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氏故事》随感【精选】【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高老头阅读心得5篇格式

高中高老头阅读心得5篇格式

高中高老头阅读心得5篇格式高中高老头阅读心得1一个富有的破产老头,两个自私自利的女儿,三个因亲情联系在一起的灵魂,构成了牵引整个故事发展的主线。

因早年失去妻子,高老头将自己一生的爱全部倾注于两个女儿身上,给她们创造的物质条件,并以高昂的嫁妆作为基础,将她们捧入上流社会。

然而,到头来,高老头却被赶出女儿们的住处,独自住在小小的旧公寓中,就连临死前想看一眼女儿的愿望都未能实现。

在绝望与孤独中,高老头感叹到“金钱能买到一切,包括女儿”。

这位可怜的老头终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醒悟了,他悟出了造成这种过错的原因,不是他,不是钱,是爱,是他对女儿们无私的爱。

这种爱是不顾一切的付出,不顾一切的满足他人需求的爱,是一种不恰当的爱——溺爱。

现实生活中,正有很多人与高老头的经历相似。

很多单亲家庭与丧偶家庭的父母们,因为失去了另一种而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子女身上,给予他们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地零花钱,想从金钱上弥补孩子所缺失的父爱或母爱。

然而,往往这样的孩子是孤僻的,对社会充满了敌意。

他们很难感受到爱,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最多的是金钱,他们离开金钱是很难生活的。

这样的人往往与父母之间也是有隔阂的。

除了单亲家庭,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为创造的物质条件。

父母将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给孩子买各种衣服,自己不舍得买的只要孩子需要都会尽一切努力办到,久而久之,子女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自己不要的都是父母的。

这种习惯和想法就理所当然的被保留下来,当他们进入社会后,用同样的方式待人接物,最终造成整个社会都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从而出现各种黑工厂,各种不诚信的商家。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这种以金钱作基础和手段,满足子女们一切欲望的溺爱,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危害。

然而,父母对子女的爱本身并没有错,这种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高妈读后感

高妈读后感

高妈读后感《高妈》读后感《高妈》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通过讲述高妈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坚韧和勇敢。

在这个故事中,高妈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诠释了坚强与勇敢,她的故事让人们深受感动,也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高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丈夫在她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了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

高妈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她的生活一直都很艰难,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

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庭,她种地、养鸡、做饭,一切都是她一手包办。

她的孩子们在她的呵护下长大,成为了优秀的青年。

高妈的故事让人感动,她的坚韧和勇敢让人们深受感动。

她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用心去努力,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在高妈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伟大。

她的坚韧和勇敢让人们深受感动,也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用心去努力,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高妈的故事也让人们对农村妇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高妈展现了农村妇女的坚韧和勇敢,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她的故事让人们对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也让人们对农村妇女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高妈》,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高妈的坚韧和勇敢,也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高妈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用心去努力,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她的故事也让人们对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也让人们对农村妇女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高妈》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通过讲述高妈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坚韧和勇敢。

她的故事让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人们对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感受到高妈的坚韧和勇敢,也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读高老头心得体会400字(通用6篇).doc

读高老头心得体会400字(通用6篇).doc

读高老头心得体会400字(通用6篇)读高老头心得体会400字篇1我读了法国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里面主要讲了在19世纪的法国,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他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一个喜欢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

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位女儿并没有去见高老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老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和财富给了女儿,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儿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连起码的道德都做不到,让我又觉得高老头这样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怜了。

而那两个女儿让我觉得很可恨,也很为她们感到悲哀,自己的父亲那么爱她们,为她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但女儿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她们的父亲为了女儿自己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肠的大怪物!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并且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高老头心得体会400字篇2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高老头》,它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我认为这部小说最成功之处,是作家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的形象。

她们在父爱的滋润下,从小过着奢华的.生活,长大后贪图富贵,追求名利,最后都带着父亲精心准备的巨额嫁妆,嫁给了有钱有权之士,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之中。

从此,便抛弃自己的父亲。

直至高老头临死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她们一眼,也没能感化她们的铁石心肠,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巴尔扎克用他辛辣的笔,把这两个女人卑鄙的心理,虚伪的面孔,豪无人性的冰冷心肠揭露得淋漓尽致。

她们两个人,是那个社会无数妇人的缩影,反映了当时金钱社会的虚伪罪恶。

读了这本书,使我不得不感叹金钱社会的冷酷无情,可怜的人们都被金钱、名利冲昏了头脑,钱乃身外之物,似乎能买到一切,可买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最珍贵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却在金钱社会中沦落。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高氏家训家规是一部我读过的非常有启迪意义的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切感受到了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高氏家训家规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孝顺、诚信和勤俭节约。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更是社会生活的基石。

遵循这些家规,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和健康心态的家庭成员,使整个家庭更加和睦和谐。

与其他的家训家规相比,我觉得高氏家训家规更加注重家庭成员的品质修养和道德规范。

书中强调要做一个行为有节制、言语有理智的人,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家庭关系的稳定非常重要。

通过遵循家规,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自律和自控,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高氏家训家规也提到了孝顺的重要性。

书中强调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首要责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非常重视的价值观。

通过向父母尊敬和孝顺,我们不仅能够传承家族的美德,还能够维系亲情和增强家庭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诚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高氏家训家规强调要讲信用、守承诺,这是为了提醒人们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通过诚实守信的行为,我们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勤俭节约的原则。

这是对现代社会浪费和奢侈现象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高氏家训家规鼓励我们节制消费,懂得珍惜资源和物质财富,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高氏家训家规通过传递积极向上的家庭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只有通过在家庭中遵守家规,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健康和幸福的家庭,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长安三万里》原型的故事剧情介绍

《长安三万里》原型的故事剧情介绍

《长安三万里》原型的故事剧情介绍《长安三万里》原型的故事剧情介绍他是最落魄的官三代,穷的只能去讨饭。

他是盛唐诗人草根逆袭的典范,从乞丐一路升职加薪甚至封喉。

欢迎来到知识放映室,本期视频让我们一口气看完高氏的一生。

公元 704 年,高氏出生在沧州渤海县,有些人出生在罗马,有些人生来就是牛马,高士便是后者。

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年少时甚至穷到要靠乞讨过日子。

但他可能会说,你别看搁现在这样,我们高家以前可风光着呢。

那他确实也说的没错,高士祖上也曾经富过,他爷爷高坎是唐朝名将,是整个唐朝高家的荣耀巅峰。

但之后整个高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高氏这里,家族根本没有一点以前的样子了。

所以说,高氏确实是草根祖上的光一点他是没沾到。

公元 723 年,高氏 20 岁。

咱们人穷志不穷,对吧?所以,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怀揣着梦想来到繁华的长安城,开始了精嫖,希望能被人赏识,拿到一个offer,有个好工作。

但结果并不如愿,苟氏根本没捞到个一官半职,没钱的他只好游荡在梁宋等地。

之后,再一个不仅物价、房价很低,连 PM2. 5 都很低的宋城定居了。

高士靠种地和钓鱼赚生活费,偶尔也去街上要饭。

他一头扎进了耕读生活,胸怀大志,苦苦等待着新的机遇。

唐朝开元十九年,高士 28 岁了,不想继续摆烂的他,决定仗剑西行,北邮燕赵信安王幕府、塞上冀门五首等诗,差不多都是这个时候写的。

公元 734 年春,高士在返宋的图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诗,十年首张句,万事空寥落。

我读书读了 10 年,啥也没捞着,惨,实在是惨呐。

公元 735 年,在高士 32 岁的时候,科考又开始了。

高氏如同十年前那个刚来到京城的少年一样,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别匪参军二十解书建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军门,举止曲公卿。

哥这次高低得整个官当的结果还是一样,清华北大不说,大专也没捞着一个。

还真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穷二白,没车没房也没存款。

公元 738 年,高氏 35 岁的时候,在反送图中写了一首轰动文坛的边塞诗,阉割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慈家破残贼男儿本自众横行。

读《高氏故事》随感_读后感_模板

读《高氏故事》随感_读后感_模板

读《高氏故事》随感_读后感_模板读《高氏故事》随感高德原高家协是我敬佩的一位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民间专家。

去年底,他寄我一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作《高氏故事》,因事缠身,供在案头,直到狗年春节过后,才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一篇一篇地读过书中127则故事,计286页,20余万言。

读罢掩卷,一番感慨涌心头。

我最早看到家协的作品是其于2008年主编出版的本族四卷本《澧州四修高氏族谱》和《血脉情缘》澧州高氏专辑,让我首次目睹了他倾注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满腔热情、深厚的文字功底。

后来,我们共事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活动之中,又不时看到他担任副主编的高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和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出版,以及相继问世发行的《唐宋高姓诗词集》、《高氏史贤》专著,主编的《中华高氏》会刊、《高研会光辉十年》纪念文集,受聘指导一些地方编修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支谱。

这些,又给了我一个深刻印象:家协迎来了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丰收年景。

这种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兴盛发展,研究者们为高家子孙普及高氏历史文化知识,梳理提升高氏历史文化理性认知,作出了不懈奋斗,让高家人共享着新时代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精神滋养。

《高氏故事》,是高家文化史上文学作品的新样式,是家协研究高氏人物高度的新标志。

他在10多年高氏历史文化研究实践中,积累、掌握、熟悉了大量高氏人物事迹资料,按照《高氏故事》主题设计所需,运用编撰历史人物故事“真实与虚构”、“真传加编造”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用心地进行取舍、调整、补充和创新,使故事具有通俗、生动、可读性。

它不是《大通谱》、《高氏史贤》记载的人物材料简单重复,而是围绕编写主题与故事写作特点的再认识、再提炼、再创造,一人一事一篇,简明集中。

历史是人创造的。

熟悉和掌握了高家发展史上突出的人物及其事迹,编起故事来,自然得心应手,跃然纸上。

这是比照《大通谱》、《高氏史贤》、《高氏故事》三者若干人物文字内容之后,所揣测的家协创作轨迹及对其成果达到一个新高度的认识。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

高氏家训家规的感想高氏家训家规是一部历史悠久的家训,记载了高氏家族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和学习家训家规,我深受启发,对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高氏家训家规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家训中,高氏家族把家庭视为基石,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和谐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这使我意识到,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忙碌的生活和高度竞争的压力,家庭关系往往被忽视,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

因此,我决定将家庭关系放在第一位,与家人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创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

高氏家训家规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高氏家族的家训中,十分注重培养家族成员的品德修养,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等。

这使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诚信危机和道德沦丧现象。

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功的过程中,有时候人们忽视了道德和良知。

通过阅读高氏家训家规,我明白了修养和品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因此,我决定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秉持真诚、正直和勤奋的态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氏家训家规也强调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在家训中,高氏家族鼓励家族成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人。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问题,贫困、环境污染、文化传承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关注和努力。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份力量,这也是高氏家族一直坚持的价值观。

高氏家训家规还强调了自我修养和精神追求。

在家训中,高氏家族提倡家族成员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精神追求,通过读书、思考、修炼等方式提升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这使我认识到,一个人的成长不能仅仅关注物质层面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见识,使自己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世界。

同时,通过修炼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我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德女如兰清贞篇之义妇高氏读后感

德女如兰清贞篇之义妇高氏读后感

德女如兰清贞篇之义妇高氏读后感
读了“德女如兰清贞篇之义妇高氏”的故事,真的就像品了一杯浓茶,越品越有味道。

这高氏啊,就像那种在乱世或者艰难处境里的一盏明灯。

她那股子坚守和忠诚,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那个时候,很多事情都可能乱了套,但是她却能死死地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就像一棵大树,不管风雨怎么吹打,就是不弯腰。

你想啊,她面对那些困难和诱惑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动摇。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面对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说那些看似很诱人的捷径,但实际上可能是陷阱的东西,我们很多人可能就迷糊了,但是高氏不会。

她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一点,对咱们现在来说,就像是一个警钟。

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随便被外界干扰。

而且她那种对家庭的维护,对丈夫的忠诚,虽然说在现在的社会里,有些观念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但是那种骨子里的责任感还是值得学习的。

她就像是一个定海神针,稳稳地扎在家庭这个小天地里,给家庭带来了一种稳定和安宁。

这个故事读完,我就感觉像是被高氏打了一针强心剂。

让我明白,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周围环境怎么变,有些美好的品德就像金子一样,永远都闪闪发光,而我们要是能把这些品德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那我们也能像高氏一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出大精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高氏故事》随感
高德原
高家协是我敬佩的一位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民间专家。

去年底,他寄我一部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作《高氏故事》,因事缠身,供在案头,直到狗年春节过后,才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一篇一篇地读过书中127则故事,计286页,20余万言。

读罢掩卷,一番感慨涌心头。

我最早看到家协的作品是其于年主编出版的本族四卷本《澧州四修高氏族谱》和《血脉情缘》澧州高氏专辑,让我首次目睹了他倾注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满腔热情、深厚的文字功底。

后来,我们共事于高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活动之中,又不时看到他担任副主编的高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和主编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湖南分谱》出版,以及相继问世发行的《唐宋高姓诗词集》、《高氏史贤》专著,主编的《中华高氏》会刊、《高研会光辉十年》纪念文集,受聘指导一些地方编修的《中华高姓大通谱》支谱。

这些,又给了我一个深刻印象:家协迎来了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丰收年景。

这种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兴盛发展,研究者们为高家子孙普及高氏历史文化知识,梳理提升高氏历史文化理性认知,作出了不懈奋斗,让高家人共享着新时代高氏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精神滋养。

《高氏故事》,是高家文化史上文学作品的新样式,是家协研究高氏人物高度的新标志。

他在10多年高氏历史文化研究实践中,积累、掌握、熟悉了大量高氏人物事迹资料,按照《高氏故事》主题设计所需,运用编撰历史人物故事“真实与虚构”、“真传加编造”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用心地进行取舍、调整、补充和创新,使故事具有通俗、生动、可读性。

它不是《大通谱》、《高氏史贤》记载的人物材料简单重复,而是围绕编写主题与故事写作特点的再认识、再提炼、再创造,一人一事一篇,简明集中。

历史是人创造的。

熟悉和掌握了高家发展史上突出的人物及其事迹,编起故事来,自然得心应手,跃然纸上。

这是比照《大通谱》、《高氏史贤》、《高氏故事》三者若干人物文字内容之后,所揣测的家协创作轨迹及对其成果达到一个新高度的认识。

前些年在《大通谱》上,读到高忠诚研究员以1028行七言长诗,歌颂高氏历史人物,很是感慨。

近期从微信上得知,家协又以七言诗歌开编着《高姓颂歌》,他很自信地说,“唱了古代唱近代,一省一省听我说”。

现已写成总篇480行,河南分篇80行,河北分篇196行,广东分篇74行,山东分篇232行,大有开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势。

家协的高氏人物创作,又从故事跃上诗歌平台,更为之欣喜!
《高氏故事》的价值,主要之点是为形成高家人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有高氏家族特点的传统典型的学习榜样和材料。

我国先贤将古代人们的“德行”概括为“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现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近些年,一些宗亲研究了高氏传统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

高源、高家协依照明代高攀龙所著《高子遗书家训》,分别用三字文体改编的《新编高氏家训》、《家训要义新编》、仁寿高淮泽组织研究的家风规范,都是很有创意的尝试。

这些都是成型的古今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性要求,我们都可以从《高氏故事》中,寻觅到体现其元素的生动人物形象、有感染力的事例,先祖们的行为佐证着传统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戒,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道德基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去做新时代的好人好事。

试想,如果我们今天有成千上万个高姓家庭、有无以数计的高家子孙,不忘先祖,传承和发扬着优良
的传统家风、家训、家规、家戒,那将会对当今我国社会的优良道德风尚,起到多么巨大的示范影响效应。

我们家族中一定会有研究者,能够吸收消化先贤们关于家风、家训、家规、家戒的文字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以《高氏故事》人物的事迹为依托,创造和概括出可供今日高家人学习和践行的新时代的高氏家风、家训、家规、家戒,是一件流传千古,功德无量的好事。

《高氏故事》编著不易,读懂也难。

这不但是故事延续的时间长,跨度大,地域广,人物多,让人伤神费脑。

就是要看懂引用的古籍文字,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也难过目了然,明白在心。

这是在阅读书中一些篇章故事给我的感受。

《高氏故事》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家大众,年轻晚辈,他们对读物的基本要求,一是希望作者将领会的人物品格所在,用自己的、现代的语言描述,通俗易懂,好看,好记,好传;再是故事要讲求“真实”、“真传”,“虚构”、“编造”有据,可信,读后受益。

(家协在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成绩可嘉。

如果从“大家著小文”不易,“创新高氏故事研究模式”出发,使读物鲜活灵动起来,更富吸引力、亲和力,期待再作探索。

家协在《高氏故事》自序中,认为“研究高氏文化,要筹创高姓学”,“促进高姓研究良性发展”。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很有价值的倡导。

这个主张好像与我在临沂座谈会上,建议编写《高姓历史文化读本》,有点相似,只不过“学”与“读本”有所区别。

姓氏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有待挖掘的宝藏,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筹创《姓氏学》、《姓氏专业》、《姓氏研究院所》的共识与组织力量,上不了国家学科目录。

在这样的背景下,筹创单姓“高姓学”,难以成事。

如果着手组织力量编写《高姓历史文化读本》,则较为易行。

我们已有高家先贤们留下来的大量历史文化史料,又有十多年研究高姓历史文化的成果积累,将它们归纳、提炼、集中,吸收外姓研究姓氏文化的精华,编成一部文字简明,篇幅短小,具有一定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专著,以形成高家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基本问题的共识,作为高氏家族历史文化的普及性读本,作为教育后辈的权威性教材,作为高家人为我国姓氏科学的创立发展做出初始性、示范性的责任承担,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已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条件。

借题发挥,以供商讨。

(年3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