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2019关于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 精品

合集下载

塑料袋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塑料袋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塑料袋调查报告(精选多篇)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一、"限塑令"的目的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环保塑料袋调查报告。

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

国家自2014年6月1日起实行"限塑令",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市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最终达到减少连卷塑料袋等各种塑料袋使用的目的,以遏制其对环境的危害。

二、"限塑令"的意义塑料袋实实在在地危害着环境,被丢弃的塑料袋不仅有碍观瞻,还会导致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死亡,以及堵塞城市下水管道等。

对超薄塑料袋实施禁令、鼓励使用塑料袋替代产品和鼓励回收利用等措施将可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出售塑料袋所得可用于支持市政回收项目,还可用于降低环保产业劳动力成本,包括废品回收业和使用天然纤维制造塑料袋替代产品的行业都将受益。

三、环保袋的好处使用环保袋有很多好处有很多,使用环保袋,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染;而且环保袋的使用寿命比塑料袋长,最重要的是环保袋可以循环使用。

相比塑料袋使用寿命短而且不易被降解,环保袋好处多多。

四、购买塑料袋的原因超市有偿提供的塑料袋价格在0.1~0.3元之间,环保袋的价格则在3~5元之间。

一次购物,人们所需用塑料袋的个数在2~5个之间,用环保袋一般是一个就够了,少数买的多的顾客,需要2~3个。

由于"限塑令"实施不久,人们购物还未养成自带的习惯,如果去购物时没有自带环保袋或塑料袋,使用塑料袋的价格在1元左右,而再购买一个环保袋需要花3~5元。

这是少数人依旧使用塑料袋的主要原因,因为忘了带而买环保袋,反而提高了购物成本。

而且环保袋不方便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杂的放在一起,如果购买的商品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变形。

关于使用塑料袋危害的研究报告

关于使用塑料袋危害的研究报告

关于使用塑料袋危害的研究报告使用塑料袋的危害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使用塑料袋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危害。

现代社会对塑料袋的过度依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塑料袋的制造和处理过程中释放出的化学物质,也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本报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评述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塑料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建议。

1.引言在当今社会,塑料袋作为轻便、廉价的包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由于塑料袋的长期存在性,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2.环境危害塑料袋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大量的塑料袋被随意丢弃或进入水域,给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海龟和海鸟等动物会将塑料袋误食,导致窒息和死亡。

同时,土壤中的塑料袋会阻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的肥力。

3.健康危害塑料袋的制造和处理过程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如苯乙烯、邻苯二甲酸酯等,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导致激素失调、癌症和生殖问题等。

4.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建议为了减少使用塑料袋对环境和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a.推广使用环保袋、可降解材料袋等替代塑料袋的包装材料。

b.加强废塑料袋的分类回收和处理,通过塑料袋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c.提倡购物者自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次数。

d.加强公众环保教育和意识宣传,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减少对塑料袋的需求。

5.结论本报告旨在提高人们对使用塑料袋所带来的环境和健康危害的认识,并呼吁采取措施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

2. Browne M.A., et al.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 on shorelines worldwide: sources and sink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 Vol. 45, No. 21, 9175-9179.。

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

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

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1现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了,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气体也恰好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

可这些污染环境的杀手正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恰逢本学期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为此我对“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么危害”?笔者取本单位职工作为调查对象,就职工对塑料袋危害情况展开了一次调查。

目的是通过此次调查活动,了解职工对塑料袋引起环境污染的认识情况,并且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护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倡导、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__________X随机调查职工30名。

(二)调查方法问卷、座谈、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基本情况及问题1、绝大多数职工家庭成员对塑料袋的危害性基本上形成共识,但仍有一些人存有模糊认识。

从调查统计来看,45·9%的人认识到塑料袋是会污染环境,所以改善塑料袋的使用方式和使用频率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

有63·6%的人平均每天使用2个以下个塑料袋,21·6%平均每天使用3至4个塑料袋,如果将其使用数量降低,这又能减少不少白色污染。

65·4%的人认为使用无害化的代替品来代替塑料袋的方法是最值得提倡的,这说明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的。

56·4%白色污染问题的治理关键在于个人环保意识的养成,29·2%的人认为白色污染问题的治理关键在于政府,这说明从自我做起,加上政府的推动,我们完全有能力去改变现状的。

2、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

白色污染塑料袋的调查报告三篇

白色污染塑料袋的调查报告三篇

白色污染塑料袋的调查报告三篇大家都用菜篮子买菜,地球将会少一份污染,环境将会多一份清洁。

”同学们还要求进一步走访环保部门,了解我镇防治“白色污染”的情况,向他们提些建议,为环保工作出一些力。

白色污染塑料袋的调查报告2一、我们的调查研究:1、我们在方池路上,xxx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勤俭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海盐县武原镇工商所。

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了解到:海盐武原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

照这样计算,仅武原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海盐县武原镇环卫所。

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海盐县武原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

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

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

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关于环保购物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给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被称之为"白色污染"。

遇到风雨天,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塑料袋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美感,而且还给人们造成视觉污染。

同时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经国务院同意自2019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以保护我们绿色家园。

从实行限塑令到现在已经三个月的时间了,那政策到底实施得如何,市民的对此的反应程度和环保观念又如何呢?为此,我们学校组织了3个环保小组的学生在9月6日下午分别去石碣崇焕路"嘉荣"分店、石碣东风路"华润"分店、单屋管理区"嘉禾"百货,并走访询问相关人员。

以下是调查情况:一、调查使用购物袋情况:地点一:石碣崇焕路"嘉荣"分店时间:2019年9月6日下午5:00~6:00记录人数:100人统计类别人数统计所占百分比自带环保袋23 23%临时购买(环保袋)16 16%购买塑料袋45 45%不用袋子6 6%自带塑料袋7 7%地点二:石碣东风路"华润"分店时间:2019年9月6日上午5:00~6:00记录人数:100人统计类别人数统计所占百分比自带环保袋27 27%临时购买(环保袋)19 19%购买塑料袋43 43%不用袋子4 4%自带塑料袋7 7%地点三:单屋管理区"嘉禾"百货时间:2019年9月6日下午5:00~6:00记录人数:100人统计类别人数统计所占百分比自带环保袋6 6%临时购买(环保袋)5 5%购买塑料袋76 76%不用袋子12 12%自带塑料袋1 1%二、问卷调查(100人)1、您知道国家出台"6月1日起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提倡使用环保袋"这项政策吗?A、知道(70%)B、了解(20%)C、不清楚,不知道(10%)2.关于国务院提出的超市6月1日起禁用免费塑料袋,您怎么看待?A. 支持 (75% )B. 反对(10%)C. 无所谓 (15%)3.你觉得环保袋可以取代以前的塑料袋吗?A.可以(62% )B.不可以(18% )C.不知道(20% )4.对于各商店百货公司提供需要花钱买的塑料袋你有什么感想?A.很好,有利于禁止塑料袋的使用(63% )B.太贵了,给商家更多的利益(25% ) C.没感觉(12% )5.如果商场超市不再免费发放一次性塑料袋,您将怎样选择购物袋呢?A. 选择超市提供的环保袋。

关于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

关于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关于塑料袋污染的调查报告背景塑料袋的流行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塑料袋轻便、耐用、廉价,是许多消费者喜欢的理由。

但是,随着人们对塑料袋垃圾的关注不断增加,塑料袋被指责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城市和国家已采取了各种措施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袋,以保护地球的健康。

本文将展示对塑料袋污染的探索,包括其对环境、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许多城市采取的政策和消费者的反应。

调查结果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塑料袋是一种非常难以降解的物品。

塑料袋的降解时间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这意味着,当一个塑料袋被丢弃后,它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自然环境中,并对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塑料袋还会堵塞沟渠、堤坝和下水道,导致洪水和水污染。

当塑料袋进入水体时,它们会对水生动物造成威胁,并可能破坏渔业。

塑料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塑料袋的生产和丢弃也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塑料袋通常是从石油制造的,制造过程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当塑料袋被丢弃时,它们会释放出微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此外,塑料袋被烧毁时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包括二噁英和苯等,这是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塑料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塑料袋还会直接危害野生动物的健康。

许多野生动物,如海龟、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被塑料袋缠绕或误食,导致窒息或消化问题。

这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当塑料袋被丢弃时,它们会成为垃圾堆的一部分,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例如老鼠和苍蝇,进一步威胁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政策和消费者反应为了应对塑料袋污染,各个城市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袋。

例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市已经禁止商家向消费者提供免费塑料袋。

其他城市则实行一些收费政策,例如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政府规定,商家必须在售出的塑料袋上加收0.30欧元的费用。

一些消费者也积极参与到限制塑料袋的行动中。

许多人选择购买可再利用的购物袋,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数量。

关于对塑料袋使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塑料袋使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塑料袋使用的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塑料袋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根据调查,约有70%的受访者表示每周都会使用塑料袋,主要用途包括购物、食品包装和垃圾收集。

然而,
调查也发现塑料袋的使用频率和数量与环境影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大多数受访者都认识到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塑料袋过度使用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降低对塑料袋的使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然而,尽管对塑料袋使用的意识正在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塑料袋的环境问题持漠
不关心的态度。

大约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主动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理由包括方便性、习惯性以及塑料袋的低成本。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受访者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他们
主要的行为包括自带购物袋、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以及选择不使用塑料袋的购物
方式(如使用购物篮或购物车)。

另外,调查还发现,政府和企业在减少塑料袋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约有50%的受访者期望政府在法律或政策层面出台相关措施,禁止或限制塑料袋的使用。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超市和商家采用替代塑料袋的方式,如使用纸袋或可降解塑料袋。

综上所述,尽管塑料袋的使用量在减少,但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
我们需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推动,以及鼓励个人采取行
动来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

关于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

关于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

关于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5篇模版)第一篇:关于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垃圾袋的危害的调查报告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

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

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而且每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

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免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103.49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5亿多元。

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1~2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20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事实上,我们天天在丢掉着大量的可回收物,以上所述的废弃物只是总量的一角。

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我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

市面上的塑料袋可分为两种:即无毒塑料袋和有毒塑料袋。

无毒塑料袋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可以用来包装食品;有毒塑料袋如聚氯乙烯(PVC)制成的塑料袋有毒,不能做食品的包装袋使用。

现在,人们在市场上、马路边上购买熟食品用的大多是经营者为了压缩成本而购买的最便宜的一次性塑料袋,它们没有经过消毒,且表面充满大量的滑石粉,经常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特别是热的食物,虽然不会引起突发性病变,但会使人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于慢性食物“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关于塑料袋的危害调查报告
现在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了,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看不见的气体
也恰好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因素。

可这些污染环境的杀手正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塑料包
装袋,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


逢本学期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为此我对“塑料包装袋到底有什
么危害”?笔者取本单位职工作为调查对象,就职工对塑料袋危害情况展开了一次调查。

目的是通过此次调查活动,了解职工对塑料袋引起环境污染的认识情况,并且希望通
过这次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护环境,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做起,倡导、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职工30名。

(二)调查方法
问卷、座谈、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及问题
1、绝大多数职工家庭成员对塑料袋的危害性基本上形成共识,但仍有一些人存有
模糊认识。

从调查统计来看,45.9%的人认识到塑料袋是会污染环境,所以改善塑料袋的使用
方式和使用频率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

有63.6%的人平均每天使用2个以下个塑料袋,21.6%平均每天使用3至4个塑料袋,如果将其
使用数量降低,这又能减少不少白色污染。

65.4%的人认为使用无害化的代替品来代替
塑料袋的方法是最值得提倡的,这说明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
发的。

56.4%白色污染问题的治理关键在于个人环保意识的养成,29.2%的人认为白色
污染问题的治理关键在于政府,这说明从自我做起,加上政府的推动,我们完全有能
力去改变现状的。

2、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
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

新闻媒
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
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

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
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

3、保护环境降低白色污染的具体措施还有待完善
对“您觉得哪些包装方式比较环保,值得推广?”的多选回答中75.2%人为“大多
使用环保布袋”,50.7%的人为“降解回收利用的塑料袋”,47.9%的人为“纸袋”,46.7%的人选“背包”,44.9%的为“其他”。

可见保护环境,告别白色污染工作的主
要措施为使用环保布袋子、降解回收利用的塑料袋、纸袋、背包等,但并不是绝大部
分人都采取了这些生活措施,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开始真正提倡健康生活。

(二)原因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和个别人素质不高
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袋。

在我国,每天光买菜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至于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更每天在20
亿个以上。

到超市、集市购物由商家提供塑料袋,也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

但塑料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却也因为过量使用及不易回收处理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损,加上我国人民
的环保意识薄弱,在使用后大多被随意丢弃,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
路和铁路两侧造成了“视觉污染”并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2、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
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

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
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
进行处罚等。

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3、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
优惠政策。

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
性的市场机制。

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
废物者自行回
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
的补偿。

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4、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

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
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
到车窗外或水中。

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
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

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5、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
未提上议事日程。

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
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6、监督和执行不到位
我国的限塑令一出,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将要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改变,又要回
到拎着菜篮子买菜的生活。

因此引发了众多的观点和言论。

其中有部分人可能习惯了
塑料袋在生活中带来的便利性,忽略了它所造成的危害而持反对意见。

三、对策与建议
此次调查从总体可以看出,家庭低碳生活工作刚刚开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在一些方面还应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1、要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一要利用报刊、网络、板报、宣传手册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
杜绝塑料袋危害的重大意义,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先进典型。

通过宣传,进
一步提高居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要加大环保的宣
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环
保生活知识和技巧,把家庭节约资源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三要组
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

要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特别是
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和观念展开批评,对严重的案例予以曝光。

四要把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及相关知识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
童“节能是美德健康要环保”的新理念。

2、国家改进塑料袋制作工艺
采用可降解塑料。

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
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
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

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
裂成碎片。

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

使用可降解塑料
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