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原则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教材采购管理制度

教材采购管理制度

教材采购管理制度教材采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教材采购的公正、透明和高效,许多学校建立了教材采购管理制度。

本文将分为十二个小节,从不同角度探讨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内涵和作用。

一、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意义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教材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它可以规定采购的程序、标准、要求,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责。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教材采购的效率,保证教材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二、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内容教材采购管理制度通常包括教材选用的程序、教材采购的依据和标准、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决策的参考指标等。

其中,教材选用的程序要明确各方参与的角色和责任,采购的依据和标准要明确教材的质量和教学需求。

三、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程序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程序主要包括需求申报、供应商选择、采购决策、合同签订等环节。

需求申报环节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员共同参与,明确教材的需求和数量。

供应商选择环节需要根据教材的质量和价格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比较,采购决策环节需要教师和学校管理员共同参与,最终确定采购方案。

合同签订环节需要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四、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层级关系教材采购管理制度通常需要与学校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和协调。

例如,需求申报环节需要与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相衔接,供应商选择环节需要与采购合同管理制度相协调。

五、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执行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

这就要求教师、学校管理员和供应商都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

六、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改进教材采购管理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材采购管理制度的影响教材采购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避免采购中的不公、不正和浪费现象,确保学校教材采购工作的高效和顺畅。

培训机构教材管理制度及流程

培训机构教材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规范培训机构的教材管理,确保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培训机构所有教材的采购、使用、存储、回收等环节。

三、教材管理制度1. 教材采购(1)采购部门负责教材的采购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及市场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2)采购部门应选择信誉良好、教材质量高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3)教材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教材质量。

2. 教材验收(1)教材到货后,采购部门应及时组织验收,检查教材的完整性、准确性、适用性等。

(2)验收合格后,填写《教材验收单》,由验收人、采购人签字确认。

3. 教材使用(1)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

(2)教师应关注教材的更新,及时补充或替换过时内容。

(3)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应尊重版权,不得擅自复制、翻印教材。

4. 教材存储(1)教材存储应选择干燥、通风、防潮、防尘的场所。

(2)教材应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

(3)存储教材应定期检查,确保教材完好。

5. 教材回收(1)教材使用完毕后,由教师收回并上交至教务处。

(2)教务处对收回的教材进行清点、整理,并记录在案。

四、教材流程1. 教材采购流程(1)采购部门根据教学计划及市场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2)采购部门选择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3)教材到货后,采购部门组织验收。

(4)验收合格后,填写《教材验收单》。

2. 教材使用流程(1)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择教材。

(2)教师组织学生使用教材。

(3)教师关注教材更新,及时补充或替换过时内容。

3. 教材存储流程(1)教材到货后,由采购部门负责存放。

(2)教材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

(3)定期检查教材,确保完好。

4. 教材回收流程(1)教材使用完毕后,由教师收回。

(2)教务处对收回的教材进行清点、整理。

五、监督检查1. 教务处负责对教材管理制度及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教材管理制度及流程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公司培训教材管理制度

公司培训教材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培训教材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材的选用与审批1. 培训部门负责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和员工培训计划,提出教材选用建议。

2. 选用教材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内容科学、系统、实用;(3)结构合理、逻辑清晰;(4)适合公司员工实际需求。

3. 培训部门将教材选用建议提交给人力资源部进行审核,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专家对教材进行评审。

4. 评审通过后,人力资源部将教材选用建议报公司领导审批。

5. 经审批通过的教材,由培训部门统一采购。

三、教材的编制与修订1. 培训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内部培训教材,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培训目标;(2)培训内容;(3)培训对象;(4)教学方法。

2. 教材编制完成后,由培训部门组织内部评审,确保教材质量。

3. 教材修订应根据以下情况进行:(1)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发生变化;(2)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发生变化;(3)员工培训需求发生变化;(4)教材内容过时。

4. 教材修订完成后,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审批。

四、教材的保管与分发1. 教材的保管由培训部门负责,建立教材台账,确保教材的完好。

2. 教材分发应根据培训计划进行,培训部门负责向参训人员发放教材。

3. 参训人员应妥善保管教材,不得随意涂改、撕毁或遗失。

五、教材的回收与销毁1. 培训结束后,培训部门负责回收教材。

2. 教材回收后,培训部门进行清点,如有损坏或遗失,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3. 教材回收后,由培训部门负责销毁,确保教材内容不外泄。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公司培训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培训机构教材教辅管理制度

培训机构教材教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培训机构教材教辅的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培训机构所有教材教辅的采购、使用、管理及更新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教材教辅的合法性、适宜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满足教学需求,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第二章教材教辅采购管理第四条教材教辅的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采购的教材教辅必须合法出版,具备相应的出版资质。

2. 适用性:教材教辅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适合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

3. 科学性:教材教辅内容应科学严谨,符合教育规律。

4. 实用性:教材教辅应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使用。

第五条教材教辅的采购程序:1. 教研部门根据教学需求,提出教材教辅采购建议。

2. 采购部门负责对教材教辅进行市场调研,比选供应商,确保采购质量。

3.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内容、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等。

4. 采购部门验收教材教辅,确保符合采购要求。

第三章教材教辅使用管理第六条教材教辅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使用: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需求,合理使用教材教辅。

2. 科学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教材教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及时反馈:教师应关注教材教辅的使用效果,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第七条教材教辅的使用流程:1. 教研部门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材教辅使用计划。

2.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教辅。

3.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材教辅,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教辅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教材教辅更新管理第八条教材教辅的更新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更新: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材教辅。

2. 合理调整: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调整教材教辅的内容和结构。

3. 高质量更新:更新后的教材教辅应保证质量,满足教学需求。

第九条教材教辅的更新流程:1. 教研部门根据教学需求,提出教材教辅更新建议。

2. 采购部门负责对教材教辅进行市场调研,比选供应商,确保更新质量。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GSP培训教材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GSP培训教材
监督与复评
获得GSP认证后,食品经营企业需要 接受认证机构的定期监督和复评, 以确保持续符合GSP标准。
28
食品经营企业GSP实施要点
设施与设备管理
人员培训
企业应确保所有员工接受GSP相 关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 操作技能。
企业应提供符合GSP要求的设施 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确保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阐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的目的、程序和方法,以及持续改进的思路和措施,推 动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024/1/25
10
02
GSP概述与基本原理
2024/1/25
11
GSP定义及发展历程
GSP定义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s,简称GSP)是药品经营管理和 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旨在确保药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与安全。
改进措施制定与实施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 应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明确 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跟踪验
证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04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 断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 完善,提高医疗器械经营质量
管理水平。
2024/1/25
26
06
GSP在食品经营企业应用 实践
2024/1/25
机会和潜在的风险。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方案
03
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方案,包括组
织结构、职责、资源、程序、过程和输出等的设计。
16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审批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的发布和实施

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范文(4篇)

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范文(4篇)

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培训教育活动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第二章培训教材管理第五条培训教材包括教材、教辅材料、参考书籍等。

第六条培训教材的选用应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第七条教材的选用应经过专家评审,并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八条培训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九条培训机构应当建立教材库存制度,定期清查教材库存数量及使用情况。

第十条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教材的管理,防止遗失、损坏和过期。

第十一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正确使用教材,并对学员进行教材的指导和解读。

第十二条学员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应爱护教材,不得私自涂写、破坏或转借他人。

第十三条培训机构应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和更新教材。

第十四条培训机构应建立教材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员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以改进教材质量。

第三章教学资料管理第十五条教学资料包括教案、课件、试题、作业等。

第十六条教学资料的制作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

第十七条教学资料的编写和制作应经过教研部门的审核,并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第十八条教学资料的存档应分类、整理、编号和标注,方便查询和使用。

第十九条教学资料应定期更新和修订,使其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

第二十条教学资料的使用应遵守版权法和学术规范,不得抄袭、篡改或盗用他人作品。

第二十一条教学资料的备份应定期进行,确保教学资料的安全和完整。

第二十二条教学资料的使用应在教学活动中向学员进行开放和展示。

第四章教学器材管理第二十三条教学器材包括实验器材、教学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第二十四条教学器材的选用应符合教学需求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教学器材的采购和维护应符合有关规定,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PMC全套培训教材

PMC全套培训教材

工厂管理全套培训教材第1章采购管理本章重点讲述了工厂采购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包括准备采购订单计划,整理物料清单和文件、发出采购订单、签定协议发及对合同进行跟踪等内容,还讲述了怎样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管理,并给了邮实用的表单供参考。

第一节采购的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1、采购部门的职能有哪些?采购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1)及时掌握所需要的采购信息,保持良好的内部沟通。

(2)调查和掌握生产所用物料的供货渠道,寻找物料供应来源。

(3)建立供应商档案,与供应商联络,以防止紧急状况时找不到替代的供应商。

(4)参考原料市场行情,要求供应商报价。

(5)对供应商的供应价格、材料质量、交货期等作出评估,了解公司主要物料的市场价格走势,制作采购文件,采购所需的物料。

(6)按照采购合同协调供应商的交货期。

(7)协助质量部门检查进厂物料的数量与质量。

(8)协助物料控制部门对呆滞料与废料进行预防和处理。

2、采购的质量保证协议主要有哪些作用与内容?(1)质量保证协议的作用:①对供应商明确地提出质量要求,协议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检验、试验与抽样方法应得到双方认可和充分理解。

②通过与供应商的配合来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

(2)质量保证协议的要求:①质量保证要求应得到双方认可,防止给今后的合作留下隐患。

②质量保证协议应当明确检验的方法及要求。

③质量保证协议上提出的质量要求应考虑成本和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3)质量保证协议中提出的质量保证要求可包括下列内容:①双方共同认可的产品标准。

②由供应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由公司第三方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价。

③本公司的接收检验方法(包括允收水准AQL的确定)④供应商提交检验、试验数据记录。

⑤由供应商进行全检或抽样检验与试验。

⑥检验或试验依据的规程/规范。

⑦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工作条件,明确方法、设备、条件和人员技能方面的规定等。

3、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有哪些?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主要有:(1)寻求更合适的供应商。

采购管理培训教材(PPT 53页)

采购管理培训教材(PPT 53页)
18
5.什么样才是好的采购员:采购员必备 能力外,要有合理的采购计划,遵守5R (适时、适价、适质、适地、适量)原 则,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加于管理, 不断提高。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情况 下,降低采购成本。
19
6.采购人员应扮演的角色和能力
• 角色 • 谈判者 • 法务专家 • 生意人 • 物流专家
买方市场采购策略 卖方市场采购策略 全球采购策略
价格波动大时,采取多次且少量的采购 采购市场中物资供货量大于需求
价格相对稳定,则货比三家,择优采购
采购市场物资价格季节性差价明 采购旺季少购,淡季多购,与供应商达

成长期合作,获得最优价格
要求采购核心竞争价值高的物资 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供应商
网络采购策略
22
9.采购成本控制策略的适用情况和措施
成本策略名称
要求或特点
措施
联合采购策略
同区域存在相同需求的其它企业 企业联合其它企业进行大批量采购
外包采购策略 JIT采购策略
将非核心竞争物资或服务的采购业务外 要求外包比自采节省资金和人力
包给中间商或采购机构
要求企业生产中零库存废品
需要多少物资采购多少物资
1、协助资材主管做好仓储规划和布局工作。2、做好物资入库前堆放场地、物资储位的安排工作。3、组织物资入库验 收工作,验收结果无误后签字确认。4、做好危险品管理工作,防止危险品安全事故的发生。5、根据库存情况计算安全 库存量,及时作请购备库。6、对仓库环境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仓库环境干净、整齐、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7、 根据相关程序,做好物资出库管理工作。8、定期组织对各仓库进行盘点,确保帐物相符,并对盘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改善。9、做好ERP物资进出台账工作。10、定期组织对积压在仓库里的呆废料进行清理,并统计上报处理。11、填写仓 库有关报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底部加定位滑块
4
刀头焊接在刀体上,
与机床定位基准一致,
磨削成型刀
45
万事皆有因: • 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 • 问题它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碰到的“朋友”。 • 我们需要持着找朋友的态度来找出问题发生的原
因。 • 考虑对特性影响的大小,和对策的可能性,深究
要因(不一定是最后的要因)。 • 追查要因的时候,要由全员讨论决定。
费用报销单不能 及时收集
银行对帐单不能及时收到 营业部担当人不能及时 收到客人的付款通知书 供应商更改发票
销售发票确认太慢 费用报销截止日期不清楚
国定资产是否资本化不明确
采购的发票传递 不及时
实际收到的部品数量与 发票数量有差异
55 天天 结结 帐帐 问问 题题
其他
工作
管理
■因果图 案例4 设备科
17
头脑风暴法:一种通过集思广益、发 挥团体智慧,从各种不同角度找出问 题所有原因或构成要素的会议方法。
脑力激荡法!!
18
6要素:
环境 测量
人力 6M 方法
机械 物料
19
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整理问题型
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 而是结构构成团系。
原因型
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 ……”来写。
作业不规范 凭经验

怕麻烦
偷懒

怕累 5



无标准 夹料
太紧 太松
冲床调度不够 太早
设备不足 架料机损坏
太短 太长
线 调 整
未教育
8
调整方法不统一
太迟 脱料
调整不当
送距 效
用错

不通电
判断错误 材质差
材厚不一

时机不当
感应不灵
材料
方法
收料机 6 其它
案例分析纠正结果:
机器 不规范

经验少
老化
X设备

硫化温度低
时间长

投料量大


设备
方法
展开类型(2): 按工序项目
下料 车
牌号
成份
扩孔
磨孔

刀具刃度
技术

乳化剂
研磨剂



刀痕
走偏 乳化剂
刀具材料
技术


刀具磨损


钻孔
铰孔
展开类型(3): 按原因罗列
铁屑清 除干净
工具头 间隙大
吃刀深度 不一致
间隔过大
油泵压力
刀具
不足
油泵渗漏
硬度低
孔 材料选用不当 粗
4) 根椐所列明的项目,加以比较讨论或以与 会人员投票方式,确定问题的主要原因 (作适当标识)为止。
人員
熟练程度 班別
机器
原物料
送料
模具精度 料量 铜片不良
文化程度
成型條件
机台稳定性
水份含量
人工取活
方法
放置手法
湿度
环境
温度 清洁度
变形?
案例分析:
果的描述应是“为何…”,而不应是“如
2何.主”要;因素应加框表示;
設計 拙劣
員工 無法勝任
收費過高
行銷成效 不彰
材料的 成本
客服的回答錯誤
客服電話等候 的時間過久
收費結構
沒有得到 應有的服務
低 客戶 滿意度
魚骨圖
例:兒童缺乏閱讀興趣
缺乏 讀物
家庭
離圖書 館太遠
同儕缺乏互動
教師引 導不佳
學校 教學
教育程度低 父母不重視
學生 文字太多
升學 太忙
懶惰
取向 經濟差
不想寫心得
与步骤5一样正对圈上一个红圈的,经大家讨论认为更重 要的,则可以再加上一个圈注。
鱼骨图
26
鱼骨图使用步骤
步骤7
制作一要因分析表,去除未上圈的,圈数越多的列位最优 先处理。
注意
特性要因分析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 人员应包含对此项工作有经验者。
鱼骨图
27
特性要因分析表
要因别
主要因
子要因 影响排序 影响得分 验证确认
机 对检查标准理解不够
检查员技能差, 不能检出不良
机器检出能力不足
(ICT、F/T、VT-WIN 、VT-MUS)
检查标准书内容不明确 法
无实物样板
异常信息没有 传达到现场
■因果图 案例2 IQC


环境
品质意识低 设计水平有限
设计人员变更 工作能力差
来料不良
运输时受损
变 形
设备性能差
设计未评估
包装凌乱
机器配件损坏
堆放过高 生产装配方法错
用错加工机器 检查员抽查未抽查到 部品设计不良


■因果图 案例3 财务

手机话费清单不能 及时收到 未收到供应商 的发票
传票号码不连续
P/O 号码不一致、不清楚
实践经验不足 对Step-pro 会计系统不熟悉
P/O与发票单价不一致 IQC 数量检查有问题
跨月的NG部门处理不清楚
鱼骨图
24
鱼骨图使用步骤
步骤3 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发言内容记入图上, 中途不可批评和质问。(脑力激荡法)
步骤4
时间宜掌握在30分钟-1个小时,搜集20-30个原因则结束。
鱼骨图
25
鱼骨图使用步骤
步骤5
将所搜集的要因,经大家讨论加以排序,人为影响大的给 予圈上一个红圈加以注记。
步骤6
对策型
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 /改善……”来写。
20
鱼骨图的基本结构:






特性/结果
中间原因
21
鱼骨图绘图过程:
A、填写鱼头(按为什么不好的方式描述),画出主骨 B、画出大骨,填写大要因 C、画出中骨、小骨,填写中小要因 D、用特殊符号标识重要因素
要点:绘图时,应保证大骨与主骨成60度夹角,中骨与主骨平行
二、采购质量管理的原则
• 适当的质量 • 适当的数量 • 适当的时间 • 适当的地点 • 适当的供应商
模块三 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 一、调查表法 • 1、投降位置调查表 • 2、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 3、矩阵调查表 • 可先参考他人的格式制作新的调查表,使用时如
不合用就进行改善 • 越简单越好,因为容易记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
48
⑵、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 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 (如……不良);
49
⑶、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 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 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 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50
⑷、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 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 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鱼骨图
《例表》
28
实证研究
【例】某工厂一台A12卧式车床,加工A3和W5两种工件, 采用交替加工方式,但是每次换线准备时间都过长,不能满 足生产节拍的要求。因此利用鱼骨图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 施。
组织相关人员展开讨论,从人、机、工装、法、环、测。
鱼骨图
29
顧客滿意度偏低的原因
產品品質低劣
材料 不好
22
绘制鱼骨图应注意的事项:
• 要把握脑力激荡法的原则,让所有成员 表达心声;
• 列出的要要给予层别化; • 绘制时,重点应放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原因,并依照5W1H的方法。
计划物流部
23
鱼骨图实战步骤
步骤1 召集相关人员。 召集和此问题相关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是4-10人。
步骤2
挂一张白纸,贮备2-3支色笔。
二)供应商的评估和认证
• 1、供应商评估 • 2、建立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 • 3、供应商分类及评估 • 现有供应商 • 潜在供应商
三)采购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转
• 1、对选择的供应商进行认证 • 2、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试制认证 • 3、对供应商提供的小批量物料进行中试认
证 • 4、对供应商提供的批量物料的批量认证 • 5、保持动态平衡 • 6、以质量为前提
存放位置不足 交货期短
货 延 數量少,没有
交货计划

物品
交货
找 原因
实证研究
鱼骨图
43
实证研究
要因别
主要因
子要因
影响排序 影响分值 验证确认

治具找正时间长
经验少
6
视力下降
体力不支

安装螺栓不顺利
机床卡爪磨损
11
机床三爪不灵活
机床维保不善
7
调整三抓位置麻烦
机床三爪行程小
1
治具
换线需吊装治具
治具不能装卡不同
3.使用箭头符号;
4.没有原因项目,何来展开; 5.主观原因展开意义不大;
6.此项应归属“机器”方 7.此项与“机器”无包含关 面 8.选; 定项目应为最底层内容; 系 9.划; 水平线与60度斜线;
机器
7 设备
不规范
2人
经验少
新人 意识差
老化
3
冲床
9
损坏
漏油
未保养 损坏
4 杂事多
能力不足
心情不好
1 技术不足
只能针对一个主要的质量问题。 • 寻找影响质量结果的因素时,要集思广益 • 因果关系的层次要分明 • 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因素上,不应该确定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