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读书笔记模板
【读】《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读书笔记之三

【读】《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读书笔记之三【书籍信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作者:M·H·艾布拉姆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笔记说明】本书为著名的现代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同时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
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此份笔记就每一章节的内容做“主要观点”和“总结与分析”两大版块的陈述。
“主要观点”即对书中所涉及主要观点的提炼与罗列;“总结与分析”是对前一部分所列观点的概括与理解。
也许在少数章节中存在某一版块的缺失,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章浪漫主义关于艺术和心灵的类比一关于“表现”的各种隐喻主要观点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表现”是使用最多的术语之一。
19世纪早期的批评仍然把诗歌比喻为表现或意象,隐含着艺术就是镜子的比方,但其反映物所映现的是某种心境而非外界自然。
以画喻诗(十八世纪)→音乐取代绘画的位置(浪漫主义时期)。
诗歌是内在与外在、心灵与物体、激情与各种感知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是它们合作的结果。
镜子无论是朝向诗人还是朝向外部世界,都只能从单一的方向来反映事物,因此哈兹里特在镜子之外加上了灯,从而表明诗人所反映的世界沐浴在自己的情感光芒之中。
柯尔律治的演讲《论诗或艺术》生发的隐喻:艺术是客观事物与主观世界结合而成的产品。
一些隐喻:A 拜伦:诗歌就是激情;诗“是想象的岩浆,喷射出来可以避免地震”;作诗比作生孩子B 雪莱在阐述其对诗的初始定义时提到了“风奏琴”。
总结与分析浪漫主义者通常需要借助某种隐喻来揭示诗歌的特性,而这种隐喻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主流思想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这代人中。
这种变化为后人了解诗歌理论乃至一切艺术理论的总体变革提供了方便的索引。
二情绪和诗歌对象主要观点诗歌背离事实的原因:A 传统看法:诗歌所反映的自然经过了人为的重组、过滤或修饰。
《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学)》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读完了,这本讲座一般般吧,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还是坚持读完了。
目录分析
《北大讲座》(精 华集)编委会
《北大讲座》编委 会
文学何为?
重返先锋:文学与记 忆
当年海上惊雷雨
说古典诗词创作的 “奇思”及其艺术表 现
诗是头朝下栽进我们 生活中来的一块陨石
女性诗歌:
1
“误解小词典”
如何感受诗歌 2
之美
3 盛唐气象与诗
仙李白
4 《红楼梦》是
一部开放性的 小说
5 《红楼梦》的
欣赏
林黛玉之死 女娲神话的民俗研究
《源氏物语》在中国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0
似1 与 不 似 之 间——金庸 和大仲马小 说的比较研 究
0 2
漫谈德国文 学批评教皇 赖希·拉尼 茨基
0 3
帕斯与《太 阳石》
谢谢观看
北大讲座精华集(文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领域
感兴趣 热点话题
精神 红楼梦
文学
诗歌
讲座
讲座
大学生 中国
诗词
文学
小说
艺术
电影
表现
文化
诗
内容摘要
从我社已出版《北大讲座》第1到26辑中相关内容精选而成,本辑包含文史哲领域的精彩讲座文章,读者对 象为对文史哲领域的热点话题感兴趣的大学生群体。计划以软精装形式出版,宜读宜藏。计划以软精装形式出版, 宜读宜藏。计划以软精装形式出版,宜读宜藏。
0 4
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精品8篇)

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精品8篇)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篇1大学生读书笔记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要素:1.____标题____:明确、简洁地表述你正在阅读的书名。
2.____作者____:书名下面,简要介绍作者的姓名和身份(如:作者姓名、职业、所属机构等)。
3.____阅读日期____:记录下你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日期,以及你结束阅读的日期。
4.____读书目标____:在开始阅读之前,明确你的阅读目标。
例如,你可能想要理解书中的某个特定概念,或者理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
5.____摘要____:在书评的开头,提供一个简短的摘要。
这个摘要应该涵盖书中的主要情节和关键点。
6.____书评____:这是读书笔记的核心部分。
这部分应该详细描述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和评价。
你可以讨论书中的主题、论点、证据、语言风格等。
同时,你应该表达出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7.____问题和讨论____:根据你的读书笔记,提出一些问题或进行讨论。
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书的主题、作者的观点,或者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8.____结论____:在书的结尾,给出你的结论。
这个结论应该基于你对书的深入理解,以及你对于书中重要主题和个人观点的思考。
9.____注释____:如果有的话,记录下你在阅读过程中做的笔记或者在书中看到的引用。
10.____参考书目____:列出你在写读书笔记时引用的所有****。
这包括书籍、期刊*、在线资源等。
以上是大学生读书笔记的一般格式,但并不是绝对的。
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目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重要的是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你读过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你发展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大学生手写读书笔记模板篇2大学生读书笔记:生命之源——水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生命之源——水》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生命之源——水》是由一位知名的环保专家所著,主要探讨了水资源的珍贵和人类对水的依赖。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精品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作者精心整理这篇《美学原理》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寻找、在探索,试图解开生活中那些美学的奥秘。
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一盏明灯,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这本书《美学原理》正是这样一盏明灯,它为我们揭示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让我们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法教授,他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书中,张法教授从多个角度对美学进行了阐述,包括美学的基本概念、审美心理、艺术创作等。
他以清晰、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些概念,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学的魅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意识到,美学并非遥不可及的学科,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比如,在我们的言谈举止中,语言的美学、节奏的美学、情感的美学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感知。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创造美。
同时,书中的一些实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作者提到了唐代诗歌的鼎盛,那是中国美学的高峰。
这些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有豪放派的磅礴大气,又有婉约派的柔美细腻。
这些例子使我认识到,美学并不只存在于遥远的古代,它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的时代。
然而,《美学原理》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书中的一些理论阐述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复杂。
对此,作者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尽量简化语言,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此外,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操作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美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总的来说,《美学原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美学的基础知识,让我们对美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美学的实践价值。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文化史》是一本由张传燧教授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该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礼乐制度为主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大一统为主导,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史记》等文学巨著,以及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玄学为主导,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世说新语》等文学巨著,以及山水画等艺术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盛世为主导,强调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金刚经》等文学巨著,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理学为主导,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统一。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
此外,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成就。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中国文化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包括了哲学、宗教、艺术、科技、文学、社会等方面。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格式(精选10篇)

大学生的读书笔记格式(精选10篇)大学生的读书笔记格式篇1大学生读书笔记1.《围城》钱钟书著读书笔记:《围城》的英文译名“FortressBesieged”以城堡被围困喻示人的精神危机。
“围城”取自《易经·蒙》“乘马班如,城复于隍”,其上下文是:“九曰,乘其阴之长言,交相无易,长在命。
”以本卦上卦为乾为马,下卦为坎为水,“马涉成水”,或“马陷于水”,坎陷之象。
但坎陷也可以借为溪涧,即城河,所以围城之意就与《易经》中本意不同了。
但钱钟书在这里又别有创意,借用了围城之意。
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个典型的书呆子,读了一点书,又留过洋,但回国后连工作也找不到。
不得已买了个假博士文凭,在大学里充任教授,后来又被解聘。
从此,他“踏遍”了三闾大学、上海、重庆、上海、南京、上海、三闾大学、重庆、上海、南京、上海、三闾大学、上海等大小城市。
每到一地都是寄人篱下,不得安生。
这是因为他性格孤傲,不善交际,对人对事只知按本本办事,不知变通。
尤其在婚姻问题上,他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与各种类型的女人周旋,结果总是鸡飞蛋打,徒劳无益。
但他却不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在生活上他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他的岳父家是当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岳母精明强干,女儿妖冶妩媚。
方鸿渐既不敢违抗岳父家人的意愿,又不能得到岳父家人的欢心,只能在大家庭中扮演受气挨骂的角色。
最后只能狼狈地逃离自己的家。
《围城》是一部极具讽刺的小说,作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到三闾大学,是为了使小说更有现实性,因为三闾大学既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又是有色中国教育的典型代表,它既是一座“围城”,又是一个大舞台。
舞台上的主角方鸿渐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知识分子。
2.《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读书笔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5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全书共3卷5册,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经历为线索贯穿始终。
读书笔记大全模板(精品8篇)

读书笔记大全模板(精品8篇)读书笔记大全模板篇1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步入大学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
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
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
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至于韩非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片繁荣。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
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
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
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身于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着深切地了解。
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
但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只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等不利国民生计的主张不适合他,才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
“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级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
“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
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
在我看来,提出此观点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为人民着想。
为人民谋福的思想家。
治理国家,墨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
视人如己,爱利万民,不亏人自利和人不关己则为“兼爱”。
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知爱己,利己,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才相互敌对。
如今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视野却在不断地缩小。
当社会把宣传好人好事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社会风尚由此可窥知一二。
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通用8篇)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通用8篇)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篇1《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我们上一代人的成长。
作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__,沙俄__下的黑暗与罪恶是他成长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也铸造了他独特的成长方式。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
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
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
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
读书笔记怎么写格式模板篇2《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木匠把一块能说话的木头雕刻成一个有生命的木偶,并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
给他取名为皮诺乔。
老木匠很穷,宁可卖掉上衣,也要供皮诺乔上学。
可是他却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
获得了好心老板的五枚金币,但在回家的路上受到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被吊死,幸好遇到仙女才得救。
回到家,一只蟋蟀劝他做一个好孩子,他非但不听劝阻,反而打死了蟋蟀。
事后,在老木匠的规劝下,他终于想通了,一心用功学习,想成为一个好孩子,谁知又经不住诱惑,在坏同学的带领下去了玩具国,变成了一头驴,后来经仙女搭救而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