和创 新 能 力培 养 等方 面对 植 物 学 实 验教 学 进 行 了 有益 的探 索 和实 践 , 注 旨在 提 高 植物 学 实 验课 教 学 质 量 和教 学 效果 , 学 生 的创 新能 力 。 培养
【 关键词】植物学 ; 实验; 教学改革
科 的 发展 和 2 1世 纪 对 高 素 质 创新 人 才 的 要求 , 为 此, 我们 对植 物 学实 验 教学 进 行 了 以下 几个 方面 的 改 革 , 过 近 几 年 的探 索 和 实 践 , 得 了较 好 的教 通 取 学效 果 。
2 联 系 当地 实 际 , 化 实验 教 学 内容 优
群 的异 同点 和 主要特征 。 同时我 们结合 本 院已有 的
实验 , 不仅 使 学 生 加 深 对理 论 知识 的理 解 , 掌握 植
物学研 究 的基本 方 法和 基本 技 能 , 高 学生 的综 合 提 素质 , 培养 学生 的观 察 、 维及 创 新 能力 , 今后 进 思 为 步应 用植 物学 知识 和 技 能 , 解决 生 产 和科 学研 究 中的相关 问题 打下 良好的基 础 。而实验 教学质 量的 保 证有 待于 实验 教 学 的改 革 ,进 行 实验 教学 改革 ,
具有一 定 的局限性 , 针对 这一 问题 , 我们 结合理论 教 学 和 当地 的实 际 , 写 了《 物 学 ( 编 植 系统 部分 ) 验 实 指导 书》 。在新 的实 验教 材 中, 根据 当地植 物分布 的

高校“植物学”教材解析及对“植物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高校“植物学”教材解析及对“植物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高校“植物学”教材解析及对“植物学”教材改革的建议摘要:“植物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类、植物生产类、林学类等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教材质量对于以植物为研究对象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文解析了国内“植物学”和“植物生物学”教材的特点及存在的共同问题。

结合“植物学”课程教学实践,对高校“植物学”教材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为提升高校“植物学”教学质量、提高和改进国内“植物学”教材编写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学植物生物学教材改革“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农学、林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本科新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课。

国内“植物学”教材主要有《植物学》和《植物生物学》两类。

其中《植物学》教材历史悠久,内容分形态解剖、系统类群、分类三大块,这类教材版本最多。

《植物生物学》伴随植物科学发展,分支学科兴起产生,在“植物学”教材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知识,知识覆盖更广泛、内容更新颖,被认为是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面向新世纪的植物学教材。

一、《植物学》教材的解析1.教材的特点:国内“植物学”教材版本丰富,如马炜梁主编《植物学(第二版)》等。

是目前国内传统“植物学”教材的巅峰之作。

该系列的教材按照经典的“植物学”知识体系介绍了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种子植物分类以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书中采用了1000余幅编者原创彩图,形象直观,把微观的、不易理解的、动态的现象连贯起来,还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植物界以本来面目。

“植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植物,而植物的分布又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马炜梁主编《植物学(第二版)》教材中选择的代表植物类群,多为华东及华南地区植物。

2.存在的问题:植物学教改文章非常多,但是针对“植物学”教材的相关教改文章非常少见。

实际上目前国内“植物学”教材的问题比较突出:(1)教材内容仍以形态解剖、系统类群、分类三大部分组成,基本框架几十年不变,各部分有机联系少,缺少贯通始终的主线;(2)内容较陈旧,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部分内容与中学教材在低水平上重复;(3)很少吸取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新进展,进而更新、改革“植物学”的有关内容;(4)植物分类系统老旧,多采用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或克朗奎斯特系统,被子植物没有采用APG系统;(5)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联系太少;(7)实验课内容老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教材选择的植物具有局限性,难以顾及各地高校教学,不利于各区域高校植物学教学和实践。

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展望

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展望

趣, 是对 课 堂 知 识 的深 入 认 识和 延 伸 。 目前 , 高校 现 代 化信 息 技 术 、 码 设 备使 实 践 教 学 更加 丰 富 、 数 生动 , 提 供 了 一 也
个 非常 广 阔 的教学 和学 习空 间 。 野 外实 习的教 学 中 , 足 在 立 周边环 境 , 理论 和 实践 互相 渗透 在 实 习过程 中 , 强 专 业 将 加 技 能 的规 范 和 训练 , 充分 利 用现 代 化 技 术让 实 习内 容 丰 富
中图分 类号 G6 20 4.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7 9(0 0) 1 0 2 — 2 07 5 3 2 1 2— 07 0
Re o l n r s e t i a t e T a h n f B t n f r n a d P o p c n Pr c i e c i g o o a y c
现 代农 业科技
2 1 第 2 期 0 0年 l
农 业基 础科 学
植 物 学 实践 教 学 改革 与展 望
张 玲 邱爱 军 杨赵平 黄文 娟 李 志 军
( 里 木 大 学植 物科 学 学院 , 疆 阿 拉 尔 8 3 0 ) 塔 新 4 3 0
摘 要 通 过 3年对植 物 学 实践 教 学的 改革 与 实践 , 使教 学质量 明显 提 高 , 学效果 良好 。 实验 课 到野 外 实 习都 进行 了不 同程 度 的 内 教 从 容 整合 、 增加 和规 范 , 植物 学教 学更加 感性 、 使 系统 、 有趣 。 实践教 学 多元化 的 改革与 实践 推 动 了植物 学教 学发 展 , 立有 效教 学模 式 , 高 建 提 了学 生学 习的积极 性 和创造 性 . 有利 于培 养综 合素 质 高的技 能 型人 才。 关 键 词 植 物 学 ; 践 教 学 ; 学 改 革 ; 望 实 教 展

《植物学》实验教学及考试的改革初探

《植物学》实验教学及考试的改革初探
Y o u l i l i CHE N Hu i P i n g
( C o l l e g e 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e A n d L a n d s c a p e , H a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i n a n H a i k o u 5 7 0 2 2 8 )
《 植 物学 》是 高 等院校 ,农 、林 、园艺 、植 物 保 护 、生 物技 术 等专 业 的 一 门重 要 的专 业 基础 课 . 是所 有与农 业 和生命 科 学相关 的本 、专 科学 生 的一 门必 修课 [ 1 ] 。实验 教学 在 《 植 物学 》 课程 的学 习过 程 中是必 不可 少 的 ,这 是 因为 《 植物学 》 本身是 一
关 键 词 植 物 学 ;植 物 形 态 解 剖 实 验 :实 验 考 试 ;教 学 改 革
中图 分 类 号 Q 9 4 — 3 3
Re f o r ma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a n d e x a mi n a t i o n i n pl a n t a na t o my e x pe r i me n t
时 《 植物学》与 《 植 物 学 实 验 》 这 两 门课 相 辅 相
成 ,可 以进一 步提 高 两 门课 的教 学效 果 无论 是 作为 一 门 《 植 物学 》课程 还是 分为 《 植
物 学》 与 《 植物 学实 验》 两门课 程来 教授 ,从课 程 总 体 内容上 来说 是一致 的 对 于大 多数专 业 的学生 来 说 ,课 程 内容 中的重 点 部 分是 在 植 物形 态 解 剖
Ke y wo r d b o t ny a p l a n t a n a t o my e x p e im e r n t; e x p e im e r n t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t e a c hi n g r e f o r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专题式教学内涵,课题研究步骤和过程,教学实
践效果等方面介绍了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在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
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专题式教学植物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植物学实验教学作为高师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
高校本科阶段学习方法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建立
以及继续学习深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各类社会人才(如
高素质中学生物学教师)的重要环节。

①如何根据植物学专业课程
特点,实施研究性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学
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植物学专业本
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 开展专题式教学,推动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将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
学活动中,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过程,
师生之间处于民主、和谐、文明关系的一种实践活动。

研究性教学
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合作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即要
求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的特点之一是专题性,即对事物
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析理,学习、巩固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

教师
采用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在高师本科阶段大三上学期专门开设植物学实验课程专题,是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开创性尝试。

学生作为研究者,以专题性课题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理、植物生态保护等植物学课程内容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优长,自主选题、合作探究。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多的研究体验和研究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以“问题”为中心,通过问题来学习;学生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而积极参与到研究中的实践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植物学的实验研究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相关要素。

2.1 理论教学
课程内容不在于知识的多寡、教材的重点难点,而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经过精心选择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开放性的一些文献;教学方法应该坚持多样性、灵活性、针对性,并注重对学生顺利开展研究地指导和帮助,而非机械、凝固、重复地讲授书本知识。

专题式授课主要克服了理论课程过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少,而专门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自由支配的,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进行自
主合作研究所需的时间。

植物学实验课程共54个课时,但理论课只安排一次。

教师简要地阐述植物学实验专题课程目标、要求,介绍相关的研究热点、方向,培训学生如何开展、实施植物学实验专题研究。

所谓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研究理念,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合作研究。

2.2 分组选题
成立3~5个人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

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合作,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讨论,最终确定研究题目。

其中包括寻找课题,查阅文献,确定题目,准备开题等环节。

选题包括两种:一是学生自行寻找;二则老师提供,即实在找不出课题,或者因为课题缺乏可行性,可以选择教师的课题作为小组研究的题目。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qq等联系方式与老师保持联系;从最初课题选择到最后论文撰写及学生实施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能够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选题的时间一般是两周。

2.3 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是促进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学习的重要环节。

小组成员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开题报告地撰写。

同时,小组代表以ppt向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展示本小组研究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前期准备、研究计划、写作大纲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内容,并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

最后,教师通过审阅、答疑、点评各个小组的开题报告,指出研究课题的创新和不
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题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4 自主探究
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自主开展各项工作,完成课题计划。

其包括:查阅文献,野外实地调查研究,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等。

自主探究的过程是由课题小组学生团结合作、分工进行、共同完成,教师阶段检查和指导。

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分工,综合利用现代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自主、灵活利用课余零散时间、周末和假期时间,开展植物学实验专题研究,研究区域包括学校周边地区,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5 成果展示
课程结束后,每个小组必须提交一份小组合作完成的课题论文和一份ppt演示的科研成果海报。

利用计算机专门软件制作的科研论文海报,形式可以多样,只要客观反映论文研究成果即可。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认真评阅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并合理评定成绩;教师利用各种途径展示与宣传学生的科研成果——学生研究成果
汇编成专辑或推荐优秀成果给有关报刊杂志公开发表,以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2.6 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强调过程、注重能力。

课程成绩的评定综合了开题答辩、
论文写作、海报展示等多个方面;课程论文成绩不封顶,以鼓励学生无限的创造积极性。

3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
研究性学习以专题研究为导向,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优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富挑战。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学习、研究自己所喜欢的问题,使他们学其所好、用其所长,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及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成才欲望,使相对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1 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1)教学观念的转变;(2)教学模式的转变;(3)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

教师更多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授课模式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师和学生在友好、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开展教与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同老师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关系密切,是学习和研究的合作伙伴。

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通过知、情、意的积极投入与主动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学习与生活相统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
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较好地锻炼,甚至对他们参加工作或考研读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2 形成科学思维,提升科研能力
学生经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课题选择,文献查阅,论文设计,论文写作等环节的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得到很好培养。

从查阅文献资料到选择研究课题,从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到灵活运用研究方法,从数据或资料采集到整理成文,甚至公开发表,经历了一个活生生的研究过程,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开始尝试主持或参加本科生科研课题,如参加学校“创新杯”和广西区“挑战杯”、全国“挑战杯”等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均取得较好成绩,如学生作品《湘西洛塔植物区系开发利用研究》、《大石围地区植物区系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别获得第六、七届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