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四章课后题

合集下载

旅游会计学第四章答案

旅游会计学第四章答案

思考题答案P117页1、什么是经营物质?有哪些范围?详细见书P100页2、购进和耗用的原材料如何计价?如何核算?详细见书P101页3、什么是燃料?燃料的购进和耗用如何核算?详细见书P108--110页4、什么是低值易耗品?其成本是如何确定的?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不包括2000元),或者在规定的使用年限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材料,如柜台、货架、家具、营业用具、玻璃器皿、针棉织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详细见书P111页5、低值易耗品摊销有几种方法?它们的适应性如何?有什么优缺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一)一次摊销法(二)分期摊销法(三)五五摊销法详细见书P111---113页6、低值易耗品出售有几种情况?在核算上有什么区别?详细见书P114页7、什么是物料用品?它的核算范围包括哪些?物料用品---是指旅游、饮食服务业用于经营业务、日常维修、劳动保护方面的材料、零配件及日常用品、办公用品、包装物品等。

详细见书P115--117页8、经营物质清查盘点后发生缺溢如何处理?经营物质清查盘点后发生缺溢,应放在“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查出缺溢的原因后,做账务调整账面处理。

习题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原材料—面粉4,030贷:应付账款—丰登粮店4,000现金302、借:营业费用—厨房800贷:银行存款8003、借:营业费用—燃料2,500贷:银行存款4、借:营业费用—食类材料3,600营业费用—干菜类材料4,800贷:原材料-—食类材料3,600—干菜类材料4,8005、做两笔会计分录:1)借:待处理财产损益—香菇40贷:原材料—食类材料402)借:原材料—干菜类材料24贷:待处理财产损益—香菇246、做两笔会计分录:1)借:管理费用—存货盘亏及毁损4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面粉402)借:待处理财产损益—香菇24贷:管理费用—存货盘亏及毁损247、借:营业费用—餐饮部门—燃料2,000管理部门---燃料250贷:原材料—煤2,250习题二答案1、按个别计价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耗用成本:以图表示—原材料明细分录帐品名:精白面粉规格:计量单位:千克2、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耗用成本:以图表示—原材料明细分录帐品名:精白面粉规格:计量单位:千克= 1,900+6,650-6,980 1,570500+1700-1800 = 400 =3.925(元)期末原材料实际成本=400×3.925=1,570(元)本期原材料发出成本=1,900+6,650-1,570=6,980(元)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耗用成本:以图表示—原材料明细分录帐品名:精白面粉规格:计量单位:千克4、按后进先出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耗用成本:以图表示—原材料明细分录帐品名:精白面粉规格:计量单位:千克习题三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玻璃酒杯1,704贷:银行存款1,7042、借:营业费用—餐厅1,704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玻璃酒杯1,7043、借: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台灯1,720贷:银行存款1,7204、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计算器2,400贷:银行存款2,4005、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台灯1,720贷:低值易耗品—库存低值易耗品—台灯1,720同时摊销其价值的50%:借:860贷:8606、借:现金120贷:营业外收入1207、借:银行存款500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900营业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400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吊扇18008、借:管理费用—修理费200贷:现金2009、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用173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1,907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计算器2,080习题四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物料用品52.8贷:现金52.82、借:物料用品680贷:银行存款6803、借:物料用品2,100贷:银行存款2,1004、借:物料用品320贷:应付账款3205、借:营业费用---物料用品1,385管理费用—办公费43.1贷:物料用品1,428.1。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旅游者B:旅游经济活动C:旅游市场D:旅游产品答案:旅游产品2.下列对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阐述错误的是()。

A:独立学科B: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C:应用性学科D:新兴学科答案:独立学科3.作为旅游管理学和旅游经济学共同的理论基础的学科是()。

A:经济学B:社会学C:管理学D:旅游学答案:旅游学4.未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A:社会变革B:更经济的旅行成本C:数字化D:新的商业模式答案:社会变革;更经济的旅行成本;数字化;新的商业模式5.从业务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经济的早期研究成果有()。

A:马里奥蒂出版的《旅游经济讲义》B:博迪奥发表的《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C:格吕克斯曼发表的《一般旅游论》D:贝尼尼发表的《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答案:博迪奥发表的《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贝尼尼发表的《关于游客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6.从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四大境外旅游消费国。

()A:错 B:对答案:错7.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旅游学科研究是同旅游实践发展过程相联系的,具有阶段性特征。

()A:对 B:错答案:对8.1935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吕克斯曼发表了《一般旅游论》一书,“首次”提出了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

()A:对 B:错答案:错9.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A:对 B:错答案:对10.由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独立性较强的学科。

()A:错 B:对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开创了有组织的提供旅游活动专门性服务的行业是()。

A:娱乐业B:旅行社业C:饭店业D:餐饮业答案:旅行社业2.现代旅游经济活动规范化模式的代表是()。

旅游经济学同步习题及答案 精品

旅游经济学同步习题及答案 精品

绪论一、填空题1、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为和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2、旅游产品与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始终,它决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经济学。

3、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是年成立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二、名词解释1、旅游经济学:三、单项选择题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旅游产品B、旅游供求关系C、旅游经济效益D、旅游经济活动2、我国北国的茫茫雪原,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这些令旅游者为之神往的旅游胜地,是因为受()所吸引。

A、旅游资源的多样性B、旅游资源的独特性C、旅游资源的民族性D、旅游资源的地域性3、以下()项是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基础。

A、英国出现产业革命B、近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C、世界范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4、旅游业属于()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5、以下关于旅游经济运行特点的描述,( D )是错误的。

A.一次集中,多次消费 B.所有权不发生转移C.物流与商流分离 D.使用权不发生转移四、多项选择题1、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是()A.旅游者B.旅游经营者C.旅游需求D.旅游供给五、判断题()1、我国的东部地区是旅游冷点地区,但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

()2、旅游饭店的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组合和提供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

()3、人们为了生活生存而远走他乡的行为也是旅游活动。

六、简答题1、二战后,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简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旅游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习题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2、需求供给3、 1845二、名词解释1、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1、D2、D3、B4、C5、D四、多项选择题1、AB五、判断题1、×2、×3、×六、简答题1、答:(1)大众性(2)全球性(3)规范性(4)持续性2、答:(1)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供给;(2)旅游需求及旅游供求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3)旅游产品消费;(4)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5)旅游收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就是一门应用学科,旅游经济学就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就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就是一门新兴得边缘学科。

二、五、旅游经济学研究得对象就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得需求与供给得矛盾.三、旅游经济学得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与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得基本经济因素与经济关系。

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得基础上,寻觅与获取旅游业发展得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与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四、六、旅游经济学研究得内容:1、旅游经济得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得开发及供求关系。

3、旅游产品得市场开拓及销售。

4、旅游产品得消费及合理化。

5、旅游产品得经营成本及效益。

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五、七、旅游经济学得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得方法.4、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得方法。

六、八、旅游经济学与其她学科得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得关系:旅游经济学就是一门经济类得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就是适用得。

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得经济规律就是高兴与共性得关系。

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得关系:旅游经济学就是旅游学得一部分,它与旅游学得关系就是特殊与一般得关系。

旅游经济学就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得诸关系中得经济关系,从经济学得角度加深对旅游学得研究.3、旅游经济学与其她旅游学科得关系:第一类就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得学科,旅游活动就是它们相互联系得纽带。

第二类就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得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得关系就是抽象与具体得关系,它们都就是旅游经济学得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得应用与具体化。

第二章一、怎样理解旅游经济得概念:1、旅游经济活动由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经营者双方互动构成。

2、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联系得焦点就是旅游产品.二、旅游经济运行得环节:1、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得基本环节:这一过程包括旅游产品得购买欲旅游产品得销售。

旅游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旅游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旅游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导论一、概念1.旅游经济学P182.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14二、简答1.旅游经济的特殊性P142. 哑铃型旅游经济模型P21-22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P234. 意大利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的贡献5.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示意图(田里教材)三、辨析题1.最早对旅游经济进行研究的是英国人。

p22.价格影响需求的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合成价格的影响机制。

P14第二章旅游与旅游经济一、概念旅游经济(P47)、旅游活动的商品化(P43)二、简答题1.旅游活动的类型与意义2. 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P 39)3. 旅游经济的性质4. 我国旅游产业的地位5. 世界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三、辨析题1.旅游经济活动自古有之。

(P 37)2.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接待规模大小取决于国家的旅游吸引力大小。

P513.一般来说,旅游活动是以团体旅游形式出现,还是以散客旅游形式出现,是与旅游者目的和旅游距离联系密切。

P424.在我国,旅游产业地位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四、论述题1.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及利益最大化。

P392 .新时期旅游供给和需求特点。

P38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客源地一、重点概念旅游需求旅游需求规律P113 旅游客源地P112旅游消费结构、非基本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效果二、简答题1.旅游需求的特性。

P1112. 研究旅游需求弹性有何意义?P1183.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4.旅游效用最大化及其基本原则.P1395.经济距离与文化距离P129三、辨析题1.旅游消费是高消费2.我国的法定假日是每年共10天。

3.我国职工每年可享受最多15天的带薪休假。

P四、论述题1.影响旅游需求的客源地方面因素、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因素,以及旅游目的方面的因素(P123;P129)2.旅游消费的作用和在扩大内需方面优势特征。

第四章旅游供给与旅游目的地一、重点概念旅游供给旅游供给规律P81 旅游目的地P61旅游吸引力P60、旅游地容量P95二、简答题1. 旅游吸引力的特点和层次。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练习答案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练习答案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练习答案第四章练习答案一、如何理解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旅游目的地,简称旅游地,是指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并有着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从而为外来旅游者旅游活动提供保障的一定地理空间。

这个空间既可以是一个乡村,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某个更大的区域。

其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支持型企业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二、旅游供给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旅游供给反映的是旅游产品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旅游产品的供给量。

旅游产品供给量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其影响因素包括:旅游产品价格、旅游资源、政府税收和经营者与其等四个因素。

三、旅游需求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旅游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闲暇时间的消费者愿意并能购买和消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的数量;旅游需求则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与该旅游商品价格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不同价格水平下旅游市场对旅游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

旅游需求这一概念,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是旅游需求由旅游者的奢好或偏好决定的,是一种纯粹主观上的需要;第二是旅游需求受到旅游者收入预算的约束,成为旅游需求的重要条件就是支付或购买能力,而对于旅游者来说,其扣除必要性支出后剩余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在旅游产品消费预算中起重要作用。

第三是旅游产品同时进行生产与消费的,因此旅游产品的消费是需要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接受服务才能实现消费的。

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偏好、收入、闲暇时间、相关旅游产品价格、社会经济预期和旅游者身体健康状况等6个因素。

四、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方面?一个旅游目的地包括了很多内容,但其核心构成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指对吸引旅游者前来访问的事物。

包括但不限于人造景观、自然风光或节事活动等。

如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很多外国友人在奥运会吸引下到我国访问,桂林山水是吸引游客的吸引物,而迪斯尼主题公园更是人造乐园的具体体现。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1、如何认识旅游市场的概念和特征?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条件下,具有购买力、购买欲望和购买旅游产品权利的群体。

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游市场作为反映旅游供求状况,进行旅游产品交易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基础,其与一般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比,既有一定的市场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的异地性多样性、季节性、异地性、波动性、全球性和竞争性等典型特征。

2、简述旅游市场的体系、功能和机制旅游市场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旅游市场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产品和旅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旅游市场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概念,其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和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机制和功能。

从现实旅游经济发展看,旅游市场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旅游产品交换功能(2)旅游要素配置功能(3)旅游信息反馈功能(4)旅游质量评价功能(5)旅游经济调节功能所谓旅游市场机制,是指旅游市场中的交换各方在交换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形式,具体讲就是各旅游市场主体在旅游市场上进行旅游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方式,其具体表现为旅游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的共同作用过程。

3、分析旅游市场竞争的内容?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由于一切旅游产品都必须通过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因此必然在旅游市场上形成旅游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竞争,它们共同构成了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

4、比较不同旅游市场结构类型的特点(1)完全竞争旅游市场特点旅游市场上存在许多各自独立、彼此竞争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每个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不能支配和主宰整个旅游市场的交换;各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是完全同质而无差别的,因而旅游者不会对任何一个旅游经营者的旅游产品产生偏好;所有生产要素资源能够在各行业间完全自由流动,旅游经营者可以自由地进入和离开完全竞争的旅游市场;每个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对旅游市场都具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旅游市场信息是充分和畅通的;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进人和离开完全竞争旅游市场时,不受其他任何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海南师范大学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海南师范大学

旅游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旅游经济活动是建立在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基础之上,在()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

答案:商品经济2.以下哪次活动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性团队旅游活动,也被认为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答案: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从英国的莱斯特(Leicester)送往拉夫堡(Loughborough)参加禁酒大会3.世界上最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国家是()答案:法国4.据国际劳工组织(2019年)预计,在未来5年经济发展中,()将以最快速度创造就业机会。

答案:私营部门服务;住宿和餐馆5.在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定中,马来西亚承诺只有马来西亚个人或马来西亚企业参与的合资企业,且外资不超过 30% 的企业可以经营饭店、度假区业务和旅行社,而只有外资不超过 49% 的合资企业可以进行四星和五星旅馆的建设及入境旅游业务。

这实质是()。

答案:旅游服务贸易壁垒;市场准入限制6.法国在1936年通过的《带薪年休假法》首次赋予工薪雇员享有最长15个工作日的带薪年假。

答案:对7.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答案:对8.到19世纪晚期的时候,温泉度假成为英国中产阶级首选的度假方式。

答案:错9.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测算,自 2011 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居世界各类服务贸易首位。

答案:对10.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服务贸易的范围也包括政府当局实施政府职能提供的服务。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当商品的需求价格曲线形状如图时,此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答案:0<ed<1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被称为()。

答案:正常物品3.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或者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

这两种物品被称为()。

答案:互补品4.以下这种现象也较为常见:五星级酒店的价格普遍提升一定幅度后,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可能并没有减少在该类酒店的住宿数量;但是,收入相对不那么高的消费者,则可能会转而投宿于价格更为低廉的其他酒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重点概念
旅游需求弹14旅游需求对于各种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答题
1. 旅游供求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答:1)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数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旅游供给或旅游及带能力与旅游总人次上的矛盾。

2)旅游供给与需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之间的差距。

3)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结构方面的矛盾,是指旅游供求在构成上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多方面,集中表现在:旅游供给的内容和项目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档次和级别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方式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

4)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时间方面的矛盾。

旅游需求在时间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与旅游设施的常年性和均衡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造成某一地的旅游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则供过于求,形成所谓的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

5)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空间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供求在地狱空间上分布失衡,即有的旅游地供大于求
2. 如何调节旅游市场上的供求矛盾?
答:1 )技术性措施。

主要包括两种:一食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促销。

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市场调查、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料开发、旅游设计布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

2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用于调节旅游经济活动的各种与价值形式有矢的经济杠杆,主要有财
政、稅收、价格、信贷、利率和工资等,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稅收政策和价格政策。

稅收政策涉及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面向旅游企业的稅收政策,一方面是面向旅游者的稅收政策,还有一方面是面向具体旅游地区的稅收政策。

价格政策这要是指旅游地的政府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达到对旅游供求均衡进行调控的目的。

常见的价格策略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优惠价、
上下限价等。

另外,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建立旅游发展基金、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也可以调节旅游供给的规模和结构,促进旅游业在各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3)法律手段。

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旅游需求行为主体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对旅游供给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予以制裁,是旅游需求主体能够放心消费,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调节旅游市场上的供求矢系。

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谈谈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

答: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与实现的前提条件,而由于旅游供求双方利益的不同,决定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必然又是矛盾,所以,供给与需求就产生了矛盾。

总而言之,旅游市场上供求矛盾的本质就是供给与需求能否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矛盾。

在旅游市场上,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彼此之间要求互相适应,并表现出供求从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往复变化过程,称之为旅游供求矛盾规律。

例如,旅游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旺季的时候需求大于供给,淡季的时候供给大于需求,由此就造成了旅游市场上的供求矛盾。

而调节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则是利用价格。

旺季的时候,可以提高相应的价格,以此减少需求;淡季的时候,可以降低价格,从而促进需求的增加。

2试述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及显示旅游供求平衡的途径。

答:旅游供求均衡不仅是数量的均衡,在供求的质量方面也要适应,因此,旅游供求均衡具有均衡的相对性,不
均衡的绝对性,供求均衡的随机性等特点,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实现旅游供求均衡调控。

1)规划调控
2)过程调控
3)改善闲暇时间的总量和分配
4)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5)着力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
6)稅收政策的调节
7)增加高峰期的弹性供给
3•试述旅游产品的供求均衡及旅游供求均衡的调控答:旅游产品的供求均衡:
旅游供求均衡的调控:
1)技术性措施。

主要包括两种:一食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促销。

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市场调查、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料开发、旅游设计布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

2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国家用于调节旅游经济活动的各种与价值形式有矢的经济杠杆,主要有财政、稅收、价格、信贷、利率和工资等,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

稅收政策涉及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面向旅游企业的稅收政策,一方面是面向旅游者的稅收政策,还有一方面是面向具体旅游地区的稅收政策。

价格政策这要是指旅游地的政府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价格
政策,达到对旅游供求均衡进行调控的目的。

常见的价格策略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上下限价等。

另外,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建立旅游发展基金、信贷、利率等经济杠杆,也可以调节旅游供给的规模和结构,促进旅游业在各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3 )法律手段。

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旅游需求行为主体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对旅游供给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予以制裁,是旅游需求主体能够放心消费,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调节旅游市场上的供求矢优惠价、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