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振动测试实验》综合练习题
振动光谱和能谱仪习题 完整含答案版(2016)

振动光谱和能谱仪习题完整含答案版(2016)振动光谱和能谱仪习题(2016)一.选择题1.红外光谱是()A:分子光谱B:原子光谱C:吸光光谱D:电子光谱E:振动光谱2.当用红外光激发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则(A:吸收光子的能量越大B:吸收光子的波长越长C:吸收光子的频率越大D:吸收光子的数目越多E:吸收光子的波数越大3.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乙炔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B:乙醚分子中不对称伸缩振动C:CO2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D:H2O分子中对称伸缩振动E:HCl分子中H-Cl键伸缩振动4.下面五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A:H2O B:CO2 C:HCl D:N25 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必须是()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B:分子没有振动C:非极性分子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E:双原子分子6.预测以下各个键的振动频率所落的区域,正确的是()A:O-H伸缩振动数在4000~2500cm?1B:C-O伸缩振动波数在2500~1500cm?1 )C:N-H弯曲振动波数在4000~2500cmD:C-N伸缩振动波数在1500~1000cmE:C≡N伸缩振动在1500~1000cm?1?1?17.下面给出五个化学键的力常数,如按简单双原子分子计算,则在红外光谱中波数最大者是()A:乙烷中C-H键,k?5.1?105达因?cm?1B: 乙炔中C-H键, k?5.9?105达因?cm?1C: 乙烷中C-C键, k?4.5?105达因?cm?1D: CH3C≡N中C≡N键, k?17.5?105达因?cm?1E:蚁醛中C=O键, k?12.3?105达因?cm?18.基化合物中,当C=O的一端接上电负性基团则()A:羰基的双键性增强B:羰基的双键性减小C:羰基的共价键成分增加D:羰基的极性键成分减小E:使羰基的振动频率增大9.以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大者是(A:B:C:D: E:10.共轭效应使双键性质按下面哪一种形式改变()A:使双键电子密度下降B:双键略有伸长C:使双键的力常数变小D.使振动频率减小E:使吸收光电子的波数增加11.下五个化合物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波数最小的是())A:D:B: E:C:12.下面四个化合物中的C=C伸缩振动频率最小的是()A:B: C:D:13.两个化合物(1),(2)的谱带是()?1A(1)式在~3300cm有吸收而(2)式没有B:(1)式和(2)式在~3300cm都有吸收,后者为双峰C:(1)式在~2200cm有吸收D:(1)式和(2)式在~2200cm都有吸收E: (2)式在~1680cm有吸收?1?1?1?1如用红外光谱鉴别,主要依据14.合物在红外光谱的3040~3010cm及1680~1620cm区域有吸收,则下面五个化合物最可能的是()?1?1A: B:C:D:E:15.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A 玻璃B 石英C 卤化物晶体D 有机玻璃16. 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 (B)3 (C)2 (D)117. 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A)υC-C (B)υC-H (C)δasCH (D)δsCH18.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 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19.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A 0B 1C 2D 320.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A 气体状态B固体, 液体状态C 固体状态D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21.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22.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A 电子倍增器B 光电倍增管C 高真空热电偶D 无线电线圈23. 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 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A CH3-CHOB CH3-CO-CH3C CH3-CHOH-CH3D CH3-O-CH2-CH324.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区204nm处有一弱吸收,在红外光谱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宽峰),1710 cm-1,则该化合物可能是()A、醛B、酮C、羧酸D、烯烃25.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A KBr 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26.下面给出某物质的部分红外光谱(如图),已知结构Ⅰ、Ⅱ或Ⅲ,试问哪一结构与光谱是一致的,为什么?结构Ⅱ。
测试习题集-第七章振动测试

第七章振动测试一、填空题1振弦式传感器是以作为敏感元件,其与其的大小,因而弦的能表征的大小。
2 振弦式传感器中,将待测力作用在,改变弦的大小,因而弦的变化能表征 __________ 的大小。
3 振弦式传感器主要由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 ______ 等组成。
4 振弦式传感器中,待测力通过改变弦的张紧力。
激励器供给弦使弦。
拾振器将弦的转换成的电信号输出。
振弦把的变化转换成的变化。
5振弦式传感器中,激励振弦自由振动的方式有和两种。
6振弦式传感器的间歇激励中,只有和,既作为,又作为。
7采用电流法连续激励的振弦式传感器中,传感器与______ 组成振荡器。
__________ 作为振荡器的正反馈网络。
8采用电磁法连续激励的振弦式传感器中有两套线圈和永久磁铁,一个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作。
9振筒式压力传感器结构上主要有、、、。
10振筒压力传感器中,激励线圈和拾振线圈通过耦合,与和反馈网络组成一个以为谐振频率的系统。
11振筒式压力传感器中,若让它的振动频率越高,器振也越。
因而,通常振筒总是在它 ________________ 下 __________ 振动。
12振筒式传感器中振筒振动起来后,由于振筒是磁路中的一部分,它的振动改变了磁路中______________ 的大小,引起_______ 的变化,在拾振线圈中产生 ________ 。
13 振筒式压力传感器中,在振筒材料、尺寸一定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与振筒刚度有关,而这时的刚度只与筒壁有关。
故与成单值函数关系,这时测量_________ 的变化,即可确定筒内的________________ 。
14 振筒式传感器中的振筒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励器和拾振器放在_________ ,就成为振管式传感器,用于测量。
振动考试题(带答案)

振动考试试卷一、选择题:(30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对号。
1、以下那些因素会引发轴承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1)润滑不良(2)不对中(3)过载(4)转动惯量不平衡(5)轴承座松动(6)转速过低2、最简单的周期振动称为:(1)简谐振动(2)阻尼震动(3)共振3、振动三要素包括:振幅、()和()(1)时间(2)频率(3)相位4、简谐振动公式:F=kx,k反映了系统的:(1)刚度(2)挠度(3)硬度5、振动问题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含有基本参数m()、c(阻尼)、k(刚度)的系统模型。
(1)m(质量)(2)T(惯量)(3)F(外力)6、以下三种振动传感器哪一种响应最快?(1)位移型(2)速度型(3)加速度型7、两种分析振动的基本频谱是时域谱和()(1)质量谱(2)频域谱(3)色谱8、不平衡震动的特点是:(1)通常水平方向的振幅大于垂直方向的幅值、振幅随转速增加而增加、振动主要发生在1倍频(2)通常垂直方向的振幅大于水平方向的幅值、振幅随转速增加而增加、振动主要发生在1倍频(3)通常水平方向的振幅大于垂直方向的幅值、振幅随转速增加而减少、振动主要发生在1倍频9、不平衡分为:静不平衡、()、动不平衡(1)奇不平衡(2)偶不平衡(3)简谐不平衡10、不对中类型:平行不对中,(),综合不对中。
(1)角度不对中(2)垂直不对中(3)距离不对中二、问答题(20分)提高转速能否区分不对中和不平衡振动?为什么?答:能,区分不对中和不平衡的一个方法是提高机器的转速。
如果是不平衡,振幅的增加会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反之,不对中引起的振动却不会随速度发生变化。
三、频域谱分析题(30分)1、判断以下频域谱,哪个是转子不平衡、哪个是轴弯曲、哪个是轴承座松动?频谱1判断为(转子不平衡)频谱2判断为(轴弯曲)频谱3判断为(轴承座松动)四、时域谱分析题(20分)以下时域谱中,哪个是轴承外滚道损伤?哪个是内滚道损伤?判断为(外滚道损伤)判断为(内滚道损伤)。
机械振动考试题和答案

机械振动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与()有关。
A. 质量B. 频率C. 弹簧常数D. 初始条件答案:C2. 阻尼振动中,振幅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A. 系统内部摩擦B. 外部阻力C. 系统内部摩擦和外部阻力D. 系统内部摩擦或外部阻力答案:C3. 两个简谐运动合成时,合成运动的频率等于()。
A.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之和B.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之差C.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中较大的一个D.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中较小的一个答案:D4. 受迫振动的频率与()有关。
A. 驱动力频率B. 系统固有频率C. 驱动力大小D. 系统阻尼系数答案:A5. 阻尼振动中,阻尼系数越大,振动周期()。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6. 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时,会发生()。
A. 共振B. 反共振C. 振动增强D. 振动减弱答案:A7.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与()成正比。
B. 频率C. 弹簧常数D. 质量的平方根答案:D8. 阻尼振动中,阻尼系数越小,振动周期()。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9. 受迫振动中,当驱动力频率等于系统固有频率时,振动的振幅()。
A. 最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10.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与()无关。
A. 质量B. 频率C. 弹簧常数D. 初始条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质量C. 弹簧常数D. 初始条件答案:AC12. 阻尼振动中,振幅逐渐减小的原因包括()。
A. 系统内部摩擦B. 外部阻力C. 系统内部摩擦和外部阻力D. 系统内部摩擦或外部阻力答案:CD13. 两个简谐运动合成时,合成运动的频率等于以下哪些选项?()A.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之和B.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之差C.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中较大的一个D. 两个简谐运动频率中较小的一个答案:BD14. 受迫振动的频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驱动力频率B. 系统固有频率C. 驱动力大小D. 系统阻尼系数答案:AB15. 阻尼振动中,阻尼系数越大,振动周期的变化情况是()。
机械振动测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机械振动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振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物体振动的振幅越人,振动越强烈②•个确定的振动系统,振幅越人振动系统的能量越人③ 振幅越大,物体振动的位移越大④振幅越大,物体振动的加速度越人D C•②③.③④A.①② B.①③2.振动的单摆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关于小球受到的回复力及合外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回复力为零:合外力不为零,方向指向悬点B.回复力不为零,方向沿轨迹的切线C.合外力不为零,方向沿轨迹的切线D.回复力为零,合外力也为零()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某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B.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C.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频率就是其自由振动的频率D .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振动就是无阻尼振动4.发生下述哪•种情况时,单摆周期会增大()B.缩短摆长A.增大摆球质量.将单摆由山下移至山顶DC.减小单摆振幅5.摆长和等的两单摆悬挂在同•个固定点,将它们从最低点分别向两边拉开,偏角各为3°和5° . 同时将它们释放后,它们相遇在()A.最低点左侧B.最低点右侧C.最低点D.无法确定()6.关于共振的防止和利用,应做到①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②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大于或小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③防上共振危害时,应尽量使驱动力频率接近或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④防止共振危害时,应使驱动力频率远离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A B. <D<3) C.②③ D. (§Xg)图1点,这时弹簧恰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07.如图1,与水平而间的动摩擦W mL为原长,物体的质量为。
现将物体向右拉•段距离后自由释放,使之沿•数为U )水平而振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O点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通过A・物体将做阻尼振动BO点C.物体最终只能停止在mg UD.物体停止运动后所受的摩擦力为开.8.如图2所示,曲轴上悬挂•弹簧振转动摇把,曲轴可以带动弹费振子上下振动,然后匀速转动摇把,转2 Hz 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了上下自由振动测得振动频率为)速为240 r/rnin,当振子振动稳定后,它的振动周期为(114s2sDsB. sC.. A. ____________ 42、的驱,B的固有频率为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9. AfB两个弹簧振JS A的固有频率为f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的振幅较人,振动频率为f・振/B的振幅较人,振动频率为3B f.振了A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3Cf・振了B 的振幅较人,振动频率为D所示装置中,先后用两个不同9-1910.在课本插图匀N,以速度v 次用纸板的砂摆做实验,第Im,以速度v匀速拉动速拉动;第2次用纸板Nx符合关系、T结果形成如图3所示的砂了分布的曲线.已知\=2v,则两个摆的周期T2211 )(Ti =T4TD・ TT・ AT=TB・=2TC・=21 2221_ 41. •物体在某行星农Ifti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衣[fri受到的万有引力的。
16年机械振动机械波综合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12单选,其余多选,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1.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B .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波源本身的性质决定。
C .当人向一个固定的声源跑去,人听到的音调变低了。
D .当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声波的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2. 如图所示,在张紧的绳上挂了a 、b 、c 、d 四个单摆,四个单摆的摆长关系为l c >l b =l d >l a ,先让d 摆摆动起来(摆角不超过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摆发生振动,其余摆均不动B .所有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C .摆动过程中,b 摆的振幅最大D .摆动过程中,c 摆的周期最大3. 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5sin4t(cm ),则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10cmB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4sC .在t = 4 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D .在t = 4 s 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4.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 .在10 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 .第4 s 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 .在t =1 s 和t =3 s 两时刻, 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5. 摆长为L 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t =0),当振动至t =3π2l g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是图中的6. 振源A 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 = 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
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则P 点的振动图象是( )PA7.振源以原点O 为平衡位置,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它激发的简谐波在x 轴上沿正、负两个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沿x 轴正向传播的波形如图所示,x 轴负方向的波形未画出。
(完整版)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

(2)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他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读数如图甲所示,则
①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mm.
②该单摆的摆长 为_____cm.
③该同学由测量数据作出 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 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__s;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A.振子的位移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负功
B.振子的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正功
C.振子的加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弹力做正功
D.振子从O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点的过程中,弹力做的总功为零
8.质点做简谐运动,其x—t关系如图,以x轴正向为速度v的正方向,该质点的v—t关系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块A用不可伸长的细绳吊着,在A的下方用弹簧连着质量为 的物块B,开始时静止不动。现在B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缓慢拉动B使之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希望撤去力F后,B向上运动并能顶起A,则力F的最小值是( )
物理机械振动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机械振动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质量B. 弹簧常数C. 初始位移D. 初始速度答案:B2. 阻尼振动中,振幅逐渐减小的原因是: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D. 空气阻力答案:A3. 以下哪个量描述了简谐运动的振动快慢?A. 振幅B. 周期C. 频率D. 相位答案:C4. 两个简谐运动的合成,以下哪个条件可以产生拍现象?A. 频率相同B. 频率不同C. 振幅相同D. 相位相反答案:B5. 以下哪个量是矢量?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6. 单摆的周期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摆长B. 摆球质量C. 重力加速度D. 摆角答案:B7. 以下哪个量描述了简谐运动的能量?A. 振幅C. 频率D. 相位答案:A8. 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单摆的周期?A. 摆长B. 摆球质量C. 摆角D. 重力加速度答案:A9. 阻尼振动中,振幅减小到原来的1/e时,经过的时间为:A. 1/2TB. TC. 2T答案:C10.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简谐运动?A. 弹簧振子B. 单摆C. 弹簧振子的振幅逐渐减小D. 单摆的振幅逐渐减小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为:T = 2π√(____/k),其中m为质量,k为弹簧常数。
答案:m12. 单摆的周期公式为:T = 2π√(L/g),其中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
答案:L13. 阻尼振动的振幅公式为:A(t) = A0 * e^(-γt),其中A0为初始振幅,γ为阻尼系数,t为时间。
答案:A014. 简谐运动的频率公式为:f = 1/T,其中T为周期。
答案:1/T15. 简谐运动的相位公式为:φ = ωt + φ0,其中ω为角频率,t 为时间,φ0为初始相位。
答案:ωt + φ0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16.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通过弹簧连接在墙上,弹簧的弹簧常数为100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振动测试实验》综合练习题
1、关于振动传感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振动传感器主要有哪些类型?哪种传感器目前使用最广泛?
答:根据被测振动运动是位移、速度还是加速度,可以将振动传感器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三类;从力学原理上,振动传感器又可以分为绝对式传感器和相对式传感器两类;从电学原理上,根据所采用的将力学量转变为电学量的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性质,振动传感器又可分为电感型、电动型、涡流型、压电型和电阻型等诸多类型。
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传感器是绝对式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2)加速度传感器安装方式有哪些?对于飞机空中振动环境测试,你认为哪几种安装方式较合适?
答:加速度传感器安装方式有刚螺栓连接、胶合螺栓、石腊粘接、双面胶带和永久磁铁。
对于飞机空中振动环境测试,胶合螺栓的安装方式较合适。
3)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灵敏度、频率响应特性、动态范围、横向灵敏度和幅值线性度。
4)一般振动数据采集设备最大输入电压为10伏。
测量一结构加速度响应,加速度最大值预估约为20g,现有加速度传感器甲(灵敏度:50mv/g)、乙(灵敏度:500mv/g)各一只,选用哪一个传感器?请说明理由。
答:选用加速度传感器乙。
因为数据采集设备的最大输入电压为10伏,加速度传感器甲的最大测量加速度为200g,离预估的加速度太大,而加速度传感器乙的最大测量加速度为20g,与预估的加速度符合。
2、关于激振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常用的激振器安装方式有哪两种?两种安装方式的分别有何技术要求?
答:常用的激振器安装方式有刚性支承和柔性悬挂两种。
刚性支承安装要求垂直向、横向、纵向支承刚度足够大,即支承系统的最低阶固有频率要大于试验件最高阶固有频率。
柔性悬挂安装要求垂直向、横向、纵向支承刚度足够小,即支承系统的最低阶固有频率要小于试验件最高阶固有频率。
2)用一台激振器做模态试验时,激振位置如何选择?
答:选择合适的激振点和测量点。
要求激振点在主受力构件上,且不能在节线或节点上。
3)绘出激振器安装示意图,详述激振器安装过程和重点注意事项。
答:(1)安装示意图如下
(2)激振器安装过程:
①选择安装方式(刚性支撑或柔性悬挂)。
②顶杆旋入激振器。
③力传感器旋入试验件(使顶杆、力传感器轴线与激振器轴线一致)。
(3)注意事项:
①使顶杆、力传感器轴线与激振器轴线一致。
②旋转顶杆,使其自然旋入力传感器螺孔内。
③严禁拉压激振器动圈。
④拎紧顶杆,使顶杆、力传感与激振器之间紧固。
3、关于动态信号分析仪,请回答以下问题:
1)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基本组成?每个输入通道由哪些基本硬件组成?
答:①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基本组成有:传感器适调器、抗混滤波器、程控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变换器、DSP、FPP、信号源(D/A )、CPU、RAM、控制软件、计算分析软件。
②一个完整的单通道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由抗混滤波器、采样保持器、程控放大器、A/D变换器构成。
2)抗混滤波器和程控放大器的作用?
答:经抗混滤波器滤波,信号截止频率被限制在0~fc(2fc ≤ fs)范围,从而防止频率混叠及由此产生的误差。
经程控放大器放大,信号幅值接近A/D转换器的满量程,从而可以充分利用A/D 转换器的动态范围。
3)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哪个参数与抗混滤波器关联?哪个参数与程控放大器关联?
答:抗混滤波器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的采样频率关联;程控放大器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的输入电压信号有关。
4)使用动态信号分析仪测试频响函数,分别用激振器随机信号激振和力锤激振。
请说明动态信号分析仪设置的参数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量程不同:随机信号激振使用自动量程,力锤激振使用固定量程。
窗函数不同:随机信号激振使用Hanning窗,力锤激振使用力和指数窗。
信号源不同:随机信号激振是随机信号源,力锤激振无信号源,用力锤敲击。
触发不同:随机信号激振是自由触发,力锤激振是力锤触发。
4、测量一简单试件固有频率,试件的质量约为200克,其前3阶固有频率估算值在36Hz至108Hz间。
现有20Kg激振器一台,小力锤一把,有两种型号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甲质量为4克,传感器乙质量为25克。
请选择其中较合适的激振设备与传感器,并说明理由。
答:选择20Kg激振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甲(4g)比较合适。
因为激振器能够提供一定激振力的频率范围,题中频率估算值在36Hz至108Hz间,所以选用20Kg激振器;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相对于被测对象的质量,越小越好。
一般而言,要求小于1/10。
题中所测试件质量为200g,所选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要小于20g,传感器甲为4g,符合要求。
5、关于传感器校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绘出比较法校准系统原理图,简述比较法校准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的过程;
答:比较法校准系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校准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过程:采用比较法对测量用工作传感器进行校准,将被校传感器安装在标准传感器的上面,下方是激振器,然后将传感器接适调器显示被校传感器的电压值,通过被较传感器(即工作传感器)与标准传感器进行比较从而到达校准的目的。
2)若标准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00.6mv/g,输出电压U0为200.8mv,被校传感器输出电压U1为126.2 mv,被校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多少?
答:被校传感器输出电压U1 = 126.2 mv,标准系统的输出为U0 = 200.8 mv,已知标准系统的灵敏度为S0 = 100.6 mv/g,那么被校准传感器的灵敏度为S1=(U1/U0)·S0,即S1=(126.2/200.8)*100.6=63.2 mv/g。
3)用重力法校准力传感器,需要哪些设备和装置(可用示意图说明)?简述校准过程。
答:如下图所示
校准过程:
①安装传感器与质量块;
②用分析仪捕捉并记录悬线失稳后的质量块的自由落体信号;
③根据记录数据求取灵敏度。
6、关于振动模态试验:
1)采用激振器激振,绘出设备连接示意图;
答:如下图所示
2)采用力锤激振,绘出设备连接示意图;
答:如下图所示
3)详述试验过程;
答:①试验件仿真:试验模态分析可以在机械、结构的运行现场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在实验室条件,必须使用机械、结构试件的状态(包括边界条件)与真实情况尽量相符合,这就是所谓的试验件状态仿真;
②激振器和传感器的布置:首先根据试验分析要求选定激振和测量点的坐标。
对于空间结构试件,往往需要测量一个点的三个方向,这时选用三轴振动传感器。
安装传感器时,应该按照试验分析频率范围,选用固定方式;
③频响函数测试:包括振动响应与激振力的测量和校准,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及频率响应估计等环节。
校准结果对于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④模态参数识别:可分为单模态和多模态分析两种情况,多模态识别的方式有两种,即单个频率响应函数拟合和多个频率响应函数拟合;
⑤试验结果显示和输出:将各阶模态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制作成表格形式输出,注意到模态参数不仅是系统动态特性在频域的描述,也是空间域的描述。
4)频响函数检验方法及概念?
答:频响函数检验方法:①相干性检验:经典的相干函数检验一般只适用于经典的频率响应估计方法,即H1估计;②互易性检验:在正式试验模态分析开始之前,可选测某点(i)的频率响应(设激振点坐标为j)H ij(ω),然后将激振点与测量点互换,再测量这时的频率响应H ji(ω),检查两者是否一致;③重复性检验: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测量同一坐标的频率响应,检查二者是否一致,主要用来检验试验件与测试系统的状态是否变化。
5)模态试验结果的检验方法?
答:①频率响应拟合检验;②频率图检查;③振型动画显示;④正交性检验;⑤振型相关矩阵检验。
6)你认为模态试验哪个环节最重要?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频率响应测试。
因为频率响应测试包括振动响应与激振力的测量和校准,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及频率响应估计等环节。
校准结果对于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