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标准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一、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化妆品中可培养的微生物总数,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能来自原料、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等环节。
菌落总数是评价化妆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化妆品受污染的程度。
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真菌,在化妆品中可能污染原料或生产过程中。
霉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会导致产品变质,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测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耐热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嗜热、不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
在大肠杆菌中,有一种不耐热的“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的指示菌。
耐热大肠菌群可以反映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菌。
耐热性较强,对食品和化妆品的污染具有一定危险性。
因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等。
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是一种常见的污染菌,对化妆品的卫生质量有一定影响。
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化妆品中可培养的细菌总数,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这些细菌可能来自原料、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运输和贮存等环节。
细菌总数可以反映化妆品受污染的程度。
七、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够产气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分布于动物粪便和自然界中。
在化妆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出可能提示产品受到肠道致病菌的污染,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因此,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也是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纸巾质量的检验方法

纸巾质量的检验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纸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纸巾的使用频率更加频繁,因此,纸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如何检验纸巾的质量呢?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纸巾质量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1、外观光泽度检验光泽度是指纸巾表面的光泽程度,通常用目测的方法来判断。
好的纸巾表面应该光滑、有光泽,反之则表面粗糙,无光泽。
2、外观色泽检验纸巾的颜色应该是均匀的,没有明显的色差。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展开,观察其整体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明显的色差。
3、外观质感检验好的纸巾应该手感柔软,不易破裂。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揉成球状,然后再用手轻轻地握压,看是否易破裂。
若易破裂,则说明纸巾质量不佳。
二、物理性能检验1、吸水性能检验吸水性能是纸巾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用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来判断。
在检验时,可以将一定量的水滴在纸巾上,然后观察纸巾吸水的速度和吸水量。
2、拉伸性能检验拉伸性能是指纸巾在拉伸过程中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然后施加一定的拉力,观察纸巾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3、撕裂性能检验撕裂性能是指纸巾在撕裂过程中的抗撕强度和撕裂长度。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固定在两个支架之间,然后施加一定的拉力,观察纸巾的抗撕强度和撕裂长度。
三、卫生性能检验1、细菌总数检验细菌总数是指纸巾中细菌的总数,通常用菌落计数法来检测。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放在培养基上,然后将其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纸巾中细菌的总数。
2、霉菌检验霉菌是指纸巾中的霉菌数量,通常用菌落计数法来检测。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放在培养基上,然后将其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观察纸巾中霉菌的数量。
3、重金属检验重金属是指纸巾中的重金属元素,通常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检测。
在检验时,可以将纸巾样品溶解在酸中,然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纸巾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之,纸巾的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检验方法,才能保证纸巾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酵母菌计数

1、检验食品中的霉菌、酵母菌有何意义?试举例食品中产毒素的霉菌、酵母菌?酵母菌是人类较早应用于制作面包、酿酒等的一类微生物。
近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广,酵母菌体可供食用和作饲料,并可提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等贵重药品;利用其代谢产物,制取维生素、有机酸和酶制剂等;同时,也可用于石油发酵和石油脱蜡等;霉菌除用于传统的酿酒、制酱和做其他发酵食品外,近年来在发酵工业中广泛用来生产酒精、柠檬酸、青霉素、灰黄霉素、赤霉素、淀粉酶、发酵饲料等。
腐生型酵母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腐败变质;少数嗜高渗压酵母菌如鲁氏酵母、蜂蜜酵母可使蜂蜜、果酱败坏;有的是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它们消耗酒精,降低产量或产生不良气味,影响产品质量。
面包内含有淀粉,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会分解淀粉,产生有毒黄曲霉素,是强致癌物质。
根霉经常出现在淀粉质食品上,引起食品霉烂变质,有些曲霉菌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
2、如何在菌落形态上鉴定霉菌、细菌、酵母菌?细菌:小而突起,大而平坦,透明或半透明,易挑取,粘稠,有臭味,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
放线菌:正面有白点而且正背面颜色不同,干燥,小而紧密,与培养基结合牢固(难以挑取),不透明,泥香味,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
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比细菌菌落大。
霉菌:有菌丝,干燥,大而疏松,有霉味而且透明,菌落大型,肉眼可见许多毛状物,如绒毛状或棉絮状,棕色、青色等,可见黑色的分生孢子群。
菌落最初往往是浅色或白色,当菌落上长出各种颜色的孢子后,由于孢子有不同形状、构造和色素,菌落表面常出现肉眼可见的不同的结构和色泽,如黄、绿、青、黑、橙等各色。
有的霉菌由于产生的色素能扩散到培养基内,使培养基正面和反面显示出不同颜色,故菌落特征也是鉴定霉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3、该实验只进行霉菌总数的测定而如何进行霉菌的分离与鉴定?(在土壤中,将10-2、10-3各1ml稀释液接于马丁氏培养基)一、配制培养基(根据试剂瓶上的配比)每个培养皿装15~20ml,有7个培养皿,每组近似配150ml(20*7=140ml取最大范围);二、取两个100或150ml的三角瓶,其中一个用于装90ml的蒸馏水,使用硅胶塞(用于配样品),另一个用于装50~60ml蒸馏水(五根试管,5*9=45ml),用报纸包扎;三、包扎枪头(10个),将培养基放置于一个铁笼子,再将枪头和两瓶水放置于另一个铁笼子,进行湿热灭菌。
微生物限度检验

Cetrimide 琼 脂 35-37 ℃,1872h
金黄色葡萄球 菌 10g (10ml)样 品 90ml 缓冲蛋 白胨水
10ml加入 100ml TSB 35-37 ℃,1848h
Baird Parker 琼脂 35-37 ℃,1872h
11
验证内容
(一)计数方法验证 (二)控制菌检验方法验证
12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验证 (一)
计数方法验证
13
供试液制备( 中国药典2005版)
- 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 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
-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 时。
- 供试液制备若需用水浴加温时,温度不应超过45℃。 - 供试液的体积:100ml。
MacConkey 琼 脂 35-37 ℃,1872h
沙门菌
10g (10ml)样品
90ml TSB 35-37 ℃,1824h
1ml 加入10ml TTB 肉汤 41-43 ℃,1824h
脱氧胆盐琼脂 XLD琼脂 亮绿(BG)琼脂 35-37 ℃,1872h
铜绿假单胞菌
10g (10ml)样 品 90ml 缓冲蛋白 胨水
肠杆菌和G-杆
10g (10ml)样 品 90ml乳糖肉汤 35-37 ℃,2-5h
10ml 加入 100ml Mossel 肉汤 (EE肉汤) 35-37 ℃,1848h VRBG 琼脂 35-37 ℃,1824h
大肠杆菌
10g (10ml)样品
90ml TSB 35-37 ℃,1848h
1ml 加入100ml McConkey 肉 汤 43-45 ℃,1824h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

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一、U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二、适用范圉: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三、责任者: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
四、正文:1、验证申请2、验证立项申请表3、验证方案4、验证方案的批复5、验证报告6、验证报告的审批、验证证书7・文件编码第2页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
我公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讣数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今拟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验证。
请予以批准!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小组成员名单组长:成员:申报单位: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申报日期:年月日文件编码第3页验证申请批复文件编码第4页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方案—、概述:1、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报告。
2、H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3、验证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3年版附录乂叮4、验证人员:质保部: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化验室:负责验证情况的检测和监督。
总经理: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5、验证日期:二.验证1、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薄膜过滤法及其有关要求进行。
2、内容:(1)菌液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为3代,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口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ml含菌数为6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7天,加入5ml0. 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抱子洗脱。
实验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 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3、掌握国际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4、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5、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三、试剂和仪器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营养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 开瓶器(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0.85%NaCl生理盐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营养琼脂: 2瓶 100ml/瓶 250ml三角瓶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 数量 用途1、500ml广口瓶 1个 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 1个 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 2个 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 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10ml移液管 1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 倒平板7、250ml量筒 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 适量(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 不锈钢药匙1把 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 所用容器1.灭菌蒸馏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高盐察氏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3.孟加拉红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四、实验内容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基本操作过程: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

一、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二、适用范围: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三、责任者: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
四、正文:1、验证申请2、验证立项申请表3、验证方案4、验证方案的批复5、验证报告6、验证报告的审批7、验证证书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申请。
我公司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今拟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进行验证。
请予以批准!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小组成员名单组长:成员:申报单位: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小组申报日期:年月日验证申请批复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验证方案一、概述:1、名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报告。
2、目的:当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的测定。
3、验证判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4、验证人员:质保部: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化验室:负责验证情况的检测和监督。
总经理: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5、验证日期:二、验证1、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按供试液的制备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所规定的薄膜过滤法及其有关要求进行。
2、内容:(1)菌液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为3 代,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6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7天,加入5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实验三 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

实验三食品中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3、掌握国际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4、掌握测定霉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和技能5、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类,通常是单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腊肠形或杆状。
霉菌也是真菌,能够形成疏松的绒毛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称为霉菌。
霉菌和酵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可作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
霉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败变质。
由于它们生长缓慢和竞争能力不强,故常常在不适于细菌生长的食品中出现,这些食品是pH低、湿度低、含盐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温贮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
由于霉菌和酵母能抵抗热、冷冻,以及抗菌素和辐照等贮藏及保藏技术,它们能转换某些不利于细菌的物质,而促进致病细菌的生长;有些霉菌能够合成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霉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
例如,酵母在新鲜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发生难闻的异味,它还可以使液体发生混浊,产生气泡,形成薄膜,改变颜色及散发不正常的气味等。
因此霉菌和酵母也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菌,并以霉菌和酵母计数来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目前已有若干个国家制订了某些食品的霉菌和酵母限量标准。
我国已制订了一些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限量标准。
三、试剂和仪器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数量用途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1个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2个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3支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 5 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倒营养平板7、250ml量筒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不锈钢药匙1把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开瓶器(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1、0.85%NaCl生理盐水 1瓶 300ml/瓶 500ml三角瓶2、营养琼脂: 2瓶 100ml/瓶 250ml三角瓶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部分:(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规格名称数量用途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2、500ml三角瓶1个配制生理盐水3、250ml三角瓶2个配制营养琼脂4、18×180mm试管 3支稀释样品5、1ml移液管5支6、10ml移液管1支6、直径为90mm平皿 10套倒平板7、250ml量筒1支8、玻璃珠:直径约5mm 适量(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剪刀1把不锈钢药匙1把称量纸:适量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三)应制备的培养基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1.灭菌蒸馏水: 1瓶 300ml/瓶500ml三角瓶2.高盐察氏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3.孟加拉红培养基: 1瓶 120ml/瓶 250ml三角瓶四、实验内容细菌总数的检验部分:(一)、基本操作过程: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仪器
3.2.1250ml锥形瓶。
3.2.2电子天平、量筒。
3.2.3压力蒸汽灭菌锅。
3.2.4移液管。
3.2.5灭菌培养皿:直径9cm。
3.2.6酒精灯。
3.2.7恒温培养箱。
3.2.8放大镜。
3.3培养基和试剂的制备
3.3.1生理盐水:氯化钠8.5g
细菌计数结果及报告方法:
例次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10-110-210-3
两稀释度菌数之比
菌落总数
个/g或个/ml
报告方式
个/g或个/ml
1
1365 16பைடு நூலகம் 20
-
16400
16000或1.6×104
2
2760 296 46
1.6
38000
38000或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60÷2×63.6×1000=1.9×106
63.6是按皿底直径为9cm时计算而得的面积,如所用培养皿底直径不是9cm,应另求面积。
4)鉴于检样中的细菌是以单个、成双、链状或成堆的形式存在,因而在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可
以来源于细胞块,也可来源于单个细胞,故平板上所得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菌落数应以单位重量(g)或容量(ml)的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s CFU)报告更恰当。
2)如果平板上出现链状菌落,菌落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在琼脂与检样混合时,一个细胞
块被分散所造成。一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如有来源不同的几条链,每条链应作为一个菌落计,不要把链上生长的各个菌落分开来数。此外,如培养皿内琼脂凝固后未及时进行培养而遭受昆虫侵入,在昆虫爬过的地方也会出现链状菌落,也不应分开来数。
制订/修订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
分发号
27000或2.7×104
4
不可计4650 513
-
513000
510000或5.1×105
5
27 11 5
-
270
270或2.7×102
6
不可计305 12
-
30500
31000或3.1×104
7注解:
7.1操作注意事项:
1)尽量使菌细胞分散开,使每个菌细胞生成一个菌落,否则将会导致重大的技术误差。
5菌落计数方法:
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10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培养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培养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若培养皿中有连成片状的菌落或花点样菌落蔓延生长时,该培养皿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培养皿中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个培养皿菌落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4.1.1细菌总数检测:用移液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样1ml,注入到一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熔化并冷至45~50℃的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培养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水平转动培养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置37℃培养箱内培养48h。
4.1.2霉菌总数检测:用移液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样1ml,注入到一个灭菌培养皿内;将熔化并冷至45~50℃的虎红琼脂培养基倾注于培养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水平转动培养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置25℃培养箱内培养72h。
3.1方法提要:
本标准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化妆品中污染的微生物种类不同,每种微生物都有它一定
的生理物理特性,培养时对营养要求、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均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菌种的要求,因此所测定的结果,只包括在本方法所使
用的条件下(在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上,于37℃培养48h;在虎红琼脂培养基上培养72h)
6.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4)。
6.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少于3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5)。
6.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个之间,其中一个稀释度大于300个,而相邻的另一稀释度小于30个时,则以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6)。
6菌落计数原则及报告方法:
6.1首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培养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范围。当只有一个稀释
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培养皿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见表中例1)
6.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个之间,则应求出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
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数(见表中例2例3)。
3)如果所有平板上都菌落密布,不要用多不可计报告,而应在稀释最大的平板上,任意数其中
两个平方厘米中的菌落数,除以2求出lcm2内平均菌落数,乘以皿底面积63.6cm2,再乘以其稀释倍数。以此结果作报告,例如:10-1~10-3稀释度的所有平板上均菌落密布,而在10-3稀释度的平板上任意数两个平方厘米内的菌落数是60个,皿底直径为9cm,则该检样每克(或ml)中“估计”菌落数为:
蒸馏水1000ml
溶解后,分装到加适量玻璃珠的250ml锥形瓶内,每瓶90ml,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
3.3.2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制法:称取51g粉状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成品培养基加入到1000ml纯水中混合,溶解均匀后分装,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本标准规定了化妆品微生物学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细菌和霉菌总数的检测。
GB 7916化妆品卫生标准
GB/T 7918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QB/T 1684-1993化妆品检验规则
细菌总数是指1g或1ml化妆品中所含的活菌数量。测定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可用来判明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生产所用的原料、工具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者的卫生状况,是对化妆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综合依据。
6.6若所有的稀释度均无菌生长,报告数为每克或每毫升小于10个。
6.7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之,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下表报告方式栏)。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注明样品的稀释度。
3.3.3虎红琼脂培养基:
制法:称取31.6g粉状虎红琼脂成品培养基加入到1000ml纯水中混合,溶解均匀后分装,经121℃(0.11 MPa)20min高温高压灭菌,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倒培养皿操作步骤:
4.1按国家标准要求检测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
倒培养皿前供检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样品制备按《微生物检验总则》要求进行操作。
2)制成供试液后,应尽快稀释,注皿。一般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3)注意抑菌现象,由于防腐剂未被中和,往往使平板计数结果受影响,如低稀释时菌落少,而高释释度时菌落数反而增大。
4)对照试验。化妆品的稀释液(特别是1:1O的稀释液)常带有化妆品颗粒,有时与菌落很难区分,为了避免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可作一个检样稀释液与琼脂混合的平板,不经培养放到4℃环境中,以便计数检样菌落时用作对照。
5)另一种防止化妆品颗粒与菌落混淆的方法是培养基中加TTC。
注:TTC溶液要放冷暗处保存,以防受热与光照而发生分解。
TTC溶液在使用前应在水浴中煮沸半小时。
7.3菌落计数及报告注意事项
1)如果稀释度大的平板上菌落数反比稀释度小的平板上菌落数高,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检验工
作中发生差错;二是受防腐剂影响。这二种情况均不可用作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