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色彩斑斓文化生活说课稿共2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学设计: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喜”与“忧”;懂得什么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文化生活两方面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和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明确什么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帮助学生自觉树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教学难点】时尚文化与新文化;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教学过程】(导入单元)教材一、二单元主要从文化一般的角度来了解文化,第一单元重在探究文化的一般意义;第二单元重在探究文化的传播、继承、创新这个发展过程;三、四单元则是从文化特殊的角度来了解中华文化,第三单元走进中华文化,探究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是在前三单元基础上从“怎么办”的角度来探究中华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这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的目的所在,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点和落脚点。
(导课)我们要建设好中华文化,就必须首先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
因此,第八课带领我们“走进文化生活”!(导框)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先从现象入手。
今天,我们先来感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现象分析中来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处理:P86探究1归纳:从人们的着装和互联网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样,更加丰富多彩。
放眼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就会发现我们已经面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之中。
1. 当代人们文化生活的特点:多样性思维拓展:文化生活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选择,体现人与文化的关系,侧重文化消费、传播与选择。
后者是就文化自身而言,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作业设计八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地位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介绍了文化生活的特点,有“喜”有“忧”,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而选择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客观评价。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开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标及教材的研究,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目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知道人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也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确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培养学生比较鉴别不同文化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提高鉴别文化的眼力和能力,并有效转化为核心素养。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获取、运用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鉴别主动选择的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文化精神生活。
三、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辨别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本课的教学难点:科学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四、说学情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和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对文化现象所“熟知”,对于本框的学习,学生特别感兴趣。
高二学生有一定自学和探究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知识资源的建构者。
同时,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对文化生活中的现象存在盲目性,缺乏全面的科学的思考。
通过本框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参与和选择文化生活。
五、说教法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及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兴趣,本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本课中,多媒体既是音频视频的播放工具,又是教师进行知识点拨时的重要媒介,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说教材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课是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所列的“4.12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知道大众文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大众文化现象给予准确客观的评价”这个学习要点编写的,讲授1课时。
《课标》列了客观全面的评价大众文化现象和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建设大众文化两个知识点。
因此本课设置了“当代文化生活素描”、“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三个子目。
2、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和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作为文化生活的结束部分,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中心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文化生活的学习,是我们了解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文化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人们在文化生活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选择,必须明辨是非。
在全球文化的大潮下,必须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
所以本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当前我国文化生活现状的直观了解,体会当今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道目前的文化生活的复杂性,既存在着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也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让学生认清选择文化生活的意义,学会自觉选择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拒绝和抵制落后和腐朽的文化生活。
为下一框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说学情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通过调查:学生(1)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2)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能力。
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1)从学习习惯讲,学生习惯于知识的记忆和教师的讲解,不能深入探究和理解事物的本质;(2)从思维角度讲,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培养;(3)从学习目标讲,学生需实现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的拓展。
高二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

高二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是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题的学习在文化生活中,既是对前三个单元的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接下来学习的应该怎么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打下了铺垫和基础,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习热情,但由于其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文化生活的参与还缺少理性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觉选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
三、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当今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明确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对文化生活的双重影响及其原因;理解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既看到文化生活的主流是可喜的,又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生活中拒绝消费品位低下、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内涵五、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六、说教学流程:本着新的教学理念,按照我校学案导学“新三篇”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主要采用“三篇十环”的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观看2013年央视春晚的相关图片,教师点拨过渡2.【展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案课前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反馈课前篇】展示学案课前篇的答案,让学生自主批阅4.【小组讨论,聚焦问题】让学生针对学案课前篇的反馈、自主预习过程以及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聚焦出疑难问题5.【小组汇报,教师归类】各组汇报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归类6.【构建体系】师生针对黑板上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本课的体系构建。
高中政治必修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说课稿

学情对策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效果预期
15
我来参与
1 .推选学生现场操作:搜索 “网络热点话题”,观看网络跟 帖。 2.组织学生据此话题跟贴,发 表自己的观点。
网络跟帖
学情对策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效果预期
16
合作探究 化解重点
网络文化对你的学习和生活 会产生哪些影响,原因何在?我 国应如何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2、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与忧的原因和表现 2、政府和公民该如何做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文化需求的特点及原因 2、什么是大众文化
学情对策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效果预期
21
简单题
课堂反馈
1、周杰伦的流行歌曲《青花瓷》让许多的年轻人从歌词
中感受到了景德镇青花瓷文化的工艺和美。这主要说明,
为人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应当( )
A.运用流行的形式
B.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C.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 D.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中等题
2、对于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事物,网络上有着这样一种说
法就:是当个通你布的告过粉栏丝;设超超计过过11基百万,,础你你题就就是是、本一中内本刊 杂等;志题超;过超两1过千十类,万你题, 你目就促是一进份不都市同报;层超次过一学百生万,完你成就是学一习份全目国性标报。
确立依据: 了解文化生活的“喜”
和“忧”,是学生学会辨识 各种文化现象,选择健康向 上的文化生活的基础。
教学难点
发展人民大众喜 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确立依据: 准确把握大众文化的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 在文化建设中发展面向广大 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 声,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主 义的大众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文化青州》为切入点,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和图片思考问题
并回答
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1.色彩斑斓多种选择2.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让学生阅读教材, 找
出答案
学生阅读教材
找出答案。
,问题简单,自学可得出结论。
( 二) 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
1、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
2、我们提倡大众文化
3、流行与经典
1、需三多
2、分析提倡的大众文化内涵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比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对学
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阅读材料,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进行讨论, 组织答案代表发言。
通过探究活动比较,弄清二者区别,不
,容易遗忘
课堂知识体系的构建
引导学生回顾
知识,总结收获
多媒体展示,共
同回答
培养学生总体上构建知
识的能力
当堂检测
教师点评。
学生自主完成
巩固知识,
反馈教学效果。
情感升华
让同学列举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文化生活,是否健
康
从点滴小事例举如何低于不良文化侵蚀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清楚
教学反思
本课结合学生身边的现象, 通过情景教学, 既增加了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把握也就更透彻.
1文化生活中的喜
2Hale Waihona Puke 文化生活中的忧3.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给我们的启示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word说课教案

《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思路2008.01.28一、本课所在单元在全书的地位第四单元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整个文化生活教材的逻辑亮点和最后的落脚点。
(具体内容由幻灯片演示过程中讲解)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整个文化生活教材采取的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路,在前三单元关于文化的含义、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创新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上,把学生所学的抽象知识落实在学生平日的具体生活行为中。
而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又是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的逻辑起点,说明要想发展文化,先要走进去对文化进行体验。
所以学好第八课的内容是学好第四单元的前提。
二、教学目标: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了解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了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了解我们的大众文化是保持多样性与倡导主旋律相结合的。
我们在一起商讨的过程中认为,《走进文化生活》的核心就在于“走进”二字。
这既是教材对本课内容的要求,又是对老师和学生对本课的教学与学习的要求。
不能突出“走进”这个词,其实就不能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完整地表现和达成。
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生活多样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2)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现在人们文化生活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3)了解大众文化,以及如何发展大众文化。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文化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进行正确的选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影响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因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既又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高二政治必修3 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必修3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标导学一.知识目标1.识记大众文化、文化市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2.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发展大众文化的举措、发展多样性文化的意义。
3.联系实际,分析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通过实例,正确看待文化生活。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当前文化建设的现状,评价文化市场、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全面了解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坚定爱党、爱国信念。
问题探究有媒体报道指出:现代大众传媒的低俗之风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主要表现在:一、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大款的私生活、丑闻、官司和琐事上;二、媒体的报道漠视贫困,轻视正义;三、渲染暴力色彩,过度追求猎奇;四、把一些低俗的东西当作时尚的东西加以标榜、推崇,有人归纳为“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
”1.上述关于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的低俗之风对文化生活的消极作用?3.我们需要和倡导的是什么样的文化?教材预览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许多文化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3.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采用现代科技和机器设备规模化地生产文化产品,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广泛传播,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市场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