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研究常用实验技术及方法

合集下载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一、引言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的具有特异性的分子。

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分类、常见的应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

二、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与分类1.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或组织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检测到的一种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是蛋白质、多肽、核酸、糖类等,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2.肿瘤标志物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肿瘤标志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包括:- 细胞表面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 细胞分泌物类肿瘤标志物,如AFP、PSA等;- 转录产物类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α-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

三、肿瘤标志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1.免疫化学法免疫化学法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定量或定性地检测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免疫化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染色等。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扩增、测序和定量分析肿瘤标志物的核酸序列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基因测序等。

3.微观实验技术微观实验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该技术基于微流控芯片等微观器件,可以高通量、高灵敏度地检测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微观实验技术包括微流控芯片技术、磁珠法等。

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1.早期诊断某些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2.疾病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裸鼠肿瘤接种技术实验操作方法

裸鼠肿瘤接种技术实验操作方法

裸鼠肿瘤接种技术实验操作方法裸鼠肿瘤接种一般有细胞接种和瘤块接种两种方式,接种取材有手术活检标本、癌性胸腹水标本和体外培养的细胞系三种。

l楼主看来是做体外培养的细胞的裸鼠接种,一般用带6号针头的注射器取适量细胞悬液注射于裸鼠的皮下,部位看试验要求而定,一般在腋下或背部皮下,每个接种部位注射0.1-0.2ml。

就是将培养的细胞收集起来调整到适宜浓度重悬于不含血清的培养液或PBS中,放于冰盒中携至动物房,直接注射即可。

是牵涉到细胞株的成瘤性问题,可以通过增大细胞悬液浓度的办法来解决。

一般细胞浓度可在1*10的6次方到5*10的7次方之间,浓度再大就可能打不进去了。

具体浓度需要查相关文献。

如果成瘤率太低,可以通过把瘤块在裸鼠身上传2—3代的方法提高成瘤率,即将已成瘤鼠的瘤块取出接种于新鼠身上,成瘤后再取出接种新鼠,如此传几代,肿瘤性质稳定后,再将肿瘤取出,剪碎、研磨、匀浆成为细胞悬液后再接种。

一、可移植性肿瘤的建立方法1.腹水瘤的建立将动物实体瘤细胞注入受体动物腹腔内,或将实体疤移植于受体动物的腹壁内,肿瘤生长后引起腹水,腹水内含高大量瘤细胞可移植传代.即为腹水瘤。

建议腹水瘤初期、腹水往往是血性,多次传代后逐渐变为乳白色的瘤性腹水。

腹水如培养基一样供给瘤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

若将腹水瘤细胞注入皮下,又可形成实体瘤。

由于瘤细胞游离在腹水内,因此总呈圆形,体积可有大、中、小之分c:r.在一些细胞边缘偶见大小不等的泡状突起,称之为“鼓泡”。

一般在接种后第5天时核分裂相达高峰。

偶见三吸或四极分裂。

二、肿癌移植方法1.常规保种传代方法(1)腹水瘤移植方法:瘤源一般用接种后第5~6天的腹水,抽出的腹水以乳白色为佳。

接种应从下腹部件入受体动物腹腔,一般接种o.1一o.2m1。

可在腹水内加适量的抗凝药物。

(2)实体型肿瘤接种法:1)小块接种法:将瘤取出后,切开,选出生长良好而无变性坏死、呈谈红色、鱼肉状的瘤组织,切成小块(约5*5*5mm);在受体动物腹部外例剪开—个小口,用无钩眼科镊子夹取小块,送入切口内皮下。

研究生医学肿瘤学一二章教学文案

研究生医学肿瘤学一二章教学文案

农村地区

胃肝癌 肝癌 肺癌 食道癌 结直肠癌

胃癌 肝癌 食道癌 肺癌 结直肠癌 乳腺癌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展趋势
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 发病和死亡有上升趋势
宫颈癌和鼻咽癌 —— 发病和死亡有下降趋势
CA Cancer J Clin. 2005;55(2):74-108
CA Cancer J Clin. 2005;55(2):74-108
第一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在殷周时代, 甲骨文上就已记有“瘤”的病名。 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也有肿瘤的记载, 称之为“肿疡”。 “癌”字自明代开始使用。 用“癌”字来翻译“cancer”,指各种恶性肿瘤, 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气血凝滞。
城市地区

肺癌 胃癌 肝癌 结直肠癌 食道癌

乳腺癌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肝癌
农村地区

胃癌 肝癌 胃癌 食道癌 结直肠癌

胃癌 肺癌 肝癌 食道癌 结直肠癌
12909034-12909075年 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前5位)抽样调查结果
城市地区

肺癌 肝癌 胃癌 食道癌 结直肠癌

肺癌 胃癌 肝癌 结直肠癌 乳腺癌
1、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2、1/3的肿瘤通过现有的诊治手段,早期发
现是可以治愈的。 3、1/3的肿瘤合理运用现有的医疗方法,可
提高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
近年来肿瘤治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强调采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 2、强调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原则 3、各学科自身研究的深化,如

力学肿瘤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力学肿瘤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力学肿瘤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力学肿瘤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力学力的作用及影响。

传统上,肿瘤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遗传学和化学领域,而力学肿瘤学则强调肿瘤细胞和组织受到的机械力学刺激对其行为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机械力除了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外,还可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因此,力学肿瘤学对于深入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力学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力学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力学肿瘤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力学肿瘤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会介绍力学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背景和相关研究领域。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力学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探讨力学因素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力学相互作用。

最后,我们将介绍力学肿瘤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包括实验技术、数值模拟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展开,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力学肿瘤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力学肿瘤学作为一门新兴跨学科领域,旨在深入探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力学机制,以及力学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肿瘤细胞和组织的力学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的生长、扩散和治疗过程,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力学肿瘤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的全面认识。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力学肿瘤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其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科研工作者和医学专家的关注,推动力学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癌症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2.正文2.1 力学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力学肿瘤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力学因素的作用。

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

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

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引言: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成为了当前最为常用和先进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之一。

该方法通过使用微滴技术将单个细胞分离,并在微滴中进行细胞溶解、总RNA提取、cDNA合成、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等步骤,从而实现对单个细胞的全转录组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领域。

一、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1. 细胞样本准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样本,并对细胞进行处理,如细胞培养、组织切片或体液分离等。

样本的选择和处理对后续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2. 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将细胞样本进行细胞解离,并制备单细胞悬浮液。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细胞的完整性和纯度,避免细胞的死亡和杂质的干扰。

3. 单细胞的捕获:使用10x Genomics的微滴技术,将单个细胞和适量的微滴反应液混合,实现单细胞的捕获和封装。

这一步骤中,每个微滴内只有一个细胞,并在细胞破裂后释放细胞内的RNA。

4. 细胞溶解和总RNA提取:通过温和的细胞溶解方法,将细胞内的RNA释放出来,并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细胞溶解的温度和时间,以及RNA提取试剂盒的选择和使用。

5. cDNA合成和文库构建:使用反转录酶将提取的总RNA转录成cDNA,并将其进行二次扩增,以增加cDNA的产量。

然后,对cDNA 进行文库构建,包括添加适配体、文库放大和片段大小选择等。

这一步骤需要选择合适的反转录酶、文库构建试剂盒和文库构建方法。

6. 高通量测序:将构建好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取单个细胞的全转录组数据。

测序平台的选择和测序深度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预算来决定。

二、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的应用领域1. 发育生物学:10x单细胞测序试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类型的转录组差异,从而深入了解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2. 免疫学:通过对免疫细胞的单细胞测序,可以鉴定和表征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亚群,并研究其在免疫应答和疾病发生中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临床科研常用实验室技术及研究策略

临床科研常用实验室技术及研究策略

临床科研常用实验室技术及研究策略
临床科研中常用的实验室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基因测序技术:用于检测和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变异,以及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2. 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从而了解蛋白质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3. 免疫学技术: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免疫细胞的鉴定和功能分析等。

4. 细胞培养技术:用于研究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以及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等。

5. 动物模型技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疾病,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等。

在临床科研中,这些实验室技术常常与研究策略结合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策略:
1.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基本的研究策略,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疾病的症状、体征和病情发展。

2.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结果,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将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照不同暴露水平分为队列,追踪各队列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以评估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4.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因素,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5.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在特定时间点对特定人群的调查方法,通过收集数据并分析各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这些实验室技术和研究策略在临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评估治疗效果等,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肿瘤药理学—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

实验肿瘤药理学—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

3
3. 样品抗肿瘤活性的确证(二) ——体外筛选实验



3.1原理与基本操作要点 3.1.1实验原理 3.1.2基本操作要点 3.2常用的肿瘤细胞株介 绍 3.3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 的实验设计





3.4常用的评价方法 3.4.1细胞拒染法 3.4.2生长曲线法 3.4.3克隆计数法 3.4.4MTT法 3.4.5SRB法 3.5其它评价方法
17
2.1概述

实验动物肿瘤模型根据获取肿瘤组织的不同,可以分为自发性肿瘤、 诱发性肿瘤以及移植性肿瘤。
小鼠常见高自发性肿瘤举例
动物品系 C3H DBA/1 A AKR PBA C57BL … 肿瘤组织类型 乳腺癌 乳腺癌 肺瘤(癌)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瘤 网织细胞肉瘤 … 发生率 99% 75% 90% 91% 100% 74.5% … 月龄 7.2 >12 >18 10 8.7 14 …
5532常用肿瘤细胞株概要细胞株名称生物学特点研究应用mel红白血病细胞hl60白血病细胞k562白血病细胞wehi3b白血病细胞b16黑色素瘤细胞a2780卵巢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kb口腔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ht1080纤维肉瘤细胞3t3l1成纤维细胞nb4白血病细胞dba2小鼠白血病人白血病人balbc小鼠c57bl6小鼠卵巢癌病人乳腺癌病人口腔癌病人肺癌病人纤维肉瘤病人3t3小鼠白血病人悬浮培养小细胞球状基本为二倍体有染色体异常细胞较大酸性磷酸酶阳性基本为三倍体ph染色体阳性培养条件不适可影响分化诱导的敏感性密度高过会自分化高低密度时细胞形态有变化可移植到动物体内对阿霉素及苯丙氨酸氮芥敏感上皮样生长单层上皮样生长上皮样生长上皮样生长倍增时间较长26小时非典型的肿瘤细胞达到饱和浓度时有接触性抑制具有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的典型的染色体异常分化诱导实验分化诱导实验分化诱导实验耐药分化诱导实验分化诱导或细胞杀伤实验细胞杀伤及耐药实验细胞杀伤实验细胞杀伤实验细胞杀伤实验细胞杀伤及抗侵袭实验分化诱导或细胞杀伤实验分化诱导实验5633样品初筛时应该注意三点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包括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和电镜检查等。

组织学检查是病理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组织学检查通常使用染色技术,如常规的血液染色、克罗姆氏染色、偏心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免疫组化是在组织学检查的基础上,使用抗体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来检测和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

这种方法可以识别特定抗原,例如肿瘤标记物或免疫球蛋白等,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类型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分子病理学是一种通过分析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子改变来诊断疾病的
方法。

它使用一系列的实验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等,来检测和分析DNA、RNA和蛋白质的变化。

分子病理学在肿瘤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分型、预后和治疗方案。

电镜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

它可以揭示细胞器的形态和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病理变化。

电镜检查在研究一些罕见的疾病、细胞内的代谢异常以及病毒感染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如流式细胞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培养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有其特定的应用。

综合利用这些病理学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肿瘤学研究常用实验技术及方法复习题
1.表观遗传的科学内涵
三个特点?
a)基因功能完全、稳定地丧失,有遗传性;
b)细胞外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有可逆性;
c)分析方法灵敏,可检出少数细胞的变化
2.
DHPLC
3.
i.
ii.
梯度中
iii.
SDS-
iv.
1.丙烯酰胺有神经毒性,可经皮肤、呼吸道等吸收,故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护。

2.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小心防止凝胶渗漏。

3.蛋白加样量要合适,加样量太小,条带不清晰,加样量太大,则泳道超载,条带过宽而重
叠,甚至覆盖至相邻泳道。

4.对多种蛋白质而言,电流大则电泳条带清晰,但电流过大,玻璃板会因受热而破裂,故适
合的电流为玻璃板微热。

5.胶转膜后应在膜上标记好正反面及电泳方向。

6.电转移时应注意勿将滤膜和胶的位置放反,而且滤纸、滤膜和胶应等大,以免短路。

4.组织培养/基因的克隆、转化与表达
i.请列举至少3种流式细胞仪的用途?
1.定量检测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各种细胞成分
2.研究细胞的各种功能状态(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酶活性、细胞膜通透性、
氧化还原状态、吞噬性等)。

3.定量检测血清中的各种可溶性生物分子成分
临床中应用:1.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免疫分型
1.
2.
3.细胞
磷酸酶(phosphatase)
激酶(Kinase)
连接酶(Ligase)
5.生物质谱简介
生物质谱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1.ProteinsMWmeasurements;
2.ProteinIdentification;(ID)
3.Peptideandproteinprofiling;
4.ImagingMS;
5.ProteinPTMs;5.ProteinQuantification
6.《常用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课程复习题
i.简述形成不连续PAGE电泳的样品浓缩效应的4个不连续性。

1.凝胶的不连续性-浓缩胶4%大孔径,分离胶-20%小孔径
2.缓冲离子的不连续性-浓缩胶αCl->α蛋>αGly;mclαCl->m蛋α蛋>mGlyαGly;分离
胶αCl->αGly>α蛋;mclαCl->mGlyαGly>m蛋α蛋
3.PH的不连续性电极缓冲液PH8.3;浓缩胶PH6.7;分离胶PH8.9
4.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浓缩胶-较高的电位梯度;分离胶-均一电位梯度
ii.双向电泳的定义并简述以细胞为样本做双向电泳的实验步骤。

,然后

6.染色

如beta-巯基乙醇、DTT则使半胱氨酸残基间的二硫键断裂。

蛋白被解聚为组成它们的多
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胶束,所带负电荷大大超过了天然蛋白质所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差异,电泳迁移率主要决定于蛋白质或亚基分子量的大小。

7.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原理与应用
i.试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基本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工作原理:利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做光源,激光经光源针孔形成电光源,激发光透过激发波长滤片后到达分光镜,由于分光镜能反射波长较短的激发光,而透过波长较长的发射光,所
以激发光在分光镜处被反射,透过物镜,在扫描装置和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在荧光标记标本的焦平面上逐点扫描,荧光标记被激发出的发射光经原来入射光路直接反向回到反光镜,透过反光镜后再通过检测针孔,随后通过发射波长滤片光被光电倍增管逐点或逐线检测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至计算机,最终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形成焦平面的图像。

应用:原位检测细胞中的核酸;原位检测蛋白质及其他分子;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器;
活细胞或组织内游离钙离子的分布和浓度;药物进入细胞的动态过程、定位分布及定量;荧光漂白丢失和恢复的测量;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测量。

ii.
iii.

漂洗310

漂洗3
PBS 漂洗3次,每次10分钟;9.Hoechst3332或者DAPI复染细胞核5分钟,PBS漂洗1次,10分钟,再用蒸馏水洗1分钟,除去结晶盐;10.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甘油/PBS封闭剂,将含细胞的盖玻片那一面朝向载玻片放置,周围再用指甲油固定。

iv.分别简述免疫荧光技术中甲醇和甲醛固定样本的基本原理。

甲醇:抽提脂类,使细胞脱水,同时将细胞结构蛋白沉淀。

甲醛:通过游离氨基酸形成分子间桥连,从而产生一种抗原相互连接的细胞内网络结构。

交联剂比有机溶剂更易于保持细胞的构造,但会下降一些细胞组分的抗原性,需增添一个通透步骤以使抗体可进入标本。

8.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介绍
1)简述PubMed的重要检索功能
i.特征栏检索功能(Limits)
ii.超级链接功能(RelatedCitations,LinkOut)
iii.高级检索功能(Advancedsearch)
iv.词汇(主题词)自动转换功能(MeSHDatabase)
v.基于临床方法学检索(ClinicalQueries)
2)简述GoPubMed的几个主要统计分析功能
9.
1).




2).




3).
*最大限度稀释抗体
*BSA阻断
*二抗同种属正常血清阻断
*5%脱脂奶粉
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通常以阳性细胞占所有细胞的10%以上定为阳性,如散在表达或表达量低时,也有选择5%阳性为阳性标准。

⏹根据染色的强度,分为+,++,+++。

10.PCR课的复习题(含答案)
1)PCR反应的五要素,即参加PCR反应的物质主要有哪些?
答:引物,酶,dNTP,模板和镁离子
2)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那几个主要步骤?
1)模板DNA的变性;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
3)引物的延伸
11
计/
1.病
2.。

3.转染
和mRNA
4

5.分别检测3组细胞系中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初步探讨X基因发挥作用的机制。

四.做westernblot时本底较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提出解决的办法。

封闭不当,抗体浓度过高,洗涤不彻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