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铁路运输和铁路干线(教学设计)-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初中地理交通干线讲解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交通干线讲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及特点。
(2)掌握各条铁路干线的起止点、途径城市及重要意义。
(3)学会阅读铁路干线地图,并能简要分析铁路干线的规划与建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铁路干线的分布与特点。
(2)利用地图和实例,分析铁路干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读图析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交通建设感到自豪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建设,了解交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及特点。
2. 铁路干线的起止点、途径城市及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 铁路干线的规划与建设。
2. 铁路干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铁路干线。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铁路干线?它们分布在哪里?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各条干线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包括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陇海线等,详细介绍各条干线的起止点、途径城市及重要意义。
2. 通过实例,分析铁路干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练习解答有关铁路干线的问题。
2. 教师点评答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究铁路干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及重要性。
2. 强调铁路干线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图,标注各条干线的起止点和途径城市。
2.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撰写一篇关于铁路干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短文。
铁路运输地理初中教案

铁路运输地理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运输能力和重要铁路枢纽。
3. 培养学生对铁路运输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 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3. 中国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4. 重要铁路枢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运输能力和重要铁路枢纽。
2. 难点: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运输能力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具体情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铁路运输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和重要铁路枢纽。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对铁路运输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铁路运输地理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1)基本概念: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进行的货物和旅客运输。
(2)特点: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3)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是连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
3. 展示中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展示我国铁路运输的线路分布,使学生直观了解我国铁路网的结构和特点。
4. 讲解中国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介绍我国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包括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车站等方面的状况。
5. 讲解重要铁路枢纽介绍我国重要铁路枢纽的地理位置、功能和作用,使学生了解铁路枢纽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
6. 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铁路枢纽为例,分析其在我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探讨铁路运输地理的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铁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精选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
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
陆上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管道。
水上交通运输方式:海运、内河运输。
空中交通运输方式:航空运输。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定义和重要性。
图片展示法: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第二章:铁路交通运输2.1 教学目标:了解铁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掌握铁路交通运输的运营和管理。
2.2 教学内容:铁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铁路线路的规划和管理。
火车类型和运行原理。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铁路交通运输案例,如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
第三章:公路交通运输3.1 教学目标: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的建设和管理。
3.2 教学内容: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公路建设的规划和技术要求。
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公路建设现场,了解公路建设和管理的情况。
第四章:水上交通运输4.1 教学目标:了解水上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掌握水上交通运输的运营和管理。
4.2 教学内容:水上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海运和内河运输的运营和管理。
港口建设和航道维护。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水上交通运输案例,如国际海运、内河港口等。
第五章:航空交通运输5.1 教学目标:了解航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掌握航空交通运输的运营和管理。
5.2 教学内容:航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航空港的建设和管理。
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服务。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航空交通运输的特点和优势。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航空港,了解航空交通运输的运营和管理情况。
第六章: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6.1 教学目标:理解多式联运的概念和意义。
地理教案-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

地理教案-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地理教案-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和特点;2. 掌握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线路走向和沿线的重要城市;3. 了解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1.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和特点;2.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线路走向和沿线的重要城市;3. 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教学准备:1. 电子地图或墙贴地图;2. 学生相关课本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地图,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并提问学生:1. 你们知道中国的铁路干线有哪些吗?2. 这些铁路干线都经过哪些重要城市?第二步:知识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和特点,重点介绍以下几条干线:1. 京广线:连接北京和广州,全长2,324公里,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干线之一;2. 京沪线:连接北京和上海,全长1,318公里,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另一条重要干线;3. 西成线:连接西安和成都,全长1,973公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干线之一;4. 沪昆线:连接上海和昆明,全长2,727公里,是中国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重要干线;5. 长株潭线:连接长沙、株洲和潭州,全长827公里,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干线之一。
第三步:讨论与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根据铁路干线的线路走向和沿线的重要城市,设计一张地图,并标注出关键的大城市和干线。
然后让学生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设计。
第四步:展示与总结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设计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如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等。
可以通过图表和数据来支持讲解。
第五步: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一份关于中国铁路干线的简介报告,并包括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设计地图。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获取更多信息,丰富报告内容。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情况。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铁路干线的分布完整版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铁路干线的分布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材版本】初中《地理》(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目标】通过视频、地图等资料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阅读铁路干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整体分布特点,并结合地形图、人口图等相关地图,分析铁路分布的原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读我国铁路干线示意图、描图、绘图等方式,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城市等相关信息。
通过自主学习,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并能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便捷的铁路干线和中转站。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解决措施:通过阅读中国主要的铁路分布图,运用已有的读图能力分析铁路的分布格局及形成原因。
运用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学生自主合作、展示交流,读图、描图、绘图,认识“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名称、起止城市。
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学情分析】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学生对铁路有一定认识,而且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等相关知识。
另外,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读图能力,因此,在分析铁路整体分布特点及原因时能够联系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五纵三横铁路干线时,运用已学的34个省级行政中心的知识,基本能够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城市和沿途经过的城市。
但是由于铁路干线比较复杂,学生必须通过读图、描图、绘图等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指图展示交流、点评质疑、绘图感知。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外出旅游过吧你都到哪去旅游,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交流)通过咱们同学的交流,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但是我们出远门最常用而且比较经济便捷的是哪一种(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运输》教案1

《铁路运输》教案
1.授课的课题: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铁路运输”
2.课型:情景课堂教学模式
3.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铁路运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及名称;
2)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分布。
5.教学的知识结构:
1.特点: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
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运输方式
2.发展现状:已经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1)南北向的(7条):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铁路线南昆线
(2)东西向(4条):
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
黔—贵昆线
6.教学过程设计:
铁路运输的教学过程设计。
地理沪教版(五四制)新版七年级下册《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教案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教案教学目标1.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学会一些基本的乘火车常识。
2.能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客货运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3.在辨析两种运输方式不同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学会一些基本的乘火车常识。
教学难点能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客货运的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一个课时我们对交通工具的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谁能选简要介绍一下如今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其利弊?随机提问(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二、新课讲解1.尝试给铁路线命名播放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教师提问:这种声音大家熟悉吗?教师提问:你乘火车去过哪些地方?你能说出当时火车所经过的铁路线的名字吗?你知道这条铁路线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吗?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其实铁路线的命名是有规则的,一部分铁路线的名字是以起讫点两个城市名称中的一个字(或简称)加以连接而成的,比如京沪线,就取的是北京的“京”字和上海的简称“沪”;京广线取的则是北京的“京”和广州的“广”字;哈大线取的是哈尔滨的“哈”和大连的“大”字;而还有一些铁路线则是以起讫点两个省的简称加以连接而成的,如川黔线,取的是四川省的简称“川”和贵州省的简称“黔”;黔桂线取的是贵州省的简称“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桂”。
过渡:知道了铁路线的命名方法,下面你们能尝试给以下这些铁路线命名吗?教师点击“中国主要铁路”图上的京九线、焦柳线和宝成-成昆线注记,电脑自动慢慢画出三条纵向的红粗线并相应地标上①、②、③记号。
学生不仅要给它们命名,而且要根据学过的命名原则说出命名的理由。
教师适时进行补充更正。
教师总结、提问: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下面这几条铁路线又如何命名呢?教师点击“中国主要铁路”图上的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和浙赣-湘黔-贵昆线注记,电脑慢慢画出三条横向的蓝粗线并相应地标上a、b、c记号。
初三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教案

初三地理《中国的交通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依据。
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案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认识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惜交通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
2.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如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提问学生这些图片分别代表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引出课题“中国的交通运输”。
2. 讲授新课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依据分别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如速度、运量、运费等。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如货物的性质、运输距离、时间要求等。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展示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介绍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如南北向的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等,东西向的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组织学生进行铁路干线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具体影响。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实际的运输需求情境,如旅游、货物运输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阐述选择的理由。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课前播放MTV《天路》“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教师简介青藏铁路)生欣赏歌曲;聆听有关青藏铁路的修建信息欣赏视频,激发兴趣,通过学生展示认识到交通运输新课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高原冻土等问题,其造价是平原地区普通铁路的三倍左右。
它的修建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同铁路的历史;促进了青、藏两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感受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
自主探究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铁路运输的作用及特点,分析铁路运输及其影响的自然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1.铁路作用:承担中、长距离的客运和大运量的货运2.铁路特点:运输量大、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
衔接与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间客、货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宜发展铁路运输,故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让我们共同走进我国的铁路运输网。
自主探究(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师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和范围:课本15页的所有内容;自学时间:8分钟自学要求:1、在“5-3中国主要铁路分布”上找出并描画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并完成助学P93学习过程(1)。
2、找出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等。
3、读图说出我国东、西部铁路网密度的差异。
学法指导:在P15“5-3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上用不同水彩笔按走向描画主要铁路干线。
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投影部分学生描画成果生默读课本15页的正文和地图,按照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1、我国的铁路干线(1)南北干线(自东向西)京沪线(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九龙)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焦柳线(焦作—南宁)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2)东西干线 (自北向南)滨绥-滨洲线(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昆明)2、圈画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按照铁路干线的走向描画并识记名称、位置及起始点。
通过读图,获取我国铁路网密度东西之间的差异。
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衔接与过渡通过自学、交流相信大家对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
成果展示读图观察【图解铁路干线与枢纽】活动1:绘图、填图竞赛全班分成6个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绘制我国铁路干线简图,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上台板演,填充铁路干线名称。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绘图情况;提示学生检查板演结果,做到查缺补漏;教师及时对各组展示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活动2:任选两条相交的铁路干线,说出其起止点及交汇处的铁路枢纽的名称。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到各自板面,两两组合,依据活动2要求,提出问题并据图展示。
活动3:任选两个有铁路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及其起止点。
师及时鼓励点评;4、从总体来看,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在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友情提示〗从人口、地形、经济等方面考虑。
【教师小结】我国的铁路干线中,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有:滨绥—滨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南昆线等;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等。
重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徐州、兰州等。
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
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参加对抗赛。
活动1:活动2:如京广线(北京-广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郑州;京沪线(北京-上海)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徐州;京沪线(北京-上海)沪昆线(上海-昆明)相交于上海等等;活动3:如济南,京沪线(北京-上海)胶济线(济南-青岛)兰州,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阿拉山口)生读图观察:整体上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
人口地形经济东部稠密以平原为主,平坦发达西部稀疏以高原、山地为主不发达学生通过描图、填图、小组内交流等环节,大部分学生已能按照走向据图说出名称,老师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平台,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对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落实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情境创设】假期中,家在西安的小平、小明、小航、小北四位同学分别计划乘火车去下列城市旅游观光,请同学们帮他设计合理的火车路线。
旅游城市: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西安→哈尔滨:西安→郑州→北京→哈尔滨(陇海-京广-京哈线)西安→上海:西安→徐州→上海(陇海线-京沪线)西安→拉萨:西安→兰州(陇海线)→拉萨(青藏线)西安→昆明:西安→宝鸡(陇海线)→成都(宝成线)→昆明(成昆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巩固本知识,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衔接与过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铁路交通运输的压力很大,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运行时速在200-400千米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补充:普通铁路时速一百左右)。
同学们想一下北京有哪些高铁通过?(生回答:京沪高铁等)合作探究(二)高速铁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我国的高铁采用高架桥的生态效益。
〖承转〗通过视频同学们对高铁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通过读图来认识一下我国高铁的发展状况。
展示我国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完成导学问题:1、读图找出已建成的高速铁路,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2、结合下图,说出高铁连接的主要工业基地。
生读图思考:①占地少,保护耕地资源,②能耗低③环境污染小(学生自学)生带着导学问题阅读思考并解答。
(小组交流)小组内就导学问题讨论,做到求同存异。
(展示交流)问题1: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郑西高铁、济青高铁等已建成高铁主要分布在东、中部。
问题2:高铁主要连接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知我国的高铁现状,了解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问题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当堂达标】1、我国内地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是( )2、 A.焦柳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3、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 ( )4、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 3、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A .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 .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 .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 .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4.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 ①京津唐 ②沪宁杭 ③辽中南 ④珠江三角洲〖精讲点拨〗1、注意观察京沪、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及省会,连通的工业区。
构建 与 梳理拓展延伸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铁路运输,还包括哪些运输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分配?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读图完成各题。
(1)京沪高铁沿途经过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
(2)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A.稻花飘香B.小麦黄熟C.棉田连绵D.荔枝丰收(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没,“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B.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求水平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D.防止环境污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