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工房子、闽南古厝、石头房子

合集下载

介绍闽南古厝作文

介绍闽南古厝作文

介绍闽南古厝作文
嘿嘿,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在闽南,那里有很多古老的房子,我们都叫它们“古厝”。

哎呀,这些古厝可真漂亮啊!它们的屋顶是弯弯的,像燕子的尾巴一样,我们都叫它“燕尾脊”。

嘿嘿,燕尾脊可真有趣啊!
嘿呀,古厝的墙壁是用红砖砌成的,红红的砖头,看起来可真喜庆啊!而且,这些红砖上面还有很多漂亮的图案,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动物,
可有意思了。

哈哈,古厝的门口还有一个大大的庭院,里面种着很多花草树木。

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庭院里乘凉、玩耍,可开心了。

哎呀,我最喜欢的就是古厝里的木雕了。

这些木雕可真精美啊!它们有的刻着人物,有的刻着动物,还有的刻着故事。

每次看到这些木雕,
我都会忍不住想:这些木雕是怎么刻出来的呢?
嘿呀,古厝里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古井、石磨、水车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我爷爷奶奶小时候用过的,现在看起来可真有年代感啊!
哈哈,我爱我的家乡,我爱闽南的古厝!。

挖掘社区资源,传承闽南建筑文化——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研究

挖掘社区资源,传承闽南建筑文化——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研究

挖掘社区资源,传承闽南建筑文化——闽南古厝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研究郭月霞闽南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外来文化的特质发展起来的。

闽南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富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经历了千年发展的闽南建筑文化,对于生活在闽南地区的幼儿来说,正是教育的好教材、活教材。

教育家陈鹤群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运用周围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

在幼儿园中进行闽南建筑文化教育,继承、丰富、发展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可行的,它不但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保持和发扬本土民族文化,进而传承闽南传统文化,培养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自己是一个闽南人、中国人而自豪。

1 挖掘社区资源,寻找闽南古厝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我们应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

我园地处城镇结合的陈埭,作为经济发达的“中国鞋都”,既有闻名全国的现代化鞋业工厂,又矗立着许多的闽南古厝等传统文化资源。

在我园周围就有许多别具特色的古厝,家长与幼儿置身于古厝群中,浓浓的古早味,让人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农村生活。

社区丰富的古厝资源,给幼儿园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园结合课题“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中融入古厝建筑文化的探究课程,带幼儿走进闽南古厝,感受古厝的建筑之美。

在课题实施之初,学园组织老师多次走进社区,走进古厝,感受古厝韵味;通过多种形式查找资料,了解闽南古厝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的发展。

另外教师带领幼儿与社区古厝的居住者、社区老一辈人,古厝工艺建筑者交流,让幼儿感受浓郁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气息和保护古厝的价值和意义。

2 共创闽南古厝体验区,体验闽南建筑文化魅力《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走进闽南古厝构建园本课程

走进闽南古厝构建园本课程

走进闽南古厝构建园本课程【摘要】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

其中闽南的建筑更是富有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

闽南建筑贴近我园孩子的生活实际,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在丰富园本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以闽南古厝为引入点,融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构建富有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弘扬闽南传统文化,让幼儿感受和传承家乡的古厝文化。

【关键词】闽南古厝园本课程幼儿长期以来,我园幼儿的教育课程以省级统编课程为主,忽略了本土文化的价值,而且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幼儿对于闽南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导致幼儿教育和本土文化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古厝文化和园本课程相互结合,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乡文化,迸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一、走进古厝,感受闽南古厝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巧妙挖掘周边闽南本土的社区资源,带着幼儿走进身边的闽南古厝,感受古厝的建筑美、听取古厝的故事。

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又名“红砖厝”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幼儿通过亲临其境的观察与触摸知道了许多闽南建筑的特色,如:闽南古厝的勒脚多用白石和青石来作为装饰,图案图像有骏马、祥云、虎脚、麒麟等造型,也有吉祥文字之类。

墙身最具特色,山墙是呈对称式的泥塑作浅浮雕。

窗的种类丰富,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石构窗、砖构窗、木构窗、瓷构窗等。

还有檐边,一般都是用泥塑彩绘做的浮雕形式,一般以山水人物为主,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闽南古厝的墙面的最大特点是墙石混砌,即"出砖入石",墙面由砖与石两种不同的材料混砌而成,石块作为面、点,砖缝作为线,点、线、面的组合,让整个墙面产生一种韵律美。

闽南古厝的屋顶正脊一般是燕尾脊,或者马鞍脊,都是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优美曲线。

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幼儿美育的传承与运用的实践

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幼儿美育的传承与运用的实践

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在幼儿美育的传承与运用的实践前言闽南古厝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与闽南地区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幼儿美育教育中,如何将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运用融入到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的简介、幼儿美育教育中运用古厝文化的意义、具体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闽南古厝建筑文化简介闽南古厝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

古厝建筑形制以庭院式为主,多由中厅、左右配屋和后院等组成。

其建筑风格特点是:“倚山傍水,布局严谨,层次分明,装饰精美。

”闽南古厝建筑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一方面,其建筑风格和技艺体现了闽南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另一方面,闽南古厝建筑又与闽南地区的经济、社会、信仰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文化符号。

二、幼儿美育教育中运用古厝文化的意义1. 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和审美经验通过引入闽南古厝建筑文化,可以让幼儿了解和认识闽南地区的特有文化元素,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自信。

同时,幼儿通过欣赏古厝建筑的美学价值,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欣赏力。

2. 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在幼儿美育教育中,可以通过模仿古厝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引导幼儿探索和创造与古厝建筑相关的艺术品或手工制品,如绘画、造型、手工制作等。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艺术技能和创造能力,还能为他们带来愉悦和成就感。

3.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通过介绍闽南古厝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性,并引导他们在美育教育中形成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弘扬文化,传承文明。

幼儿园做石头房子大班教案

幼儿园做石头房子大班教案

幼儿园做石头房子大班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大班石头房子建造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石头房子建造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3. 通过模拟建造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石头的特点和用途,如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以及用来建造房子的重要性。

2. 房子的基本结构和概念,如墙壁、屋顶、门窗等。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分工合作、相互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

4. 安全意识,如正确使用工具材料、注意人身安全等。

教学准备:1. 石头模型或照片,以便让幼儿了解石头的外观和用途。

2. 相关绘本或故事书,用于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建造过程。

3. 模拟建造的工具材料,如纸板、石头模型、胶水等。

4. 小组分工表,用于指导幼儿在小组内的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展示石头模型或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和质地,鼓励他们描述石头的特点。

2. 通过互动问题,让幼儿认识到石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子,并引导他们思考石头房子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20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发放模拟建造的工具材料并解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指导幼儿分工合作,在小组内讨论并决定如何合理利用材料建造石头房子。

3. 引导幼儿在建造过程中关注房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墙壁、屋顶、门窗等。

4. 鼓励幼儿在建造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鼓励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石头房子的建造,并将其展示给其他小组和老师。

2. 让每个小组介绍他们的建造过程和原因,引导幼儿思考并总结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强调幼儿在建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拓展活动:1. 借助绘本或故事书,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子,如木屋、砖房等。

2. 提供更多建造材料和工具,并鼓励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创造不同的房屋模型。

闽南古厝

闽南古厝
建筑习俗 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正房就是北房,也称上房或主房。由于祖宗牌位及堂 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 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房间。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 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 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 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 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建筑意义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 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 或处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几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十几户 合居,形成了一个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福裕楼 永定土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 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 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 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 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 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 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 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 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 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 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晋江古厝,是中国 儒家文化的缩影,是 中国仅存的少数古 民居,它承载着一 段 历史。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 海,历史悠久,人文 荟萃。晋江古民居不 同于北方大地和江南 水乡的民居,也有别 于南方山区的。

莆仙古厝——大班课程故事

莆仙古厝——大班课程故事

莆仙古厝——大班课程故事
蔡奕菲
【期刊名称】《幼儿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2()6
【摘要】一、活动缘起集体观看莆仙美食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被热腾腾、香喷喷的美食所吸引,同时也对人们制作美食时所处的老房子产生了好奇.大大的四合院、圆圆的水井、粗粗的石柱、红红的砖墙、美美的雕花、弯弯的屋檐 红砖厝,燕尾脊,莆仙特色古厝很快引起了幼儿的关注,于是他们打开了话匣子.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蔡奕菲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
【相关文献】
1.感受古建筑艺术魅力传承莆仙民间文化——浅谈红砖古厝线描写生的教学
2.吸
纳优秀地域文化建构特色园本课程
——以仙游县实验幼儿园莆仙文化课程为例3.幼儿园开展莆仙民俗文化课程有效
探索4.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合理利用——以课题《基于莆仙文化资源
的幼儿园“泥趣艺韵”活动实践研究》的实施为例5.基于莆仙文化的“莆乐”游
戏课程构建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灵水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 》活动反思

灵水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 》活动反思

灵水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活动反思“古厝”是我们晋江特有的建筑,开展这一活动《闽南古厝》,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走出教室,亲近自然,通过观察,感知古厝上各种形状的图案及颜色,让幼儿欣赏和表现古厝的建构艺术,感受古厝的古朴美。

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这一写生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形式,满足了每一位幼儿的表现欲望,而且培养了幼儿发现美、创作美的意识,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在目标的定位上,我根据我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在绘画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上进行制定,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在准备活动中,我们班从小班开始就进行了线描方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线条作画的能力。

且在之前的秋游活动中,我有意引导幼儿观察古厝上的图案、花纹、及其颜色,让幼儿学习了观察的顺序,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为本次活动做好了准备。

四、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回忆秋游的情景,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古厝。

我先让幼儿整体观察,感知古厝的高矮及外形,然后再局部引导幼儿观察燕尾式屋檐、屋顶、弧形的门、雕花的窗及上面的图案,接下来通过让幼儿近看、触摸,进一步感知古厝上的图案及颜色。

观察中,我以儿童的眼光让幼儿赖观察,如:你觉得屋檐像什么?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抓住古厝的细部特征进行作画,懂得把高矮错落的古厝连在一起,并能画出古厝上瓷砖的线条。

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虽然这节课我觉的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线条运用讲解的不够详细,评价活动中没能对作品进行知识、技能上的提升等等。

以后我将更多方面地进行思考、提升幼儿的作画技能,挖掘活动本身更多的亮点,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

大班写生活动:《闽南古厝》执教者:赖连珍指导老师:林家望时间:11月2日班级:大三班设计意图:我们班开展的主题是《房子的世界》,主题中主要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建筑,古厝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建筑,是我们小朋友较熟悉的建筑。

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主题,让幼儿更加了解家乡的古厝,认识古厝的风格,了解古厝的构造,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线描为主要教学形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