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创品牌
中国如何打造世界品牌

中国如何打造世界品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一直以来依赖于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优势来吸引国际市场。
然而,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仅仅依靠这些优势已经不再足够。
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我对中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建议。
首先,中国企业需要注重品质和创新。
多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品质上一直存在问题,给国际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印象。
中国企业应该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并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只有通过品质和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声誉。
第三,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巨大。
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机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关注本土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趋势,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中国企业应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足,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竞争优势。
最后,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
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政府还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企业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发展环境。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的认可和保护。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世界品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中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建立自己的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下面将从市场定位、产品质量、文化建设、创新以及营销与宣传等方面探讨中国企业建立品牌的策略。
首先,市场定位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
企业应该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和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定位。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次,产品质量是建立品牌的基石。
中国企业应该重视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提升。
只有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国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第三,文化建设是创建品牌的重要环节。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够为企业注入独特的气质和精神。
中国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中国特色和独有的价值观。
通过文化建设,企业可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可。
第四,创新是建立品牌的关键。
中国企业应该注重创新的能力,不断推出具有独特功能和性能的产品。
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还包括市场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
只有通过持续的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最后,营销与宣传是建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品牌营销和宣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公关、媒体等渠道来进行品牌宣传。
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来进行品牌传播,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地打造自己的品牌。
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然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的品牌力仍然相对较弱。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关切。
以下是建立中国品牌的几个关键步骤:1.创新:一个成功的品牌建立在独特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上。
中国企业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企业也应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在市场竞争中被复制和模仿。
2.品质:品质是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
中国企业应该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树立可靠和信誉的形象。
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售后服务,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建立稳定和长期的关系。
3.市场定位:建立一个品牌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市场并为其制定定位策略。
中国企业应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为其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市场细分,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竞争优势。
4.市场推广:市场推广是建立品牌的重要步骤。
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推广,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
此外,企业还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传播,通过品牌标识和口碑传播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5.文化价值: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建立品牌的重要资产。
中国企业应该将自己的品牌建设与中国的文化价值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品牌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6.国际合作: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并借鉴国际先进的品牌管理经验。
7.社会责任:建立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可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中国企业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积极履行责任,提升品牌形象。
总之,建立中国自己的品牌需要企业在创新、品质、市场定位、市场推广、文化价值、国际合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投入,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起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
企业品牌战略的构建[整理版]精品文档6页
![企业品牌战略的构建[整理版]精品文档6页](https://img.taocdn.com/s3/m/a7ef22056529647d26285271.png)
论企业品牌战略的构建一、引言今天,中国的商海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产品竞争同质化、市场竞争白热化,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为了生存不得不战,失败者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成功者的法宝却惊人的相似。
他们无一例外地借助了品牌的力量。
海尔的家电王国,蒙牛的速度神话,联想的国际之路……品牌,成为企业手中最锋利的利剑。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竞争的全球化。
全球化对于中国,对于中国品牌,是机遇,更是挑战。
二、中国品牌发展现状有人说,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成功,必须要有4个条件:一是创新的产品;二是精英的团队;三是畅通的渠道;四是广阔的市场。
具备这4个条件的企业就可能成功。
事实上,很多消失的企业同样有创新的产品、精英的团队、畅通的渠道、广阔的市场。
为什么有些品牌能够快速成长?为什么有些品牌举步维艰?其真正的差异不在于手段和策略,而是品牌战略系统的差异。
首先,如今国内企业虽然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许多中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还停留在策略需要的表层。
很多企业认为,所谓的品牌战略就是给产品起个好名字,找个明星代言人拍个好广告,然后花大钱打广告。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仅仅是出于营销4P 中的推广层面,并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的高度。
其次,许多企业对销售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品牌的重视。
其实,市场数据与品牌价值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
品牌价值高,大多能带来好的销售状况,但一时火爆的销售局面并不意味着品牌的增值。
市场销售额只是企业生存状况的一个表现指数,品牌价值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
再次,我国企业品牌保护力度不足。
入世后,跨国企业以合资、合作乃至抢注等手段侵吞、排挤国内品牌,中国企业品牌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50多个商标被澳大利亚商人抢注,27个商标被日本商人抢注,48个商标被印度尼西亚商人抢注。
如“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北京“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等。
这对企业来说,代价都是巨大的。
再其次,国内外品牌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创新与实施

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创新与实施文/毛献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切实路径。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品牌,是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的误区谈起,给出策略举措建议,以促进工业企业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高质量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品牌,是质量、技术、信誉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国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制造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表现在世界级知名品牌偏少,品牌附加值、国际影响力较低等方面。
二、传统制造业企业品牌建设普遍存在的误区品牌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由于“品牌就是打广告”的浅层思维,“如何建设好品牌”存在诸多误区。
1.品牌战略意识不足,品牌与企业战略脱节。
经典的品牌营销理论更适用于快消品等品类,对制造业企业、T o B型企业的适用性与契合度相对弱一些,需要企业自身摸索实践出合适的方式方法。
与快消品对比,制造业企业往往更为关注生产、研发、销售等职能板块,对品牌的重视和投入相对薄弱。
这主要表现在“品牌”鲜被纳入企业战略之中,缺乏系统设计;在战术层,品牌、研发、销售三张皮———各做各的事,缺乏协同配合。
2.品牌举措缺乏规划,“东拼西凑”难树品牌。
一说到“做品牌”,很多企业的第一反应是:取个好名字、设计个好看的标志、想一句口号、投放各类广告。
这些“做法”背后的“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缺乏系统性思考与统筹———想到什么做什么,呈现出“散”“乱”“杂”的现象。
表面上品牌部门忙个不停做了很多事情,但一年甚至几年下来未积累出品牌价值,品牌终究是“一盘散沙”。
知名企业如何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

出口产品国际品牌 , 是步人较高市场竞争的体现 , 是与 国际强手争夺市场的重要战略。当企业走 向国外发展 到一定阶段时, 就必须实施品牌竞争, 而让品牌国际化 才是 品牌 战略 的核 心 。惟 有这样 才 能使 品牌深 入 到 出 口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心中 ,形成广泛的消费忠诚
度 。这 就要求 我 们的企业 要 确立 “ 国科 技 ” 万 的思 想 ,
3 “ 东方通 信 ”一 板品牌 耐力 “ 长征 ”铸 就 新的 国 际叫
的知名品牌。 “ 搜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创出国际 品牌,主要得益于 “ 搜狐”企业的创立者张朝阳善于 抓住网络发展 的机遇,搭乘 “ 新经济”创业创新的结
享受 当地国的种种优惠条件 ,受到当地政府法律的保 护 ,从 而取 得走 出去 品牌 经营最 大 国际收益 。 国外 知 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 一般都采用 “ 本土化” l 品脾经营
方式, 如美 国宝 洁公 司在 中 国市场 的 “ 本土 化” 率都 很 高, 已有 玉兰 油 、 飘柔 等 1 个 系列 产品成 为具 有 中国 7
名字的品牌 ,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我 国企
.
维普资讯
■ 潮■
业走 出去 , 出国外 “ 土化 ” 创 本 品牌 , 确立起 强烈 的战 应 略思想 , 动到 国外 去设 立工 厂 , 泛采 用本 地化销 售 主 广
方式 、 销售网络 , 推出适合 当地的产品品牌 , 以适合当 地 的消费需求 , 使企业 国际化 经营 品牌竞 争 力更强
广泛采集 国外科技信息 , 加快运用国际标准体系, 提升 企 业科技 , 重技 术 、 注 质量 、 务 、 服 营销策 略融合 创 新 ,
尽 快打 造 出国际 品牌 , 推进企业 “ 出去” 走 不断 发展 。 2 “ 尔” 海 —— 加快走 出去 创 出国外“ 土化 ” 本 品牌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各个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品牌建设,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面临很多的考验。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就必须借助品牌建设,赢得市场。
下面,就品牌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做一番探索。
一、品牌建设的挑战品牌建设的挑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生产经验不足很多中国企业在过去是以生产为主,对于品牌建设比较陌生。
一些企业在面临品牌建设时,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难以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同时,企业在品牌建设中也需要注意本土化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市场变化较快的行业更是如此。
2.市场竞争激烈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推出高品质的产品,更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也必须不断积极地探索新的品牌建设思路,做到让消费者一直关注及选择。
3.产品创新不足很多中国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产品创新方面却还有待改进。
如果企业无法推出有新奇性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上保持品牌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把产品创新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特点和创新性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
二、品牌建设的机遇品牌建设的机遇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建设市场的开放近年来,中国的经济逐渐开放,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品牌建设的市场机遇也随之增加。
各国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品牌市场机遇。
同时,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品的市场需求也日趋丰富,将为品牌建设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
2.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的壮大在过去,中国企业一直受制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之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建设出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
如今,中国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仅能够加强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品牌的长期发展。
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国际名牌

■
随 着 人 世 和 全 球 化 进 程 加
■
己的过 程 。中 国服装 公 司 董事 长 方 玉根 认 为 ,中服 企
快 ,我 国企 业 面 临全 球 品 牌 竞 争 和 挑 战 的压 力 增 大 。 相 比之 下 ,我 国市 场 经 济历 程 较 短 , 品牌 理 念 滞 后 ,企 业 创 牌 经 验 不 足 ,具 有 国 际级 的 中 国品 牌 极 少 。面 对 现实 状况 , 中 国企
“ 贴牌制 造 ” 又称 委托 制 造 ,这 是 全球 化 经营 的
一
保 护等途 径 ,创新 中国产品国 际品牌的新路子 。我们应 当借 鉴其成功做法 ,努力 打造 中国 产 品 国际 品 牌 ,提 升 全球 品 牌
经 营竞 争 力 。
1 潜 心 “ 牌 打 工 ” 。积 聚 品 实 力打 造 国 际品 牌
打工 ” ,积 聚 实力 ,不 失 为一 条 品牌 创立 可 取 之道 。 我 国东 方通 信 公 司是 近 年 来新 发 展起 来 的 国际 品牌 制 造企 业 。东 方 通信 正 是 先潜 心 为 “ 品 牌打 工 ” ,再 洋 向洋 品牌 叫板 ,最终 创 出 中国手 机 产品 国际 品牌 的 。 东方 通 信始 与 摩 托 罗拉 合作 ,潜 心 “ 牌 打工 ” ,逐 品 步 发展 自己 ,完 成 了原 始 资 本 积 累 过 程 , 快 创 新 移 加 动 通 信 民族 品 牌 。98年 底 , 内第 一 部 完 全 拥 有 自 19 国 己知 识 产权 的“ 信 ” S 手 机 在丹 麦 通 过 46项指 标 东 GM 9
为使小天鹅电器产品成为国际品牌他们在全国首家建立了企业万国专利信息库首批制成了由1214件中国专利527件欧洲专利398件日本专利和428件美国专利等36oo多件专利信息组成的万国专利技术信息光盘有针对性地运用专利技术进行超前技术创新广泛运用国际发明信息成果为创新创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I. 前言:如何打造全球性品牌 (1)II. 中国企业如何创品牌? (5)一、中国企业打造品牌的误区 (6)(一)菲利普.科特勒的误导: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创建品牌 (6)(二)大卫.奥格威的误导:通过建立形象来创建品牌 (8)(三)“由内而外”营销观念的误导:以更好的产品或者模仿对手创建品牌 (10)二、什么是品牌? (12)(一)品牌打造的终极战场——心智 (12)(二)真正的品牌是什么? (14)三、分化,主导商业趋势的伟大力量 (16)四、创建品牌的两种战略 (19)(一)第一种战略:开创新品类 (19)(二)第二种战略:领导者对立面战略 (23)五、品类化的六个要点 (25)(一)确立竞争对手 (25)(二)站在竞争对手旁边 (25)(三)使用新品牌 (26)(四)首先考虑主流市场 (26)(五)命好名:品牌名与品类名 (26)(六)考虑好包装和颜色 (27)六、推出品牌 (28)(一)公关推出新品类 (28)(二)从“原点人群”和“原点区域”开始 (29)(三)推出新品类需要时间和耐心 (29)七、发展和维护品牌的四个步骤 (30)(一)不断夯实在心智中的品类主导地位 (30)(二)监视竞争,及时封杀,设置门槛 (30)(三)推广品类而非品牌 (31)(四)管理品牌形象 (32)八、发展多品牌 (33)III. 关于六个中国品牌的预言 (35)一、青岛欢动:难以欢动 (36)二、清扬:无法飞扬 (37)三、海尔:成套家电,一厢情愿 (38)四、茶研工坊:可口可乐的“又一道伤” (39)五、大飘柔:大品牌、大麻烦 (41)六、联想:聚焦笔记本,打造Thinkpad (42)如何打造全球性品牌在我们为全球的大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客户都认为自己面临以下情况:1.在他们的国家,他们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能得到充分的增长。
2.他们需要增长。
接下来的结果便是他们将品牌扩张到其他的品类中去。
他们说:“这是增长的惟一方法。
”因此,他们成为违反创立品牌的法则——扩展法则(我们在《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中提出了打造真正品牌的22条法则,扩展法则是其中之一)的牺牲品。
他们说:“的确,扩展我们的品牌可能是危险的,但这是增长的惟一方法。
”扩展不是增长的惟一方法。
事实上,达到两个目的的完美的解决方法是创立一个全球化的品牌。
这样就意味着:z在自己本国保持品牌狭窄的聚焦。
z走向全球化。
借助心智资源这些年来,“进口”是用于许多产品的一个神奇的词汇。
食品、啤酒、葡萄酒、饮料、服装、汽车、器皿及其他许多种商品得益于一个进口标签。
好像跨越了国界就一下子提高了品牌的价值。
事实上,跨越国界确实常常会增加一个品牌的价值。
因为价值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当中,对品牌来源的认同与否会增加或减少品牌的价值。
有人会怀疑下列产品的价值吗?z来自瑞士的手表z来自法国的葡萄酒z来自德国的汽车z来自日本的电子产品z来自意大利的服装来自阿尔巴尼亚的手表、波兰的葡萄酒、土耳其的汽车、俄罗斯的电子产品、葡萄牙的服装能获得同样的认同吗?显然不能。
通常情况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被普遍认同的东西。
如果一个品牌带有自己国家被普遍认同的标志,它就具有了成为全球化品牌的可能性。
如今,不管你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你会看到许多人戴瑞士手表、开德国汽车、喝法国葡萄酒、使用日本电子产品、穿意大利服装(当然,并不一定是同时做这些)。
不管税收、关税、进口配额、商检、法规、官方文件及其他的麻烦,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化的市场。
你的产品最好搭上全球化的品牌货车;否则,你就得面临彻底失败的风险。
在仅有1500万人口的较小的国家——荷兰,喜力NV(Heineken NV)是一个普通酿酒厂。
然而,通过走全球化的道路,喜力NV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啤酒品牌。
任何酿酒厂都能做到这样吗?当然不是。
成为一个成功的世界级啤酒品牌(或者任何全球化的品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你必须是第一。
2.你的产品需要符合对自己国家渊源的认知。
喜力是第一个推向全球化的啤酒品牌。
但是,啤酒是一种与德国相关联的产品,而非荷兰。
喜力是幸运的。
荷兰在地理与种族上都与德国接近。
结果,许多喝啤酒的人以为喜力是德国产品(该公司因分发一种纸板货船给酒吧和饭店而闻名,纸板货船上带有特写字体“德国印刷”)。
喜力在第二个方面也是幸运的。
它在全球市场上主要的德国对手——贝克啤酒(Beck),因其名称听起来像英文,而常常被消费者误认为是一种英国啤酒,承担了不必要的负担。
喜力在第三个方面同样是幸运的。
在德国,销量最大的德国啤酒是沃斯汀那(Warsteiner)。
通常,一个国家在某个领域闻名的处于领导地位的品牌在世界其他各地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以“意大利1号面制品”为主题的巴瑞拉(Barilla)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就是证据】。
但是一个以“war”——“战争”为主题的德国啤酒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就不可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全球化的做法推进全球化有许多方式,与吸引核心市场相反,在更大市场里,你可以吸引不同的市场群体。
科罗娜啤酒通过对墨西哥风味的宣传而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品牌。
麒麟啤酒大力宣传其日本风味,而青岛啤酒则大力宣传其中国风味。
科罗娜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灵活地应用了对一个国家的理解来提升一个品牌。
科罗娜的进口商利用把喝墨西哥啤酒和柑橘类植物联系起来这样的比喻来推出品牌。
在经过酒吧或饭店的半路上,科罗娜瓶子顶部的牙签和柠檬变成了你可以看到的一个视觉标志。
“那是什么?”没有喝过科罗娜的顾客问道。
“那是科罗娜,墨西哥啤酒。
”这种战略是非常成功的,科罗娜成为美国进口啤酒中仅次于喜力的第二大品牌。
反过来,它在美国的成功又促进了在本国的销售,在那里,科罗娜已经成为了墨西哥啤酒的领导品牌。
实际上,在本国国内的做法应与全球化品牌战略有所不同,在本国的地位并不决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科罗娜在本国是一种大众型的低价啤酒,但是它利用了墨西哥的柠檬资源,创造了一种新的饮用啤酒的方式,在全球建立起了高端啤酒品牌。
今天,在世界各地,你都可以看到带着柠檬片的科罗娜啤酒。
对一个国家的理解是重要的。
没有什么东西像一个全球化的品牌那样具有一种全球化的理解。
z丰田、本田和日产是具有日本概念的全球性品牌。
z惠普、英特尔和微软是具有美国概念的全球性品牌。
z Dom Perigono、Perier-Jouet和Chateau Mouton-Roth-schild是具有法国概念的全球性品牌。
z Gucci、Versace和Giorgio Amarni是具有意大利概念的全球性品牌。
由于大约70%的销售和80%的利润来自美国境外,可口可乐强调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而非一个美国品牌。
严格地讲它正是如此(罗伯特·戈资艾塔,可口可乐公司长期以来的首席执行官,来自古巴)。
但是可口可乐放弃它的美国传统将是一个重大的营销错误。
每一个品牌(不管它是在哪里装瓶、装配、加工、生产的)都得是来自某处的。
随着美国文化(特别是音乐、电影和电视)在全世界的渗透影响,可口可乐因其与美国的关联而获益匪浅。
世界各地喝可口可乐的人骄傲地大声说道:“这是美国的。
”每一种品牌,恰如每一个人一样,必来自某个地方。
一个第五代的爱尔兰裔美国人仍会被称为“爱尔兰人”。
在墨西哥灌装的可口可乐对墨西哥来讲仍然是一个外国品牌。
你的品牌在什么地方构思、设计或生产并不要紧,它的名称和内涵决定了它的地理概念。
哈根达斯可能是在新泽西州发展起来的,但是它的来源听起来像是在斯堪的纳维亚。
取一个好名字许多年前,我们碰到SMH集团的主席,SMH集团是生产斯沃琪Swatch手表的一个公司。
他问:“对于一辆在瑞士生产的汽车你们有什么看法?”“很好”,我们回答,“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标题:像手表一样精确行驶。
”“我很高兴你们喜欢这个想法,”他说,“我们将把这个新产品命名为斯沃琪Swatch汽车。
”“等一下,”我们说,“斯沃琪Swatch是一种便宜手表,你戴过几次后可能会扔到梳妆台的抽屉里。
而汽车是大件产品,是一项重大的投资。
人们通过自己驾驶的汽车来表明自己的身份。
如果你想要给你的新产品汽车起一个手表的名称,那就叫它劳力士ROLEX。
”但是,他没有听从我们的劝告。
在推出汽车的时候该公司使用了斯沃琪Swatch这个名称(起初与大众公司合作,后来又与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合作)。
结局可想而知。
近来,聪明的领导人将名称改为舒玛特(Smart)。
聪明的想法!舒玛特汽车将以节能、低污染、适用于拥挤城市的形象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选择舒玛特作为一个全球化产品名称的事例说明了在品牌全球化中的一种趋势:为你的品牌取一个英文名称,但并不一定要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或者其他讲英语的国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让我们来看一种澳大利亚发明的补充能量的饮料,这个含氨基酸、咖啡因的东西叫做“洛特· 斯帝尔(Roter Stier)”。
经销商使用英文名称“红牛(Red Bull)”取代了“洛特·斯帝尔”。
红牛目前已经成为了欧洲市场上的主要饮料,并正在“侵入”全球市场。
最顶级的3个昂贵的蓝色牛仔裤品牌(100美元以上)都有英文名称,但它们都不是美国货。
Replay、Diesel是意大利生产的,而Big Star则来自法国。
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如果你准备在全球市场创立一个品牌,最好取一个英文名字。
并不一定要用英语单词作名字,但最好听起来像。
另一方面,在将英文广告译为其他语言时必须要注意,否则有时后果是非常严重。
比如,“Come alive with the Pepsi generation,”译成中文为“百事可乐使你的祖宗从坟墓中活过来”。
珀杜(Perdue)的口号是“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make a tender chicken”,译成西班牙语为:“它使一个睡醒了的男人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鸡。
”库尔斯(Coors)啤酒的时髦用语是“吃了它吧”,译成西班牙语成了“遭受腹泻”。
来看看你们所关心的中国品牌。
我们发现中国品牌普遍缺乏一个好的名字,确切的说是好的英文名字。
我们已经多次强调Lenovo这个名字很糟,它听起来像一块意大利甜点的名字。
在英语当中,响亮的名字,很少用“O”这个字母作为结尾。
青岛啤酒的英文名字更糟糕,TSINGTAO,对于英语而言,这是一个很难发的音,以至于人们难以说出它,因而很少从超市中购买这个品牌。
长期来看,品牌名对于品牌至关重要,所以全球化的名字(英文名)将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主要障碍。
当我们为一个品牌全球化的信息而鼓舞时,为了适应不同于英语的其他语言,必须不时地做出一些变化。
中国企业如何创品牌?一、中国企业打造品牌的误区2007年2月9日,中国国家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认为中国品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九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