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辛苦的是美国高中生

合集下载

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生的

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生的

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生的xx2015.11.9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是千古名言,对于我们这些最普通的学生来说,也许太过严苛,难于接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警句,对于我们这些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也许太过无味,没有吸引力;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道理,对于我们这些害怕学习的人来说,也许太过空泛,没有感召力。

但是我们必须xx:世上绝不会有不辛苦的工作,也不会有不辛苦就可有收获的人。

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即使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也只会砸在有准备人的头上,而不会守株待兔人的头上。

大家前不久参加全国龙舟大赛,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在比赛中学到的东西却很多,今天大家都有很深刻的体会,这就是痛苦的学习,这就是痛苦后的收获。

相对于那些强队来说,我们过去的付出简直就不是苦而就是一种随意地瞎玩;相对于今天的收获来讲,过去吃的那点苦,又算得了什么;相对于未来的理想目标,在平常训练中的那点苦,有何足挂齿?学校开办龙舟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为大家升学提供一个新的平台,更远一点讲是为大家思想意志得到磨练,提升精神境界,再大一点说是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的圣火。

因此,学习永远都是辛苦的,绝不会轻松。

但是这种痛苦是暂时的,不学习的痛苦才是终身的。

有目标的学习,是没有痛苦的。

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目标的诱惑是巨大的,为了这些目标的达成,即使是付出再大的努力,也不会感到痛苦。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物质与精神例子

物质与精神例子

物质与精神例子物质与精神例子【篇一:物质与精神例子】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是律师,属于欧洲上流社会,他的夫人是伯爵小姐.恩格斯的出生地被莱茵河贯穿,河岸的所有工厂都是他家开的.结果两位伟人抛弃了锦衣玉食研究哲学领导工人运动,以至于最后马克思都被驱逐出国【篇二:物质与精神例子】物质与精神作文(共10篇)物质与精神作文物质与精神作文| 楼主|2015-08-02 11:02:11 共有9个回复8114次阅读本文目录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知识有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

其实,富有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而贫穷缺却是所有人都想摆脱的。

一个人如果很富有却没有知识,在物质上他是富有的,可在精神上他却是分文没有的穷光蛋。

可是,如果他很穷,但是却拥有很多知识,他所拥有的知识就是精神上一笔巨大的财富。

知识是用金钱买不来的!这时我读了《贫穷与富有》这篇文章之后体会到的。

《贫穷与富有》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邻居小马叔叔叫“我”代他些一封家书给他爹妈。

他说的词语错误百出。

“我”指出了他的错误,他让“我”自己写。

写完信“我”悟出了物质富有并不是真正的富有。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陷入沉思:文中的小马叔叔那么富有,穿着笔挺的西装,光亮的皮鞋;家中那时髦的家具;全套的高档电器。

然而知识的缺乏连给自己的家人写一封家书都要找人代写,再怎么富有也没有用。

又使我想到了这样一位小朋友:他的家境很好,是个高贵的公子爷。

从上到下没一件物品都是名牌,就连书包也是像旅行包一样可以拖动的。

可头脑却是个“草包”。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精神富有才是真真正正的富有。

标题:网址:沙发物质?精神?富有?物质与精神作文| 2015-08-02 11:02物质?精神?富有?物质上富有,而精神上匮乏,不算是真正的富有。

——题记在生命长河里。

有如春蚕一般默默奉献的人;有如蜘蛛般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却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有如井底之蛙一般自以为自己拥有一切,却不知道自己见识短浅的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生活,不过演绎的成绩不同。

告诉你一次真实的中美高中生对话

告诉你一次真实的中美高中生对话

告诉你一次真实的中美高中生对话作者:纪言等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6年第05期{上篇} 新闻回放:中美高中生优秀代表的一次“颠峰”对话2005年8月的暑假里,12名美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应邀从大洋彼岸来到了中国的北京。

他们都是当年144名“美国总统学生奖”获得者中的一员,已分别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许多世界级的著名大学录取为新生。

在美国,“总统学生奖”的获得者不仅是高中生的优秀代表,更是被誉为“美国未来社会的精英代表”。

同样的时候,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们,也刚刚结束了“硝烟弥漫”的高考之战,正在等待翻开人生历程中新的一页。

而每年的高考,我们也会涌现出许多自己的优秀高中生代表,比如那些“高考状元”们,那些被众多高校争相抢夺的佼佼者们。

他们的成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才情,都会在这个夏天里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和榜样。

无论哪一种“优秀”,都是在一定的评判标准之下产生的。

虽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中生,但是因为置身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价值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优秀”的评判标准也一定会有各自的不同。

然而,同样的青春年华,同样的成长阶段,同样面对的世界和未来,又使这种“优秀”的比较成为一种真实的可能和期待。

假如,让中美两国高中生各自的优秀代表进行一次“颠峰对决”,他们将会有怎样的一次激情碰撞?又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青春震撼”?12名美国优秀高中生的到来,让这种假设成为了一种现实的可能。

随着他们的到来,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向2005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发出了“优秀代表”的征集通告。

最终,12名幸运者从众多报名者中被挑选出来,组成了“中国方阵”。

他们分别是被清华、北大、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中国著名高校录取的新生,无论成绩、才艺,还是个人综合素质,作为中国高中生的优秀代表,当之无愧,货真价实!2005年8月底,一场名为《两样青春同一世界》的中美优秀高中生的“颠峰对决”,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演播现场拉开帷幕。

活着演讲稿(通用5篇)

活着演讲稿(通用5篇)

活着演讲稿(通用5篇)活着篇1世界就象一个令人昏沉的下午,阳光照着脸,躺在藤椅上,可能听听催眠曲,也可能不听。

闭着眼睛,隐约听到蝉无力的叫声,微弱如蚊子哼。

一切都昏昏沉沉的,随时都将沉睡。

心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懒散。

有时心里常能听到一个声音说:“现状挺好的,干嘛要努力去学习呢?”仿佛只要停在原地不动,就能安稳的度过一生。

但总有那么一丝不愿,支撑着往前慢慢的挪步。

“要么死去,要么精彩的活着。

”这是一位名叫刘伟的人说的。

当它从老师嘴里说出时,仿佛一柄巨锤,敲在了心中的大钟之上。

把我从“梦”中震醒的同时,也敲碎了这将我的心灵封闭了的枷锁。

要么死去,要么精彩的活着。

多么有深意的一句话呀,人活着,不就是要精彩的绽放出自己的生命之花吗?不管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不鲜艳。

如果连这一生仅有一次的生命都不去努力绽放,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要么死去,要么精彩的活着。

下午听着催眠曲,躺在藤椅上的,那不是只有老人才会做的吗?他们己经绽放过了他们的花儿,他们不是也努力过吗?如果你这是等死的话,那还是早点找堵墙死磕吧。

人活着就是要精彩的,也只有绽放了生命的花朵才最美丽。

否则活着与死去有什么区别,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活着演讲稿篇2在是美丽的三月,气温上升,春暖花开。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春天的花朵,美丽绽放。

让我们的生命如花,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意义。

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母亲,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每个人的诞生都可以说是奇迹,母亲十月怀胎孕育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当你这个小生命哇哇落地的时候,你的一家人是多么的欢欣喜悦,对你充满希望和期待。

然而,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只要翻开报纸,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逝去的报道,生命之花来不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生命的乐章来不及奏响就戛然而止。

所以,我们要更应该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很多同学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明——海伦·凯勒传记》,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盲聋哑。

巴菲特的励志故事

巴菲特的励志故事

巴菲特的励志故事 ⼤家有没有听过巴菲特呢?下⾯是店铺给⼤家整理的巴菲特的励志故事,供⼤家参阅! 巴菲特的励志故事:岁⽐中学⽼师收⼊还⾼ 1945年暑假过后,巴菲特年满15周岁,进⼊威尔逊中学,开始上10年级,类似于中国的⾼⼀,从初中⽣变成了⾼中⽣。

别看他⼈⼩,但已经是⽼板了。

⼩巴菲特送了3年报,已经攒了2000多美元。

当时黄⾦每盎司35美元,以2009年11⽉初1110美元的⾦价推算,1945年秋天巴菲特攒的200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万多美元,相当于⼈民币40多万元。

巴菲特每天早晚送两次报纸,⼀天只⼯作2⼩时左右,⼀个⽉就能赚175美元,收⼊⽐他的中学⽼师⽉⼯资还要⾼。

1946年,⼀个美国成年⼈,⼀年能赚3000美元,就属于⾼收⼊阶层了。

巴菲特把钱放在家⾥⾐橱的⼀个抽屉⾥,任何⼈都不准碰。

有⼀天他的⼩伙伴巴提斯东去他家找他玩。

巴菲特⼩声说:哥们⼉,来,我给你看看。

拉开⾐橱,打开抽屉上的⼩锁,只见厚厚⼀⼤叠钞票,⼤部分都是⼩⾯额的。

哇塞!这得有三四百块吧。

呵呵,我每天睡觉前数上⼀遍。

告诉你,708块。

啊,你太有钱了! ⼩巴菲特⼀笑:这只是⼩钱,我的⼤钱都投资了。

投资?投什么资啊? 我⽼爸开了个南奥马哈饲料公司。

前不久他在饲料公司隔壁⼜和福克先⽣合伙开了个建筑材料公司,⽼爸让我也⼊股了,我是第三⼤股东。

吹⽜。

你不过是最⼩的⼩股东。

嘿嘿。

我⽼爸帮我买了⼀块地,在我们⽼家内布拉斯加州的乡下,离奥马哈70⾥,有四⼗亩⼤,我⼀个⼈买下来了,哥们,我成地主了。

啊?你会种地嘛? 我不会种,有⼈会种。

我租给别⼈种,收了粮⾷卖钱,我和他对半分成。

上⾼中开学第⼀天,班主任⽼师给全班同学开个会,⼤家轮流⾃我介绍⼀下。

轮到巴菲特。

他不慌不忙站起来:我是来⾃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巴菲特,在奥马哈附近拥有⼀家农场。

全班⼀⽚哗然。

(励志名⾔)⼈瘦得跟猴⼉⼀样,脖⼦细得跟⿇秆⼀样,运动鞋破得跟要饭的⼀样,见了⼈害羞得跟⼩姑娘⼀样。

成功人士的事迹

成功人士的事迹

成功人士的事迹成功人士的事迹篇一: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邓亚萍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邓亚萍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热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发动的传统观念。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牛顿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

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嘱咐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

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终究。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款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司马光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

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

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

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最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卓别林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突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约翰逊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篇二:成功人士事迹简介20xx成功人士事迹简介20xx-03-09 18:52成功人士事迹简介20xx-12-28 21:15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有4人:高燃、李想、戴志康、茅侃侃!20xx年5月23日晚10点,在北京东方银座旁的某川味餐馆,Mysee 直播网总裁高燃跟泡泡网首席执行官李想、北京康盛创想(北京)公司CEO戴志康、北京爱航工业公司首席架构师茅侃侃聚到了一起。

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精选22篇)

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精选22篇)

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精选22篇)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精选22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努力与成功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篇1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的!———题记每个人都想要成功,因为成功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

不管你是干什么的都会要求成功,都会对成功来之不拒。

因为成功一直是被人追求的,并且要成功就要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成功与否可以定位一个人的价值,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努力了。

每个人的出身不相同,目标不会相同,境遇也会不同。

但是通过努力都会取得成功,那不只是获得名誉上的成功,更多的是为自己的付出而得到的收获,你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你才是真正的胜利。

贝多芬的胜利,是因为他那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坚毅!爱迪生的成功,是因为他那不甘挫败的信心!他们是名人,但是不要忘了他们也是凡人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所以不要认为那是伟人能够跨越的险境,而是我们难以跨越的困难。

现在的奥运会正在进行之中,那些奖牌不正是那些运动员努力的结晶么?台上一分钟台上十年功,他们的成功凝结了多少辛苦与汗水?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所以他们不断的超越不断的努力,为自己为中国加油。

向世界证明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都是有结果的。

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最棒的!在运动场上他们淋漓尽致的表演,赢得了一阵阵的掌声,一阵阵的呐喊,一声声的加油让他们士气大增!他们的表演不仅仅代表着个人,不只代表着团队,更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结局是怎样的,但是只要你努力了,你为之付出了。

那你就应该无悔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感到无悔,为自己的往事感到自豪,那才是努力过后的成功!努力与成功的作文篇2成功,需要努力,努力,就会成就梦想。

在成功的道路上,不付出一番心血,那就一定不会有成就。

上海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上)

上海交大博士血泪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士这条船(上)

上海交⼤博⼠⾎泪⾃述:不是读博的料,别上博⼠这条船(上)作者:上海交⼤博⼠ WAMozart来源:交⼤bbs作者详谈了⾃⼰读博的经历,分享了各种经验建议,所有有意读博的同学都应该看看这篇⽂章。

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别⼀不⼩⼼就成了作者⼝中的“失⾜青年”了。

(徐师注:全⽂很长,因此分为上中下三篇来发,其中⿊体字部分是我们家长尤其应该注意的地⽅。

)⽂章索引:⼀、前⾔⼆、读完博⼠能够⼲什么?三、怎样的⼈适合读博⼠?四、怎样读博⼠?五、在美国读博⼠六、结语——关于事业正⽂:这篇⽂章说明了男怕⼊错⾏。

⼀、前⾔原先我是准备等到毕业的那⼀天,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之后,⼀⼝⽓写掉这篇⽂章的。

其实⼀直在零散时间打腹稿,差不多已经煲熟了。

刚才有同样读博⼠读得凄凄惨惨切切的师兄表⽰期待,于是⼀横⼼决定现在就写了。

何况,早点让更多还没上博⼠这条船的弟妹们看到,提醒他们读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能多挽救⼀个像我们哥俩这样不是读博的料的孩⼦,也好。

⽂章原先是分⼋篇发表的,现整理为⼀整篇,每⼀部分加上原先的标题。

有⼏点要说明的:1、不要在⽂理科之间站错队或许有⼈嫌太长了不想看,或许我的观点⽚⾯甚⾄偏激,或许我的经历太特殊⽽不具备代表性。

但是⽆论如何,请点进来看的每⼀位想要读博⼠的朋友,还包括尚未⾼考的⼩朋友和他们的爸妈们,切记,在做出选择之前做⼀下⼈格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等,⾄少没有坏处。

职业倾向测试会给出⽐较细致的职业类型建议,会⼤⼤减少选择专业的盲⽬性。

⾄少,对于有明显偏科倾向的孩⼦来说,不要在⽂理科之间站错队。

为什么从读博⼠扯到⾼考选专业呢?因为对于有些专业来说,不读到博⼠⼏乎就等于没读,⽐如我们⽣物专业,如果读到硕⼠毕业,只能每天背个包挨个实验室敲门推销试剂,或者在流⽔线上做质检,在可⼝可乐之类勉强与⽣物擦个边的公司给博⼠打下⼿。

要想做研发,⼟博⼠都没⼈理你,海龟博⼠铺天盖地的。

所以选择有些专业就意味着除⾮转⾏,否则⼀定要从⼀⽽终,读到博⼠才能在本专业内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世界最辛苦的是美国高中生
全世界最辛苦的是美国高中生
美国高中生,一年背着112磅重的书。

普天下,不是只有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而且和中国高中生有一拼。

他们一年背了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或者约52公斤重。

这些书中除了六门或七门的课本,还有许多必读书和选读书。

以某高中12年级的书为例:
1,20世纪史课。

必读两本书,基辛格的外交史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伯根的当代史。

两本书加起来,800多页后。

2,文学课。

精读一本300页以上的小说。

学生都学聪明了,选托尔斯泰的复活,也不选战争与和平,前者300多页,后者600多页。

另外,三本泛读小说。

3,自然科学课。

或生物,或物理,作不完的题。

4,微极分课。

作不完的题。

5,外语课。

两本外语小说。

6,心理学课,或哲学课。

7,艺术课,或体育课。

除了体育课,不需要书!
每天七门课。

早晨6点50上课,下午3点下课。

下课后,课外活动+训练和比赛+作业。

每天能睡6个小时,那是幸福。

每天能睡5个小时,那是愉快。

每天能睡4个小时,那是正常!!
不是所有的美国高中生都这样辛苦,这样刻苦。

美国高中毕业很容易。

美国大学的门向每一个学生敞开着,生怕高中生毕业后不读大学。

但是美国的好大学可不是对每一个学生敞开的。

想要挤进美国名牌大学,好大学,就是要十分辛苦。

想要进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

更辛苦。

可能是世界上最辛苦的高中生了。

为什么?
首先,在美国上大学要看两种成绩:
1,高中四年的成绩,英文名称GPA;
2,考大学的成绩,英文名称SAT 1,一共考三门,英文,数学,写作。

美国名牌大学除了看学生以上两种成绩,还要看另外几种成绩:
3,SAT
2,即专科考试,考两门或三门。

如果学理工科,考数学,然后再从生物,化学,物理中选一门或两门。

如果学文科,考文学,然后再从欧洲史,世界史,美国史,心理学。

选一门或两门。

4,AP,高中的大学预科课考试成绩,美国认可。

5,或者I B,也是高中的大学预科课考试成绩,国际认可。

美国大学申请表上写着,你的高中都有那些难度强的课程,你是否加入了最难度课程。

难度强的课程就是指AP和IB。

美国高中开设大学的预科课A P和I
B使想进入名牌大学的高中生有了十分辛苦刻苦的高中生活。

其实竞争从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就开始。

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分英文和数学的高低班,一直到初中(美国初中两年) ,但这两三年代课程还算轻松。

进入高中时开始考试,考过了才可以上AP和IB的先前班,英文称荣誉班。

荣誉班两年,如果成绩理想(有的学校要求荣誉班的学生必须保持全A,有的学校放松条件,成绩有B)
才真正进入高中的大学预科班,共两年。

从荣誉班到AP,IB课所学的课程比普通班课程程度上深得多,广得多,作业也多了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部分高中生背着100多磅的书上学,每天只能睡四或五个小时的。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部分高中生的辛苦程度和中国高中生的辛苦有一拼。

一个高中生四年成绩高,SAT 1考得高,SAT 2考得高,AP
和IB的统考分数也高。

对不起,这样的成绩进哈佛大学的可能性大概是5%。

美国名牌大学除了看一个学生的成绩,还要看学生的课外活动。

大学申请表上都有一栏:高中期间参加过什么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年限。

担任了什么职务。

得过什么奖励或荣誉。

奖励或荣誉是地区级的,州级的,国家级的,世界级的。

什么是课外活动?在大概分几类。

第一类,学术性的。

最被美国认可的高中学术性课外活动有两个。

A。

奥林匹克科学活动,侧重科学的高中都有奥林匹克队。

成绩好的学生被选入,常常训练,比赛。

活动都是在下课以后,时间至少两个多小时,进入决赛时花费的时间更多。

回到家最早的时候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晚上七八点,再去作AP或IB课的作业,怎么可能午夜12点睡觉?作到清晨1点是家常便饭。

B。

美国高中十项全能冠军队。

十项知识竞赛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经济,科学。

演讲,面试。

每年美国教育部都出一个题目,具有组成十项全能冠军队的高中从暑假的六月份开始训练,一天三小时,一直到翌年的二月份的县级比赛,然后州级。

国家级比赛。

这就是说,一个被选上参加全国十项全能冠军赛的高中生,从开学后,除了正常七门课以外还有2小时到3小时的训练。

所以他或她,午3点下课后,就作在教室里做作业,五点前,父母给送晚餐,匆匆吃后,五点开始训练,八点结束,回家再吃一小顿,接着作AP和IB的作业,夜里12点根本不可能睡觉。

第二类,演讲,辩论。

美国的初中生进了高中,一下子眼界扩大。

高中的俱乐部多样多彩。

你自己如果有能力,有想法也可以成立俱乐部,只要到教务处注册认可就能成立。

每个俱乐部都有一名老师做辅导员或者资讯员。

我家附近的高中去年有一个学生成立了同性恋俱乐部,报名的十几个,学校给俱乐部匹配了一名老师,他是个同性恋。

我当时想,这个学校的学生怎么会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同性恋啊。

哪里,多半学生都是对同性恋这个社会问题感兴趣,有心研究才加入的。

在美国最被认可的这类俱乐部有三个。

A,演讲俱乐部。

B,辩论俱乐部。

C,模仿法庭辩论队,Mock Trial Team。

以Mock Trial为例。

美国宪法权益委员会每年根据某件真实的案件改编一个虚构的案件提供给Mock
Trial比赛。

每个高中的Mock Trial
Team共18人,起诉队9人,被起诉队9人。

每个队3名律师,3名证人,3名其他法
庭人员,包括法庭素描员。

每个队都配备一名高中老师,和两名教练,有执照的律师,最好是一名刑事律师,一名是地方检察官。

每年秋季开学后,集训到10月底,然后到县的高级法院比赛。

法庭的法官是一名真正的法官,陪审团由二人和四人组成,也是真正的律师和法官。

比赛是某校的起诉队与他校的被起诉队,然后*流。

整个过程全部是美国法庭案件的过程。

之所以用Mock Trial
Team作例子,我觉得美国的法律教育从青少年开始,花大量的教育经费,全国每年动用上千的法官律师义务参与这个法律教育活动,是值得注意的。

第三类,义务活动。

最被美国认可的义务组织是红十字会,和两三个国际级的慈善会,比如雄师子会。

很多高中生花很多时间参加义务劳动,到医院,教堂,公共场所。

今天,2006年9月16日是洛杉矶县和桔县两个县联合组织的绿色海滩日,成百上万的高中生在海岸清理垃圾。

这就是义务活动。

第四类,学校和社区服务,比如校报,校刊,校杂志。

担任这类工作的主编,专栏编辑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如果一个学生各项成绩优秀,不一定保证上哈佛,但加上某一两项上课外活动,并获奖,或者是俱乐部的主席,可能性相当大。

名牌大学的奖学金也会向你滚滚而来。

如果一个学生某项成绩中等,但课外活动十分出色,名牌大学也会抢。

名牌大学,特别是哈佛极看中一个学生的领导才能,出色的个性,特殊的才能。

而这些都成绩中找不出来。

最后,美国大学还看中一条,体育和音乐。

特别是体育。

美国大学不是看你体育课得了什么分数,而是看你在体育方面有什么特长和成就。

高中体育课,英文称PE (Physic
Education)。

然而每个高中都有多种专业体育队和项目,比方游泳,水球,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田径。

名牌大学看一个学生是否参加了专业队,比赛是否获奖,是否担任体育队的队长。

这就是美国高中生的生活。

世界上最辛苦的高中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