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楼弱电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智能化工程评估报告

智能化工程评估报告甲供自行采购自行采购自行采购自行采购自行采购自行采购自行采购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①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混凝土浇筑时未按要求加强钢筋的绑扎,给水管道安装不规范等。
监理人员及时提醒施工单位整改,并进行了现场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②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质量进行了日常监督,并定期组织验收工作。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施工工作。
3.竣工验收:①本工程在竣工前,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全面的验收,包括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联系单、工程质量验收报告、竣工图纸及技术说明书等文件的审核,以及现场勘察、检查、测试等工作。
②经过验收,本工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符合智能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
四、评估结论:本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了施工、监理和验收工作,确保了工程质量的合格。
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及时提醒施工单位整改,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本工程智能化工程质量评估结论为:合格。
XXX和XXX一起完成了这个项目的评估工作。
他们使用了XXX-75-5(3)、PK-RB1500/S、PK-3391A/PC18、PK-3391B/PC17、PK-1060/GL、XXX、XXX、PK-RB1400/S、PK-3350/PC11L、PK-3350/PC11L、PK-1060/GL、TM3340、XXX、TL8101、DS-2CC11A1P-XY、DS-2CC11A8P-FXG、DS-2CC12A2P-ITB、DS-2CC51A7P-WD、DS-2CC11A8P-FXG、DS-2CC11A1P-XY、DS-2CC572P-FDXZ、DS-8116HWS-SH/RTG、2TB ST2000VX000、21"液晶监视器、DS7400XI、XXX、DS7447E、XXX、快速道闸(地下车库)、进口控制机(地下车库)、出口控制机(地下车库)、远距离RFID微波读卡器(地下车库)、UPS主机功率40KVA、UPS主机功率1KVA、室内低照度彩色枪式摄像机、室内彩色防眩光枪式摄像机、红外枪式摄像机、宽动态半球摄像机、室外彩色防眩光枪式摄像机、室外低照度彩/黑摄像机、电梯专用摄像机、16路硬盘录像机、硬盘、液晶监视器、周界报警主机、周界报警键盘、XXX等设备和材料。
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

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为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和设施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保障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然而,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建筑中电气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系统通常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弱电系统(如通信、安防、消防等)以及控制系统等。
供配电系统是电气系统的核心,负责将外部电源引入建筑,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转换,以满足不同设备和负荷的需求。
其特点是电压等级多样、设备复杂,需要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照明系统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还要能够根据环境和使用场景进行智能调节,以实现节能和舒适性。
它具有分布广泛、控制灵活的特点。
弱电系统涵盖了众多子系统,如通信网络、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这些系统对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且相互之间需要协同工作。
控制系统则是整个电气系统的“大脑”,通过对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二、电气系统安全性评估的重要性及内容安全性是电气系统运行的首要条件。
电气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火灾等严重后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电气系统安全性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评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护等级、接地情况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例如,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的绝缘老化可能导致短路故障,引发火灾;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不当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事故。
2、线路敷设的安全性检查线路的敷设方式、布线间距、防火措施等是否合理。
线路过载、短路、漏电等故障往往与线路敷设不规范有关。
3、用电环境的安全性考察建筑内的湿度、温度、粉尘等环境因素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因素。
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评估报告智能建筑是指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将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应用于建筑设计、建造、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分部工程在监理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评估报告是基于对智能建筑分部工程进行全面评估的结果,旨在对该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工程质量评估1.分部工程的建造质量通过检查分部工程的施工记录、检测报告和验收资料,发现分部工程整体建造质量较好。
各项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符合规范要求,各项参数指标在合理范围内。
2.分部工程的设备品质对智能建筑分部工程所涉及的各种设备进行了检验,并与设计要求进行了对比。
设备的品质良好,各项功能正常,并能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分部工程的材料使用分部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均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无明显的质量问题。
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过程符合项目管理规定,材料的使用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成本。
二、工程安全评估1.分部工程的安全设计分部工程的安全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
在设计中考虑了各种风险和隐患,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局合理,降低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2.分部工程的施工安全对分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施工人员遵守了安全操作规程,各项施工工序都配备了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未发生重大事故和安全事故。
3.分部工程的使用安全分部工程的设备和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各项安全措施也完善,能够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
三、工程合理性评估1.工程造价合理性对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的造价进行了评估,发现整体造价与工程的规模、技术要求相符合。
工程的预算编制和招标采购等流程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2.工程设计合理性分部工程的设计方案符合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能够满足设计目标和功能。
智能化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TAHANK YOU
监理工作情况:
隐蔽验收情况:
所有楼层电工管预埋以及地下室桥架安装由总包中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电线电缆敷设 以及设备安装由专业分包单位浙江森晟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在隐蔽之前经施工单位自检、自 查合格后,将各项隐蔽验收资料报监理部,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核查资料齐全、完整后,组织 业主现场代表、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收,依据施工图及 变更工程联系单,对现场预埋管线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同意隐蔽;如验收不合格,则 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现场监督整改,经整改后复查合格,同意隐蔽,签署相关资料。
04
现场实体检测情况:
现场实体检测情况:
在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对 各子系统如:周界防范系统、视频 监控系统、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 巡更管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住 户报警系统、UPS电源及防雷接地 系统进行了现场测试及试运行验收 其结果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05
分部分项工程评定:
分部分项 工程评定:
02
监理工作依据:
监理工作依据: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 订的监理委托合同书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 订的施工合同
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联 系单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规范》(GB50339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统一标准》(GB503002013)
监理工作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03
监理工作情况:
监理工作情况:
进场原材料报验情况: 技术复核情况: 隐蔽验收情况:
监理工作情况:
进场原材料报验情况:
本工程进场材料与设备中阻燃电工管和可视对讲设备均为甲供。其他如电 线电缆、桥架以及监控、道闸、周界防范系统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所有材料和设备按建设程序进行了报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供的厂家 资质、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了审核。
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与效果评估实验报告

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与效果评估实验报告1. 引言智能建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居住环境。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评估智能建筑系统,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2. 实验设计2.1 系统设计方案本实验采用了一栋智能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以下智能化系统:2.1.1 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光照传感器感知室内外光线强度,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1.2 智能温控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控制空调设备,提高室内舒适度。
2.1.3 智能安防系统: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采集室内外画面,并结合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人员出入的自动识别和监管。
2.1.4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表实时记录电能使用情况,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能源使用优化建议,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2.2 实验过程在实验楼内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并连接到中心控制系统。
对各个智能子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协调配合。
同时对实验楼内人员的反馈和体验进行调查和收集,以评估智能建筑系统对居住者的影响和满意度。
3. 实验结果3.1 智能照明系统效果评估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居住者反馈调查,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准确感知室内外光照情况,并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这不仅提高了室内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还显著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3.2 智能温控系统效果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湿度情况自动控制空调的运行,提供了一个稳定舒适的室内环境。
居住者对室内温度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同时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改善。
3.3 智能安防系统效果评估采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室内人员的身份,并对非法侵入行为进行及时报警。
实验结果显示,智能安防系统在保障工作和生活安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被居住者广泛认可和接受。
3.4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效果评估通过智能电表实时记录电能使用情况,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提供能源使用优化建议,帮助居住者合理决策能源使用。
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评估报告

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监理评估报告XXX--XXXX建设项目监理质量评估报告(智能建筑分部工程)编制人:批准人:上海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XXXX-XXX建设项目监理部2019年月日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特点:(1)本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应急相应系统、闭路电视保安监控系统、防雷与接地安装等子分部工程施工。
1)本工程的通信网络系统采用光纤到用户单元的方式;整个一、二期厂区为一个用户单元。
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位于园区(一期);B、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等。
C、设置消防控制室,对整个建筑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盘、消防联动控制盘、火灾应急广播主机、消防专用电话总机、CRT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设备,直线电话及备用电源设备等组成。
UPS电源保证断电后消防设备正常工作3小时以上。
3)综合布线系统A、电话电缆和数据光缆由市政电信部门引入通信机房的语音主干,根据工程近期和远期终端设备需求,配线应留有扩展余地。
B、本项目仅考虑布线的干线通道,不涉及网络设备等。
根据业主的不同使用要求,在不同的房间设置语音信息插座。
C、信息插座选用标准的6类RJ45信息插座,墙上安装。
出线盒嵌墙暗装时盒底离地0.3m。
D、有关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确定厂家后与甲方协商确定,网络设备则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自行配备。
4)应急相应系统本工程设置的应急相应系统必须配置与上一级应急相应系统信息互联的通信接口。
5)闭路电视保安监控系统A、闭路监视主机设置在园区一期消防控制室。
B、本工程各出入口,电梯轿厢内及二层以上各层走道内均设闭路监视摄像机,走道内保安监视摄像机吸顶安装,各电梯内的摄像机均进过JDG管由顶层桥架穿至电梯机房内预留,电梯轿厢内线缆由电梯供应商提供。
智能化工程验收质量评估报告

湖北能源调度大楼弱电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9月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自评报告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湖北能源调度大楼建设单位: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清江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包单位: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分包单位: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湖北能源调度大楼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由地上39层主楼(含3层裙房)、局部40层及地下3层组成的超高层综合性高端商务办公楼;总用地面积约9356.3m2;总建筑面积9757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2070m2,地下建筑面积25506m2。
总建筑高度为167.8m。
其中,地下3层主要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面一层含大堂、商务大厅、次门厅、茶座休息、消防控制中心等。
地上二层含餐饮、厨房;地上三层含400人多功能厅和会议中心;地上四层为档案中心;地上五层至十四层,十六层至二十七层为商务出租;29楼北侧半层为集团员工办公使用,30-38层为集团办公楼层;39楼为电力、天然气调度中心和煤炭交易中心,避难层设置在十五层和二十八层;顶层为机房设备层及屋顶花园。
二、深化设计及施工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G16-200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9-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六类布线国际通用标准》EIA/TIA-568B.2-1-200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控制网络HBES 技术规范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GB/Z 20965-2007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物业管理ISO9002》GB/T19002-19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三、施工情况:1、进场原材料报验及取样检测情况:A、本工程所有进场材料,监理单位均要求按施工程序进行了报验。
智能化工程验收质量评价报告

智能化工程验收质量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二、验收过程1.设备验收对智能化设备进行技术性能测试,包括设备功能、控制精度、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评价。
验收结果表明,设备的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可以正常运行。
2.生产线验收对智能化生产线进行生产能力测试,包括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测试结果,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3.控制系统验收对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符合设计要求。
4.安全监测系统验收对安全监测系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和数据准确性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测生产环境,及时发现并报警,对防范各类安全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整体绩效评价综合上述测试结果和相关数据,对智能化工程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达到了设计要求,各项指标和要求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建议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
2.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有待改进,建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响应性能和稳定性。
3.安全监测系统的报警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议增加故障自检和报警功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部分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存在数据丢失的问题,建议对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四、验收结论根据对智能化工程的全面评估和测试结果,本次智能化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存在问题,建议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以提高智能化工程的综合效益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大楼弱电智能建筑系统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XX 大楼 建设单
位:
XX 有限公司 设计单
位:
XX 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
位:
XX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包单
位:
XX 集团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XX 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能源调度大楼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 ,由地上 39 层主楼(含 3 层 裙房)、局部 40层及地下 3 层组成的超高层综合性高端商务办公楼;总用地 面积约 9356.3m2;总建筑面积 9757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72070m2,地下建 筑面积 25506m2。
总建筑高度为 167.8m 。
其中,地下 3
层主要为停车库及设备 用房;地面一层含大堂、商务大厅、次门厅、茶座休息、消防控制中心等。
地 上二层含餐饮、 厨房;地上三层含 400 人多功能厅和会议中心; 地上四层为档 案中心;地上五层至十四层,十六层至二十七层为商务出租; 29 楼北侧半层 为集团员工办公使用, 30-38 层为集团办公楼层; 39 楼为电力、天然气调度中 心和煤炭交易中心, 避难层设置在十五层和二十八层; 顶层为机房设备层及屋 顶花园。
二、深化设计及施工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G16-2008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9-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六类布线国际通用标准》EIA/TIA-568B.2-1-200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 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 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45-95 2005 版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控制网络HBES 技术规范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GB/Z 20965-2007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物业管理ISO9002》GB/T19002-199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 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4959-9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
三、施工情况:
1、进场原材料报验及取样检测情况:
A、本工程所有进场材料,监理单位均要求按施工程序进行了报验。
首先由
监理部对我们公司所提供的厂家资质、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相
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了审核,在能满足本工程需要的同时,组织业主、监
理单位及材料员进行现场验收,严格核对生产规格、生产日期、品牌、数量等是否与所报资料相一致,检查进场材料的外观质量,经现场验收合格后现场见证抽取试样,并跟踪送检,经测试合格后,同意投入本工程拟定部位使用。
如测试不合格,则责令清退出场,并附报相关退场书面文件。
B、主要使用材料经现场验收及抽检复试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技术复核情况:
在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经我们公司自检、自查后报验监理,由监理单位监督施工技术人员对管线、预埋管及设备的标高、设计位置等进行了技术复核,经复核合格后方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如出现偏差监理单位则要求进行现场调整、整改,整改完成经复查合格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
隐蔽验收情况:所有电线、电缆导管及电线、电缆在预埋在隐蔽之前,经自检、自查合格后,将各项隐蔽验收资料报监理部,经监理工程师核查资料齐全、完整,再由专业监理组织业主现场代表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收,依据施工图及变更工程联系单,对现场预埋管、线及埋设器材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同意隐蔽;如验收不合格,则书面通知我司,并现场监督整改,经整改后复查合格,同意隐蔽,签署相关资料。
四、实体检查情况:
现场实体检情况:
在智能建筑系统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各子系统如:弱电桥架线槽系统、电梯五方对讲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数字无线对讲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出入口门禁与电梯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一卡通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会议系统、机房工程、网络电视系统、建筑设备监控与能源管理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安防集成
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系统等进行了现场测试及试运行验收,其结果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五、分部、分项工程评定:
智能建筑工程分部评定
六、资料核查情况:
智能建筑化工程完成后,在监理部的督促下,已将智能化资料进行了全
面整理及汇总,经核查各项施工技术资料齐全、完整。
七、综合评定:综合上述各项质量控制情况、实体检测情况以及施工技术资料核查情况,湖北能源调度大楼弱电智能建筑工程评定为“合格”。
XX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能源调度大楼弱电智能建筑工程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