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题

合集下载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分层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分层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考点基础练考点一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1.下列关于东北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C.三江平原人口稠密,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相对稀疏D.黑龙江北部山区人口密度相对稀疏【答案】C【详解】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耕地广阔,人口较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三江平原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纬度较低,人口相对稠密;黑龙江省北部山区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

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以下对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均匀分布B.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稠密C.北部山区的人口稠密D.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少【答案】B【详解】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A错误。

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B正确,D错误。

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小,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C错误。

故选B。

3.黑龙江省北部平原开发得比较晚,人口稀疏,原因是()A.地势高,交通不便B.纬度高,气温低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D.森林茂密,交通不便【答案】B【详解】黑龙江省北部平原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平原,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热量条件差,因此开发比较晚,人口稀疏,B正确。

该地区地势低平,A错误。

该地区气候较湿润,C错误。

该地区有铁路交通,交通不便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考点二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1.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朝鲜族C.鄂伦春族D.满族【答案】D【详解】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结合题意。

故选D。

2.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A.回族、满族B.维吾尔族、傣族C.朝鲜族、土家族D.赫哲族、满族【答案】D【详解】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故答案选D。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达标练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达标练习

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达标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阅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回答1~3题。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A.黑龙江省B.吉林省C.辽宁省D.不能确定2.自1953年至2010年,东北三省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A.黑龙江省B.吉林省C.辽宁省D.不能确定3.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4.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满族C.蒙古族D.朝鲜族5.东北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大,主要为了()A.保暖B.美观C.便于积雪滑落D.便于通风6.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铁路交通线的是()A.哈大线B.滨洲线C.滨绥线D.京广线7.下列城市中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是()A.哈尔滨B.长春C.大连D.沈阳8.下列能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是()A.沿河流分布B.沿海分布C.沿铁路分布D.沿山脉分布二、综合题9.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平原:A,B,C。

铁路线:D,E,F。

城市:M,N,O,P。

(2)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平原。

(3)图中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10.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与民族名称连接起来。

蒙古族朝鲜族满族(2)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是为了抵御当地的天气。

(3)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有哪几个?(4)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1~3.【解析】1选C,2选A,3选D。

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及其分布。

第1题,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010年的人口密度分别为84.4人/平方千米、146.9人/平方千米、297.6人/平方千米。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同步测试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关于图中②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简称吉,行政中心是某某 B. 东部有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C. 该省与哈萨克斯坦隔江相望 D. 该省处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2.某某省的地表结构特点是()A.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B. 三山夹两盆 C. 中高、周低 D. 地表坦荡3.某某省原是我国最大甜菜糖产地.自1997年制糖开始,某某甜菜糖产量连续数年居全国首位.与某某省相比,某某甜菜糖生产的最明显优势是()A. 甜菜产地离糖厂近B. 耕地及后备资源面积大C. 甜菜含糖率高D. 离甜菜糖消费市场近4.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A. 某某B. 某某 C. 某某 D. 某某5.流经某某市第一大河是()A. 女儿河B. 大凌河 C. 小凌河 D. 绕阳河6.灯塔市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7.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 天然林B. 水源林 C. 湿地 D. 草场8.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是()A. 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B.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石油资源丰富 D. 水热资源丰富9.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汉族B. 满族 C. 蒙古族 D. 朝鲜族10.东北地区最大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A. 某某B. 某某 C. 某某 D. 某某11.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某某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B. 某某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C. 某某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D. 某某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12.在东北地区的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13.从某某到某某长兴的铁路线陆上段已经建成,只待烟大铁路轮渡建成投入使用,贯穿南北的沿海铁路即可全线畅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练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练习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A.沿海地区B.自然资源丰富地区C.沿边地区D.交通干线沿线地区2.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东北地区的是()A.傣族B.满族C.苗族D.朝鲜族3.东北地区的城市集中分布在()A.河流沿岸B.沿海地区C.交通干线沿线D.山麓地带4.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满族C.鄂温克族D.鄂伦春族5.滨州、滨绥、哈大三条铁路交汇形成的铁路枢纽是()A.沈阳B.满洲里C.长春D.哈尔滨6.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B.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C.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D.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7.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行政中心的是A.滨洲线B.滨绥线C.哈大线D.沈大线8.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是A.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B.黑龙江省北部山区C.辽宁省中南部地区D.哈大线沿线地区9.下列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A.壮族、苗族B.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C.满族、朝鲜族D.藏族、白族10.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A.沿河设城B.位于河流交汇处C.主要沿铁路线分布D.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11.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朝鲜族B.满族C.回族D.蒙古族12.下列能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是( )A.沿河流分布B.沿海分布C.沿铁路分布D.沿山脉分布13.下列城市中以汽车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是( )A.哈尔滨B.长春C.大连D.沈阳14.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铁路交通线的是( )A.哈大线B.滨洲线C.滨绥线D.京广线15.在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航空B.公路C.铁路D.水运二、解答题(共2小题)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人口分布【新特色·常考地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我国民俗风情多种多样,下列符合图中③地少数民族风俗的是()3.(2023安省宿州萧县期中)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满族C.蒙古族D.朝鲜族知识点2城市分布4.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东北地区三个省级行政中心的是()A.滨洲线B.哈大线C.滨绥线D.沈大线5.(2023山西运城夏县期中)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 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都诞生在辽宁,因此辽宁也有“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长子”的美誉。

以下对于辽宁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省会是沈阳B.有全国最大的钢铁中心鞍山C.有东北最大的海港大连D.河运骨干是松花江6.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的地位B.纵横交错的公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C.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D.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能力提升全练“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历史上,我国驯鹿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林区。

如图示意东北地区赫哲族、回族、鄂伦春族和蒙古族的主要分布区域。

据此完成7—8题。

7.(2023河北石家庄赵县月考,20,★☆☆)鄂伦春族对应图中符号是()A.①少数民族B.②少数民族C.③少数民族D.④少数民族8.(2023河北石家庄赵县月考,21,★★☆)根据“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推断,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A.泛舟捕鱼B.农耕定居C.山林狩猎D.草原游牧9.(2023河北张家口宣化期中,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题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题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题、单选题1.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A. IT等高新科技产业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2. 读下图,7月28〜29日,第八届两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哈尔滨市位于图中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4. 下列油田位于东北平原的是()A.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C.辽河油田、胜利油田5. 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A. 大庆一一机械工业B.长春一一汽车工业C.鞍山一一石油工业6. 东北振兴,既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又是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是(A.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B. 大连、沈阳、鞍山、长春C. 鞍山、沈阳、哈尔滨、大连D. 阜新、抚顺、长春、沈阳7. 黑龙江省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8. 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3•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D.④A.黑B.吉C.辽D.冀時林油田、华北油田D.原油田、大庆油田D.大连一一煤炭工业A.哈尔滨B.齐齐哈尔C.牡丹江D.大庆A.先进的科学技术B.优秀的人才C.丰富的矿产资源D.雄厚的资金A.大连B.秦皇岛C.天津1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交通运输落后,滞后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B.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C. 目前,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处在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阶段D. 形成以钢铁、机械、服装、玩具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12.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资源日趋枯竭 B.产品结构单一 C.设备陈旧,技术落后13.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B.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C. 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14.有 钢都”之称的,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是位于辽宁省的()A.沈阳市B.本溪市C.鞍山市D.大连市15.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轻工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填空题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练习题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练习题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二节练习题1.关于下图所示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低B.与三个省区相邻C.海岸线长D.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小2.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是()A.黑龙江海南B.河南江西C.辽宁江苏D.陕西云南3.新华网2015年3月18日电哈尔滨海关与哈尔滨铁路局日前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合作机制旨在推动海关监管和铁路运输工作同步发展,共同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哈尔滨是哪几条铁路线的交会城市()A.京哈线、京包线、滨洲线B.滨洲线、滨缓线、京哈线、哈大线C.京包线、京哈线、哈大线D.京哈线、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4.吉林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A.朝鲜族B.回族C.蒙古族D.傣族5.东北地区有稠密的铁路网,经过长春的铁路线是()A.京广线B.京哈线C.滨洲线D.滨绥线6.(基础题)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黑龙江省北部D.长白山地7.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B.鄂伦春族C.赫哲族D.回族8.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里的“关”指的是()A.嘉峪关B.山海关C.玉门关D.阳关9.(基础題)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10.东北地区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是()A.大连B.沈阳C.漠河D.长春1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邻国①_______________(2)小宇要从哈尔滨乘火车去北京参加“航模”比赛,应该选择的铁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在黑龙江省的特有少数民族是()A.赫哲族B.傣族C.苗族D.高山族(4)黑龙江省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请你写出两项与冰雪文化相关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达标练习必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大规模的移民,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

读图,完成第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闯关东”的主要出发地是()。

A.冀、鲁两省B.鲁、豫两省C.晋、鲁两省D.冀、豫两省2.大量的人口迁至东北,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森林资源丰富C.交通便利D.矿产资源丰富3.“闯关东”是“闯”而不是“走”的原因是当时的清朝政府把东北地区看成是“龙兴之地”,严禁汉族人进入,建立清朝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朝鲜族D.鄂伦春族读下面东北地区地形和部分铁路、城市分布图,完成第4~6题。

4.对比两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铁路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5.在哈尔滨,通过铁路,最容易买到哪个国家的商品?()A.日本B.朝鲜C.韩国D.俄罗斯6.从哈尔滨出发,沿滨洲线,地势的变化是()。

A.从低到高B.从高到低C.出发地和目的地高,中间低D.出发地和目的地低,中间高读下面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第7~9题。

7.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黑龙江省B.吉林省C.辽宁省D.三个省一样稠密8.下列因素与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关系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经济发展状况D.环境优美9.位于黑龙江省的我国著名的人口界线起点城市是()。

A.漠河B.黑河C.腾冲D.哈尔滨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这里建有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长春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辽宁省B.吉林省C.黑龙江省D.山东省11.据此可以看出东北地区()。

A.汽车制造是该区的主要产业B.轻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C.是一个轻、重工业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读图,完成第12~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 IT等高新科技产业
B. 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 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 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2.读下图, 7月28~29日,第八届两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哈尔滨市位于图中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3.
A. 黑
B. 吉
C. 辽
D. 冀
4.下列油田位于东北平原的是()
A.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
B. 吉林油田、华北油田
C. 辽河油田、胜利油田
D. 中原油田、大庆油田
5.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
A. 大庆——机械工业
B. 长春——汽车工业
C. 鞍山——石油工业
D. 大连——煤炭工业
6.东北振兴,既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又是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是()
A. 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
B. 大连、沈阳、鞍山、长春
C. 鞍山、沈阳、哈尔滨、大连
D. 阜新、抚顺、长春、沈阳
7.黑龙江省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 )
A. 哈尔滨
B. 齐齐哈尔
C. 牡丹江
D. 大庆
8.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
A. 先进的科学技术
B. 优秀的人才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雄厚的资金
d g
9.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位于( )
A. 新疆
B. 河南
C. 山东
D. 黑龙江
10.读辽中南地区图,A
港口的名称是( )
A. 大连
B. 秦皇岛
C. 天津
D. 烟台
1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交通运输落后,滞后了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
B.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 目前,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处在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阶段
D. 形成以钢铁、机械、服装、玩具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12.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 资源日趋枯竭
B. 产品结构单一
C.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D. 引进了大量外资
13.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
C. 东北三省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是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14.有“钢都”之称的,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是位于辽宁省的( )
A. 沈阳市
B. 本溪市
C. 鞍山市
D. 大连市
15.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 以轻工业为主
B. 以重工业为主
C. 轻、重工业都发达
D. 轻、重工业都不发达
二、填空题
16.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________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17.读黑龙江省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陆上邻国:①________;
相邻省份:②________,③________;
河流: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地形区:⑦________ ,⑧________;
e
城市与矿产地:⑨________,⑩________ .
三、综合题
18.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材料二:黑龙江省简图
(1)图中平原A的名称是________,山脉B的走向是________,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2)图中A平原主要耕地类型为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列举一种),农作物一年
________熟.
(3)黑龙江的简称是________
(4)图中A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由于长期开垦,该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由此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列举三个方面)
19.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与民族名称匹配起来。

A.
B.
C.
蒙古族________朝鲜族________满族________
(2)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________,是为了抵御当地的________天气。

(3)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有哪几个?
(4)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二、填空题
16.【答案】煤、铁、石油
17.【答案】俄罗斯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哈尔滨 ;大庆油田 
三、综合题
18.【答案】(1)三江平原;西北﹣东南;三
(2)旱地;小麦;一
(3)黑
(4)带来环境的恶化;导致野生动物的减少;威胁生态平衡.
19.【答案】(1)B;A;C
(2)保暖;严寒
(3)沈阳、长春、哈尔滨
(4)东北地区的运输以铁路为主,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