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学年第二学期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期末法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有关法理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理学是一门理论法学,因而没有实践价值B.汉语中“法理学”一词来自于日语,与法哲学没有任何关系C.法理学既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也是法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D.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因而部门法学对法理学的研究没有影响2.关于法的阶级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才可能把本阶级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B.对统治阶级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C.法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D.被统治阶级的要求,不可能规定在法中3.“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的是法的何种特征()A.法是一种行为规范B.法律的国家性C.法律的利导性D.法的程序性4.“行政法”通常被人们视为“公法”,其原因是()A.“行政法”体现了权力与服从关系B.“行政法”体现了公民的意思自治C.公民不能自主决定应用它D.它调整国家与私人之间的关系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规定所体现的法对人的效力原则是()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衷原则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该行为属于()A.法律汇编B.法律编纂C.法律清理D.以上均不对7.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A.某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B.某法院对当事人一方人数超过100人的共同诉讼所做出的判决C.《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条例》D.甲乙两公司依法签订的购销合同8.下列有关法的起源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社会,即有法律B.在原始社会,习惯、道德和宗教规则往往是三位一体的C.氏族习惯是通过制定的方式产生的D.最早的法律是成文法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A.《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公理性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C.《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与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D.《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10.在我国,下列关于法律公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并公布法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C.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决定公布法律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决定公布法律11.下列哪一个属于保护性的法律关系(诉讼关系)法律关系的种类:一般法律关系(抽象法律关系)公民法人国家机关法院公民于公民和具体法律关系(现实法律关系)张三李四张三与法院现实中特定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处于抽象化还是已被具体化。
法理学考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法理学二、单项选择1.法律调整是一种(B )。
A. 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 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 A )。
A.法制B. 法治C. 法系D.法律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 C )。
A. 一国的历史传统B.地理环境C.经济基础的性质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5.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 A )。
A.假定B. 处理 C. 制裁D.后果四、名词解释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大陆法系,是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3.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址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4.法典编篆,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5.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五、问答题2.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1)正确。
适用法律要正确;定性要正确;处理要正确(2)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即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审判机关在处理案件时要遵守实体法和程序法。
(3)及时。
审判机关及其人员要有责任感;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
(4)合理、公正。
国家审判机关必须秉公执法,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的要求.(3分)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的划分。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分主导部门(1分)和基本法律部门(2)主导部门宪法;(3)行政法,(4)民法;(5)经济法;(6)婚姻法(7)劳动法,(8)刑法;(9)诉讼法。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法理学试题二单项选择题1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B )。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 C )。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 )A.党的政策也是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B.法律必须公开才具有约束力,党的政策则不需要向全社会公开而不影响其约束力C.党的政策有时也会以法律的形式体现D.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时候,应以国家法律为准2.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3.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D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4.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 )A. 扩张解释 B .文法解释 C .目的解释 D. 历史解释5.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 )A.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B.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C.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D.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6.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 )A.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B.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C.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D.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和职能等方面的影响7.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8.法的科学性是指()A.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B.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C.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D.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9.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A.社会团体的解释B.律师的解释C.当事人的解释D.立法解释10.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A.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11.法的强制力表现在()A.约束人们的思想B.以思想教育为保障C.来自人们的内心反省D.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12.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平优先C.正义优先D.同时优先13.科学技术与法的关系是()A.法是否进步B.法是否具有科学性C.法的实施技术D.生产力与法之间的关系14.属于正式的法律解释的人民法院是()A.各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15.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A.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B.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D.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16.授权立法是()A.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的法律渊源B.封建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C.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法律渊源D.奴隶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17.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A.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B.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道德不属于上层建筑C.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道德不是行为规则D.经济意义上的法律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18.公民的选举权属于()A.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C.文化权利D.民事权利19.在我国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A.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20.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是( )。
✌.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不当行为中获益”,这是一个( )。
✌.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法律概念 .法律标准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 万元的损失。
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 万元的损失。
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属于( )。
✌.惩罚 .主动承担 .法律制裁 .被动承担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属于( )。
✌.非确定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国务院总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法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属地主义原则和保护主义原则.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属人主义原则和保护主义原则.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折衷主义原则、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法理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古汉语中“法”一词不包含的含义有(D)。
A、公平B、正义C、惩罚D、权利E、平等2.法律与法律规范是(C)。
A、形势与内容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部分与整体的关系E、特殊与一般的关系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B)。
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E.毫无关系4.根据法律规范的(C)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A.表现形式B.强制性程度C.调整方式D.内容的确定性程度E.地位和作用5.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属于(A)。
A.宪法性法律B.基本法律C.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地方性法规E.单行条例6.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A.宪法B.基本法律C.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行政法规E.行政规章7.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划分是以()作为标准的。
A.法律的表现形式B.法律的创制方式C.法律的效力范围D.法律的地位,作用E.法律的历史渊源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A.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变革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冲突E.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9.公开确认和维护自由民内部的不平等是()的特征。
A.原始禁忌B.奴隶制法C.封建制法D.资本主义法E.原始社会规范10.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
A.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诞生B.共产党的成立C.无产阶级取得政权D.摧毁旧的法律体系E.批判继承旧法11.摧毁旧法体系是指对旧法的()。
A.全盘抛弃B.内容否定C.形式否定D.部分否定E.本质上的否定12.社会主义法是()。
A.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B.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C.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意志的体现D.工人阶级和全国共同意志的体现E.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13.法系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西南政法大学考研——法理学期末考试题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B、系统解释C、目的解释D、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伯林C、哈特D、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试卷第1页(共10页)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 )A. 扩张解释 B .文法解释 C .目的解释 D. 历史解释5.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 )A.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B.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C.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D.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6.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 )A.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B.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C.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D.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和职能等方面的影响7.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A.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B.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C.法律没有相对独立性D.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8.法的科学性是指()A.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B.法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C.法能够反映客观规律D.法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9.对法律的正式解释包括()A.社会团体的解释B.律师的解释C.当事人的解释D.立法解释10.狭义上讲的执法主体指()A.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11.法的强制力表现在()A.约束人们的思想B.以思想教育为第 6 页共 13 页保障C.来自人们的内心反省D.以国家的名义并由专门国家机关所实施12.处理利益和正义的关系应当坚持()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公平优先C.正义优先D.同时优先13.科学技术与法的关系是()A.法是否进步B.法是否具有科学性C.法的实施技术D.生产力与法之间的关系14.属于正式的法律解释的人民法院是()A.各级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专门人民法院15.经济基础与法的关系是()A.法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法B.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法始终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D.经济基础始终与法保持一致16.授权立法是()A.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就存在的法律渊源B.封建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第 7 页共 13 页C.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法律渊源D.奴隶社会就有的法律渊源17.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在于()A.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B.法律属于上层建筑,道德不属于上层建筑C.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道德不是行为规则D.经济意义上的法律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道德则在无阶级社会中也存在18.公民的选举权属于()A.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C.文化权利D.民事权利19.在我国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A.可以不再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C.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由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受党的政策指导20.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完整word版)法理学考试卷答案A

3、近代以来,人们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D)
A. 司法独立B. 依法行政
C. 保护人权D. 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4、小张自幼胆小,性格内向,对法律更是畏而远之,他认为法律是处罚坏人的,是碰不得的。他的这种认识属于(C)
A.法律思想体系B.刑法意识C.法律心理D.阶层法律意识
《法理学》课程期末试卷(A)答案卷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名词解释:16
1、法的创制----又称为法的制定、立法等,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法定权限和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2、法的规范性-----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A.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
B.我国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
C.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是主体客体一致性
D.肖像权属于法律关系中的精神财富
4、一个完整的法律权利,实际上由哪几个要素组成?(BCD)
A. 形成权B. 自由权C. 请求权D. 诉权
A.奴隶制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
2、近代以来,人们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以法限制和制约国家权力,从而实现权利的保障。”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哪几项?(ABCD)
A. 法律公开,创制民主B. 司法独立、公正
C. 保障权利和自由D. 法律至上,制约权力
3、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BC)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形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它所规定的义务属于(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 A 卷)200 6 —200 7 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 法理学 专业 法学 年级 2004级本试卷共10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 闭卷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 、文理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语法解释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
”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 、柏拉图B 、伯林C 、哈特D 、康德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A 、秩序价值B 、自由价值C 、平等价值D 、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 )A 、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B 、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C 、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D 、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5、 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 “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密-----------------封-----------------线-------------------内-----------------线-------------------内-------------------不-------------------内-------------------不----------------------------------------不---------------------要---------------------要-----------------------答-----------------------答-------------------题 学生姓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___________________ 学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业年级 :A、生命权B、财产权C、自由权D、追求幸福权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
”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
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
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
”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
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C、《共产党宣言》D、《巴黎手稿》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3、孙某早年与妻子吕某离婚,儿子小强随吕某生活。
小强15岁时,其祖父去世,孙某让小强参加葬礼。
小强与祖父没有感情,加上吕某阻挡,未参加葬礼。
从此,孙某就不再支付小强的抚养费用。
吕某和小强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责令孙某承担抚养费。
在法庭上,孙某提出不承担抚养费的理由是,小强不参加祖父葬礼属不孝之举,天理难容。
法院没有采纳孙某的理由,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判决吕某和小强胜诉。
根据这个事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一个国家的法与其道德之间并不是完全重合的B、法院判决的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立法可以不考虑某些道德观念C、法的适用过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断D、法对人们的行为的评价作用应表现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4、“对于浪漫的武士而言,你承认他的淑女为一名美女并不够,如果你不承认她是上帝已造就的或将要造就的第一美人,你就要准备与他决斗。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种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无法用别的方法获得,就只好在醉梦中寻找。
依愚之见,这种要求就存在于哲学家想证明真理为绝对的努力背后,存在于法律家对普遍有效的准则的追求背后,该普遍有效的准则名之为自然法。
”对霍姆斯这段话的意思理解错误的是()A、霍姆斯认为对法的本质属性进行追问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B、霍姆斯认为应当去追问法律的本质问题,尤其是对自然法的探询是值得称道的。
C、霍姆斯对法律家追求普遍有效的准则是非常赞同的。
D、霍姆斯认为法律家就应当去追求绝对化的真理。
5、下列何种表述符合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A、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对应关系B、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C、功能发挥中的互动关系D、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三、辨析题(请判断下列命题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5分,共15 分)1、法律价值之间不可能存在冲突。
()2、程序正义在于通过对实体权利义务的安排,为社会提供一种秩序。
()3、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简要回答法律在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2、简述正义与法律关系的学说并说明通过法律实现正义的基本方法。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结合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论述人类的平等诉求及其法律保护机制。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位于重庆市主城九龙坡区繁华地带的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工地中,二百八十户拆迁房屋已搬迁,仅剩一户未搬迁。
三年多来这里孤独地耸立着一栋二层小楼,小楼周围已向下挖空数米。
这座像“孤岛”一样的小楼照片在今年三月流传开来,被网友称为重庆甚至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房主杨武、吴苹夫妇在现身两天内迅速成名。
据了解,夫妇俩要求开发商在原位置给其安置一套面积相同的房子,开发商未答应,并向当地拆迁主管部门提出行政裁定。
后双方协商未果,主管部门向重庆市九龙坡区法院提出司法强拆的申请,法院作出杨武夫妇限期自行搬迁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