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据_2010年

中国网民总数达4.2亿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5日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4亿关口,规模达4.2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我国网民达4.2亿手机网民2.77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15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
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此外,随着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不断彰显,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手机网民成增长主力《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
新增网民中,超过半数使用手机上网。
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截至2010年6月底,手机网民用户达到2.77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攀升至65.9%,相比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增幅达18.6%,其中,近5000万网民只使用手机上网,占网民总数的比例提升至11.7%。
移动互联网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程度加深,台式电脑仍居上网设备首位,占73.6%,手机上网攀升至65.9%,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达到36.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表示,手机在未来将逐渐赶超电脑成为主流上网方式,值得期待。
商务应用快速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
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仍是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网络应用。
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
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超其他类网络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的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摘要:作者结合广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必要性,讨论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读者服务的工作内容及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信息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和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远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信息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检索能力等优势风靡全球,信息文明时代已经来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台式电脑居上网设备首位的占73.6%,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19.8个小时。
[1]这些数字和特征充分说明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必要性。
笔者结合广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必要性,讨论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及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1.电子阅览室具备的功能国家文化部2001年8月颁发的《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通知》中定义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磁盘、光盘、网络信息等)阅览、咨询、培训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功能为:(1)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文献资源,用数字化的信息提供阅览、咨询及网上服务;(2)利用各种网络通信手段连接各种信息服务中心,包括地区、国家和国际上的信息数据库系统;(3)使用新技术如光盘存储、多媒体技术等,建立较大型专业数据库检索系统,供读者检索。
[2]结合广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工作实践,其功能如下:。
1.1访问下载访问是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
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应当访问光盘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及internet。
访问方式有光盘阅览、网络阅览等。
第二十六次互联网发展报告-PPT课件

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 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 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2019年上半年, 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 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商 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 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 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第26次互联网调查报告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 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 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 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 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 相应增幅。 网民每周上网时长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 时长达到19.8个小时。其中,有77.3%的手 机网民只在业余时间用手机上网,电脑网 民中有68.9%的人只在业余时间用电脑上网
网民结构特征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 职业结构 收入结构 城乡结构
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8:45.2, 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0个百分点,女 性互联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年龄结构
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 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 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9年中的41%。 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的门槛降低,网络渗 透的重点从低龄群体逐步转向中高龄群体 所致。
收入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互联网进一步向低收入者覆盖。与2009年 底相比,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占 比从18%上升到20.5%,月收入在15012000的网民群体占比也有所上升。无收入 群体网民占比有所下降。
运用pest和五力模型分析新周刊

分析《新周刊》《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
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
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14年后的今天,增增日上,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杂志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挑战,《新周刊》也不例外。
那么他又面临这怎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机会环境呢?(一)政治环境P:在媒介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媒介是处于政治大环境中的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既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同时受到政治或“公众干预”的制约。
按以往的新闻学常识就会毫不迟疑的回答:党和政府的喉舌。
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种制度安排,更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复杂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我国的媒介都处于党的政治环境中,也就是说必须遵守党性原则。
而作为新周刊,虽然提倡办刊宗旨: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也必须是在党性原则的前提下,所以最直接尖锐的触及某些人,某些领域还是适而止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以及党和政府对媒介发展的支持,为媒介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规范了媒介发展的秩序,《新周刊》也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时代生活、经济、文化、城市发展有风向标的作用。
(二)经济环境E:《新周刊》主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20几岁到40几岁的群体的杂志,而这群读者刚好处于人生事业的阶段,最为有消费力的群体,为《新周刊》豪华的封面,好的纸张和高品质的广告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杂志市场的游戏规则杂志媒体的相关管理机制,杂志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其独特的盈利模式,既可通过出售传媒本身盈利,也可以出售其传播效果盈利,即出售杂志本身所触达的受众曝光度。
中国互联网络第27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最新互联网发展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前言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同年11月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1998年起,为了使调查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严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连续发布了2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报告是根据第27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撰写。
在延续以往《报告》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第27次报告加入了对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的调查,如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比例、互联网应用水平及应用意向等,反映互联网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下配合,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其中,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腾讯搜索技术研发中心对网页数据获取方面提供了帮助;康普科纬软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博睿宏远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协助我们完成了各省互联网下载速度的测试工作;北京东方网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万网)、北京信诺立兴业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时代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原珠海市时代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中资源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厦门东南融通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原厦门华商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厦门三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域名和网站数据提供方面给予了配合。
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搜狐IT消息】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民规模更达2.77亿。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报告》称,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
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
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报告》对IPv4地址资源作出了预警。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
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我国域名总数有了一定下滑。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域名725万。
.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
数量下降到279万,.下占整体的73.7%。
同时,《报告》称,我国网民在家和单位上网的比例继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有88.4%的网民在家上网,33.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
2010年上半年,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程度加深。
其中,台式电脑仍居上网设备首位,占73.6%,手机上网占比攀升至65.9%,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达到36.8%。
cnnic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 n n i c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言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同年11月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1998年起,为了使调查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对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严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广泛引用。
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连续发布了2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报告是根据第27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撰写。
在延续以往《报告》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第27次报告加入了对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的调查,如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接入比例、互联网应用水平及应用意向等,反映互联网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本年度《报告》的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主管部门指导下,各项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各互联网单位、调查支持网站以及媒体等的密切下配合,基础资源数据采集及时完成。
其中,网易有道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腾讯搜索技术研发中心对网页数据获取方面提供了帮助;康普科纬软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博睿宏远发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协助我们完成了各省互联网下载速度的测试工作;北京东方网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万网)、北京信诺立兴业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网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时代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原珠海市时代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中资源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厦门东南融通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原厦门华商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厦门三五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厦门三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域名和网站数据提供方面给予了配合。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三方面描述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最后还分别记录下了笔者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互联网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目录前言 (2)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2)2.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3)2.1整体现状 (3)2.2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对称性 (3)2.3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4)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5)3.1 手机网络、短信广告方面 (5)3.2 网络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6)3.3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迅猛发展 (6)3.4 互联网管理将更加规范 (6)4.心得体会 (7)4.1 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心得体会 (7)4.2 对于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8)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12月数据),短短16年,中国网民人数就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而且,未来5年还要使普及率将达到45%,让更多人从互联网受益。
同时,境内网站达323万个,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IPv4 地址拥有国,约2.3亿个。
中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 3亿人。
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文献资料显示,我国互联网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有以下发展纪事。
1986年,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鲁斯厄大学。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我国网民达4.2亿手机网民2.77亿
张意轩刘桐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7月16日第04 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15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增至31.8%。
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此外,随着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不断彰显,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手机网民成增长主力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亿关口,达到了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个百分点。
新增网民中,超过半数使用手机上网。
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截至2010年6月底,手机网民用户达到2.77亿,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攀升至65.9%,相比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增幅达18.6%,其中,近5000万网民只使用手机上网,占网民总数的比例提升至11.7%。
移动互联网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程度加深,台式电脑仍居上网设备首位,占73.6%,手机上网攀升至65.9%,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达到36.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冰表示,手机在未来将逐渐赶超电脑成为主流上网方式,值得期待。
商务应用快速发展
《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
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仍是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网络应用。
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
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超其他类网络应用。
目前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2亿、1.28亿、1.22亿,其中网络购物的使用率已超过了论坛/BBS,而网络支付则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不断凸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过,网络商务应用仍然受到各种安全因素的困扰。
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近六成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超三成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近九成的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担心假冒网站。
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已经成为网络商务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互联网向商务交易型应用的发展,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网络视频用户止跌回升
《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65亿,使用率从2009年末的62.6%上升到63.2%。
2010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新增用户2500万,增幅达10.4%。
《报告》认为,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部署和实施,中国网络视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视频传输速率的提高,接入渠道的增多,将使网络视频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成为大众视频消费的重要方式,快速提升了网络视频的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
同样是网络娱乐类应用,截至今年6月,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4.8%,用户规模达1.88亿,较2009年底增长15.7%,是互联网娱乐类应用中用户规模增幅最大的一项。
随着3G时代手机网民的增长,以及用户对无线内容的庞大需求,拉动了手机网络文学的使用率,对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CNNIC:中国网民数达4.2亿手机上网用户2.77亿
2010年07月15日12:04
【搜狐IT消息】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民规模更达2.77亿。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对比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
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报告》称,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
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
与此同时,网民学历结构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增速超过整体网民。
《报告》对IPv4地址资源作出了预警。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IPv4地址达到2.5亿,半年增幅7.7%。
作为互联网上的“门牌号码”,IPv4地址资源正临近枯竭,互联网向IPv6网络的过渡势在必行。
今年上半年,我国域名总数有了一定下滑。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其中.CN 域名725万。
.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
网站数量下降到279万,.CN下网站占网站整体的73.7%。
同时,《报告》称,我国网民在家和单位上网的比例继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有88.4%的网民在家上网,33.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
2010年上半年,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程度加深。
其中,台式电脑仍居上网设备首位,占73.6%,手机上网占比攀升至65.9%,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达到36.8%。
网民每周上网时长继续增加,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19.8个小时。
其中,有77.3%的手机网民只在业余时间用手机上网,电脑网民中有68.9%的人只在业余时间用电脑上网。
另外,《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深的特点。
2010年上半年,大部分网络应用在网民中更加普及,各类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其中,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社交网站、网络文学和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也较快。
2009.12-2010.06各类网络应用使用率及增长率
在手机上上网方面,CNNIC报告称,我国网民手机网络应用平稳发展,网民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应用上使用率较高,截至2010年6月,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位居首位,达到61.5%。
手机搜索以48.4%的使用率排名第二。
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据悉,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当时的四大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实施这项统计工作。
为了使这项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从1998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报告已是第26次互联网报告。
(雷风)
附报告专题:
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