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颅脑基本切面及结构畸形

合集下载

胎儿颅内结构异常超声诊断

胎儿颅内结构异常超声诊断

胎儿颅脑异常的超生筛查基础筛查:横切面-经侧脑室、经小脑胎儿神经超生学检查:横切面、冠状切面、矢状面观察结构、测量项目:头颅形状;大脑镰、透明隔腔CSP、丘脑T、第三脑室TV;侧脑室前角AH、侧脑室后角PH、脉络丛CP;小脑半球CH、小脑蚓部CV、颅后窝池CM;大脑外侧裂LS胎儿透明隔腔异常的超色诊断:透明隔腔,CSP:颅脑超声扫查的标志性结构;位于脑中线前部两透明隔间的液体腔,其前上方为胼胝体,后下方为穹窿,侧壁为透明隔小叶;CSP发育与胼胝体密切相关,胼胝体CC就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一种脑白质束状纤维结构;其发育通常晚于其她颅内结构。

胼胝体发育早于透明隔。

透明隔腔缺失:孕18-37周未显示CSP1、常伴前脑病变及中线结构发育异常2、胼胝体正常不等于有正常透明隔腔,有透明隔腔不等于胼胝体完整正常3、与透明隔腔缺失有关的神经系统畸形:原发育性异常: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视隔发育不良、脑裂畸形继发性异常:重度脑积水、孔脑洞、Amold-Chiari II畸形、积水性无脑畸形孤立性透明隔缺失(孤立性透明隔腔缺失预后大多良好,但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风险较正常胎儿高)4、孕18-20周即可诊断透明隔腔缺如,但与其相关的部分颅内异常需在孕32周后超声或MRI才能发现,因此需连续动态观察CSP;透明隔腔增宽:CSP宽度>10mmCSP宽度:2-9mm,中孕期平均值为(5、3+-1、7)mm常合并胎儿脑积水、染色体异常及生长缺陷常伴发韦尔加腔(6V)增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室扩张 VM1、侧脑室增宽:10-15mm【轻度增宽10-12mm,中度增宽12、1-14、9mm,重度增宽>15mm】,>12mm其合并其她畸形的概率较高,而合并非整倍体的概率低,10~12mm的单纯性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其神经系统发育预后相对较好2、第三脑室:横切面>3mm、冠状切面>5mm3、第四脑室:孕中期显示最为清晰,平均前后径为3、5mm、平均宽度为3、9mm4、引起~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神经管缺陷、颅内出血、脑积水、颅内感染、前脑无裂畸形、颅内肿瘤、D-W异常、脑血管畸形、胼胝体缺失、Arnold-Chiari畸形II 型、脑裂畸形、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综合征5、产前发现胎儿脑室扩张,首先应仔细检查颅内颅外结构,建议在30-34周孕进行仔细神经系统检查。

胎儿超声筛查标准切面-胎儿筛查29个标准切面

胎儿超声筛查标准切面-胎儿筛查29个标准切面
胎儿超声筛查观察切面
• 透明隔腔+双侧丘脑切面
在我们识别异常切面的之前,我们必须识别正常图像,有专家
、学者把胎儿超声检查的切面分为20、25、30个,主要是认为 这些切面可以检出80%以上的胎儿系统结构异常。

• • •
侧脑室体部切面
小脑横断面 颅脑正中矢状切面 双眼眶切面
• • • • • • • • • • • • • • •
• 显示胼胝体、透明隔腔、 第三脑室、小脑蚓部和小 脑延髓池的正中长轴切面 (不应显示侧脑室的任何 切面)
• 观察胼胝体动脉确定有无 胼胝体缺如。小脑蚓部缺 失或部分缺失等
• 小脑延髓池
胼胝体
第三脑室
小脑蚓部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 • 脑中线结构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前脑无裂畸形、蛛网膜囊肿、Galen静脉瘤、 Dandy-Walker畸形。中线结构畸形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畸形。中线囊性病变血流鉴别 小脑幕上脑室系统异常:单纯性脑室扩张、前脑无裂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无脑畸 形、先天性感染、脉络丛囊肿。侧脑室大于10mm、第三脑室大于3mm均应考虑有 脑室扩张可能,动态随访。 大脑皮质异常: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前脑无裂畸形、脑内出血、脑内肿瘤、无脑 回畸形、脑裂畸形。 颅后结构异常:颅后窝池消失常伴小脑扭曲变形—香蕉小脑-脊柱裂脑部特征;颅 后窝池增大— 大于10mm,考虑颅后窝池增大,仔细检查小脑蚓部与第四脑室;小 脑发育不良— 可以单独出现/合并畸形-小脑畸形/D-W综合征。 头颅大小与形态异常:小头畸形(测量<第三百分位)、大头畸形—(测量>第97 百分位时)、脑膨出、柠檬头(脊柱裂、24周以后可以消失)、三叶草形头颅/草 莓头颅— 染色体畸形、颅缝早闭、致死性侏儒。
脊柱冠状面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胎儿头颅超声是孕妇产前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超声技术可以对胎儿的头颅结构和发育情况进行全面的观测和评估。

而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切面来进行观察,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1. 矢状位切面。

矢状位切面是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常用的一种切面,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中线结构,包括大脑、脑室、脑沟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脑部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脑积水、脑囊肿等异常情况。

2. 横断位切面。

横断位切面是指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胎儿头颅的横向方向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横断面结构,包括颅骨、脑组织、脑室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内结构是否正常,排除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等情况。

3. 冠状位切面。

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平行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前后方向结构,包括额叶、颞叶、枕叶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大脑皮层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大脑发育异常、脑裂畸形等情况。

4. 斜冠状位切面。

斜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略微倾斜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颅骨的结构和脑组织的分布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骨发育是否正常,排除颅骨畸形、颅内损伤等情况。

总结。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是产前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切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通过对胎儿头颅超声的标准切面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头颅发育异常、颅内畸形等情况,为产前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医生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标准切面的操作技巧,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胎儿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检查方法

胎儿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检查方法

双顶径标准切面: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着,对于双顶径的测量标准,多是这样规定的: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的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的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与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脑室率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

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

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

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

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胎儿小脑切面:在双顶径测量切面基础上,略旋转探头并向颅底移动,显示小脑及颅后窝,使切面经过侧脑室前角、透明隔、小脑、小脑延髓池。

小脑横径在20-24周时,其数值(mm)与妊娠周数数值相当,以后逐渐大于妊娠周数。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是测量小脑蚓部至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称为颅后窝池更合适。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其正常测值为5±3mm,最大不超过10mm。

(优质课件)产科胎儿畸形筛查标准切面扫查及意义

(优质课件)产科胎儿畸形筛查标准切面扫查及意义

透明隔腔+双侧丘脑切面
• 标准切面: 1. 颅骨形态及钙化、骨缝的位置及闭合; 2. 脑中线居中、不连贯: 3. 两侧对称分布的卵圆形的低回声丘脑 4. 两侧丘脑之间第三脑室,内径<2mm 5. 呈长方形透明隔腔—第五脑室,<10mm 6. 侧脑室。
• 测量指标:双顶径(远场内侧缘至近场外侧 缘或远场外侧缘至近场外侧缘)、头围(颅 骨外侧缘)
• 超声检查不能识别所有脊柱裂
• 脑积水胎儿多伴有腰骶部脊柱裂, 无脑儿多伴有颈胸部脊柱裂。
• 无隆起的脊柱裂仅表现为软组织在 缺损处的断裂
• 脊柱尾侧表现困难时,可以坐骨骨 化中心为标志表明到达脊柱末端。
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骨、桡骨切面
• 标准切面:显示个长骨长轴切面 • 测量指标:股骨、胫骨、腓骨、肱骨、尺骨、桡骨长径
• 测量指标:眼距(眼眶内距、 眼眶外距、晶状体间距) LD=RD=ID=1/3眼外距
• 对于21-三体、全前脑等有意义 • 先天性白内障
眼内距 眼外距
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
声束尽可能正对胎儿面部,显 示前额、额骨、鼻、鼻骨、上 下唇、下颌。在此切面不应显 示眼眶。
观察小下颌畸形、鼻骨缺失等
鼻骨长
• 可以观察颅缝早闭、胼胝体缺如、平脑畸形 等
丘脑
侧脑室后角
透明隔腔
侧脑室体部切面
• 侧脑室水平胎头横切面:颅骨环、脑 实质、大脑镰、侧脑室体部、后角及 脉络丛、大脑外侧裂。
• 测量指标:侧脑室直径,在近脉络丛 部,光标置于脑室壁内缘,与侧脑室 长轴垂直取最宽处测量,整个妊娠期 <10mm,动态观察。侧脑室形态、 近场
• 标准切面:足矢状切面或 足底冠状切面,显示尽可 能多的跖骨及趾骨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
胎儿侧脑室测量是评估胎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使用超声技术进行测量。

侧脑室是脑部中的一个脑室,它在胎儿的脑部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从标准切面方法、测量标准和临床意义等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侧脑室的测量通常使用经颞下窗(TTP)和经颞上窗(TTP)两种标准切面方法。

经颞下窗是通过在胎儿颅骨下方进行超声探头的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胎儿侧脑室的横断面。

而经颞上窗则是通过在胎儿颅骨上方进行超声探头的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胎儿侧脑室的前后径。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全面地评估胎儿侧脑室的大小和形态。

其次,测量标准方面,通常侧脑室的测量包括横径、前后径和横断面面积。

正常情况下,侧脑室的横径和前后径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脑部发育异常。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侧脑室的横断面面积来评估侧脑室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胎儿脑部的情况。

最后,侧脑室测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侧脑室的
测量可以及早发现胎儿脑部发育的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
断依据。

一些胎儿脑部发育异常如脑积水等疾病,侧脑室的测量可
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保障胎儿的健康。

综上所述,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是通过超声技术进行
测量,包括经颞下窗和经颞上窗两种方法。

测量标准主要包括横径、前后径和横断面面积。

这些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胎儿脑部发
育的异常情况,对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胎儿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及正常值

胎儿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及正常值
胎儿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及正 常值
一、双顶径切面(丘脑平面) 1、此切面的标志:此切面呈椭圆形,丘脑居中央,大 脑镰居中,前方显示透明隔及其两侧的侧脑室前角,后 方见侧脑室后脚。 2、测量方法:从头颅骨板的外缘测至对侧骨板的外缘。
• 圆头 型,差距大的称长头型。因为这两种头型 的存在,因而头围接近,双顶径却有可能 显著差别。 2、头围远远超过了双顶径的应用。
四、股骨、肱骨、尺桡骨的测量 1、妊娠10周起可以测股骨长度,一般14 周起比较有临床价值。 2、测量方法:纵切股骨,显示整条股骨 干,包括两端,测量时不包括股骨头与骨 骺。 3、里胫,外腓;里尺外桡。
• 五、小脑平面
• 三、腹围切面 1、是晚期妊娠评价胎儿生长发育、估计体重、 观察有无宫内生长迟缓的最佳指标。 2、此切面的标志:胎体横切呈圆形或椭圆形, 左侧显示胃泡,前方正中显示左、右支门静脉的 汇合。背部为脊柱横切面,后部的位于中央。 (如左支门静脉一直向前延续至脐孔,说明测量 平面太低或探头倾斜。) 3、测量时包括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 4、35周左右头围=腹围,>35周后头围>腹围。

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超声诊断1

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超声诊断1

3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思维分析方法
头颅大小与形态异常:主要包括小头、大头、短 头、长头、三叶草形头颅、草梅形头颅、柠檬头、 脑膨出等
4
正常变异的识别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脉络丛的变化:
妊娠13周之前,正常状态下脉络丛几乎充满整个侧脑室,超声显示脑内大部分为强回声的脉络丛。 大约13~15周侧脑室前角内开始无脉络丛充填而出现明显无回声,而其内的脉络丛则明显后移。

5
定义:
无脑儿
无脑儿是由于前神经孔闭合失败所致,表现为皮肤、颅骨、颅内组 织缺如,眼球突出,呈“蛙样”面容。
发病率:
无脑畸形是神经管缺陷中最常见的类型,约50%,发病率存在地域 差异,我国北方发病率较南方高,女胎发病率是男胎的3倍甚至更高。
致畸因素:
丙戊酸、叶酸拮抗剂、孕妇糖尿病、体温过高、叶酸缺乏、接受辐 射、孕妇早期感染史等。
扩大、脑室扩大是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脑内结构尤其是脑中线结构是
否正常等, 特别注意后颅窝内的结构的扫查与观察。
3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超声诊断思维分析方法
小大脑皮质的异常:主要有无脑畸形、露脑畸形、前 脑无裂畸形、先天性感染、脑内出血、脑穿通畸形、 无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内肿瘤等。
如果大脑皮质出现异常声像,应判断异常声像是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 局部异常还是全脑异常。
处向后膨出。
闭合性脊柱裂背部皮肤完整,椎管内成分部分或全部经过脊柱缺损 处向后膨出或不膨出,可分为有包块型或无包块型。
8
脊柱裂
超声表现:
开放性脊柱裂: • 正常脊柱椎体和椎弓形成前后两条平行强回声带,脊柱裂时 后方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背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柠檬头征:横切胎头时出现前额隆起,双侧颞骨 塌陷,形似柠檬,称柠檬头征。形成的可能原因 是脊柱裂胎儿脑内结构移位,使脑内压力降低, 双侧颞骨向内塌陷所致。
脊柱裂
柠檬头 裂
香蕉小脑
骶尾部脊柱
蛛网膜囊肿常出现在脑中部,不与 侧脑室相交通,是蛛网膜腔内液体 的积聚。
Galan静脉瘤
由动静脉瘘引起,表现为30周后,在丘脑 后方有>2.5cm的无回声区,CDFI示其内彩 色血流丰富,94%的此类新生儿合并高排 出性心衰。
脑中线结构畸形——Dandy-Walker畸形
Dandy-Walker综合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Dandy-Walker畸形,表现为小脑蚓部 完全或部分发育不全伴小脑延髓池扩大,小脑延 髓池与扩张的第四脑室相通;
第二种是Dandy-Walker变异型,表现为小脑蚓 部部分发育不全,但小脑延髓池正常,小脑延髓 池通过缺失的小脑下蚓部与第四脑室相交通;
第三种是小脑延髓池单纯增宽(小脑延髓池深度 大于10mm可怀疑),而小脑蚓部和第四脑室正 常。
Dandy-Walker变异型和延髓池扩大型产前诊断 率低。
目前公认的处理方法:如果脉络丛囊肿合并其他 畸形,要进行羊水穿刺。
前脑无裂畸形 :由于胎儿期前脑未完全发育成两个大脑半 球所致,常常合并中线上脑和面部的畸形。根据大脑半球 分开程度,可分为以上四种。
无叶前脑无裂畸形显示为小头、丘脑融合、单脑室、无胼 胝体、无脑中线。面部畸形最常见于无叶全前脑,包括眼 眶和鼻骨的畸形。在大多数情况下,面部畸形的严重程度 反映了脑部畸形的严重程度。约55%前脑无裂畸形合并染 色体异常, 最常见是13三体。
露脑畸形:引产的胎儿顶骨缺如, 脑组织暴露在外,有脑膜覆盖。
脊柱裂常伴有一系列的脑部超声特征,这些特征 包括小脑异常,颅后窝池消失,柠檬头征,脑室 扩大等,这些脑部特征对于诊断脊柱裂的敏感性 %~2%假阳性。
香蕉小脑征:脊柱裂胎儿常有小脑异常,小脑变 小,弯曲呈“香蕉状”,小脑发育不良甚至小脑 缺如。主要原因是脊柱裂胎儿颅后窝内结构不同 程度的疝入颈椎管内所致。
1.侧脑室增大呈“泪滴状”,胎头横切面上, 侧脑室表现为前窄后宽,似“泪滴”。
2.透明隔腔消失。 3.第三脑室不同程度增大,且向上移位。
预后:其预后与引起胼胝体缺失的病因有关, 染色体异常如18-三体,13-三体等引起的 预后差;单纯胼胝体缺失产后随访数月到 11年,患儿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部分表 现为智力较同龄儿低下。
脑膨出是指颅骨缺失伴有脑膜和脑组织从缺 损处膨出;
脑膜膨出则仅有脑膜而没有脑组织从颅骨缺 损处膨出。
从胎头额部起,沿颅顶中线至后枕部均可发 生脑或脑膜膨出,其中约75%发生在枕部, 少部分发生在偏中线的其他部位,如颅顶部 偏中线区。
无脑畸形:系神经闭合失败所致,是神经管缺陷的最严 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颅骨穹窿缺如(眶上嵴上额骨、 顶骨和枕骨的便平部缺如),伴大脑、小脑及覆盖颅骨 的皮肤缺如,但面骨、脑干、部分枕骨和中脑常存在, 眼球突出呈“蛙眼样”面容。
当脐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时,应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 血流状况,大脑中动脉在整个孕期其PI都应大于 1.5,如出现大脑中动脉S/D、RI降低,说 明有脑保护效应出现,胎儿体内的血流进行了再分 配,以保证脑、心等重要脏器的供血。此种情况应 提示临床及时治疗,否则预后不良。
胎儿颅脑矢状切面
正中矢状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可以显示出许多 结构,尤其是经胎头横切面不易完全显示的胼 胝体和透明隔腔,在正中矢状切面上可清楚显 示出来。
脉络丛囊肿
(中孕之小CY超声若无发现其它畸形,可提示复 查,大部分小CY至晚孕时渐消失)
脉络丛囊肿:
发生率为0.2~2.5%,往往是正常变异,发现脉 络丛囊肿后,要主意寻找是否有其他畸形,包括 草莓头,小头畸形,握拳异常,足内翻等,以提 示是否有18-三体的可能性。
然而,脉络丛囊肿的大小,部位(单侧或双侧), 胎儿性别等都与染色体无关。
小脑延髓池(又称为颅后窝池)的大小是测量小脑蚓部 至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小脑延髓池的正常测值为 5±3mm,最大不超过10mm。扩大的小脑延髓池可见 于小脑半球发育不良、交通性脑积水及正常变异。

第3脑室 4rd:第4脑室 (第5脑室)
CSP:透明隔
其 他 颅 脑 横 切 面 :
近颅骨顶部横切面:获得侧脑室平面后,声束 平面继续向胎儿颅顶方向平行移动,可显示近颅 顶部横切面,在此切面上颅骨呈小而类圆形强回 声光环,大脑镰和大脑中央裂居中,连接前后, 呈线状强回声,称为脑中线。中线外侧的无回声 为侧脑室顶部,体部外侧的强回声为大脑白质深 静脉,引流侧脑室周围白质的静脉血流。 颅底横切面:在获得丘脑水平横切面后,声束平 面略向颅底方向平行移动即可显示颅底横切面, 在此切面上可见到大脑脚、第三脑室、侧脑室下 角、WILLS环等结构。
脑脊液通路上任何环节出现 问题均可导致脑积水.
脑脊液通路上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脑积水.
胎儿小脑切面:
在双顶径测量切面基础上,略旋转探头并向颅底移动, 显示小脑及颅后窝,使切面经过侧脑室前角、透明隔、 小脑、小脑延髓池。
在孕24周以前,小脑横径(以mm为单位)约等于孕周 (如20mm即为孕20周),以后逐渐大于妊娠周数。孕20 -38周平均增长速度为1-2mm/周,孕38周后平均增 长速度约为0.7mm/周。
测量枕角与额角的内径可判断有无脑室扩张及脑积水, 整个妊娠期间,胎儿侧脑室枕角内径均应小于10mm。 中孕期,由于侧脑室内脉络丛呈强回声,其远侧的大脑 皮质回声低或极低,应注意和侧脑室扩张或脑积水相区 别。
侧脑室横切面
侧脑室之枕角内径
侧脑室之脉络丛
侧脑室结构
脑脊液循环通路
脑室包括两侧侧脑室,第三 脑室和第四脑室。脑室系统 内含有脑脊液,由位于各脑 室内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经脑室借左右室间孔到第三 脑室,从第三脑室通过中脑 水管到第四脑室,最终经第 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左右外侧 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再经蛛 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上矢状 窦中,回流到血液循环。
露脑畸形主要特征为颅骨缺失,脑组织直接暴露、浸泡 于羊水中,脑的表面有脑膜覆盖,但无颅骨及皮肤,脑 组织结构变形、变性、变硬。
无脑畸形与露脑畸形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无颅骨保护脑 组织,但是也有其不同点与相通之处。
一、无脑畸形在妊娠早期就没有脑组织发育、而露脑畸 形则在常在晚期妊娠还能发现脑组织,且脑组织表面仍 有脑膜覆盖。 二、如果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露脑畸形的脑组织因羊 水刺激,胎动、胎手触碰等原因而使脑组织越来越少,
丘脑水平、小脑水平横切面
丘脑水平横切面(双顶径与头围测量平面):
标准平面要求清楚显示透明隔腔、两侧丘脑对称及 丘脑之间的裂隙样第三脑室,同时,颅骨光环呈椭 圆形,左右对称。 透明隔腔(CSP)位于两层透明隔之间,分隔侧脑室 中央部的隔膜称为透明隔,位于两侧透明隔之间的 腔隙即为透明隔腔,在脑中线的前1/3处,呈长方形 的暗区,正常时不超过10mm。 图像中央脑中线两侧对称的卵圆形低回声区结构, 即丘脑。 第三脑室 为两侧丘脑中间的缝隙,其宽度正常时小 于2mm。向前经室间孔通向侧脑室,向后经中脑导 水管通向第四脑室。 大脑及大脑外侧裂可清楚显示。
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组成。大脑中动脉是很常 用的一条用来判断胎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血管,大 脑中动脉主干略向外行走,血流方向朝向头颅的外 侧,左右各一,是颅底动脉中最粗最长的一支血管, 测量时取样容积最好置于大脑中动脉的根部.正常 妊娠时,大脑中动脉的变化规律与脐动脉相似
胼胝体呈月牙形低回声结构或两条平行的强回 声光带,位于透明隔之上,前方为膝部,中段 为干部,后方为压部,在孕12周时从胼胝体头 侧开始发育,至19周左右胼胝体完全形成。
此外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后颅窝 池等亦可在上切面上显示。
胼胝体
胼胝体
脑中线结构畸形——胼胝体缺失
超声诊断标准:
侧脑室水平横切面:
在获得丘脑水平横切面后,声束平面平行向胎儿头 顶方向稍移动或探头由颅顶部向下方平行移动,即可获 此切面,这一切面是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 在此切面上,颅骨光环呈椭园形,较丘脑平面略小。侧 脑室后角显示清楚,呈无回声区,内有强回声的脉络丛, 但未完全充满后角。
图像中央尚可显示两侧部分丘脑,脑中线可见。
胎儿颅脑超声的基本切
面及结构畸形
对于头颅的系统超声观察我们应常规获得以下几个平面, 即丘脑水平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经小脑横切面。
通过上述三个标准切面可以观察到以下颅内结构:大脑、 大脑镰、侧脑室、脉络丛、第三脑室、丘脑、小脑、小 脑蚓部、后颅窝池、第4脑室等结构。如果标准的扫查 方法不能探测到正常结构,这本身就是颅内结构异常的 诊断线索,例如颅后窝池的消失是脊柱裂的诊断线索; 颅后窝池的增大,应仔细检查小脑蚓部,可能是小脑蚓 部缺失的最初线索;透明隔腔的消失,首先应想到胼胝 体发育不全或缺失的可能;脑中线消失,透明隔腔及第 三脑室消失,强烈提示全前脑;侧脑室的异常增大,有 可能为脑积水,但不要把远侧声场的大脑误认为脑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