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体系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ISO14001-2015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

ISO9001-2015+ISO14001-2015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受审核部门审核员Q: 9001条款及要求行政部E:14001条款及要求公司文件或提示望控制程序质量环境手册Q :1、行政部有哪些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NA文件控制程序日常工作?记录控制程序2、行政部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5.2.2沟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质量环境方针的宣Q :1、质量方针是否形成文件?讲与学习,内部传2、是否有对组织员工、职能人员及利益相达关方进行质量方针的沟通,确保质量方针被清晰地理解并贯穿于整个组织。
负责人时间2020.1.6页码备注查询问题审核记录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环境手册E:与环境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是谁?-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视和评审4.4.2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组织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保留确信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求。
并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期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合规义务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相关方;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和相关方需求和期第1页共69页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部门职能和岗位职Q:公司内各职位职责是否明确?权限分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最高管理者确保在组织内部到分派、沟通和理解。
-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确保绩效和改进计划,并报告;-以顾客关注为焦点; -变更时保持完整性。
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描述6.1.1总则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并确定需要应对的风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险和机遇,以:-确保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实现改进6.1.2组织应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如何:4.4);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完整版)ISO14001:内审检查表

完整版)ISO14001:内审检查表因素的评价?评价是否充分、准确?评价结果是否被记录和报告?评价结果是否被用于制定环境目标和计划?如何向员工传达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向公众披露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得到实施?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编号:审核日期:受审核部门:审核准则:ISO、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检查内容:1.环境方针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环境方针?采取了哪些方式?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公众如何获得环境方针?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规定了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要求?是否按程序要求识别环境因素?是否规定了识别的范围和对象?是否有环境因素的清单?受审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是否规定了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方法是否适宜?识别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如何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评价是否充分、准确?评价结果是否被记录和报告?是否被用于制定环境目标和计划?如何向员工传达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向公众披露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结果是否得到实施?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编号: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受审核部门: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审核准则:IS、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陪审员:__________ 审核员:__________影响评价是否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环境因素类型?是否考虑了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方面?是否有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是否有重大环境因素清单?评价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对新项目和变化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识别和评价?注:“判定”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检查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质量、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范例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
义务、持续改进?
承诺
E:管理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宗旨和环境相适应,
并支持战略方向?是否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性承诺?是否提供制定和
评审目标的框架?是否履行保护环境及其合规义务的
承诺?是否传达给员工并可为相关方获取?是否定期
评审?
5.2.2 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 获得并保持;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 和应用; -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 所获取。
限
最 和权限
理解是否适宜?各职责间关系是否明确?
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 最高管理者确保在组织 E/S:查看部门职责与权限,各部门职责是否有重叠或
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 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岗 真空?权限是否明确?理解是否清晰?
、沟通和理解。
- 位的职责和权限
是否分派职责和权限,以包括确保体系符合标准要
望
-组 和期望
及客户)
包括:
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 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有 •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
关的相关方;
关的相关方;这些相关 •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 方的需求和期望;这些 •行业规范及标准
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 •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 的战略方向
-组织成功所需的改进程度及类
-适用组织,并支持战略方
型
-期望或渴望达到的顾客满意度
-相关利
向;
-质量
益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达成预计结果所需资
目标的框架; -满足适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 行政人事部

○,轻微不符合过程标准条款检 查 项 目 内 容检查记录判定结果1、是否明确本部门岗位设置?2、是否明确规定各岗位职责、权限?1、是否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了识别,是否有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的内容?2、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3、是否制定了环境因素/危险源控制的计划?4、是否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信息更新做出规定?1、是否充分识别与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制定了《 合规义务及其评价程序》;2、通过何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ES合规义务一览表及合规性评价”,评审了具体条款的适用性,有评审记录;3、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经过评审,确认其与企业相适宜,并确定对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应用?·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均得以收集;4、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不是最新版本或要求?是否对最新要求进行追踪?·查各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均有效版本;5、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传达给员工及其他相关者?·有共享,并培训。
1、是否根据用人的需要制定用人计划?2、是否建立用人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3、岗位人员的配备是否与岗位工作量、能力要求相适应?4、为确保各级人员的能力持续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员工的能力?对这些措施的效果是否进行评价?5、特殊岗位人员是否经过国家认可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6、是否定期开展员工绩效考核?并根据员工的绩效状况采取进一步的措施?7、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健康安全意识?8、员工的意识如何?是否清楚方针、目标、岗位作用、如何努力、失效的后果?1、是否根据公司自身的行业、发展的需要、过程运行的特点识别组织知识的需求?2、对这些知识如何获得(外部、内部)?提升?更新?3、对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管理?如知识产权管理、知识共享、经验总结、经验传承。
质量、环境、安全三体系合一内审检查检查表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注2:“检查成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规定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献查阅含记录旳查阅。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ISO14001-2015内审检查表)

1.确定是否对下列内容进行了评价?
1.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2.顾客满意度
3.环境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4.策划是否得到了有效实施
5.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
效性
6.外部供方的绩效
7.环
境管理体系改进的要求
9.1.3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9.2:内部审核 9.2:内部审核 9.2:内部审核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9.3:管理评审 9.3:管理评审 9.3:管理评审
7.4沟通 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1.1绩效评价 9.1.1绩效评价 9.1.2合规性评价
9.1.3分析与评价
组织是否确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沟通?(包括沟通内容、方式、时机等) 是否保留相关现成文件信息?
1.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识别等是否考六到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是否与外部供 方或承包方沟通相关环境要求?
是否针对潜在紧急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响应措施是否有定期评 审?是否保留相关形成文件信息?
1.是否确定了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关键环境绩效?是否明确了监测方法?
2.是否对监测的结果进行评价?是否保留相关形成文件信息(包括后续采取的 措施)?
1.组织是否确定了对合规性义务进行合规性评价的频次?是否保留了合规性评 价相关的文件化信息(可做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和采取的后续措施等)?
3.组织是否保留了相关的形成文件信息?内容包括: (1)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采取的措施。(2)纠正措施的结果
1.组织是否对持续改进的需求和机遇进行了识别?
10.1改进总则 10.1改进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体系内审]内审检查表QES
![[体系内审]内审检查表QES](https://img.taocdn.com/s3/m/3d608f53941ea76e59fa0441.png)
[体系内审]内审检查表
QES
内审检查表
检查部门:综合办公室
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化验室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
检查部门:供应部
检查部门:供应部
检查部门:供应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供应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销售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销售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销售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机械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机械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电气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电气部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破碎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破碎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破碎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料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料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料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生料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水泥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水泥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水泥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水泥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烧成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烧成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烧成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烧成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烧成车间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工会
内审检查表检查部门:领导层。
环境内审检查表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4.4.3信息交流
◆如何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
◆是否同员工、周围居民进行过信息交流?◆通报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环境表现的方式是
√√
◆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
什么?
结果通报组织内有有关人员的
◆是否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
√
√
过程
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4.4。5文件控制
◆制定的文件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可操作性?程序中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布、存档、查
受审核部门:
编制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
审核员:
ISO 14001条款
检查内容
是否适用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4。2
◆环境方针的制定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
◆环境方针的内容
√
标准要求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方法?
√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
√
√
受审核部门:
编制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审核准则: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
审核员:
ISO 14001条款
检查内容
是否适用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和需要了解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员工面谈,看其是否充分了解?
√
◆员工是否意识不遵守法规的后果?
√
◆本组织的守法情况及守法证明性文件
◆过去、现在有无违法?
√
√
◆各项环境标准是否清楚?有无违背情况?
√
◆有无守法证明文件,如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验收报告、污染物监测数据等?
√
4.4.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是否设定了环境目标和指标?
◆目标是否形成文件?
√
◆是否经领导批准?
√
◆是否分解到有关的职能和层次?
√
◆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
√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法规和其他要求?
√
◆目标和指标内容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
◆目标和指标内容是否考虑了员工和相关方的观点?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
◆环境方针的内容
◆环境方针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
◆环境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做出承诺,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承诺。
√
◆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
◆环境方针的传达与管理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
◆采取了哪些方式?
√
◆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环境方针?
√
◆为公众获得环境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
√
◆公众如何获得环境方针?
√
◆环境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
◆环境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是否有定期评审环境方针的规定?
√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环境方针?
√
◆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有无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聚?
√
◆有无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
◆评价结果是否合理?
√
√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识别和评价?
√
4.3.1
环境因素
◆如何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进行策划?
◆是否根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制订了重大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计划?
√
◆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程序是否规定了识别适合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方法?
√
◆程序是否明确了获得法规的渠道?
√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收集、登录、保存的责任单位和人员,是否规定了收集频次、途径、登录方法?
√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对法规变更信息的跟踪及负责人?
√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方面的方法和职责?
√
◆目标和指标是否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
◆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可测量参数?
√
◆是否制定了实施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
◆企业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
√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Leabharlann ◆有无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证据?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
√
◆环境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
√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方法?
√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
√
√
◆如何监督方案的实施?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
√
√
◆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
√
√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
受审核部门
编制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PY/JS·B-71
B版
审核准则
ISO1400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
审核日期
审核员
符合说明
“○”符合;“?”观察项;“△”轻微不符合;“×”重大不符合
※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体系要求
检查内容
是否适用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提问
文件查阅
现场检查
4.2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的制定
√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
◆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
√
◆是否及时修订方案
◆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
√
◆是否进行过修订?
√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的环境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
√
◆对潜在重大环境因素是否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
◆环境因素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
◆有无更新信息的规定?
√
◆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更新?
√
◆在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时,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哪些重大环境因素列入目标和指标?
√
√
◆其他环境因素如何控制?
√
√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识别、获得和更新法律与其他要求的程序?
√
◆如何对环境方针进行修订?
√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
4.3.1
环境因素
◆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
◆有无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
√
◆程序中是否包括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要求?
√
◆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
◆是否按程序要求识别环境因素?
√
◆是否规定了识别的范围和对象?
√
4.4.3
目标、指标和方案
◆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
◆目标和指标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行的承诺?
√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考虑了技术上的问题、财政及运作上的要求?
√
√
◆目标和指标是否尽可能的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
√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
◆受审部门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
√
4.4.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
√
◆依据什么评审、修订?
√
◆目标和指标的评审、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
4.4.3
目标、指标和方案
◆是否制定了环境管理方案?
◆方案是如何制定、批准的?
√
◆受审核部门有否相应的方案?
√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
◆适用于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哪些?
◆受审部门适用的法规有哪些?
◆是否建立了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有无遗漏?
√
√
◆受审部门适用的法规有哪些?
√
√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法规信息是否及时变更?
◆由谁负责?做得如何?
√
√
◆如何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法规信息如何进行内、外部沟通?谁负责?
√
◆是否有环境因素的清单?
√
◆受审核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
◆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是否规定了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
◆方法是否适宜?
√
◆识别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
√
◆识别环境因素应把握的要点
◆是否考虑了三种状态?
√
◆是否考虑了三种时态?
√
◆是否考虑了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
√
◆是否考虑到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带来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