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加固改造之加固结构的受力特点—2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一、结构加固工作程序
1.可靠性鉴定 2.加固方案 3.加固技术 4.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 6.验收
二、结构加固的特点
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与新建工程不尽相同,加固工程主要有以 下特点: 1 .加固工程是针对已建的工程,受客观条件所约束,针对具体现 存条件进行加固设计与施工; 2 .加固工程往往在不停产或尽量少停产的条件下施工,要求施工 速度快、工期短; 3 .施工现场狭窄、拥挤,常受生产设备、管道和原有结构、构件 的制约,大型施工机械难以发挥作用; 4 .施工往往对原有的结构、构件有不良影响; 5 .施工常分段、分期进行,还会因各种干扰而中断; 6 .清理、拆除工作量往往较大,工程较繁琐复杂,并常常存在许 多不安全因素; 7 .设计包括原结构的验算和加固结构设计计算,要求考虑新、旧 结构强度、刚度、使用寿命的均衡,以及新、旧结构的协调工作。
四、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
按加固目的分
承载力加固 刚度加固 延性加固 整体性加固 耐久性加固
五、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
• 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混凝土结构或构筑 物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 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广泛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梁、 板、柱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 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构件四周包以型钢的 加固方法(分干式、湿式两种形式)。 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 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当采用化学灌浆外包钢加固时,型钢表面温度不 应高于60℃;当环境具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 可靠的防护措施。
• 预应力加固法,即采用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分 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三种)或撑 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性及加 固后占用空间小的混凝土承重结构。 此法不宜用于处在温度高于60℃环境下的 混凝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否则应进行防护处理;也不适用于 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案设计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案设计方法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由于使用年限、外力作用等因素,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开裂、变形、强度降低等问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案设计方法。
二、加固前的调查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材料的性质和质量:通过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型号和数量等,以及进行取样检测,确定结构材料的性质和质量。
2.结构的形式和构造:通过对建筑图纸的分析,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和构造,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
3.结构的损伤情况:通过对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调查,包括开裂、变形、粉化等情况的记录和测量,为后续的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4.结构的使用历史和环境:了解结构使用的时间和环境情况,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以便更好地分析结构的损伤原因和加固方案。
三、加固方案的设计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受力情况的分析:通过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加固的部位。
2.加固材料的选型:根据结构的情况和加固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加固材料,包括钢板、钢筋、碳纤维等材料。
3.加固的方式和方法: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加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和方法,包括加钢板、加钢筋、粘贴碳纤维等方法。
4.加固后的结构性能分析:通过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和实测,评估加固后的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四、加固方案的实施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实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加固工作进行详细的方案编制和计划制定,确定施工的流程和方法,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施工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工艺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施工后的检测和验收:对施工后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五、加固方案的评估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加固效果的评估:通过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实测和模拟分析,评估加固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加固措施选择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加固措施选择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加固措施选择方法是指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时,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或改善结构的可靠性。
加固措施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合理的选择方法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加固措施选择方法。
一、了解结构的加固需求在进行加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结构的加固需求。
这包括结构损坏的原因、受力情况、结构的使用要求以及增强结构的目的等。
通过对结构的全面了解,可以确定加固的重点和目标,以为后续的加固工作提供基础。
二、评估结构的现状和承载能力在选择加固措施前,需要对结构的现状进行评估,并确定其承载能力。
这包括检查结构的损坏情况、强度退化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通过全面评估结构的现状,可以为后续加固设计提供参考,并确定加固措施的具体选择范围。
三、制定加固方案在进行加固措施选择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需要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加固材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加固板、加固筋、加固钢筋混凝土等。
根据结构的需要,可能需要选择单一的加固措施,也可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
四、进行加固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加固材料时,需要根据加固方案确定具体的材料要求。
一般来说,加固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加固工作的要求。
常见的加固材料包括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五、制定加固施工方案加固施工方案是指对加固过程中的施工方法、工艺和施工顺序等进行规划。
加固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固方案和加固材料的要求进行制定,并充分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加固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六、加固效果评估和监控在进行加固工作之后,需要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民用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改造

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第48卷第9期2021年5月民用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改造汪兴龙(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310007)[摘要]民用建筑是我国重要的建筑组成部分,按照现行规范,普通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其中,大量的建筑由于使用功能改变、环境变化及耐久性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
从经济和其他特殊因素考虑,一部分已经用满 使用年限的建筑须保留或经改造继续使用。
正因如此,在许多建筑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改造加固。
故综合民用建筑特点,详细阐述了对其加固设计改造策略,以期对同行止者有所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加固;承栽水平:加固折损参量;应力滞后[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3X (2021) 09-0017-02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ivil BuildingStructure ReinforcementWang Xing-long[Abstract ]Civil buil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the safety level of comm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is grade II,and the design reasonable service life is 50 years.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need to be transformed due to the change of function,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durability,etc.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and other special factors»some of the buildings that have been used for a long time must be retained or transformed to continue to use.Because of this, many buildings need to carry out transformation and reinforcement during the long-term use.Therefor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buildings,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in detail are expound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workers in the same field.[Keywords ]civil building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bearing level ;reinforcement damage parameter;stress lag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用建筑加固及维修等工程量也在逐年增加。
[分享]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大总结
![[分享]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f7421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9.png)
[分享]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大总结城市建设日趋饱和设计和施工会逐渐转向加固行业土木人不懂加固就没饭碗了故请收藏此篇全系加固总结零基础学习加固技术一、加固纵览加固类型房屋结构加固工程加固类型对于房屋结构加固工程,可分为房屋结构整体抗震加固(即体系加固)和构件加固。
体系加固是针对房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不足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而进行的加固;构件加固是针对局部构件承载力不足而进行的局部构件的加固。
加固原则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1、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2、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3、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的基础;4、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5、加固设计应注重节点连接构造设计。
加固内容及方法体系加固砌体结构加固对可靠性不足或业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砌体结构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现行设计规范及业主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抗震承载力不满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1)拆砌或增设抗震墙2)修补和灌浆3)面层或板墙加固4)外加柱加固5)包角或镶边加固6)支撑或支架加固整体性不满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1)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或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形成闭合。
2)当纵横强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和外加圈梁等加固。
3)楼、屋盖构件支撑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等的措施;对腐蚀变质的构件应更换;对无下弦的人字屋架应增设下弦拉杆。
4)当构造柱或芯柱设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外加柱;当墙体采用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且在墙体交接处增设互相可靠拉结的配筋加强带时,可不另设构造柱。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是指通过改善建筑结构的载荷能力、抗震能力、承载能力等方面,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一项工程技术。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地震频发的区域,加固技术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结构加固类型钢材具有优良的强度、韧性、可塑性以及柔韧性等特点,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等特点,是经常用于建筑结构加固的材料之一。
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即悬挂加固法和剥离加固法。
悬挂加固法利用钢制吊杆将钢板或梁挂在墙体上,将其彻底与建筑结构分离,在墙体受力的情况下,通过悬挂的钢构件传递力量。
在不改变建筑原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结构的载荷能力、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剥离加固法如其名,即将钢板或梁直接与墙面粘结,通过将钢板或梁切入墙体表面或在墙体表面造出深度足够的凹槽,使其相互依靠结合,增强整个建筑物的承受能力,提高其抗震性能和承重能力。
2、混凝土加固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害如开裂、脱落、断裂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建筑安全。
所以,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也是非常必要的。
混凝土加固技术包括预应力钢绞线加固、碳纤维布加固、玻璃纤维布加固、钢板加固等多种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钢绞线,使其通过拉伸作用产生压应力,增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碳纤维布加固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贴附碳纤维布,然后在其表面涂覆聚合物粘接剂来强化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提高其抗震性能。
玻璃纤维布加固是利用玻璃纤维布涂覆墙体表面,然后在其上涂覆特殊材料或聚合物胶水加强结构,提高墙体的承重能力。
木结构是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但在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因年代久远等原因,木结构也有可能出现破损、变形等问题,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工程。
木结构加固的方法主要通过钢板加固、胶合板加固等方法来实现。
钢板加固可增强木结构承载能力,通过钢板与木材组合,增加构件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7T07:22:37.56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2期作者:魏娟[导读] 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而且加固施工也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要求相符,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魏娟汤原县房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汤原县 154700摘要:针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而且加固施工也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要求相符,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房屋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文中从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的意义入手,分析了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截面;受力;支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整个施工过程相对繁琐和复杂。
而且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掌握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并合理对施工技术进行应用,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质量,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1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的意义当房屋建筑用途改变、验收不合格或是房屋设计标准和规范的更新导致现有房屋建筑达不到标准要求,因此需要应用结构加固技术,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
同时房屋使用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针对房屋质量进行考量时,耐久性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指标,通过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房屋结构质量,提升房屋结构的耐久性。
而且应用结构加固技术还可以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一旦有地震发生,房屋建筑结构对地震的抵御能力会有所增强,进一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2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2.1加大截面加固法通过在房屋建筑原有混凝土结构受力构件一侧或是两侧浇筑混凝土,通过扩大截面面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还要设置相应的钢筋,提升构件整体承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
PKPM抗震鉴定与加固学习笔记_2

PKPM抗震鉴定与加固第一章绪论1.何为鉴定加固鉴定包括: 可靠性鉴定, 抗震鉴定, 危房鉴定, 火灾鉴定, 裂缝鉴定, 工程质量评定, 耐久性评定, 地基基础鉴定。
加固包括:地基基础加固, 混凝土结构加固, 砌体结构加固, 钢结构加固, 结构抗震加固。
2.建筑分类和鉴定分级建筑分类: A类: 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的建筑, 抗震调整系数0.85;B类: 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的建筑, 抗震调整系数1.0;C类: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的建筑, 抗震调整系数1.0。
鉴定分级: 第一级鉴定: 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 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A类建筑的抗震鉴定, 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 建筑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当不满足第一级鉴定的要求时, 除规范有明确规定情况外, 应由第二级鉴定作出判断。
B类建筑的抗震鉴定, 应检查其抗震措施和现有抗震承载力再作出判断。
当抗震措施不满足鉴定要求而现有抗震承载力较高时, 可以通过构造影响系数进行综合抗震能力的评定;当抗震措施鉴定满足要求时, 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95%, 次要抗侧力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低于规定的90%, 也可不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第二章PKPM鉴定软件操作及使用具体看书, 实践为主。
第三章常用加固方法的基本特点及施工要点3.1增大截面加固法1.特点及适用范围增大截面法又称加大截面法, 是采用同种材料来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 达到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构件刚度的目的。
在我国, 增大截面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法, 优点是有长期的使用经验, 施工简单, 适应性强。
当柱子采用增大截面法, 在提高构件承载力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框架梁与柱的刚度和强度比, 通过对加密区的处理可以提高构件的延性, 从而形成对抗震有利的结构破坏形式。
缺点是湿作业, 施工期长, 易形成肥梁胖柱。
适用于梁、板、柱、墙等构件及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特别是原截面尺寸显著偏小及轴压比明显偏高的构件加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中弯矩M(kNm)
150 变形差值 100 叠合
150 应力差值 100 叠合 50
50 出现裂缝 0 5 10 跨中挠度f(mm) 15
出现裂缝 0 50 屈服 100 150 200 250 300 跨中钢筋应力σ (Mpa)
跨中弯矩—挠度曲线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试验结果表明,叠合梁挠度和钢筋应力均比整 浇梁大,但是极限承载力基本相同。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1.混凝土 2.钢筋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1.混凝土 我国规范中混凝土轴心 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公式:
c 0
c f c [1 (1
0 c cu
n 2
c fc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锈蚀钢筋的基本特性
1.锈蚀钢筋的极限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非常接 近,在1.1左右; 2.钢截面损失率在10%以内时,热轧钢筋的应力 -应变曲线仍具有明显的屈服点,锈蚀率越大, 钢筋的屈服台阶也越短,即塑性性能降低; 3.锈蚀量越大,锈蚀钢筋的极限强度越低,屈 服强度也越低。
Tongji University
梁、板
受弯构件
柱
受压构件 出现脆性破坏 水平抗侧力构件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结构加固施工与结构受力特征
理想情况: 完全卸载—>加固—>加固部分可提供承载力 —>卸载—>两部分共同受力
实际工程中: 不卸载或部分卸载—>加固—>构件二次受力
同济大学
受拉区,其对补加的钢筋起到粘结保护作用 (比较常见)
加固位置
受压区,提高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提高构件 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增大结构的刚度,充分 发挥后浇混凝土的作用。(叠合梁)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试验(二次受力)
250
250 整浇梁 叠合梁
跨中弯矩M(kNm)
200
200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混凝土碳化前后应力-应变曲线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与未 碳化混凝土相比,混凝 土碳化后材料的抗压强 度提高约60%,延性降低, 具有明显的脆性,变形 能力降低约30%,弹性模 量提高约60% 。
图5.C20混凝土碳化前后应力—应变曲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Es As h0
其中,M 0k 为加固前受弯构件验算截面上原作用的弯矩 标准, f 为综合考虑受弯构件裂缝截面内力臂变化、钢筋拉 应变不均、以及钢筋排列影响等的计算参数。
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Disaster reduction
Tongji University
•构件二次受力
二次受力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既有结构在原有设计荷载作用下的 内力分布状态下,构件上承担的内力引起的截 面应力分布。 第二阶段:在既有结构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后 的内力分布状态,构件进入整体工作状态后的 截面应力分布。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8.2.2 结构的二次受力
结构不满足抗震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 结构因功能改变或沉降需进行承载力加固 增大截面法 增设钢支撑或混凝土支撑 粘贴碳纤维 增设消能减震隔震原件
结构加固
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 非弹性性质,造成截面内力重分 布,引起结构的弹塑性内力重分 布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受力的两个重要特点
1.受压区混凝土应变滞后。叠合层混凝土仅 在弯矩增量作用下才参与工作,故叠合层混 凝土的压应变总是小于同等条件下对应的整 浇梁。 2.受拉钢筋应力超前。由于在叠合前弯矩的 作用下,原构件中的应力较整浇梁大而使得 叠合构件中的钢筋应力、挠度等较大,导致 受拉钢筋的拉应力始终大于整浇梁。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由于钢筋应力超前,为了避免梁的挠度、裂缝在 使用阶段超过允许值和受拉钢筋在使用阶段处于高 应力状态,钢筋应力应该满足:
s s1 s 2 0.9 f y
s1
M (1 ) s 2 :叠合后弯矩增量作用下增加的钢筋应力, s2 2 2 As h01 As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1、2 :裂缝截面的内力臂系数,可近似取为0.87 h ( 1 ) :反应荷载预压应力的叠合特征系数,取,其中 0.5
(d)破坏时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二次受力分析
叠合前的弯矩作用结果 相当于在叠合后的梁受拉 区产生“荷载预压应力”, 叠合后的弯矩增量产生的 拉力部分抵消“荷载预压 应力”,另一部分使梁底 钢筋拉应力增加。
D2
M2 M1
Z1 Tc
As s1
As s 2
(b)叠合前和叠合后的增量
在实际工程中,一 般情况下采用线弹 性分析方法计算加 固结构作用效应, 故以刚度分布变化 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为主。
同济大学
•8.2.3 构件的二次受力
构件名称 构件类型 承载力不足的 表现 构件的挠度偏大 裂缝过宽过长 钢筋锈蚀 受压区混凝土有 压碎现象 承载力不足 的原因 设计考虑不 周或者错误 施工质量和 施工管理较 差 使用功能改 变或者使用 荷载超载 地基出现不 均匀沉降等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2.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特征
(1)新增部分的应力、应变滞后于原有混凝土,降 低新增部分的作用。 如果原柱在加固施工时应力 过高,变形过大,有可能使新增部分的应力处于 较低水平。
(2)如果新旧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可靠,则新旧混凝 土的应变增量基本相同,满足平截面假定。 (3)新旧混凝土之间存在应力重分布现象,应力水 平较低的新混凝土对应力水平较高的原混凝土会 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可部分弥补新增部分应变 滞后对加固柱承载力降低情况。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粘贴碳纤维法
1.粘贴碳纤维法在实际工程中常常用于加固正截面 承载力不足。结构加固时一般不卸载,因此加固用 的 碳纤维布存在“应变滞后”效应。
粘贴碳纤维法加固梁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规定:“当考 虑二次受力影响时,应按构件加固前的初始受 力情况,确定纤维复合材料的滞后应变”。纤 维复合材料的滞后应变可按下式计算: f M 0k f0
•构件加固方法及计算(二次受力)
1.增大截面法 2.粘贴碳纤维法 3.粘贴钢板法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
1.混凝土梁板(受弯构件) 2.混凝土柱(受压构件)
增大截面法加固梁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混凝土梁板
增大截面法适用于混凝土梁承载力相差较大 且其刚度也不满足要求。 加固类型:单面、双面或者三面加固。
c n ) ] 0
1 ( f cu 50) 60
0 0.002 0.5( fcu 50) 105
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cu 0.0033 ( fcu 50) 105
同济大学
•关于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E.Hognestad模型 Rush曲线模型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叠合梁的应力和应变h0来自h1 cu 0.0033
As
1 fc
D2
M2
M1 M 2
Z1 Tc
Mu
h0
h1
As
M1
(a)叠合梁截面
b
As s1
As s 2
As s1 As s 2
As f y
(b)叠合前和叠合后的增量 叠合梁受力过程
(c)叠合后
2.第二阶段叠合梁梁承载力验算:
正弯矩 负弯矩 剪力
M M1G M 2G M 2Q
M M2G M2Q
V V1G V2G V2Q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增大截面法加固柱
1.概述 加大混凝土截面积及配筋量,提高原混凝土 柱的承载力和降低柱的长细比,提高柱的刚度。
•8.2.1 不同龄期材料的本构关系
2.钢筋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如右图所示,分为四个 阶段: OB’:弹性阶段 BC :屈服阶段 CD :强化阶段 DE :颈缩阶段
钢筋应力—应变曲线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钢筋锈蚀
在正常设计、施工、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 一般是呈高碱性的,此时钢筋不会锈蚀。在 既有建筑结构中,环境湿度较大、混凝土碱 性环境变弱和混凝土碳化深度加深容易导致 氯离子等因素会产生钢筋锈蚀现象。 钢筋锈蚀引起有效面积减小,承载力降低, 延伸率降低,并且降低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力,减小钢筋强度的发挥。
Tongji University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混凝土强度与变形随时间的变化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水泥胶体的粘结强 度不断增强,流动性不断减弱,因而提高了混 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混凝土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水泥胶体发生 持续的粘性流动和内部微裂缝的发展,会出现 变形随时间而增大的徐变现象,长期强度会有 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