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古厝
印象泉州——古民居800字作文

印象泉州——古民居年级:初一字数:800字体裁:散文泉州是一个蕴含着巨大的文化魅力的城市,走进它,你能看到祖先几千年前留下来的宝贵文化——独具特色的闽南语,勤劳朴实的惠安女,生动有趣的木偶戏……在这些泉州独有的魅力文化中,最不能忘怀的就是家乡的古厝。
尽管我是城里人,但多多少少也有在古厝里住过几天,住在古厝里的那些时光,是我最快乐,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时光。
走进村子,穿过密密的乡间小巷,终于来到了我的外婆家——这是一栋传统的泉州古民居,这样一栋古民居,可谓是汇聚了泉州的文化魅力。
细看这栋古厝,红砖白石的墙体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然而古厝里装饰的雕花仍是那样动人美丽,引人注目;屋顶的燕尾脊更是将古厝装点得同古代皇宫一般。
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光亮的大厅,四周昏暗的屋室和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古厝里,一切都是石头和木头构成的:地板是石头做成的,柱子是石头做成的,门是木头做成的,房梁是木头做成的……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朴实和温馨。
待在家乡的古厝里,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乡泉州的文化魅力。
其实,在泉州这个地方,古民居早已成为了具有象征性的文化遗产,并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五店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晋江近几年来有过较大的拆迁行动,这使很多古建筑遭到了拆除,真是非常的可惜呀!不过,政府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来保存这些文化瑰宝——将拆除的古建筑材料搬到另一个地方进行重建。
于是五店市这样一个富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文化景点诞生了。
漫步在五店市这座“新建的古城”里,我们能够看见泉州两晋时期以来的特色民居:色感强烈的红砖建筑,可与都城皇宫相比的”皇宫起“建筑,自然朴素的传统民居,再到多元化的”中西合璧“民居。
五店市可谓是一座泉州文化的宝藏,中老年人走进它,会回忆起儿时的朴实生活;年轻人走进它,会抛开城市的喧嚣,享受浓厚的乡土气息;青少年走进它,会更加了解泉州文化的魅力,吸取更多乡土知识。
这就是家乡的古厝,它蕴含着家乡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毕竟是泉州人祖祖辈辈曾居住的房屋啊!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泉州的文化将在我们的呵护下发扬光大!。
描写闽南古厝的作文

描写闽南古厝的作文
《闽南古厝,岁月的宝藏》
嘿呀,你们知道吗?在闽南那旮旯,有个特别神奇的存在,那就是闽南古厝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专门跑去看那些古厝。
哎呀妈呀,一走进那片区域,就好像穿越了一样。
那些古厝的屋顶弯弯翘起,就像要飞起来似的。
我当时就想啊,这屋顶是不是也想偷偷溜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呀。
古厝的墙那叫一个有特色,都是用那种特别的石头砌成的,摸上去糙糙的,但感觉特别结实。
我还看到有一扇古老的门,上面的雕花精致得很嘞,我都怀疑是不是神仙下凡雕刻的。
我就站在那门前,盯着那雕花看了好久好久,感觉每一条纹路里都藏着好多故事。
我走进古厝里面,哇,那高高的房梁,让我觉得自己好渺小哦。
里面的光线有点暗,但就是这种暗暗的感觉,反而让我觉得特别神秘。
我还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把旧旧的椅子,我就在想,这椅子是不是曾经有个老奶奶坐在上面,一边打着盹一边讲着过去的事情呢。
我在那古厝里转来转去,感觉时间都好像变慢了。
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石头,都好像在跟我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我真的好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大宝藏一样。
闽南古厝啊,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故事,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下次啊,我还要再去,再去听听那些古厝的悄悄话。
闽南文化 (古厝)

课题名称:中国古民居的奇葩——闽南古厝组长:庄焱法成员:叶家镇、王逸群、方毓韬、张凯旋、郭鸿辉班级:高二(5)班指导教师:林发茂中国古民居的奇葩——闽南古厝摘要:在闽南的方言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敞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
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稳、豁达的性格。
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
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
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
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魂灵,传承关于家的荣耀。
一.闽南古厝的命名: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
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
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二.闽南古厝的样式:1.闽南古厝的内部布局:“光厅暗屋”为闽南古厝的布局特点。
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的场所。
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
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
有事时,可把大扇木门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
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是主要居室。
大房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取光,室内较暗。
大房前有檩步,是梳洗的地方。
大房后有后房,是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箱笼的储藏间。
这种“一明两暗”的三开间结构,是闽南古厝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五开间即三开间左右再扩展一间而成。
古厝就是“一明两暗”布局基础上,由数个单体建筑及外部空间组合衍化而成的合院建筑。
非遗古厝的作文600

非遗古厝的作文600
大家知道吗?咱闽南人把房子叫作厝,古厝是闽南文化的一种体现,它是咱闽南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闽南的古厝”宫殿式”的平房,它外观精美、华丽动人。
一栋栋古厝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幅幅灵动的山水画,成为最清雅、最优美、最鲜明的意象。
往上一看,屋顶上有一对对称式飞檐直向蓝天,妖娆陡峭;再看那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红瓦片均匀地撒落在屋顶,层层叠叠;最后,你会看到它的四面墙身,一层层红砖砌筑而成的外围墙,仿佛是穿着大红袄子的闽南妇女,朴实中带点动人的气质。
跨过门槛,一个四四方方的天井映入眼帘。
厅中立柱以及墙面上,不仅有精美的雕刻,还有古香古色的.书画点缀。
那时候的人们,一家几代同堂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大厝内,另提有多温馨了。
回首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红砖古厝都被人们遗弃了,个别古厝也只住了些年迈的老人。
然而,它并没有消失,为了保全我们古厝文化,政府相关部门集中修复了大批有历史故事的古厝,在保存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融入了部份现代元素,使得闽南古厝在现代文化的映衬下,更具闽南特色。
它就是万楼丛中的那一点五店市。
五店市中的古厝融入了餐厅、书店等现代文化特色,更保留了南音、闽南大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了解闽南文化,来参观我们古香古色的闽南大厝。
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推进古厝保护、修缮、利用,使福州古厝焕发活力、显露生机,更好延续闽都文脉。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看到古厝如此宏伟壮观,不禁竖起大拇指为咱闽南人的智慧和工艺点赞。
我爱闽南古厝,更爱我的家乡。
希望咱闽南人终有一天可以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现闽南古厝的传统特色。
介绍家乡的古厝

介绍家乡的古厝
我的家乡位于台湾桃园县,是一个美丽的乡村。
它那淡淡的绿色,总是能够令人沉醉。
当你走进家乡,你会发现许多古老的建筑。
最著名的当属古厝。
古厝是台湾最古老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传承。
这些古厝建筑多年前便被台湾人引进,至今为止仍在台湾传承。
古厝通常呈“T”形,结构简单紧凑。
它们在室外摆放着几张椅子,给人以一种恬静的氛围。
古厝的两层或三层楼梯,通常是一种“台湾庭院”式的设计。
中央房间(祖先屋)是仪式和家庭宴会的重要场所,它的大门和窗户位于楼梯的另一端,旨在拒绝外界的侵扰。
此外,该房间还被用作礼拜房,祭拜家族的祖先,而后面的房间则是准备祭品和礼物的地方。
古厝屋顶也是一种文化传统。
古厝屋顶多由复制茅草制成,设立了顶盖,以防止雨水和日晒。
它们的屋顶也有一个台湾特有的细节,叫“调和符号”,就是在屋顶的中心放置一块木板和四块石头,以祈
求安宁平安。
古厝在台湾仍是一种被尊敬的建筑。
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安宁和乡土感,还极大地美化了乡村环境,使到乡村能够维持原有的风貌,更能够让人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精神。
我家乡还有许多古厝建筑,每当我看到它们,我都会想起家乡的往日风貌。
它们正是台湾乡村的精神所在,也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我对它们的爱恋将永远不会改变,古厝将是我家乡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 1 -。
福州古厝的介绍

福州古厝的介绍福州古厝是福州独特的建筑形式,也是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古厝是一种具有浓郁东南亚特色的建筑,其独特的形式和精湛的工艺使之成为福州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福州古厝的建筑风格独特,通常由厅堂、天井和厢房组成,形成了独特的“一进三厅”的布局。
厅堂通常位于房屋的正中间,是厝内人们休息、接待客人的地方。
天井则位于厅堂的前方,起到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厢房则位于厅堂的两侧,用来居住和储藏物品。
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有序,展现了福州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
福州古厝的建筑材料多使用木材,这是因为福州地处于山区,木材资源丰富。
福州古厝的屋顶通常采用青瓦,经过精心的制作和装饰,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大方。
厝内的门窗和雕花也是福州古厝的特色之一,精致的雕花工艺展现了福州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福州古厝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东南亚文化的影响,体现了福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特点。
古厝的外墙通常会涂上鲜艳的颜色,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厝内的装饰也非常讲究,雕花、彩绘等都体现了福州人民对美的追求。
福州古厝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古厝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福州古厝通常代代相传,是福州人民家族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古厝中,人们可以了解到福州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关系,感受到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福州古厝的保护和传承是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厝的保护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努力保护福州古厝的独特魅力。
同时,福州市也加强了对古厝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人们来福州参观和体验福州古厝的魅力。
福州古厝作为福州独特的建筑形式,不仅展现了福州人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体现了福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特点。
古厝的保护和传承是福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管理和推广,福州古厝将继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们来福州感受和了解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年级】爱家乡作文600字 美丽的泉州

【五年级】爱家乡作文600字美丽的泉州我爱我的家乡——泉州,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美食。
泉州是福建省南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有着将近2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从唐代开始,泉州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之一。
因此,泉州的历史文化遗迹非常丰富,有闽南古厝、开元寺、钟山风景区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充分展示了泉州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除了历史文化,泉州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位于离城区不远的开元寺内的五虎岩千姿
百态,形态奇特。
同时,泉州被大海与山峦所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大金湖、银
泰湾、安溪天成山、比干岛等,这些景点荟萃成泉州的自然风光。
当然,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泉州的美食文化。
泉州有独特的南洋风味,如肉片烤饼、两面黄和芋泥等小吃、卤面等,都让人垂涎三尺。
而泉州土特产的海鲜——沙茶蚝鱼、烤
蛤蜊、海蛎煎等,也是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
让人吃了还想吃。
泉州的美景美食虽然吸引人们纷至沓来,但泉州的居民们却很低调,淳朴守纪律。
泉
州人有着广泛的爱好,例如参加舞蹈、武术、文学、绘画等社会活动,同时,泉州人还崇
尚家庭文化,把家当作一个奉献和责任的地方,大力宣传文明家庭。
总之,泉州是一个充满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美食文化的城市,作为泉州的一份子,我希望能多了解、多了解泉州这座美丽的城市,能为泉州做出自己的贡献。
福建古厝诗词

福建古厝诗词
嘿,你知道吗?福建的古厝那可真是宝藏啊!就好像是时间老人特
意留下来的珍贵礼物。
走在福建的那些小巷子里,看着一栋栋古厝,那感觉,哎呀呀,真
的没法形容!你能想象那种仿佛穿越回古代的奇妙感觉吗?每一块石板,每一片瓦,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诗句用来形容福建古厝的
某些角落再合适不过了。
那些爬满青苔的墙壁,不就像诗里的野草花吗?而傍晚时分照在古厝上的那一抹余晖,不正是那夕阳斜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漫步在古厝之间。
朋友惊叹道:“哇,这简直就是活着的历史啊!”可不是嘛,这些古厝就是一部部生动的历
史书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厝曾经或许也是达官贵人
的住所,如今却成为了大家都能欣赏到的风景。
我们在古厝里穿梭,
感受着那份独特的宁静和韵味。
有时候会遇到在古厝里生活了一辈子
的老人,他们会给你讲讲古厝的故事,那故事可精彩了!
福建古厝的诗词,那是数都数不过来呀!每一首都能让你对古厝有
更深的感悟。
这些诗词不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古厝的理解
之门吗?
我觉得福建古厝和诗词简直就是绝配!它们相互映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福建的历史文化魅力。
它们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家乡的古厝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具有古典韵味的城市,
也是一座包容性强的城市。
博众长,取精华是它
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反映在我们的建筑上,我家
所在的亭店村的红砖房杨阿苗故居便是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
就是对杨
阿苗故居的最好描述了。
它有着一切闽南建筑的
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古厝的内部处处展示
着主人家的精致和品味。
美轮美奂的石雕,彩绘
随处可见,汇集中国古代大师名作的艺术作品让
人流连忘返,古典建作文筑的美学令人叹为观止。
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到里面去玩游戏,
从一间房跑到另一间房,上蹿下跳,嬉笑声飘扬
在天井上空,可开心了。
每当妈妈说起在古厝的
童年往事,我不禁十分羡慕。
现在古厝已经不允
许别人进去了,里面的美景被那一扇大门隔离开
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阿苗的故居也越来越破旧,似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这
座古厝是我们的宝库,存着我们闽南的文化,我
们应该好保护它,让它焕发生机,永远地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