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的来源和种类

合集下载

acea c5标准对于灰分的要求

acea c5标准对于灰分的要求

acea c5标准对于灰分的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ACEA C5标准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制定的一个标准,用于评定发动机油的性能和质量。

在这个标准中,对于油品中灰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灰分是指石油产品在高温下残留的不挥发物质,是衡量油品燃烧后产生的杂质和残留物的重要指标。

在ACEA C5标准中,灰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灰分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制。

根据标准规定,ACEA C5标准对于油品中的灰分限制为0.8%,这意味着油品中的灰分含量不得超过0.8%。

这是为了保证发动机油的清洁性和抗氧化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灰分较高的油品容易形成积碳和沉积物,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灰分的来源也是需要关注的。

灰分的主要来源包括添加剂和油品中的硫等杂质。

为了提高油品的耐久性和性能,生产厂家通常会在油品中添加各种功能性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属成分,会增加灰分的含量。

硫等杂质也是导致灰分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油的硫含量,以降低灰分的水平。

灰分的含量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

灰分过高会导致油路堵塞、发动机磨损加剧等问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而符合ACEA C5标准的油品,其灰分含量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和热负荷,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ACEA C5标准对于灰分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控制灰分的含量,保证油品的清洁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生产厂家在生产和选择发动机油时应严格遵守ACEA C5标准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消费者在选择发动机油时也要关注灰分含量这一指标,选择符合ACEA C5标准的产品,以保护自己的爱车并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000字】第二篇示例:ACEA C5标准是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制定的技术规范之一,主要用于评估和指导发动机油的性能和质量。

在ACEA C5标准中,对于灰分的要求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灰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油的性能和效果。

灰分检测标准国标

灰分检测标准国标

灰分检测标准国标一、灰分定义灰分是指物质经过高温燃烧后,其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留下的不燃烧成分,它主要包括矿物质、无机盐、金属氧化物等。

灰分是评价物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灰分检测方法灰分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1. 干法: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灼烧,使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水分完全分解,然后测定残留物的质量,即得到样品的灰分。

干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高温炉,不适用于所有样品。

2. 湿法:将样品用适量的酸或碱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分离,然后烘干残留物并测定其质量,即得到样品的灰分。

湿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样品等优点,但精度较低。

三、灰分检测仪器灰分检测需要使用以下仪器:1. 高温炉:用于干法检测灰分,一般采用电炉或燃气炉。

2. 马弗炉:用于湿法检测灰分,具有自动控温、计时等功能。

3. 天平:用于测量样品的质量。

4. 干燥器:用于干燥样品和残留物。

5. 三角瓶、烧杯等容器:用于盛放样品和化学试剂。

6. 烘箱:用于烘干样品和残留物。

7. 坩埚、坩埚钳等工具:用于取样和转移样品。

四、灰分检测流程1. 采样:按照相关规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进行编号和记录。

2. 样品处理:根据样品性质和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粉碎、干燥等。

3. 称量:将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称量,并记录质量。

4. 灰化:根据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灰化方式(干法或湿法),将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水分完全分解。

5. 冷却:将灰化后的样品取出并冷却至室温。

6. 称量:将冷却后的样品进行称量,并记录质量。

7.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样品的灰分含量,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 报告撰写:撰写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测量结果、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9. 结果审核:由相关人员对测量结果和报告内容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报告发放:将审核通过的报告发放给相关人员或客户。

煤的工业分析中煤的灰分的介绍

煤的工业分析中煤的灰分的介绍

2、煤的固定碳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挥发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一个指标,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一些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分类的一个指标。
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2SiO2AL2O3H2O
2SiO2+AL2O3+2H2O↑
-→
CaSO42H2O
CaSO4+2H20↑
-→
CaCO3
CaO+CO2↑
-→
CaO+SO3
CaSO4
-→
CaO+SO3
2Fe2O3+8SO2↑
-→
灰分通常比原物质含量要少,因此根据灰分,用适当公式校正后可近似地算出矿物质含量。
(3)煤灰灰分对工业利用的影响
煤中灰分是煤炭计价指标之一。在灰分计加重,灰分是计价的基础指标;在发热量计加重,灰分是计价的辅助指标。
灰分是煤中的有害物质,同样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FC)ad——分析煤样的固定碳,%;
Mad——分析煤样的水分,%;
Aad——分析煤样的灰分,%;
Vad——分析煤样的挥发分,%;
CO2,ad(煤)——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
CO2,ad(焦渣)——焦渣中CO2占煤中的含量,%。 内在矿物质和外在矿物质。
a.内在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其含量一般不超过1~2%;次生矿物质,是成煤过程中泥炭沼泽液中的矿物质与成煤植物遗体混在一起成煤而留在煤中的。次生矿物质的含量一般也不高,但变化较大。内在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叫内在灰分,内在灰分只能用化学的方法才能将其从煤中分离出去。

煤中灰分的测定

煤中灰分的测定

煤中灰分的测定一、煤中灰分的来源及测定意义1、来源煤的灰分不是煤中原有的成分,而是煤中所有可燃物质完全燃烧以及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渣。

它的组成和质量均不同于煤中原有的矿物质,但煤的灰分产率与矿物质含量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我们所测的灰分应称为煤的灰分产率。

煤中的矿物质来源有三种:一是原生矿物质,即成煤植物中所含的无机元素,原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很少;二是次生矿物质,它在成煤过程中由外界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一般也不多;三是外来矿物质,是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过程中混入的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总称为内在矿物质,这两种矿物质通常很难靠选煤方法除去。

外来矿物质可用洗选的方法除去。

煤中矿物质含量与灰分有一定的关系2、测定意义灰分是降低煤炭质量的物质,在煤炭加工利用的各种场合下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测定煤中灰分对于正确评价煤的质量和加工利用都有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l) 是煤炭贸易计价的主要指标。

(2) 在煤炭洗选工艺中作为评定精煤质量和洗选效率指标。

(3) 在炼焦工业中,是评价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

(4) 锅炉燃烧中,根据灰分计算热效率,考虑排渣工作量等。

(5) 在煤质研究中,根据灰分可以大致计算同一矿井煤的发热量和矿物质等。

二、测定原理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 ( 815 ± 10) oC,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三、测定方法(一)缓慢灰化法1 、方法要点称取1g空气干燥煤样称准到0.0002g,放入低于100oC的马弗炉中,在30min 内升温至500oC,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

再升温至(815土10)oC,灼烧1h至质量恒定。

以灰渣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为灰分产率。

2、仪器设备马弗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15 ± 10) oCo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 )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

空气干燥基灰分

空气干燥基灰分

空气干燥基灰分
空气干燥基灰分是指在空气干燥条件下,煤炭中灰分所占的百分比。

煤炭中的灰分主要来源于煤炭中的矿物质和杂质,如硅、铝、钙、钾、铁等。

灰分是煤炭中的一种不可燃性物质,容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灰渣,影响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

煤炭中的灰分含量对煤的燃烧性能和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影响。

灰分
含量较高的煤炭,其燃烧能力较差,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含量也较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在使用煤炭的过程中,对灰分含量进
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空气干燥基灰分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ASTM D3174-04标准方法,根
据该方法,可以通过煤炭样品的加热和氧化过程,将煤炭中的有机物
质燃烧掉,留下的残渣就是灰分。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选择、加热温度和时间、样品的保存和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以确保测试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炭中的灰分含量对其燃烧性能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
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要优先选择灰分含量较低的煤炭进
行使用。

同时,还可以采取物理和化学处理等多种手段进行灰分的降
低和控制,如通过筛分、洗选、浸出和氧化等方法去除煤炭中的杂质
和矿物质,以降低煤炭中的灰分含量。

总之,空气干燥基灰分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对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环保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对煤炭中的灰分含量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灰分的降低和控制,以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负极材料中的灰分

负极材料中的灰分

负极材料中的灰分简介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负极材料中的灰分是指在制备过程中残留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其他杂质,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极材料中的灰分及其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负极材料中的灰分及其影响因素负极材料中的灰分主要来源于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碳源和粘结剂,以及原料本身存在的有机物等。

这些残留物会在高温烘干或烧结过程中转化为固体形式,并与负极活性物质形成混合物。

影响负极材料中灰分含量的因素包括原料纯度、制备工艺和设备条件等。

较高纯度的原料和优化的制备工艺可以降低灰分含量。

同时,合适的设备条件也能减少残留物在制备过程中的生成和残留。

负极材料灰分的测量方法负极材料中灰分的测量是评估负极材料纯度和制备工艺优化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热重分析法(TGA)和高温灰分测定法。

热重分析法是通过对样品在升温过程中质量变化的监测来确定灰分含量。

首先将样品放置在高温环境下,然后随着温度升高,监测样品质量的变化。

当样品中的有机物燃尽后,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得到的质量差即为灰分含量。

高温灰分测定法则是将样品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使有机物燃尽并转化为固体残留物。

然后将残留物冷却并称重,得到灰分含量。

负极材料灰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负极材料中的灰分会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首先,较高含量的灰分会降低电池容量。

这是因为灰分会占据负极材料中的有效空间,减少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

同时,灰分还可能与锂离子发生反应,导致电池容量损失。

其次,负极材料中的灰分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灰分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在充放电过程中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稳定的气体或溶液,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变化或电解液成分变化。

这些变化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最后,高含量的灰分还可能引发电池安全问题。

在充放电过程中,灰分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可能产生热量、气体或溶液等副产物,增加了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短路等安全隐患。

中国药典版--中药材灰分讲义

中国药典版--中药材灰分讲义
(一)灰分测定的意
是衡量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反应中药材中掺假及其收污染的
度程
生药灰分的来源,包括生药本 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 盐,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 无机盐类,即总灰分。
同一种生药,在无外来掺杂物 时,一般都有一定的总灰分含量范 围。规定生药的总灰分限度,对于 保证生药的品质和洁净程度,有一 定的意义。如果总灰分超过一定限 度,说明掺有外来无机物。
(三)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取上项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小
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 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 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 灰滤过,坩埚中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 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 (药典二部附录Ⅲ一般鉴别实验)为 止。残渣连同滤纸置同一坩埚中,干 燥,炽灼至恒重。
(六)结果与判定
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和数值的 修约及其运算”修约,使其与标准中 规定限度的有效数位一致。其数值小 于或等于限度值时,判为符合规定, 其数值大于限度值时,则判为不符合 规定。
④ 灰化
已炉 炭பைடு நூலகம்倚在坩埚口,关闭炉门把坩埚移入设规定温度 500~550 0C 的高温后,炉口处,慢慢移入炉膛内,坩埚盖斜
2.2 称取供试品 取供试品须粉 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 称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 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已炽灼至 恒重的坩埚内,精密称定
2.3 炭化 将盛有供试品的坩埚置 电炉上缓缓灼烧(应避免供试品受热 骤然膨胀或燃烧而逸出),炽灼至供 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再冒烟, 放冷至室温(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 进行)。
有的生药本身含有的无机物差 异较大,尤其是含有多量草酸钙的 生药,测定总灰分有时不足以说明 外来无机物的存在,还需要测定酸 不溶性灰分。

粗灰分和灰分

粗灰分和灰分

粗灰分和灰分
粗灰分和灰分都是与物质燃烧有关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灰分是指物质在完全燃烧后剩余的不可燃矿物质和无机盐类的残渣。

它是通过将物质在高温下燃烧,使其有机成分完全分解后残留下来的物质。

灰分通常用于表示物质中无机物的含量。

粗灰分是指在物质燃烧过程中,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550-600℃),物质中的有机物部分燃烧后剩余的残渣。

粗灰分包含了部分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其含量通常高于灰分。

在实际应用中,粗灰分和灰分常用于分析和评估物质的组成和质量。

例如,在食品分析中,灰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可以提供关于食品中矿物质和无机盐含量的信息。

在燃料和能源领域,灰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对于评估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特性也很重要。

总的来说,粗灰分和灰分都是表示物质燃烧后残留的残渣,但粗灰分包含了部分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物,而灰分是完全燃烧后剩余的无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分的来源和种类
煤灰几乎全部来源于煤中矿物质,但是煤在燃烧时,矿物质大部分被氧化、分解,并失去结晶水,因此,煤灰的组成和含量与煤中的矿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差别很大。

我们一般所说的煤的灰分实际就是煤灰产率,煤中的矿物质和灰分的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种:
(1)原生矿物质:它是原来存在于成煤植物中的矿物质,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难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开。

它燃烧后形成母体灰分,这部分数量很少。

(2)次生矿物质:当死亡植质堆积和菌解时,由风和水带来的细粘土、沙粒或由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生成的腐植酸盐及FeS2等混入而成,在煤中成包裹体存在。

用显微镜观察煤的光片或薄片时,如它们均匀分布在煤中,并且颗粒很细,则难与煤分离;如它们颗粒较大,比重与差很大,并在煤中分布不均,则把煤破碎后尚可能将它们洗选掉。

煤中的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合称为内在矿物质。

来自于内在矿物质的灰分,称为内在灰分。

一般次生矿物质在煤中的含量不多,仅有少数煤层中次生矿物质较多,如迁移堆积形成的煤层就是如此。

(3)外来矿物质:这种矿物质原来不含于煤层中,它由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和夹矸层中的矸石所形成的。

就其数量多少,根据开采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波动。

它的主要成份是SiO2 Al2O3 也有一些CaSO3 CaSO4 FeS2等。

这类矿物质
应通过加强质量管理、灵活利用炸药、巩固坑道、合理采煤并通过转筒筛选机筛选和手选的方法予以减少。

外来矿物质的块度,比重越大越容易分离,可用一般选煤的方法将它除掉。

外来矿物质在煤燃烧时形成的灰分称为外在灰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