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中和声学基础
建筑声环境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声环境设计规范要求建筑声环境是指建筑物内外的环境中存在的声音的总和。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声环境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可使用性。
为了确保建筑声环境的质量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以下是建筑声环境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室内声环境设计要求1. 声学设计的目标:室内声环境设计的目标是在建筑内部创造适宜的听觉环境。
这包括噪声控制、声音品质和声学透明度的改善。
2. 噪声控制要求:建筑内部的噪声水平应该低于规定的标准。
在办公室、学校、医院等室内环境中,工作或学习所需的噪声水平应低于45分贝。
3. 声音品质要求:建筑内部的声音品质应该满足不同空间和用途的需求。
例如,在音乐厅或剧院等娱乐场所,应该提供清晰而富有深度的声音。
4. 防火防爆要求:建筑内部的声环境设计需要考虑防火和防爆安全要求。
声学材料和构造应具备阻燃和防爆功能,以确保建筑内部的声环境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维持稳定。
二、室外声环境设计要求1. 噪声控制要求:建筑物周围的噪声水平应低于规定的标准。
例如,在住宅区或学校周围,噪声水平应低于55分贝,以保证居住和学习的安静环境。
2. 对道路噪声的控制:建筑设计需要考虑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
在道路旁边的建筑物应该采取隔音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3. 建筑物布局要求:建筑设计应根据周边环境的噪声特点合理布局。
例如,将噪声敏感区域远离噪声来源,将噪声源与噪声接收器之间设置屏障,以减少噪声传播。
4. 绿化规划要求:植物对于噪声的吸收和屏蔽具有一定效果。
因此,建筑设计应考虑在周围环境中增加绿化植物,以提供更好的声环境。
三、声环境测试和评估要求1. 声环境测试:建筑声环境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声环境测试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测试方法包括声音级测量、频谱分析、吸声性能测试等。
2. 声环境评估:通过声环境测试结果,对建筑声环境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评估结果可用于设计改进或验证设计的合格性。
3. 标准和规范:建筑声环境设计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声学设计规范要求

建设装饰工程中的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建设装饰工程的声学设计在室内外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声学设计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声学品质,确保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装饰工程中的声学设计规范要求,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噪声控制与隔音要求噪声控制是建设装饰工程中声学设计的核心要求之一。
在建设装饰工程中,噪声来自于外部环境、机械设备、人员活动等多个方面。
为了减少室内噪声对居住者或工作人员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隔音措施。
建设装饰工程中对隔音性能的要求依据于建筑类型和用途的不同而异。
例如,住宅建筑对隔音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关键房间如卧室和学习室。
而商业建筑和办公楼则需要更强的隔音性能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静。
二、房间声学设计要求在建设装饰工程中,对房间的声学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吸音、回声控制和声场均匀性。
吸音材料的选择和布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回声,并提高音质。
此外,根据房间的用途,还需要考虑声场均匀性,确保声音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房间内,避免出现声音的死角或增强区。
三、建筑结构与材料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对声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结构应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材料的吸音特性和回声时间也需要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舒适性和声学品质需要与建筑结构和材料相结合,确保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与反射符合设计要求。
四、机械设备的声学设计要求建设装饰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如空调、通风系统和电梯等都会产生噪声。
在声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噪声控制和隔音要求。
合理选择噪声低的设备,采取噪声降低措施,如隔音罩、隔音板等,以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五、声学测试与评估要求建设装饰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声学测试和评估,以确保设计目标的达成。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吸音测试、隔声测试和回声测试等。
测试结果将作为评估建设装饰工程声学性能的依据,对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至关重要。
六、声学设计规范的相关标准在建设装饰工程中,声学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循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工程中的声学设计原则

建筑工程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声学设计原则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噪音干扰并增强声音的传播效果。
它涉及到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声音控制,以及声音在建筑结构中的传输和反射。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室内声学设计原则1.噪音控制在建筑物内部,噪音控制是声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之一。
建筑师应该了解声音在不同空间中的传播规律,并合理设置隔音墙、天花板和地板,以减少噪音的传输。
此外,选择合适的门窗材料和密封设备,可以有效地隔离噪音。
2.声音吸收为了改善室内声音环境,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吸音材料的使用。
吸音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改善声音的清晰度和可听性。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布、吸音砖等。
在设计中,应合理布置吸音材料,以达到最佳的声音吸收效果。
3.声场均匀性声场均匀性是指在房间内各个位置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特性的一致性。
为了获得良好的声场均匀性,建筑师应合理设计房间的形状和尺寸,避免出现声音聚集或离散的问题。
此外,可以利用声音扩散器等设备来调节声场均匀性。
二、室外声学设计原则1.噪声控制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室外噪声的控制尤为重要。
建筑师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噪声源,并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
例如,可以选择设置围墙、绿化带等物理障碍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以降低外界噪声的影响。
2.声音传播声音在室外的传播受到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师需要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形和结构,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输。
凹凸不平的外墙或太多的平面会导致声音反射增强,破坏声音传播的均匀性。
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并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来控制声音的传播。
3.声学景观设计声学景观设计是考虑到人类对自然声音的需求。
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水声、鸟鸣等,可以增强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舒适感。
建筑师可以在设计中设置瀑布、喷泉等水体元素,或者增加绿化带和花园,以丰富建筑环境中的声学景观。
机械设计中的流体力学与声学的耦合分析

机械设计中的流体力学与声学的耦合分析流体力学和声学是机械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分别涉及了液体和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声音的传播特性。
然而,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中,流体力学和声学常常会相互影响并产生耦合效应,这给工程师们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的流体力学与声学的耦合分析,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流体力学与声学的基本原理在开始讨论耦合分析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流体力学和声学的基本原理。
1.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流体力学研究的是液体和气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其中,流场的分析是流体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流场描述了流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流动情况,涉及了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的分布与变化。
2. 声学基本原理声学研究的是声波的传播和声学现象的产生机制。
声波是由震动物体引起的一种机械波,通过传递粒子振动而进行能量传播。
声学研究包括声波的传播特性、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内容。
二、流体力学和声学的耦合效应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中,流体力学和声学常常会相互耦合,即互相影响并产生一系列的耦合效应。
1. 流体力学对声学的影响流体力学的运动和振动会引起相应的声音辐射和传播。
例如,当流体通过管道流动时,会产生噪声;流体的瞬时加速度和速度剖面对声压信号的谱分布也会有影响。
2. 声学对流体力学的影响声波在流体中的传播也会对流体力学产生影响。
声波的压力变化会改变流体中的密度分布和速度场,从而影响流体力学的运动规律。
例如,在流体中传播的声波可以改变流体的湍流结构和界面形态。
三、流体力学与声学耦合分析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机械系统中的流体力学与声学的耦合效应,工程师们发展了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耦合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流体力学和声学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有限差分或其他数值计算方法对系统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系统内部的流场和声场,并定量分析其耦合效应。
2. 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测试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耦合分析方法。
噪声监测原理

噪声监测原理
噪声监测是指通过测量环境中的声音水平来评估噪声的程度。
噪声监测通常用于评估工厂、工地、道路交通、社区和居民区等地方的噪声污染情况。
噪声监测的原理是基于声音传播和声学原理。
首先,需要在监测区域内安装噪声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通常是由微型麦克风和电子转换仪器组成,用于转换声音信号为电信号。
当噪声传感器接收到环境中的声音时,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通过放大和处理电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接下来,这些数字信号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计算出噪声的频率、振幅和持续时间等参数。
它还可以将这些参数与噪声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噪声是否超过了规定的限值。
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通常会在监测区域内设置多个噪声传感器,以获得更全面和细致的数据。
这些传感器将共同工作,以提供更可靠的噪声监测结果。
通过噪声监测,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评估噪声污染的程度,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采取隔声措施、调整机器设备的工作时间、改善交通管理和规划等。
总而言之,噪声监测的原理基于声音传播和声学原理,通过安
装噪声传感器并对接收到的声音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噪声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_2013[整理最新版]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_2013[整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b09066852458fb770b5689.png)
1 总则1.0.1 为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
1.0.3 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1.0.4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
1.0.5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
1.0.6 对于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限值的车间及作业场所,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0.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工作场所 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2.0.2脉冲噪声 impulsive noise具有声压猝增特征的噪声,持续时间不大于1s。
2.0.3 A声级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2.0.4 C声级 C-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用C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
2.0.5 倍频带声压级 octave band sound pressure level频带宽度为1倍频程时的声压级,基准声压为2×10-5Pa。
2.0.6 噪声敏感建筑物 noise-sensitive buildings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0.7 对噪声敏感的企业 noise-sensitive enterprise内部工作性质或使用状况要求安静的企业。
2.0.8 噪声控制专用设备 equipment specified for noise con-trol专门为控制噪声而设计、生产或制造的设备。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设备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设备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设备噪声污染是指超过正常水平的声音对人类及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状况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对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噪声污染,现代工程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设备。
噪声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两种方法: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主要通过隔声、吸声和减振等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产生。
主动控制则是通过声波的干涉或相消,来使噪声减弱或消除。
被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隔声、吸声和减振。
隔声是指通过墙体、天花板、地板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噪声的传播。
常用的隔声材料包括隔声砖、隔音板等。
吸声是指通过吸声材料来吸收噪声的能量,避免其反射回来。
吸声材料常用的有吸音砖、吸音棉等。
减振则是通过减少振动源的振动,减少噪声的产生。
常用的减振设备有减振垫、减振器等。
主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相消和干涉。
相消是指通过输出与噪声相反的声波,使两者相消,达到减弱噪声的效果。
常见的相消技术有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和无线电静噪技术。
主动噪声控制利用麦克风采集到的噪声信号,通过电子电路处理后输出与噪声相反的声波。
无线电静噪则是通过无线电信号相消的方法来消除噪声。
干涉是指利用声波的干涉原理,使声波进行干涉,达到消除噪声的效果。
常用的干涉技术有迪弗拉克衍射噪声消除技术和声学相干技术。
噪声污染控制设备是实施噪声控制技术的具体装置。
常见的噪声污染控制设备有噪声屏障、吸声墙、隔声窗等。
噪声屏障是一种用于隔离噪声的设备,常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需要降低噪声污染的场所。
吸声墙则是一种用于吸收噪声的设备,常用于工厂、体育馆等需要降低反射噪声的场所。
隔声窗则是一种用于阻隔噪声传播的设备,常用于住宅、办公楼等需要减少室外噪声的场所。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噪声控制设备,如减振器、噪声控制门等。
综上所述,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设备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噪声控制技术PPT课件

03 典型噪声控制技术应用
2024/1/28
13
工业噪声控制技术
隔声技术
采用隔声罩、隔声屏等装置,将噪声 源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噪声传播。
消声技术
在噪声传播途径中设置消声器,利用 声学原理消除特定频率的噪声。
吸声技术
在噪声传播路径上设置吸声材料,如 矿棉、玻璃棉等,吸收噪声能量,降 低噪声强度。
治理效果
显著改善了学校内部的声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024/1/28
35
06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解读
2024/1/28
36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01
规定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措施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声环境质量标准》
02 规定了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噪声限值、测量方法、监
5
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
听力损伤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导致 听力下降,甚至引发耳
聋。
2024/1/28
睡眠障碍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 量,导致失眠、多梦等
问题。
心理压力
其他影响
长期受噪声干扰会使人 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 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6
如引起头痛、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
。
噪声对环境影响
01
02
实施。
加强噪声源管理
对企业内部的噪声源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减少噪声对环 境和员工的影响。
2024/1/28
实施噪声监测和报告制度
建立噪声监测网络,定期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 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噪声控制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声振动作为一个宏观的物理现象,必然要满足三个基本的物理定 讲 律,即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热力学定律,可得运动方 内 程、连续性方程和物态方程。
容 2.2.1 运动方程(1)
在平面波声场中取一微小体积元Sdx ,在x方向的位置 从x到x+dx,横截面积为S。
本 讲
2.2.1 运动方程(2)
膨胀,在压缩的地方压强增加,在膨胀的地方压强减少, 这样就在原来的大气压上又叠加了一个压强的变化。这个 叠加上去的压强变化是由于声波而引起的,称为声压,用 p表示。
无声扰动时媒质压强是称为P0静压强;有声扰动时媒质压 强为P,则有声扰动时压强与静压强的差值就是声压p, 即:p=P- P0
由于声传播过程中,同一时刻,对不同位置的扰动不同, 因而不同位置声压不同;对于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扰动的 大小也不相同,因而不同时刻的声压也不相同,故声压表 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即:p=p(x,y,z,t)。
本 2.1.2. 声压(2)
讲
内 容
同样,密度的增量ρ’=ρ-ρ0,也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即: ρ’=ρ’(x,y,z,t)。
质点振动速度也是描述声波的物理参量,但声压易测得, 并可由此求得质点速度,故常用声压描述声波性质。
一般情况下,声压与大气压相比是极弱的。声压的大小与 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幅愈大,则压强的变化也愈大,因而 声压也愈大,我们听起来就愈响,因此声压的大小表示了 声波的强弱。
实际声源介于两者之间。并且声源的尺寸越大,频率越高,则声波的指 向性就越强。
【关于声场随时间变化的部分,主要考虑在稳定的简谐声源作用下产生 的稳态声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相当多的声源是随时间作简谐振 动的;二是根据傅氏变换,任意时间函数的振动原则上都可以分解为许 多不同频率的简谐函数的叠加 ,只要对简谐振动分析清楚,通过不同频 率的简谐振动的叠加(或积分)求得这些函数的振动规律。因此随时间简 谐变化的声场是分析随时间复杂变化的声场的基础。】
T 0
pt2dt
当物体作简谐振动时,空间某点产生的声压也是随时间简 谐变化的,因而上式变为:
p pm / 2
其中,pm为声压幅值。
本 2.1.2. 声压(4)
讲
内 衡量声压大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帕斯卡,简称帕, 容 符号是Pa,1Pa=1N/m2。
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声音,其声压数据举例如下:
容
p(x,t) p(x)e jt
其中,ω为声源简谐振动的圆频率。对一般情况,上式中还 应引入一个初相角,但它对稳态声传播性质的影响不大,这
里为简单起见就将它忽略了。
将解代入波动方程有:
d
2 p(x) dx2
k
2
p(x)
0
式中,k为波数,k=ω/c0。
P(x)的解为:
p(x) Aekx Bekx
p e j(t kx) A
代表沿x正向行进的波。在某时刻、
某位置(t0、x0),声场的声压为:p( x0 , t0 )
p e j (t0 kx0 ) A
经过Δt时刻位置移动了Δx,此时t= t0+Δt,x= x0+Δx=
x0+ c0Δt= x0+ (ω/k)Δt。此时声压为:
p( x0
x, t0
t)
也会消失。这说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振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声源。声源可以为固体、液体与气 体。机器、流水、风都会产生声音。
并非所有物体的振动都能为人耳听见,只有振动频率在 20-20000Hz的范围内产生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这一 频率范围的振动称为声振动,声振动属于机械振动。
物体振动所传出的能量,只有通过介质传到接收器(如人 等),显示出来的才是声音。因而声音的形成是由振动的 发生、振动的传播这两个环节组成的。
p e j(tkx) B
代表沿x负向行进的波。
p(x,t) Ae j(t kx)
本 2.3.2 平面声场的特性(2)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同样,没有介质来传播振动,也就 没有声音。
本 声波形成及传播小结
讲
内 作为传播声音的中间介质,必须是具有惯性和弹性的物质, 容 因为只有介质本声有惯性和弹性,才能不断地传递声源的
振动。
空气正是这样一种介质,人耳平时听到的声音大部分也是 通过空气传播的。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与固体。在空 气中传播的声音称做空气声,在水中传播的声音称做水声,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称做固体声(或结构声)。
播方向称为波线或射线。均匀媒质中波线垂直于波阵面。
波阵面为球面即称球面波。波阵面为平面即为平面波。
如果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声波就以声源为球心,以同样的速度,向 各个方向辐射出去,这种声源称为点声源。显然点声源的波阵面是球面, 因此为球面波。平面波的波线是同一方向,故有很强的方向性。球面波 则无指向性。
的声压又在随时间而变化,也就是说声压随位置的分布还
随时间而变化。本节就是要根据声波过程的物理性质,建
立声压随空间位置的变化和随时间的变化两者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数学表示就是声波动方程。
本节主要内容
理想流体媒质的四个假定 理想流体媒质的三个基本方程 小振幅声波一维波动方程
本 讲
理想流体媒质的四个假定
内 容
体积元左侧受力:
体积元右侧受力:
体积元受到合力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整理后,有:
本 讲
2.2.1 运动方程(3)
内 容
又因其中:
加速度=本地加速 度+迁移加速度:
于是:
略去二阶以上的 微量,有:
此方程即运动方程,它描述了声压与质点速度之 间的关系。
本 2.2.2 连续性方程(1)
讲
内 仍在平面波声场中取一微小体积元Sdx 。连续性方程,实 容 际上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媒质中单位时间内流入体积元
本 讲 内 容
本
讲
内
容 类型
波阵面
声线
声源类型
平面声波 垂直于传播方 相互平行
向的平面
的直线
平面声源
球面声波 以任何值为 半径的球面
由声源发出 点声源 的半径线
柱面声波 同轴圆柱面
线声源发出 线声源 的半径线
本 2.3.1 波动方程的解(1)
讲
内 在稳定的简谐声源作用下产生的稳态声场。设方程的解为:
当t=0,x=0时,pA=A。所以有
p(x,t)
p e j(t kx) A
根据声压可求得质点速度为:
v(x,t) vAe j(t kx)
式中,vA
pA
0c0
p(x,t) Ae j(t kx)
本 2.3.2 平面声场的特性(1)
讲
内 根据平面波动方程的解讨论平面声场的特性:
容
(1)解
p(x,t)
的质量,与流出该体积元的质量之差,应等于该体积元内 质量的增加或减少。
本 讲
2.2.2 连续性方程(2)
内 容
单位时间左侧流入的
质量:
单位时间右侧流出的 质量:
单位时间体积元增加 的质量:
质量增加导致密度增 加:
于是:
本 讲
2.2.2 连续性方程(3)
内 容
整理后,有:
将质量公式:
代入上式,忽 略高阶小量, 整理得:
本 讲
2. 2 声学波动方程
内 存在声波的区域即声场,声场的物理特征可以通过声压p、 容 质点速度υ以及媒质密度变化量ρ’来表示,。声压易于测量,
质点速度与密度均可有声压间接导出。 在声传播过程中,
对同一时刻,声场中各不同位置声压都有不同的数值,也
就是声随着位置有一个分布;另一方面,声场中每个位置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 2x10-5Pa
织布车间
2Pa
普通说话声 (1m远处)
2x10-2Pa
柴油发动机、球磨机
20Pa
公共汽车内
0.2Pa
喷气飞机起飞
200Pa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压叫听阈,其值为2x10-5Pa;刚刚使 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叫痛阈,其值为20Pa。超过痛阈 的声压往往会引起耳内出血,鼓膜损伤。
此方程即连续性方程,它描述了质点速度与 密度增量之间的关系。
本 讲
2.2.3 物态方程
内 容
对于绝热过程,压强仅是密度的
函数,也就是:
声扰动引起的声压和密度质量为:
压强与密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令
则有:
可以近似为: 于是:
此方程即物态方程,它描述了声场中压强P 的变化与密度ρ的微小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 讲 内 容
2 p 2 p 2 p 1 2 p
2 y2 z 2 c2 t 2
及一维球面坐标声学波动方 2 p 2 p 1 2 p
程:
r 2 r r c02 t 2
本 2. 3 平面声波的性质
讲
内 声波从声源发出,在媒质中各方向传播,声波在某一瞬时相 容 位相同的各点,其轨迹曲面称为波阵面,也叫波前。波的传
式中,A, B为两任意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本 2.3.1 波动方程的解(2)
讲
内 容
考虑到时间变量有: p(x,t) Ae j(t kx) Be j(t kx)
上式右边第一项为沿x正向行进的波,右边第二项为沿x负向 行进的波。声场中无障碍时,无反射波,即B=0,此时有:
p(x,t) Ae j(t kx)
当物体振动时,空间某点产生的声压也是随时间变化的,
某一瞬间的声压称为瞬时声压pt。在一定时间间隔中将瞬 时声压对时间求方均根值即得有效声压。一般人耳听到的
声压即是有效声压。
本 2.1.2. 声压(3)
讲
内 因此习惯上所指的声压往往是指有效声压,用p表示,它 容 与瞬时声压之间的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