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MIS课程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掌握MIS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介绍了设计的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
二、设计目标MIS课程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性;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MIS应用软件;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MIS应用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在此部分中,学生将了解MIS的定义、组成部分、基本特性和发展历程。
学生还将通过案例分析了解MIS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MIS应用软件在此部分中,学生将学习诸如Excel、SPSS等MIS应用软件,熟悉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 MIS应用案例分析在此部分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MIS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如何分析、解决和评估MIS应用问题。
在课程的这一部分,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如何应用MIS解决公司的业务问题,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4. 学生特定问题解决案例研究在此部分,学生将独立或小组解决针对他们自己的特定问题,并展示解决方案。
这将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表达能力。
四、实施过程1. 课堂教学MIS课程实施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MIS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基本知识,在学生中建立概念框架和认识体系。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实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课程设计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将就以上的学生特定问题解决案例研究进行课程设计。
这个项目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
基于元数据的解释型MIS的设计与实现

1 1 设计思路 .
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提出 了一种基于元数据 的解释型 M S的设计方法, I 通过定义一组符合 一定规则 的元 数据 , 设计基于这种规则元
数 据 的 程序 , MI 使 S主程 序 的运 行 不绑 定 特 定 的 数据 库表 和 字 段 , 是 根 据 元 数 据 动 态 实 现 , 现 了 MI 序 由元 数 据 驱 动 , 而 而 实 S程 从 大 大提 高 了 M S的灵 活 性 和扩 展 性 。 I 关 键 词 MI 元 数 据 数 据规 范 数 据 词典 S
文 峰 吴照林 秦艳锋
( 放 军 通信 指 挥 学 院 解 湖北 武汉 401) 30 0
( 放 军外 国语 学 院 解
河 南 洛 阳 4 10 ) 7 03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传统的 MI S在设计实现 时与具体 的数据库结合紧密, 应用程序往往是一种特定产 品, 灵活性和扩展性较差。为提高 MI S
Ab t a t sr c T a i o a MI o i e t a a a e co e y o t d sg ig a d i lme tt n, p l ai n r s al h p cf rdt n l i S c mb n s wi d tb s ls l n i e i nn n mp e na i a p i t s ae u u l t e s e i c h s o c o y i
需再修改主程序。
0 引 言 1 基 于 元数 据 的解 释 型 MI S的设 计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讲 , 一个软件从提 出开发要求到该 软 件退役 , 一般包括可行性研究 、 需求分析 、 设计 、 实现 、 测试 、 交付
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

1Sch . ool nf r ai n I o m to Eng n rng fW uha U i o n ve st v -c o ̄ W an. 4300 74
2. Cha Jan Com m un c ton Bur a W u n. 001 ng i g iai e u, ha 43 4
Sys e tm
.
男 , l 71年 l 9 2月 生 , 湖 北 武 汉 人 , l 9 6年 毕 业 丁 武 汉 测 绘 9 科技¨ 人学 ,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在 职 硕 十 。 现 任 职 于 长 江 通 信 管 理
局 ,工 程 师 ,丰 要 从 事 通 信 网 络 规 划 与 工 程 设 计 等 工 作 。
The D e vel pm e i nc e e r h a  ̄e e o nt of Sc e e R s a c M na m nt I or a i nf m t on Sys e s i U ni r i ̄ t m n ve s t
Ye Fa 一 G on YunZh n。 . g i
3. u ic H be om m u c to Te hni l o l  ̄ W uha 43 nia i n c ca le e. C n, 007 4
A bs r t t ac :The p ape nt od r i r uce s g a e i a i ci t f c r s ar h m a ge e nf m a i ys e hi h i s d on s de i n nd r alz t on of s en i i e e c na m nti or t on s t m w c s ba e c om bi n ̄ C/ ih S. nd t S m od a u on l t m e n l t a t Stuc u a s ma f m c i n d i n a d s t m a e y es ma ni z S w t B/ a heg/ e c n r n n e ta d n r ne . r t r l de i , l to es g n ys e s f t d i , an is de l m e tan m a nt na e a e pr e . d ve op t n d i e nc r es nt K e w or :Sc e t fc Res ar h M a  ̄e e t I or a i v ds i n ii e c na m n nf m ton Sys e ;M I C / tm S: S:B/ S
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设计管信息系统(M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信息化工具,它负责从各个部门中收集数据并处理它们,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MIS的主要任务是管理企业的信息、实现信息流与物资流的协调与管理,并对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决策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设计。
一、MIS系统的架构设计MIS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指为达成特定业务目标和提供特定服务的基础,概括地描述了MIS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MIS系统的架构设计分为三部分:1.应用系统层:这一层负责实现业务的核心功能,包括执行事务性业务、支持决策性业务和支持分析性业务。
2.管理信息系统层:这一层负责管理MIS的核心元素,包括数据、应用程序、计算机系统和用户界面。
它确保各个部分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以实现业务目标。
3.技术基础架构层:这一层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和IT服务管理。
它为上面两个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在实际的业务环境中,一个MIS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并实现某个特定的业务功能。
这些子系统之间通过API接口交互,以实现跨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动。
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源可以不同,数据可能要由不同数据库系统管理,这时需要通过ETL等技术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
二、MIS系统的设计原则MIS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满足企业的需求、易用、稳定和安全。
以下是MIS系统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1.可行性原则:MIS的设计必须基于成本效益与投资投资风险。
考虑需求、利益影响,解决组织内部问题。
2.一致性原则:MIS必须在一致性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流程上进行设计,保证用户不会出现轻微的顺序错位或其他误差。
3.有效性原则:MIS的设计必须保证具有实际价值,具有关键性业务功能,确保对组织业务活动的支撑。
4.可扩展性原则:MIS系统应确保后续的一定规模变化,应支持新应用程序、服务或技术的添加,而无需修改现有架构的关键组件。
简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标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在现代组织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信息系统,它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内容和方法。
下面将从MIS的概念、特点、内容及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MIS的概念和特点1. MIS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组织内外部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以支持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组织管理的信息系统。
2. MIS的特点(1)MIS具有系统性。
它是一个包括人员、设备、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系统。
(2)MIS具有信息化。
它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信息系统。
(3)MIS具有管理性。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组织管理。
二、MIS的内容MIS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是MIS中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和传递等活动。
2. 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开发是MIS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阶段,其中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3. 决策支持MIS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提供多种查询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
4. 业务流程管理MIS还涉及到对组织内各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包括流程建模、流程优化和流程监控等活动。
5. 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是MIS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系统安全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三、MIS的设计方法1. 数据驱动设计MIS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对象和数据流程,然后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
2. 模块化设计MIS的复杂性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开发,以便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MIS 系统通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

《MIS 系统通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企业和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报表作为 MIS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直观、准确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 MIS 系统通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原则、技术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通用报表在 MIS 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mis系统;报表;设计;实现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组织对信息的管理和决策越来越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MIS)。
报表作为 MIS 系统的重要输出形式,能够将系统中的数据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通用的报表模块对于提高 MIS 系统的实用性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需求分析(一)用户需求1.数据准确性:报表中的数据应准确反映 MIS 系统中的实际情况,避免错误和偏差。
2. 灵活性: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报表的内容、格式和参数,以满足不同的业务场景。
3. 易读性:报表应具有良好的布局和设计,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
4. 时效性:报表能够及时反映 MIS 系统中的数据变化,为用户提供最新的信息。
5. 导出和打印功能:用户能够将报表导出为常见的文件格式,如Excel、PDF 等,并进行打印。
(二)系统需求1. 可扩展性:报表模块应能够适应 MIS 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方便添加新的报表类型和功能。
2. 性能优化:报表的生成和查询应具有较高的效率,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3. 数据安全:报表中的数据应受到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三、设计原则(一)通用性报表模块应能够适用于不同的 MIS 系统和业务场景,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二)灵活性通过提供丰富的参数设置和定制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生成个性化的报表。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信息系统(MIS)在企业中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MIS涵盖了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并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分析等功能。
本文将探讨MIS的设计原则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MIS。
一、MIS的设计原则MIS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1. 系统化和全面性:MIS应涵盖组织中所有的信息需求,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冗余,提高数据的流动性和准确性。
2.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MIS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系统应具备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的功能扩展和定制。
3. 数据质量和安全性:MIS的设计应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4. 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MIS的用户应包括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和员工。
因此,系统的设计应简洁直观,用户能够轻松上手,并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二、MIS的应用场景MIS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组织,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应用场景:1. 生产管理:在制造业中,MIS可以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并提供有关原材料库存、生产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数据分析。
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 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MIS可以帮助企业跟踪销售数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和推广活动。
此外,MIS还可以协助企业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和有效的售后支持。
3. 财务管理:MIS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涉及预算编制、资金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
通过集成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MIS能够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4. 人力资源管理:MIS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招聘、员工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通过MIS的支持,企业能够更有效地筛选和招聘合适的人才,并对员工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跟踪和评估。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介绍、重要性、构成、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组织的管理和决策活动。
以下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重要性、构成、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保存等活动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保存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目的性: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支持组织的管理和决策活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生产力。
3.动态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要根据组织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4.抽象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现实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抽象,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和符号,再对这些数字和符号进行处理和解释。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具体来说,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传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2.降低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传递,减少人力成本和通讯成本,从而降低组织的总成本。
3.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组织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优化资源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组织内外部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5.提高服务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组织的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对科研成果进行分类统计,提供检索等功能。对学术论文(专著)、专利等进
行登记,并实现统计与检索等功能。
(5) (6) (7)
学术交流管理模块 对学术会议、学术奖励以及学校科协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基地建设管理模块 对学校的研究所、中心以及重点实验室等进行管理。 科技开发管理模块 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 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2. 系统架构
2.1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选择 MIS系统平台模式大体上分为四种: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ver, C/S)模式和Web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模式[1]。 主机终端模式由于硬件选择有限,硬件投资得不到保证,已被逐步淘汰。而文件服务器 模式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对于用户多、数据量大的情况就会产生网络瓶颈,特别是在 互联网上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对于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MIS)来说,应主要考虑C/S模 式和B/S模式[1]。 (1) Client/Server 模式
评价指标
B/S 模式
C/S 模式
混合模式
实用环境
广
窄
较广
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低
高
较高
网络流量
大
小
较小
通信速度
慢
快
较快
开发难度
较大
小
大
可扩展性
好
差
较好
易维护性
易
较难
较易
根据高校网络建设的特点和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系统中应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
方式,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及使用对象,采用不同的系统模式。
2.2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4. 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服务器采用的系统操作平台为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中文版,它是具有维护简 单,安全可靠的网络操作系统,是 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高性能组件的最佳系统 平台之一。
Web 服务器为支持 ASP 的 IIS 5.0。IIS 是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中的一个集成 服务,提供了基于 WWW 信息出版和应用程序发行的功能。
该系统的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1) (2)
系统管理维护模块 科技信息发布模块 摘等科技信息。
对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增删信息发布栏目等。 发布和管理科技新闻、通知、公告、学术海报和网络文
(3)
科技信息查询模块 为全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接口,可以通过校园网 (Intranet)或校外互联网(Internet)查询全校各类科技信息,包括项目立项、成果 和奖励获批准情况及论文发表信息等。
5. 系统的运行与特点
依据上述网络结构和平台模式组建的,并采用 Power Builder 和 Java 、ASP 开发的该高 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效果比较良好,并具有如下几个 特点:
(1)该系统采用 C/S 模式与 B/S 模式混合,且 Intranet 和 Internet 并存的方式,系统功 能强大,可以满足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不同需求,使用方便。
4.3 数据库的建立
-4-
数据库系统是后台数据库管理操作的核心,应用程序对数据库数据的各种操作,数据库 系统都将做出反应。Sybase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功能,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
合理编写服务器端的控制程序,充分发挥数据库服务器的管理功能。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从 RDBMS 产品来看, Microsoft SQL Server 能适合我国机型复杂、操作系统多、网络环境差等特点,而且有很好的分布式结构, 优良的联机事务处理能力,很强的故障恢复能力,与微软公司产品的最佳集成,以及充分支
持各种规模数据库,实现了与网络应用的无缝结合。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C/S 模式和 B/S 模式相结合,且 Internet 和 Intranet 并存 的普通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其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 以及开发与维护。 关键词: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MIS B/S C/S
1. 引言
信息技术在管理方面的应用非常宽广,在高校科技管理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 持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原 因,MIS 系统应用最广泛。可以说,一个高等院校没有自己的 MIS 系统,就无法进行有效 的科技管理。本文将介绍了一种基于 C/S 模式和 B/S 模式相结合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 模式即瘦客户机模式,又称 Web 的三层结构。
图 2 B/S 结构模型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应用系统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 Web 服务器上,称为 Web 端应
用程序接口,Web 端应用程序接受用户浏览器的请求,如果是普通的访问 Web 主页请求,
则将用户请求访问的页面返回 Web 浏览器。如果是数据库访问请求,则由 Web 扩展接口将
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
罗林波1 3 ,王承军2,田永常3
1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430074)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处(430074)
E-mail:luolinbo@
客户端的用户操作平台采用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均可,浏览器为 IE 5.0 或以上版本, 配置 TCP/IP 协议即可。
4.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4] 根据应用软件的需求,并经过分析,C/S 模式的客户端开发选择 Sybase 公司的产品 PowerBuilder 作为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采用 JAVA 技术实现 Web 访问数据库的接 口,采用 Sybase 的 Sybases 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库平台。从而搭建一个良好完整的应用
4.4 安全保证技术 对于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安全机制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从以 下三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安全:数据库安全(权限、加密、安全恢复)、应用程序设计、网络 安全(防火墙、指定 IP 地址)。 本系统采用混合安全模式,通过程序设计对数据库访问登录口令进行加密解密。同时, 利用 SQL Server 的强大功能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数据库备份到其他硬件设备 上,从而达到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目的。 对应用程序系统,用户登录系统需通过专有的权限认证,确认其访问权限,然后才可 以访问其合法资源信息。我们通过设计口令加密,访问权限级别、访问权限表来保证用户登 录的安全性及系统的保密性。 对于网络安全,我们采用专业防火墙,有效隔离外部网恶意的入侵与攻击。利用校园网 的已有资源,可以通过 IP 限制确保内部用户安全访问科技处服务器,同时使用 Windows 2000 系统的安全方法来限制访问它的 IP。
图 1 三层 C/S 的体系结构图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将应用系统分为两部分:客户机部分和服务器部分。在客户机端的 应用程序主要包括用户的操作界面如:用户输入、数据结果输出,以及对数据的计算、格式 转换等。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则存储被用户访问的数据,同时为了使客户机能够更好地使用 服务器上的数据,通常引入管理机制对数据进行逻辑上的分配和管理。
各学院(单位)
客户端
交换机
各
服务器
教
师
科技处
图 3 高校科技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2-
普通高等学校都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高校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依托高速的校园网,实现 Internet 和 Intranet 紧密结合,达到科技数据高速共享和最大范围的覆盖。
三层 C/S 结构将应用的三部分(表示部分,应用逻辑部分,数据访问部分)明确进行 分割,使其在逻辑上各自独立,并且单独加以实现,分别称之为客户、应用服务器、数据库
-1-
服务器。 (2) Browser/Server 模式 WEB 技术的日趋完善,推动了 Internet 的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一次技术革命。出现
(2)C/S 模式与 B/S 模式相结合,优势互补,保证了升级的方便,同时可移植性较强, 安全系数较高。
(3)采取了较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注意数据的经常备份与维护,数据安全可靠, 系统运行较稳定。
参考文献
[1]鲁晓莹、傅德彬编著,MIS 解决方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年 1 月 [2]郭剑毅、申立中、马桂芳等,基于 C/S 与 B/S 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与应用,2003(01):212-214 [3]李杏,吕国斌,尹兰,基于 B/S 模式的 MIS 系统在 EJB 平台上的实现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2(6): 52-54 [4]袁方,都亚辉,董国义等,使用 PB 开发基于校园网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3):75-80
科技管理 MIS 系统
内部管理子系统
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
系科科科学基科 统技技技术地技 管人项成交建开 理员目果流设发 维管管管管管管 护理理理理理理 模模模模模模模 块块块块块块块
系
科
科
统
技
技
管
信
信
理
息
息
维
发
查
护
布
询
模
模
模
块
块
块
图 4 科技管理 MIS 系统功能框图
该系统包含两大子系统,即内部管理子系统和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内部管理子系统为 C/S 模式,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单位)管理人员通过该子系统实现数据录入、查询、 修改和处理等,并对系统进行维护。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为 B/S 模式,全校的普通教师通过 该子系统在校园网上或 Internet 上查询和阅读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