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说真情 突出实感
作文讲座:第十二讲 诉说真情 突出实感

作文讲座:第十二讲诉说真情突出实感第十二讲诉说真情突出实感知识要点:1、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
2、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但不要有范围的限制。
考试说明:1、中考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
在XX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
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
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XX年几篇优秀中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历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
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
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的真情实感。
如果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纯粹、最真挚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珍贵的一种情感。
在人类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动,会因为一句话而感动,会因为一种情感而感动。
这些感动,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温暖的一种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人给予我们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这种关怀和帮助,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温暖的一种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纯粹的一种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对我们真诚相待,他们对我们真诚关怀,他们对我们真诚帮助。
这种真诚相待、真诚关怀、真诚帮助,都是真情实感的表现。
它们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纯粹的一种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真情实感,用真情实感去对待他人,用真情实感去感受生活,用真情实感去体验人生。
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真情实感,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珍贵的一种情感。
它源自内心深处,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宝贵的一种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真情实感,用真情实感去对待他人,用真情实感去感受生活,用真情实感去体验人生。
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真情实感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怎样写出真情实感情实感源于生活真实体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样写出真情实感,欢迎阅读。
同学们可以看手中的材料,病例文:清晨,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
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
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
“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得出结论:这样虚构的故事情节,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它是真实的,更谈不上真情实感了。
用同学们的一句话说:这也太假了!所以要同学们中尽量写自己的真实经历,真实见闻,原因就在于此。
2、真情实感源于细致描写。
(第二点,真情实感来源于人物的细致描写,我们看下面的`优秀例文。
)优秀例文:(1)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
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
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
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
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
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就涨得通红。
(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
结论: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使文章生动形象,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你内心的情感。
这是作文真情实感的表现工具。
3、真情实感来源于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诉说真情,突出实感(学生版)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记叙文诉说真情,突出实感【训练目标】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
2.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学习指导】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之(3)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要求在写作中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
写作文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出自真挚的感情,很难把话说动听。
“为赋新诗强说愁”,只能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假、大、空”的东西只能令人生厌。
《文心雕龙》里说“情者文之经”,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会具有内在的魅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情感真挚”呢?【方法点拨】一.化虚为实显真情——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
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记叙文不能只有空洞的口号,必须选取真实可感的生活画面展开描写,才能让文章血肉丰满。
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写一件事(但要注意写出事件的波澜),也可以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连缀成篇以体现文章的中心。
妈妈,你的爱博大精深,纯洁无私,永远照亮着我们,伴随我们一生。
仍然记得,寂静夜,油灯下,您飞针走线,细细地缝补着孩子们因顽皮弄破的衣裤。
灯影下,依稀可见,苦难磨砺了本该白润、娇柔的双手,风雨雪霜使双手变得干枯、龟裂,岁月的沧桑刻满额头,银丝早发。
你柔弱的肩膀担起我们姊妹的成长,无私的慈爱啊,如涓涓细流。
仍然记得,那年隆冬,体弱的我午夜高烧不退,几近昏迷。
您二话不说,备上爬犁,扯上被褥,紧紧包裹着我,和哥哥一起连夜用爬犁把我拉出深山、送入医院,一直守候七天七夜。
妈妈啊,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您用博大的母爱为我们保驾护航。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它不需要言语的装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需要真诚的心灵和深沉的情感。
真情实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受时间的限制,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真情实感可以是亲情,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
亲情是最真挚的情感,它是亲人之间最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和呵护,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和支持,都是真情实感的体现。
亲情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友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它是朋友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温暖。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它是两个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在爱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方深深的情感,真情实感的交融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真情实感也可以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
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美好,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
阴雨连绵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对事业的执着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力量,只有对事业充满热情和执着,才能取得成功。
真情实感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不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认可,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真情实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不受时间的限制,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真情实感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让我们用真情实感去面对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真情实感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
初三语文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1

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广安区大有乡小学校伍平安在语文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中感受到:要让学生真情实感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自己的感受,不仅需要教师的细心教育和引导,更需要教师的指导艺术,笔者在此谈谈指导初中生作文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不达真情的原因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不尽人意,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
有些学生在作文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笔下的人物完整无缺,还有的学生套用“公式”,内容失真,废话连篇,毫无真情。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学生难以体验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确实,多数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深,生活阅历不够丰富,他们难以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就更难以发现隐藏在事物身上的点滴之美。
看不到事物身上的美,自然就难以激起他们追求美的感情。
2、观察生活不细。
现在多数学生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做事都比较粗心,甚至很多时候只图敷衍了事,很少想过去把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正因如此,他们观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不那么仔细,也就难以唤起他们对人和事的真情,作文时自然表达不出真情。
3、个别学生“智商”较高,“情商”较低。
受社会上一些低俗之气的影响,不少成绩较差、品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他们认为当今社会,认真读书的是傻子,只有抓紧当前的青春时光,吃好、玩好才是“聪明、能干”的。
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不思进取,成天混日子,打架混社会,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操”的好。
这样的学生,谈何“情商”,更谈不上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了。
二、让学生懂得抒写真挚情感的好处语文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交织发展、互为作用的实践过程,也是教与学同时并存的一个互动过程。
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表达

中考作文的真情实感表达引言中考作文是每个中学生都要面对的一项考试,它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中考作文中充分表达真情实感,以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成绩。
真情实感的重要性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就是真情实感。
只有在作文中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才能让阅卷老师感受到你的个性和独特之处。
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可以让阅卷老师更加容易理解和体会到自己的观点,并产生共鸣。
因此,在中考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表达真情实感1. 注重细节在作文中,注重细节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关键之一。
通过细致入微地描述事物的细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你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例如,如果你要描述一个美丽的风景,不仅要描述它的外观,还要描述它的声音、气味、触感等,从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对这个风景的真正感触。
2. 借助比喻和拟人手法借助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增强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通过将抽象的事物拟人化或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你的情感。
例如,如果你想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你可以用“家乡是我心灵的港湾”来比喻,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你对家乡的情感。
3. 自我表达在中考作文中,自我表达是充分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思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你的观点和立场。
在作文中,不要过于拘泥于规范和刻意迎合,而是要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真实的感受。
只有敢于展示自我,才能让作文充满真情实感。
如何提高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1. 多读优秀范文阅读优秀的范文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真情实感的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优秀范文中的细节和表达手法,学生们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对于作文中的一些常见主题,可以选择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来丰富自己的真情实感。
2. 多思考多经历提高真情实感的表达能力需要有丰富的思考和经历。
初中作文 说真话,抒真情(记叙文)

说真话,抒真情(记叙文)训练目标: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2.明白多读优秀文学作品与写出真情实感文的关系。
3.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训练重点:说真话,抒真情写作指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文要想拿到高分,就要写得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写得感人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感情真挚”。
一、事要真。
二、情要真。
三、情要美。
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四、情要浓。
江苏一考生根据余光中《乡愁》改编的《人与路》,字字情,声声泪,读来令人感叹嘘唏,热泪盈眶。
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体察真情。
二、巧妙传情。
1、细节显情。
2、以景衬情。
三、文采彰情。
1、用词要生动形象。
2、善用修辞手法。
3、注意句式变化。
4、展示文化底蕴。
5、蕴含丰厚哲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作文怎样做到“感情真挚”?一言以蔽之:披情入文,生活写真。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人与路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瘦成这样难养噢!”于是。
你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奶粉,买糖葫芦。
渐渐地,我胖了,会走路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在你后面,一个劲地叫“奶奶,奶奶”。
而你却瘦了,村上人见了说:“老太婆怎么这么瘦啊?”你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啊!”每到周末,你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羊肠小道来到村口等我妈来接,把我“归还”后你转身就走;耐不住我一再对你的呼唤。
在小道的尽头,你转身再朝我挥挥手。
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劲地擦着自己的脸。
那条羊肠小道,如今已铺上水泥了吧?那些你踩过的脚印,早已不在了,可是,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说真情突出实
感
导读:本文2017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说真情突出实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识要点:1、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
2、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但不要有范围的限制。
考试说明:
1、中考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
在2001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
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
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2001年几篇优秀中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
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
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
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
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
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
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
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
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
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
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
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
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
《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爱》,心无旁骛。
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
”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
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
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
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
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
《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
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
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
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
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
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
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
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
《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
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
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6)拟相应情景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
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
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12—1] 家庭给了我
要求:①每个人都有家庭,家庭可以给你理解、支持、帮助;可以给你欢乐、烦恼,甚至痛苦;长辈的爱,可以使你健康成长,也可能会束缚你的发展……请你选一件具体的事,写一篇记叙文。
②先在横线上把题目填写完整,再作文,如“家庭给了我快乐”。
③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600字以上。
导思: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人之所以觉得幸福,跟对社会稳定起着巨大作用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可以给你理解和支持,也可能给你烦恼和痛苦;可使你健康成长,
也可能束缚你的发展……打开记忆的大门,寻找给你影响深刻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给世人以启迪。
1、文章开篇就迅速切题,行文要有波澜,突出重点,容易使文章条理清晰(记叙可以运用倒叙),结尾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主题升华。
2、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描写。
3、语言要做到简洁朴实,以情动人,不少于600字。
[12—2] 今天你就将要初中毕业了。
回首初中时代,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②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
③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描写,议论要因事而发。
④字数600—900,不足600字或超过900字,每50个字扣1分。
⑤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导思: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1、审题,体裁是记叙文,属于记事类的。
题目是一个带有时间状语的短句子。
“那一次”限制了选材范围和写作角度,“一次”决定选材只能选一件事,“那”决定只能选过去的事。
需要补充的部分则显示着文章的内容。
2、选材,具体选择什么内容的材料,这由考生自己决定。
以前经历的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对你的影响,就写什么事,这样就有话可写。
有真实感受,写来就自然亲切。
3、结构,写这篇文章时,要合理安排结构。
首先要点明题意,引起回忆。
在叙事时,要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明白,写完整。
还要注意,在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题目中所补充的词语来写,这样才能紧扣题目,突出中心。
4、能做到以上这些,就基本合乎要求了。
但如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语言生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在通顺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修饰,注意用词的贴切和句式的变化,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是十分必要的,再加上工整的字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