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教案
对付干旱的教案

对付干旱的教案对付干旱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干旱的原因和灾害性。
2.学生能够掌握有效应对干旱的措施。
3.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干旱的原因和灾害性。
2.应对干旱的措施。
3.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应对干旱并降低灾害性。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干旱地区的图片、保护水资源的图片。
2.录像资料:与干旱相关的新闻报道。
3.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干旱和保护水资源的信息。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播放有关干旱的新闻报道,了解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干旱问题的关注。
Step 2 讲解干旱的原因和灾害性(1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干旱的成因和对人们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危害。
干旱的成因:气候干旱、地质干旱、水文干旱、人为活动导致的干旱等。
干旱的灾害性:导致农作物死亡,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使得人们饮用水严重不足,导致死亡和疾病的发生。
Step 3 应对干旱的措施(30分钟):第一部分:有效应对干旱教师向学生介绍应对干旱的各种措施,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的建议。
措施一:节水措施学生可提出的建议:减少浪费水的行为、改造节水型厕所、固定漏水设备、定期清洗过滤网等。
措施二:开展抗旱作物种植学生可提出的建议:积极引进抗旱、抗病、高产作物的新品种,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措施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学生可提出的建议:防止流失、减少去除、增加补给、加强水土保持等。
第二部分:灾后救助和重建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积极地开展灾后救助和重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Step 4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15分钟)通过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几种保护水资源的方式:1.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积极推广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开展雨水利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之管见

・
土壤肥 料 ・
《 海农技 推广 } 0 8年第 1 青 20 期
干军半子 沾百 军 笈展高 震 见 效军 之
7 1 0 丁 明礼 3 10 甘 肃 省 临夏 州 土壤 肥 料 工作 站
8 00 李 吉环 青 海 省农 业技 术推 广 总站 10 0
1 干旱半 干旱 区农业 生产 的主要 限制 因素 11 干 旱 缺 水 该 区 年 降 水 量 只 有 3 0 . 0— 4 O l而 且 降水 分 布不 匀 , 集 中 于七 、 、 0r , a 多 八 九三个 月 。当地 主要农作 物 生育需 水期 与降
水不 同步 。
7 rl 5 的降 水 量 就 相 当于 6 67 次 灌 水 量 , n 6. m 4 0 降水 量就相 当 于 6 67 水 6次 。 0 ml 6. 灌 m 因 此 , 何 利用 好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降 水 , 掘增 产 潜力 , 如 挖 这
土 壤水分 蓄积量 , 保水 保肥 。 宜 垦种 的荒地 不
畜 禽 , 畜 积肥 , 养 改善 农 肥 积肥 基础 设 施 , 提 高农 肥 资源利 用 率和农 肥积 造率 ,增加 有 机
肥料。 在此基 础 上增施 化学 肥料 , 补充 氮磷 养 分 。无机 促 有机 , 有机无 机相 结合 。
20 g 6 6 m 次灌水 量 为 4 — 0 。 6 k ;6 . 2 7 0 5 m ,则 6 — 0
村贫困面大。因此 , 发展高效旱作农业 , 提高干
旱 山地农 业生产水平 ,对 于提高农 民收入 , 改 善农 民群众生活 , 促进农 村经济全 面、 调 、 协 持
续发展 , 具有重 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
初二地理:灌溉技术与干旱地区农业教案

初二地理:灌溉技术与干旱地区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应的灌溉技术原理和方法,理解灌溉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2.了解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条件,掌握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和技术措施,理解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1)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2)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灌溉方法的分类和特点;(3)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灌溉工程。
2.灌溉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影响:(1)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意义;(2)灌溉带来的农业发展机遇和挑战;(3)灌溉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措施。
3.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条件:(1)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2)干旱地区的土地条件和发展潜力;(3)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策略和技术措施:(1)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策略和方向;(2)干旱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3)干旱地区的农残资源开发和利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地条件,让学生认识到干旱地区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而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接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张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图,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图中的各个时期所使用的灌溉技术和相应的特点。
第二课时教师在第二课时开始讲解灌溉技术的分类和特点,并介绍一些著名的灌溉工程,如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灌溉工程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等形式准备一些案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灌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课时教师在第三课时开始探讨灌溉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退化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一些频繁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第四课时教师在第四课时开始探讨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策略和技术措施。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干旱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干旱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学习如何有效应对干旱。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期缺水或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使得植物和生态系统中的水分严重不足,从而产生的一种气象灾害。
主要有气象性干旱、农业干旱、生态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等几种形式。
2、干旱的形成原因干旱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越发明显,气温升高、降雨不均等现象也更加频繁。
同时,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水资源、大规模砍伐植被等也是导致干旱的因素之一。
3、干旱的危害干旱对农业、生态环境、水资源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危害。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会收到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等多个层面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4、如何应对干旱应对干旱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加强节水意识,推行植被恢复计划,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环境。
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旱,也需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方案,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等。
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和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存需求,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和长远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是一个全面性的概念。
6、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够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居民福利和生态平衡的矛盾。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为人类和未来子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7、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态保护、完善政策体系等等。
需要各个方面积极协作,注重协调和平衡。
这样才能够全面、顺利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巨大的农业发展难题。
由于水资源匮乏、降水不足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首先,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
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在缺水的环境中种植作物成为可能。
例如,喷灌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精确的水分供给,避免水分过度浪费。
另外,节水灌溉系统的使用也能够减少农田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注重作物适应性的培育。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它们对水分需求较高,不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出一些耐旱性强的作物,如苜蓿、沙漠薄荷等。
这些作物在缺水条件下生长能力较强,为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此外,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还需要积极推动土地改良。
干旱地区的土壤贫瘠,养分不足,对于作物生长的限制较大。
因此,加强土地改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土壤调理、施肥等措施,改良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地的耕作品质,为作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对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素,而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应一直是一个难题。
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确保水资源合理而有效地使用。
其次,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避免浪费和污染。
这可以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建立农田排水系统等措施来实现。
总体而言,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在面临着种种困难的同时也有许多机遇与挑战。
《干旱作业设计方案》

《干旱》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干旱的定义和成因;2.掌握干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培养学生珍爱环境、勤俭水资源的认识;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干旱?2.干旱的成因和分类;3.干旱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4.如何预防和应对干旱;5.珍爱环境、勤俭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干旱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讲授:介绍干旱的定义、成因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干旱的基本知识;3.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干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干旱;4.小组活动:分组让学生自主探究干旱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干旱问题的方案;5.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分享解决干旱问题的方法和建议;6.总结:结合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总结干旱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强调珍爱环境、勤俭水资源的重要性;7.作业:安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干旱的文章或设计一份干旱防治方案,加深对干旱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四、评判方式:1.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判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2.作业评判: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文章的内容和观点是否符合要求,干旱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等。
五、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实地考察或社区活动,深入了解干旱问题;2.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干旱防治的经验和方法;3.开展环保主题班会或展览,宣传干旱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教学资料:干旱相关的图片、视频、书籍等;3.实地考察:选择干旱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4.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干旱问题,增强珍爱环境、勤俭水资源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也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认识,为未来的环保工作奠定基础。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初二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业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地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知道“土地奉献”、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怎样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
旱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小麦、玉米、花生、温
带水果
秦岭一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阅读] 读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以及全球资源短缺的问题,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些地区通常存在降水不足、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
首先,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水资源的匮乏,水的利用效率成为关键。
在生产上,可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以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可以利用雨水集中和水库储备来满足作物的灌溉需求。
在管理上,应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定期检查水源的状况,避免水源的损失和浪费。
其次,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注重土壤管理。
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贫瘠,缺乏养分和有机质,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和管理势在必行。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矿物肥料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可以采用保护性耕作和轮作制度,避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
此外,还可以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防风林带等来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侵蚀。
再次,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需要注重科学的种植技术。
由于这些地区降水不足,作物的选择和种植方式需要因地制宜。
应选择耐旱性强的作物,如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并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
可以通过改良播种方法,如大面积播种、抗旱剂和增产剂的使用等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旱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如定期除草、病虫害的防治等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壤的科学管理、种植技术的改进和农民的培训与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为当地农民的生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
高二地理备课组彭创生
一、教学目标:
1.以西亚、中亚等区域为例,学会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条件、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例,学会分析有关图形和材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条件、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难点:分析方法、思路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前5分钟气候默写。
2.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例,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类型和农业发展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措施。
3.知识运用: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阿姆、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农业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
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
1. 分析阿姆、锡尔河流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答案:地势低平(2分);灌溉水源充足(2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降水稀少,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2分)
2.结合材料,分析阿姆、锡尔河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
(8分)答案:中上游取水量大,入湖径流量减少;河流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农药化肥用
量大,水质恶化;河口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输沙能力下降,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湖泊水位下降,近岸湖底裸露,加重沙尘危害。
(每点2分,满分8分)
4.自测题:
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
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8分)
答案: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4分)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4分)
四、结课
五、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