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届高三理科综合二诊模拟考试试卷答案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理综(二)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 .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 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B .图示DNA 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 .DNA 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 .DNA 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 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A. X 酶可存在于某些 RNA 病毒和 T2 噬菌体中 B. 据图可知 X 酶可催化 DNA 链的合成和 RNA 链的水解 C. 图中核酸分子水解最多产生 5 种碱基和 5 种核苷酸 D. 图中合成 DNA 链时所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一样 7.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的是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 C“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涉及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诗中淘金原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必须写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Cl-35.5 Nb-93
A.
13H
+
21H→42He
+
1 0
n
该核反应发生了
α
衰变
B. 放射性元素29302Th 经过一次 α 衰变和一次 β 衰变后,变成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28298Ac
C. 放射性元素 X 的氧化物 X2O,其半衰期为 9 天,它的另一种化合物 XF,其半衰期一 定也为 9 天
D.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红光照射时,光电
13. 据预测,到 2040 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将占能源结构的三分之一左右。H2S 在催化活性碳 (AC)表面的迁移,对煤的清洁和综合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机理如图所示,其 中 ad 表示物种的吸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
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
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
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测试理科综合试卷(有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测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K-39Fe-56第 I 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发生,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发生B.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C.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D.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 DNA 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 RNA 分子中2.某同学用适宜浓度的K NO3溶液和用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的临时装片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实验,15 分钟后并未观察到质壁分离。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极有可能是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B.若实验中出现质壁分离复原,则该过程中要消耗 ATPC.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既能证明细胞的死活,又能判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的大小关系D.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时开始吸收K+3.研究人员将某实验动物第 5 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 敲除,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的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敲除的DNA 中有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B.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 号染色体上D.利用DNA 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4.端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 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端粒酶能以自身的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 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B.端粒酶是一种 RNA 聚合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C.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可能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短D.染色体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 碱基配对5.用柳树的枝条浸出液来处理扦插枝条,可早生根 1-3 天,存活率提高10%-2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柳树枝条浸出液中的调节物质主要是吲哚乙酸B.幼嫩枝条中的调节物质主要由幼嫩组织中相应腺体分泌C.植物激素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不能反复使用D.插条生根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 O,促进碳循环2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7.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020级二诊理科综合答案

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Ⅰ卷(126分)一㊁选择题1.C2.A3.C4.D5.B6.B7.B 8.D9.D10.C11.A12.B13.C二㊁选择题14.C15.B16.C17.A18.D19.A C20.A D21.B D第Ⅱ卷(共174分)三㊁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 (6分)(1)A(2分)㊀㊀(2)51.0或51(2分)㊀㊀小于(2分)23.(9分)(1)8.7(2分)㊀(2)m g h(2分)㊀12m(d t)2(2分)㊀(3)B(2分)㊀大于(1分)24.(12分)解:(1)设后车碰撞前㊁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1㊁v1',前车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v2前车碰后做匀减速运动,发生位移为x3=40m对前车由动能定理有:-k m2g x3=0-12m2v22(2分)代入数据解得:v2=20m/s(2分) (2)复合区域长度x2=22.5m为碰后后车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对后车由动能定理有:-k m1g x2=0-12m1v1'2(1分)代入数据解得:v1'=15m/s(1分)碰撞过程,对前㊁后两车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1v1'+m2v2(2分)代入数据解得:v1=25m/s(1分)设后车从刹车到即将碰撞的匀减速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为x0,刹车时的速度为v0则:x0=x1-x2=27.5m对碰撞前后车的刹车过程,由动能定理有:-k m1g x0=12m1v21-12m1v20(1分)代入数据解得:v0=30m/s(1分)因v0=30m/s=108k m/h<120k m/h,故后车未超速(1分) (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6页)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6页)25 (20分)解:(1)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平面a d d ᶄO 内做类平抛运动,由运动学规律在x 正方向:L =v 0t (1分)在y 负方向:L =12a t2(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qE =m a (2分)联立解得:E =2m v 20qL (1分)(2)如答图1,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在平面a d c ᶄb ᶄ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过e 点作半径e o ᶄ交于a b ᶄ,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 由勾股定理:r 2=(63L )2+(2L -r )2(2分)得:r =22L3<L(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qv 0B =m v 20r(2分)解得:B =32m v 04qL (1分)(3)由题意,粒子在磁场B x 和B y 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 相同,周期T 也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qv 0B 0=m v 20R (1分)故:R =m v 0q B 0,T =2πmqB 0(1分)所以,πm 2q B 0,3πm 2q B 0,5πm 2q B 0...时刻对应着粒子做圆周运动的T 4,3T 4,5T 4...时刻(i )若粒子射出时与z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60ʎ,则粒子在正方体区域运动轨迹沿y 轴负方向的俯视如答图2所示,沿x 轴负方向的侧视如答图3所示.设粒子在平行于y O z 平面内运动了n 个半周期(答图2㊁答图3为n =3的情况),则据答图2,x 正方向:L =(2n -1)R +R2(n =1,2,3,.......)(1分)据答图3,y 负方向:y =2n R (n =1,2,3,.......)(1分)因为y >L ,故粒子无法到达c d d ᶄc ᶄ平面,不合题意(1分)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6页)(i i )若粒子射出时与z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ʎ,则粒子在正方体区域运动轨迹沿y 轴负方向的俯视如答图4所示据答图4,x 正方向:L =2n R +R2㊀(n =0,1,2,3,.......)(1分)据答图3,y 负方向:y =2n R (n =0,1,2,3,.......)(1分)因为y <L ,故粒子能到达c d d ᶄc ᶄ平面,符合题意解得:B 0=(4n +1)m v 02qL (n =0,1,2,3,.......)(1分)(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26.(14分)(1)㊀KM n O 4(或K C l O 3或KC l O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D 装置中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或无水三氯化铁潮解(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㊀防止D 装置中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3)㊀加热D 与E 之间的导管(2分)(4)㊀由于存在反应F e 3++3S C N-F e (S C N )3,加入铜粉,C u 与F e 3+反应消耗F e 3+,也可能生成C u S C N 消耗S C N -,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F e (S C N )3浓度减小,致红色褪去(2分,写出平衡方程式给1分,叙述1分)(5)㊀①C u C l 2㊁C u S O 4(2分,各1分)㊀②1ʒ4(2分)27.(14分)(1)㊀适当升温(或粉碎或搅拌)(2分)(2)㊀C l O –+M n 2++H 2O C l –+M n O 2ˌ+2H +(2分)M g O (或M g C O 3或碱式碳酸镁等合理答案,2分)(3)㊀M n O 2㊁S i O 2(2分,各1分)(4)㊀①将滤液保持60ħ左右蒸发至出现一定量固体并趁热过滤(2分,答出 控温60ħ给1分, 趁热过滤 给1分)②2.25ˑ10-4(2分)(5)㊀将操作a 后的母液循环利用(2分)28.(15分)(1)㊀-130.52k J m o l -1(2分)(2)㊀①<(2分)㊀㊀②be (2分,各1分)③0 1m o l L -1 m i n -1(2分)㊀变小(2分)㊀④A (1分)(3)㊀①催化剂的活性较小,温度升高速率增加缓慢(2分)②O 2与NH 3反应生成N O x (2分)29.(9分)(1)差速离心(1分)㊀㊀渗透压㊁p H ㊁温度(2分)(2)N A D P +(1分)㊀㊀氧气产生速率(1分)(3)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能的吸收;提高叶片氮的含量,利于合成更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含氮化合物;增强希尔反应活力,加速光反应(4分)30.(9分)(1)胰岛素(1分)㊀㊀胰岛素受体不敏感(或胰岛素受体与抗体结合,或缺乏胰岛素受体)(2分)(2)证明姜黄素对正常大鼠是否有影响(2分)㊀㊀姜黄素能缓解患者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并改善脑部认知功能(2分)(3)增加脑部神经细胞中I G F-1含量,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2分)31.(9分)(1)物种组成(1分)㊀㊀水平(2分)(2)间接(2分)㊀㊀海水将底层的无机盐带到表层,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食物(2分)(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的生物所获取的总能量越多,捕捞量就越大(2分)32.(12分)(1)黑色㊁灰色(2分)㊀㊀灰色ʒ白色=8ʒ1(2分)(2)A A b b㊁A A B B(2分)㊀㊀不能(2分)(3)方案一:P1和P4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中黑色ʒ白色=3ʒ1,则假说一成立;若F2中黑色ʒ灰色ʒ白色=12ʒ3ʒ1,则假说二成立.(4分)方案二:P2和P3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中黑色ʒ灰色=3ʒ1,则假说一成立;若F2中黑色ʒ灰色ʒ白色=12ʒ3ʒ1,则假说二成立.(4分)方案三:P1和P4杂交得F1,将F1与P1杂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中黑色ʒ白色=1ʒ1,则假说一成立;若F2中黑色ʒ灰色ʒ白色=2ʒ1ʒ1,则假说二成立.(4分)方案四:P2和P3杂交得F1,将F1与P1杂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中黑色ʒ灰色=1ʒ1,则假说一成立;若F2中黑色ʒ灰色ʒ白色=2ʒ1ʒ1,则假说二成立.(4分) (二)选考题33.[物理 选修3-3](1)(5分)A D E(2)(10分)解:(i)下压过程中,缸内氮气做等温变化由波义耳定律:p L S=pᶄLᶄS(2分)代入数据得:Lᶄ=12c m(1分)又:h=L-Lᶄ(1分)解得:h=8c m(1分)(i i)设下压过程中,外界对氮气做的功为W气由功能关系:W+p0S h+m g h-W气=E P(2分)代入数据得:W气=122.4J(1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气+(-Q)(1分)等温压缩,ΔU=0,解得:Q=122.4J(1分) (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34.[物理 选修3-4](1)(5分)10(2分)㊀㊀42(2分)(5.6和5.7也给2分)㊀㊀5(1分)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4㊀页(共6页)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5㊀页(共6页)(2)(10分)(i )由题意,当θ=53ʎ时,光恰好发生全反射,故临界角C =53ʎ(1分)由:n =1s i n C(2分)解得:n =1.25(1分)(i i)如答图5,发光圆面边缘处发出的光在球面上最容易发生全反射,且圆面面积越大,边缘处发出的光越容易发生全反射;可证当边缘处发出的光垂直于E F 射向球面刚好不发生全反射时,对应着符合题意的圆面最大面积(1分)设半球体和圆面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则:s i n C =r R =2rd(2分)代入数据得:r =2mm (1分)二极管发光圆面的面积为:S m a x =πr 2(1分)代入数据得:S m a x =1.256ˑ10-5m 2(1分)(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㊀16ʒ1(2分)㊀3(1分)(2)㊀s p 3(2分)㊀氢键(1分)H 2S e O 4中非羟基氧比H 3A s O 4多1个,非羟基氧越多,酸性较强(2分)(3)㊀①固态S e O 2发生聚合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范德华力大,熔点高(2分)②b (1分)(4)㊀㊀24a (2分)㊀4ˑ(40+79)N A ˑ(㊀24a +b )ˑ2ˑ10-7éëêêùûúú3(2分)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㊀苯甲醇(2分)㊀N a O H 溶液,加热(2分,各1分)(2)㊀加成(2分)(3)㊀(2分)㊀(酚)羟基㊀羰基(2分,各1分)(4)㊀(2分)(5)㊀6(2分)㊀(1分)说明:1.本试卷中其它合理答案,可参照此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化学式正确但未配平,得1分;化学式错误不得分;漏写物质不得分.3.要求多个合理答案,写出1个正确答案得1分,写出1个错误答案扣1分,扣完为止;要求唯一合理答案,写出多个答案,若出现错误答案不得分.4.专用名词出现错别字扣1分.37.[生物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2分)㊀㊀让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正常生活状态(2分)㊀㊀向干酵母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后放置一段时间(2分)(2)让多孔陶瓷颗粒充分吸附酵母细胞(2分)㊀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大㊁吸附性强(2分) (3)成本更低㊁操作更容易㊁含有一系列酶(2分)㊀无氧㊁温度㊁p H㊁发酵液浓度㊁无杂菌污染(3分)38.[生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克服了传统转基因技术中目的基因整合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能够定点整合)(2分)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 N A连接酶(2分)(2)内细胞团(2分)㊀㊀胚胎成纤维细胞(2分)(3)囊胚(2分)㊀㊀胚胎分割和细胞核移植(克隆繁殖)(2分)㊀㊀导入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或者直接注射肌生成抑制蛋白,若猪的表现型转为正常,说明基因敲出成功(3分)理科综合 二诊 参考答案㊀第6㊀页(共6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20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满分300分,共14页。
答题时间是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B- 11 C -12 N-14 O-16 S -32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跨膜转运钠离子不一定消耗A TPB.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蛋白质重吸收水分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性腺细胞分泌的性激素经载体进入靶细胞2.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的溶酶体分泌酸性水解酶使感染的细胞凋亡B.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清可以培养冠状病毒C.冠状病毒RNA彻底水解的产物可部分用于DNA的合成D.研究病毒RNA的碱基种类可确定病毒变异株的亲缘关系3.蜜蜂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
下面是相关细胞分裂后期的模式图(显示部分染色体),可以存在于蜂王和雄蜂体内的图像是4.遗传性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调查结果表明,两种遗传病在某区域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和7%,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频率在该区域男性和女性群体中都相等。
江苏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202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下列四幅ut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2. 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将一张薄面纸夹在一本厚厚的《唐诗辞典》的最下层两个页面之间,并将它们静置于桌面上要求学生抽出面纸,结果面纸总被拉断.然后物理老师为学生表演一项“绝活”——手托《唐诗辞典》让其运动并完好无损地抽出了面纸,则《唐诗辞典》可能()A.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B. 水平向左匀速运动C. 向下加速运动D. 向上加速运动3. 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0向右运动,A、B间距为L,质量为m的物块无初速度放于左端A处,同时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物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E k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像不可能的是()4. 为探测地球表面某空间存在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某同学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金属球悬于O点,如图所示,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再用另一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球与该球接触后移开,再次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30°,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大小为()A. E=3mgq B. E=3mg2qC. E=3mg3q D. E=mgq5. 如图,在真空中的绝缘光滑水平面上,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放置电量为+Q、+Q、-Q的点电荷.以图中顶点为圆心、0.5L为半径的圆与其腰及底边中线的交点分别为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点场强等于C点场强B. B点电势等于D点电势C. 由A点静止释放一正点电荷+q,其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D. 将正点电荷+q沿圆弧逆时针从B经C移到D,电荷的电势能始终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据报道,我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于2021年登陆火星.如图所示为载着登陆舱的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其中轨道Ⅰ、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探测器经轨道Ⅰ、Ⅱ、Ⅲ运动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Ⅰ、Ⅱ、Ⅲ的交点,轨道上的O、P、Q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O、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OQ=4R,轨道Ⅱ上经过O点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相等时间内,轨道Ⅰ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轨道Ⅱ上探测器与火星中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B. 探测器在轨道Ⅱ运动时,经过O 点的加速度等于v 23RC. 探测器在轨道Ⅰ运动时,经过O 点的速度大于vD. 在轨道Ⅱ上第一次由O 点到P 点与轨道Ⅲ上第一次由O 点到Q 点的时间之比是3∶2 7. 如图所示,设水车的转轮以某一较大的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轮缘上有两个水滴A 、B 同时从同一高度被甩出,并且都落到转轮右侧的水平地面上,假设水滴被甩出的瞬时速度大小与其在轮上运动时相等,速度方向沿转轮的切线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水滴落到水平地面上的速度相同B. 两水滴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C. 高度一定,ω越大,两水滴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差Δt 越大D. 高度一定,ω越大,两水滴落地点的距离Δx 越大8. 如图所示,电源为恒流源,即无论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化,流入电路的总电流I 0始终保持恒定.理想电压表与理想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 、I.当变阻器R 0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理想电压表与理想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ΔU 、Δ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U 变小,I 变大B. U 变大,I 变小C. ⎪⎪⎪⎪⎪⎪ΔU ΔI =R 1D. ⎪⎪⎪⎪⎪⎪ΔU ΔI =R 0+R 39. 如图所示,在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为B 的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内,固定着倾角θ=30° 的足够长绝缘斜面.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物块置于斜面的顶端处于静止状态,现增加一水平向左的场强E =3mgq的匀强电场.设滑动时小物块的电荷量不变,从加入电场开始计时,小物块的摩擦力f 大小与时间t 、加速度大小a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 (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一端系有砂桶的细绳通过滑轮与固定的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绳中拉力F的大小,改变桶中砂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时,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B.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C. 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选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误差小D. 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 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标出,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砂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3) 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4) 若作出aF图线,求出其“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11. (10分)某同学想利用两节干电池测定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 Ω的保护电阻,导电夹子P与电阻丝接触始终良好(接触电阻忽略不计).(1) 该同学连接成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器材连接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 的位置,将aP 长度x 和对应的电压U 、电流I 的数据记录如下表:①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上描点连线作UI和x 关系图线.② 根据测得的直径可以算得电阻丝的横截面积S =1.2×10-7 m 2,利用图乙图线,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Ω·m ;根据图乙中的图线可求出电流表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 理论上用此电路测得的金属丝电阻率与其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12. [选修3-5](12分)(1) 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利用光的力量来操纵细胞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光在接触物体后,会对其产生力的作用,这个来自光的微小作用可以让微小的物体(如细胞)发生无损移动,这就是光镊技术.在光镊系统中,光路的精细控制非常重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光镊技术利用光的粒子性B. 光镊技术利用光的波动性C. 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大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D. 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小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2)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能转换为电能.将某种放射性元素制成“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简称同位素电池),带到火星上去工作,已知火星上的温度、压强等环境因素与地球有很大差别.该放射性元素到火星上之后,半衰期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 年,经过2T 年,质量为m 的该放射性元素还剩余的质量为________.(3) 2019年12月27日晚,“实践二十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运载这一卫星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多次调试,在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000 m/s ,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 ,则它在1 s 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多少千克?【选做题】13. 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A. [选修3-3](1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 压强是组成物质的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C. 在真空和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D. 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可以经历过程1或者过程2到达状态N,其pV图像如图所示.在过程1中,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在过程2中,气体先经历等容变化再经历等压变化.状态M、N的温度分别为T M、T N.则T M________(选填“>”“<”或“=”)T N,在过程1、2中气体对外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__(选填“>”“<”或“=”)W2.(3) 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若某水银气压计中混入了一个气泡,上升到水银柱的上方,使水银柱上方不再是真空.当实际大气压相当于768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时,这个水银气压计的读数只有750 mm,此时管中的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 mm.当这个气压计的读数为740 mm水银柱时,实际的大气压相当于多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设温度保持不变.B. [选修3-4](12分)(1) 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向AB边的中点D,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经三棱镜折射后分为a、b两束单色光,单色光a偏折到BC边的中点E,单色光b偏折到F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该棱镜中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为3B. 在棱镜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C. 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2) 一列很长的列车沿平直轨道飞快地匀速行驶,在列车的中点处,某乘客突然按亮电灯,使其发出一道闪光,该乘客认为闪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都为c;站在铁轨旁边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闪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车上的乘客认为,电灯的闪光同时到达列车的前、后壁;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电灯的闪光先到达列车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壁.(3)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传播到x=2 m 处的质点B,而平衡位置为x=0.5 m处的质点A正好位于波谷位置.再经0.2 s,质点A恰好第一次到达波峰.求:①该波的波速;②在t2=0.9 s时,平衡位置为x=5 m处的质点C的位移.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15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于水平面上,其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垂直放置于导轨上,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金属棒的位移为x时停下.其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1) 通过金属棒ab的电流最大值和方向;(2) 加速度的最大值a m;(3) 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 R.15. (16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θ=60°,其底端与竖直平面内半径R 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对接,位置D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小环B(均可视为质点)用L =1.5R 的轻杆通过轻质铰链相连.B 套在固定竖直光滑的长杆上,杆和圆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过轨道圆心,初始时轻杆与斜面垂直.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A ,假设在运动过程中两杆不会碰撞,小球通过轨道连接处时无能量损失(速度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求:(1) 刚释放时,小球A 的加速度大小; (2) 小球A 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3) 已知小球A 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环B 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a ,求此时小球A 受到圆弧轨道的支持力大小.16. (16分)真空中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交变磁场,设磁感应强度B 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B 0=1 T ,t 0=π×10-5 s ,k 为正整数.某直角坐标系原点O 处有一粒子源,在t =0时刻沿x 轴正方向发射速度为v 0=103 m/s 的正点电荷,比荷qm =1×105 C/kg ,不计粒子重力.(1) 若k =1,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和粒子第3次(从O 点出发记为第1次)经过y 轴时的时刻;(2) 若k =2,求粒子在运动过程中与y 轴交点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 若t 0=π2×10-5 s ,则k 取何值时,粒子可做周期性循环运动回到出发点?并求出循环周期的最小值T min 和相应的k 值.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C2. C3. A4. D5. B6. BC7. ACD8. AC9. BD 10. (1) B (2) 0.832 (3) A (4) 2k(每空2分)11. (1) 电压表应接3 V 量程,开始实验前开关应断开(2分)(2) ① 如图所示(2分)② 1.2×10-6(1.1×10-6~1.3×10-6)(2分) 2.0(2分) ③ 相同(2分) 12. (1) AD(4分)(2) 不变(2分) 0.25m(2分)(3) 解:Ft =mv ,m =Ftv=1.6×103 kg(4分)13. A. (1) CD(4分) (2) >(2分) >(2分)(3) 解:p 1=(768-750)mmHg =18 mmHg ,V 1=80S ,V 2=90S 由p 1V 1=p 2V 2可知p 2=16 mmHgp 0=(740+16)mmHg =756 mmHg(4分) B. (1) AC(4分)(2) 相等(2分) 后(2分)(3) 解:① 质点A 第一次到达波峰,时间间隔Δt =12T =0.2 s ,即T =0.4 s ,由v =λT 可得波速v =5 m/s.(2分)② 由v =ΔxΔt可知,波传到C 点的时间Δt =0.6 s ,此时C 沿y 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3 s ,C 点到达波谷,即y =-2 cm.(2分)14. (15分)解:(1) 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BLv 0(2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BLv 0R +r(2分)通过导体棒ab 的电流方向为a →b(1分) (2) 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m (2分) 安培力F 大小为F =BIL ,其中I =BLv 0R +r(1分)摩擦力f 大小为f =μmg代入得a m =B 2L 2v 0m (R +r )+μg(2分)(3) 由功能关系得12mv 20=μmgx +Q(2分)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 R =RR +r Q(1分)代入得Q R =R R +r (12mv 20-μmgx)(2分)15. (16分)解:(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60°=ma A (2分) 解得a A =32g(2分) (2) 小球A 初始位置距水平面高度设为h 1,由几何关系得 Rsin 60°+(h 1-12R)tan 30°=1.5Rsin 60°解得h 1=54R(1分)小环B 初始位置距水平面高度设为h 2,由几何关系得 h 2=h 1+1.5Rcos 60° 解得h 2=2R(1分)由系统机械能守恒mg Δh A +mg Δh B =12mv 2A +12mv 2B (2分) 式中v B =0(1分)Δh A =54R Δh B =0.5R(1分)解得v A = 3.5gR(1分)(3) 以小环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2分) 以小球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F -mg =m v 2AR (2分)解得F N =5.5mg +ma(1分)16. (16分)解:(1) 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Bqv 0=mv 20r 和T =2πr v 0解得r =mv 0Bq=0.01 m(1分)T =2πm Bq=2π×10-5 s(1分) 当k =1时,因为t 0=T 2,粒子第3次经过y 轴时恰好向上经历两个半圆(如图所示), 则时间t =T =2π×10-5s(2分)(2) 当k =2时,2t 0=T ,粒子一个循环周期中运动分别为半圆→整圆→半圆→整圆,因此,由几何关系得:与y 轴交点坐标的最大值为y max =4r =0.04 m(2分)与y 轴交点坐标的最小值为y min =-2r =-0.02 m(3分)(3) 因为t 0=T 4,所以粒子先做14圆弧运动,之后对k 的不同值进行分类讨论: 如图可见k =1、2、3、4时可能的分段情况.① k =1,粒子做14圆弧交替运动,向右上45° 方向无限延伸,不会循环运动(1分) ② k =2,粒子做14圆弧与24圆弧交替运动,经过4个周期回到出发点,循环周期T 2=3T(1分)③ k =3,粒子做14圆弧与34圆弧交替运动,经过2个周期回到出发点,循环周期T 3=2T(1分)④ k =4,粒子做14圆弧与44圆弧交替运动,经过4个周期回到出发点,循环周期T 4=5T(1分)当k >4时,运动过程相似,每个周期中均增加p(正整数)个圆周,能循环的运动其循环周期均延长.(1分)综上可得:(1) 当k取非4q+1(q=0,1,2,…)的正整数时,均可以回到出发点.(1分)(2) 当k=3时,最小循环周期为T3=2T=4π×10-5s≈1.256×10-4s(1分)化学2020.4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一)(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一)(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菌,世界上近乎一半的人口都受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一类致癌因子。
将其与人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含有mRNA、tRNA和rRNAB.两者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增殖C.两者都含有线粒体和核糖体两种细胞器D.前者遗传物质是RNA,后者遗传物质是DNA2.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搬运。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不消耗能量运输离子。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外流B.动物细胞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离子通道和离子泵转运离子的方式分别属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D.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种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3.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4.研究发现当机体糖类物质利用受阻或长期不能进食时,机体会动用大量脂肪分解供能,脂肪分解后会生成酮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开始时另取若干叶片分别截取面积 S 的叶片,立即烘干称重求平均值,记为 X(2 分) (mB-
X)/4S mg/(cm2·h)(2 分)
30、答案(10 分) (1)核糖体(1 分) RNA 聚合酶(RNA 复制酶)(1 分) 受体(1 分)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性(2 分) (2)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2 分) ( 3)康 复 者 血 浆 中 可 能 含 有 大 量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的 抗 体 ,这 些 抗 体 特 异 性 地 识 别 并 结 合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
川
(4)无菌水(四2 分) 泡菜液中乳酸菌的浓度较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到单个菌落(2 分)
供
仅
用 使 学 中 验 实 县 江 通 市 中 巴 省 川 四 供 仅
选择题部分:
14
15
B
D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6
17
18
19
20
21
D
C
C
AC
AD
BD
非选择题部分:
22.答案:(1)天平;(2)mgxAB, 1 M m f 2 8
(2 分)
解得:
2qU m
02
(2 分)
(2)设粒子进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 b 板的夹角为 ,由几何关系有:
cos 0
(2 分)
L 2r sin
(2 分)
又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v2
qvB m r
(2 分)
解得: B 2 2mU Lq
用 使
学
25.答案:(1)8m(6 分);(2)4.5s(中6 分);(3)18m(8 分)
解析:(1)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由实m验gsinθ=ma,得:a=5m/s2
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sinh通江县12 at12 ,得:t1=1.6s
物体滑至斜面底端时的中速市度:v=at1=8m/s
物体在传送带上省加速巴度为:a1=4m/s2
川 物体在传供送四带上速度为零时离
仅
A 最远,此时有:
x
v2 2a1
xB2 xA2
(每空 2 分)
23.答案:(1)最大,35.2;(2) 1 R2 R1 RA ,0.4,4.0(第一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 IE E
24.答案:(1)
2qU m
02
(4
分);(2)
B
2 L
2mU (8 分) q
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 qU
1 2
m 2
1 2
m02
一、选择题 1-6 B A B C D D 二、非选择题
4 月 3 日二诊模拟理综生物答案
29.(9 分)(1)阻止叶片中有机物质的转移(或阻止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和输入)(1 分)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 分)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或者类囊体薄膜)(1 分)
(3)(mB-mA)/4S mg/(cm2·h)(2 分)
(1)5(1 分) (2)5:1(2 分)
(3)全为灰身(或“灰身∶黑身=1∶0”)(2 分)
(4)①让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与黑身个体进行正反交(B0♀×bb 、B0 ×bb♀)(2 分)
②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全为灰身用,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的后代灰身∶黑身=1∶1(2 分)
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母本的后代灰身∶学黑使身=1∶1,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为父本的后代全为灰身(2 分)
8m
(2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2) 因为物块速度减为零后,返回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其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物块返回到 A 点的速度为 4m/s,物体加速时间为: t2
v0 a1
4 s=1s 4
(1 分)
该过程的位移为:
x1
1 2
a1t22
从而抑制病毒的侵染(3 分)
31.(除标注外,共 9 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 分)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1 分) (2)1.5x108 (2 分) 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以及未利用(3 分) (3)不断的施肥、灌溉;控制病虫害;人工建造生态屏障等(答案合理即可)(2 分) 32. (11 分)
1 2
412 m=2m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t3
L x1 v0
82 4
s=1.5s
物体向左减到零的时间为: t4
v a
2s
所以总时间为: t t2 t3 t4 4.5s
(1 分) (1 分) (1 分) (2 分)
(3)物体在传送带上速度为零时离 A 最远,此时有: x v2 8m 2a1
1
,解得
45
(4 分)
供
n
仅
(ii)如图 b 所示
当 d 1 R 时, sin 1 , 30
2
2
由折射定律 n sin sin
得 sin 2 , 45 2
(1 分) (1 分)
因在元件中的传播速度 v c n
2 2
c
,得传播的时间
t1
R cos v
6R 2c
(1 分)
在
EF OEF 中,由正弦定理 sin
(1 分)
该过程传送带的位移为: x0 v0t4 4 2m=8m
(1 分)
划痕为: x1 x x0 16m
反向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x1
1 2
a1t22
1 2
412 m=2m
该过程传送带的位移为: x2 v0t2 4m
(1 分) (1 分) (1 分)
该过程划痕为: x2 x2 x1 2m 所以划痕总长度为: x 18m
37.(15 分)
中 验
(1) 杀灭杂菌和去掉盐水中的溶县氧实(2 分) 提供乳酸菌菌种(2 分)
(2) 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通酵江,而其它杂菌繁殖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3 分,只答“有氧条件下乳酸菌不发
市
酵”或“其它杂菌繁殖中后导致蔬菜腐败发臭”给两分,答全给 3 分)
巴
(3) 亚硝酸盐(2省分) 玫瑰红染料(2 分)
(1 分) (1 分)
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mg x 144J
说明:其他合理解法也给分
(1 分)
34.答案:(1)ACD(5
分);(2)(i)
45
用 使(4 分);(ii)
(2
6
2)R 3.16 R (6 分)
学
2c
c
解析:(i)如图 a 所示
中
验
实
县
江
通
市
中
巴
省
川 若在圆弧面四刚好发生全反射,则由 sin
R sin(
)
得
EF
6 2
2R
(1 分)
从 E 到 F 传播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2
EF c
6 2
2R c
(1 分)
则总时间 t t1 t2
6 6 2
2 R 3.16 R
c
c
(1 分)
用 使 学 中 验 实 县 江 通 市 中 巴 省 川 四 供 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