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计算题分类总汇编(难题)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基础练习(人教版2019)一、单选题1.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NaB .Na 2O 2C .F 2D .NO 22.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 2(g)2O高温−−−→NO(g)2H O −−−→HNO 3(aq) B .Al 2O 3(s)Fe−−−→高温Al(s)NaOH −−−→NaAlO 2(aq) C .BaCl 2(aq)2CO −−−→BaCO 3(s)24Na SO (aq)−−−−→BaSO 4(s) D .MgCl 2·6H 2O(s)HCl −−→MgCl 2(s)−−−−→熔融电解Mg(s)3.若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L0.5mol/LHF 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A NB .1L0.1mol/L 的43NH NO 溶液中,N 原子总数为0.2A NC .向常温常压下密闭容器投入2molNO 与1mol 2O ,使其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A ND .pH=1的硫酸溶液可中和0.2A N 个-OH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NaClO 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杀菌消毒D .HNO 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洗涤附有银镜的试管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盛有少量NH 4HCO 3固体的试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 4HCO 3显碱性B .浓硝酸与新制氯水在实验室都用棕色试剂瓶保存,但原理不同C .二氧化硫做纸浆漂白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Si 3N 46.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放出H 2,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K +、Cl -、Na +、-3NOB .-3HCO 、K +、2-4SO 、Na +C .Cl -、K +、2-4SO 、Na +D .Na +、2-4SO 、+4NH 、Cl -7.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 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⑨混合物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⑨C .①④⑥⑦⑧D .①④⑤⑥⑦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23年上海市高考一模化学题汇编-04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上海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04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室温下,能完全溶解Al 和23Fe O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的试剂是 A .稀24H SOB .浓24H SOC .NaOH 溶液D .浓3HNO2.(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与物质溶解度无关..的实验是 A .HCl 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 B .用水吸收尾气中HCl C .冷却熔融态硫,得到淡黄色固体D .加热浓氨水得到氨气3.(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微粒间的转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酸性环境有利于反应①C .反应③可能有氧气参与反应D .反应③、⑤属于氮的固定4.(2023·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室温下,将充满2NO 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2NO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剩余的无色气体约占试管体积的13C .试管中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D .向试管中缓慢通入2O ,液面上升但不可能充满试管5.(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向NH 4Al(SO 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NaOH 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6.(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下列变化过程中,存在氮元素被氧化过程的是 A .工业合成氨B .NO 2溶于水C .NH 4Cl 热分解D .KNO 3熔化7.(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下列实验中,能够正确描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索尔维法制纯碱,处理母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NH 3+HCO 3-=NH 4++CO 23-B .海水提溴工艺中,用纯碱溶液富集Br 2:3Br 2+3CO 23-=5Br -+BrO 3-+3CO 2↑C .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a 2++2OH -+Cl 2 =Ca 2++Cl -+ClO -+H 2OD .用足量Na 2S 2O 3的碱性溶液除去水中的Cl 2:4Cl 2+S 2O 23-+5H 2O =10H ++2SO 24-+8Cl -8.(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离子常用“气体法”检验的是A .SO 24-B .NH 4+C .Cl —D .Fe 3+9.(2023·上海·一模)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NH 3B .干燥NH 3C .收集NH 3D .制氨水A .AB .BC .CD .D10.(2023·上海·一模)可以检验Na 2SO 3固体部分变质的试剂是 A .Ba(NO 3)2溶液 B .BaCl 2溶液C .BaCl 2溶液、稀硝酸D .BaCl 2溶液、稀盐酸11.(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用硝石(NaNO 3)和浓硫酸反应能制取硝酸,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A.强酸性B.难挥发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12.(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关于氮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属于铵态氮肥B.植物吸收氮肥属于氮的固定C.使用碳铵应深施盖土D.硫铵与草木灰混用肥效增强13.(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所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五种元素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C.图中X可能是氨气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14.(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A 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B 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浓盐酸、二氧化C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锰D 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二、原理综合题15.(2023·上海嘉定·统考一模)某研究小组将2molNH3、3molNO和一定量的O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Ag2O催化剂表面发生4NH3(g)+6NO(g)5N2(g)+6H2O(l)+Q,NO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1)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在5min内,温度从420K升高到580K,此时段内N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
化学氮练习题

化学氮练习题1. 下面是一些关于氮元素的化学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
问题2:氮元素的原子量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量是14.00674。
问题3:氮元素的电子构型是什么?回答:氮元素的电子构型为1s² 2s² 2p³。
问题4:氮气(N₂)是什么状态下存在?回答:氮气是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状态。
2. 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氮化物的问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问题1:氨气(NH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氮化物?a) 金属氮化物b) 非金属氮化物c) 卤化物d) 水合物回答:b) 非金属氮化物问题2:硝酸盐是由哪两种元素组成?a) 氮和氧b) 氮和碳c) 氮和氢d) 氮和硫回答:a) 氮和氧问题3:以下哪个化合物不是一种氮化物?a) 氨水(NH₄OH)b) 氨气(NH₃)c) 硝酸(HNO₃)d) 硝酸铵(NH₄NO₃)回答:c) 硝酸(HNO₃)3. 现在是一些关于氮的化学性质的问题,请简要回答:问题1:氮气可以被直接吸入人体吗?为什么?回答:氮气不能直接吸入人体,因为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无法为人体提供氧气,可能导致窒息。
问题2:氮气参与了哪个重要的循环过程?回答:氮气参与了氮循环(氮气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中,氮气通过几种生物转化过程逐渐被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化物。
问题3: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哪种常用肥料?回答: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硝酸铵(NH₄NO₃),这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4. 最后是一些关于氮化合物的应用问题,请回答:问题1:氮气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回答:氮气在食品工业、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冶金、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氮气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和包装,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清洗和蚀刻,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材料,以及用于医院手术室中的麻醉气体等。
问题2:氮化物在哪些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回答:氮化物在光电子器件、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照明技术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选项气体a b cA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B SO270%的浓H2SO4Na2SO3固体98%的浓H2SO4C NO稀HNO3铜屑H2OD NO2浓HNO3铜屑NaOH溶液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 因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收集方法不合理,故A错误;B. 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中混有的H2O用98%的浓H2SO4除去,收集装置合理,故B正确;C. 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不能用图示装置收集NO,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 NO2被NaOH溶液吸收,收集不到NO2,故D错误;故选B。
2.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答案选A。
3.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高中化学必修二氮专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氮专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 .与铜反应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铜C .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硝酸钠D .与单质硫混合共热时生成硫酸和二氧化氮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氨气B .制氨气C .收集氨气D .尾气处理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如图装置可制取3NHB .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图中a 处,可观察到试纸变蓝C .图中收集完3NH 后,取下试管,在导管口b 处堵上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可防止3NH 污染空气D .进行图所示实验时,可观察到液体迅速充满试管并变为红色,说明3NH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4.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 .液氮可用于医学和高科技领域,制造低温环境C .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工业上用来替代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时,氮气作还原剂5.标准状况下,将盛满二氧化氮的大试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吸收后,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045 mol·L -1 B .0.036 mol·L -1 C .0.033 mol·L -1D .0.018 mol·L -16.NH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 4Cl 和NaHCO 3都是常用的化肥B .NH 4Cl 、HNO 3和Na 2CO 3受热时都易分解C .NH 3和NO 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图中所涉及的O 2都要用纯氧7.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A .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烟;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产生白烟 B .Fe 与S 共热生成FeS ;Cu 和S 共热生成CuS C .2CO 是酸性氧化物,2SiO 也是酸性氧化物D .2SO 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24H SO 干燥;2H S 也是酸性气体,也可以用浓24H SO 干燥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CaCO 3高温−−−→CaO 2SiO高温−−−→CaSiO 3 B .Fe −−−−−→盐酸FeCl 2溶液2Cl−−→FeCl 3溶液 C .NH 3−−−−−−→2O ,催化剂NO 2O −−−−→NO 2 D .2H O2324FeS SO H SO →→空气煅烧9.下列关于NO 和2NO 的说法正确的是A .2NO 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 .2NO 可由2N 和2O 直接化合得到C .NO 和2NO 均既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 .NO 和2NO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0.氮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计算题分类汇编(难题)

氮及其化合物(一)氮气1.氮元素存在形态空气中含大量N2,是工业生产中N2的主要来源。
2.N2的物理性质氮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2。
3.N2的化学性质由于氮分子的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变化。
(1)与H2的反应:N2 + 3H22NH3(2)与O2的反应:N2 + O22NO(3)与Mg的反应:3Mg + N2Mg3N24.氮的固定(1)定义: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2)氮的同定的途径①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部常附有小根瘤,其中含有固氮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变成氨(铵态氮肥)作为养分吸收,所以这些植物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②大气同氮闪电时,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氧化物,经降水生成极稀的硝酸(硝态氮肥),渗入土壤被植物根系吸收。
N2 + O22NO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注意】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统称自然固氮。
③工业固氮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NH3)。
N2 + 3H22NH3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合成氨的。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2、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 =2HNO3+NO 2NO N2O4(无色)注意: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①NO2或NO2与N2(或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2HNO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②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 =4HNO3可知,当体积比为=4:1,恰好完全反应V(NO2):V(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4: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反应式为:4NO+2H2O+3O2→4HNO3当体积比为=4:3,恰好完全反应V(NO):V(O2) >4: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4:3,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④NO、NO2、O2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 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方法进行计算。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氮及化合物(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氮及化合物(2)1.(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D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Vc-(9a+b)/3mol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源,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NO x+ NH3→N2+H2O反应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5L 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1C.1∶3D.1∶43、(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同温同压下,在4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O2,④N2和H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V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V4B、V4>V1>V3>V2C、V2>V3>V4>V1D、V4>V3>V1>V24、(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B.都是常用的干燥剂C.都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D.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5、(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 红色喷泉C.S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D.HCl(AgNO3溶液) 白色浑浊喷泉6、(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14分)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的氮化镁(已知氮化镁易与水反应而水解)上图的实验装置中,A中是浓氨水,B中是生石灰,C中是干燥剂。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B .总反应中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NO 和N 2D .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答案】D 【详解】A .NO 与O 2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A 项错误;B .反应中NO 、O 2均为氧化剂,CO 为还原剂,N 2为还原产物,B 项错误;C .N 2不是污染成分,C 项错误;D .由图看出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222NO+O +4CO 4CO +N 催化剂,D 正确;故选D 。
2.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的是( ) A .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D .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答案】C 【详解】A .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发生反应NH 3+H 2O=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变红,该操作可以能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A 不符题意;B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用于检验氨气,B 不符题意;C .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氨气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不会产生白烟,此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气,C 符合题意;D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产生白烟,该操作可以用来检验氨气,D 不符题意。
答案选C 。
3.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2与NO C.O2与N2D.NO与O2【答案】D【分析】常温常压下,气体之间不能共存说明气体之间能发生反应,根据气体的性质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及其化合物(一)氮气1.氮元素存在形态空气中含大量N2,是工业生产中N2的主要来源。
2.N2的物理性质氮气难溶于水,难液化,密度比空气略小(与空气密度相近),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2。
3.N2的化学性质由于氮分子的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性质很稳定,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变化。
(1)与H2的反应:N2 + 3H22NH3(2)与O2的反应:N2 + O22NO(3)与Mg的反应:3Mg + N2Mg3N24.氮的固定(1)定义:把大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2)氮的同定的途径①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部常附有小根瘤,其中含有固氮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变成氨(铵态氮肥)作为养分吸收,所以这些植物可以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②大气同氮闪电时,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氮的氧化物,经降水生成极稀的硝酸(硝态氮肥),渗入土壤被植物根系吸收。
N2 + O22NO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注意】生物固氮和大气固氮统称自然固氮。
③工业固氮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氨(NH3)。
N2 + 3H22NH3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合成氨的。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2、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 =2HNO3+NO 2NO N2O4(无色)注意: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①NO2或NO2与N2(或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 2HNO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②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 =4HNO3可知,当体积比为=4:1,恰好完全反应V(NO2):V(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4: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 ,总反应式为:4NO+2H2O+3O2→4HNO3当体积比为=4:3,恰好完全反应V(NO):V(O2) >4: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4:3,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④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①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 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方法进行计算。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1、HNO3具有酸的通性。
2、HNO3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能与多数金属、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起反应。
【注意】由于硝酸氧化性很强,任何金属与硝酸反应都不能放出氢气,在与不活泼金属如Cu、Ag等反应时,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但不能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这类反应中硝酸只有一部分体现氧化性被还原,另一部分体现酸性生成硝酸盐。
铁、铝常温下遇浓硝酸,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这个过程叫钝化。
所以可用铁、铝容器装运浓硝酸(或浓硫酸)。
3、在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H+、Fe2+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则不能大量共存。
即:NO3—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四)氨气1、氨的物理性质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喷泉实验),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氨水的浓度越高,密度越小。
2、氨的化学性质;++OH-(1)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NH氨水中所含有微粒: NH3·H2O分子,NH4+,OH-,氨水中溶质通常看作为NH3,而不是NH3·H2O。
(2)与酸反应NH3+HNO3 = NH4NO3 HCl+NH3=NH4Cl H2SO4+2NH3= (NH4)2SO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便产生,可用于NH3与HCl的相互检验。
(3)还原性NH3分子中氮元素呈-3价,具有还原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与O2、Cl2、CuO等反应,被它们氧化:NH3+ Cl2 = NH3+ CuO =NH3+ O2 = NH3+ O2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固态铵盐与碱加热反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与制备氧气相似;(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4)干燥:在干燥管中盛放碱石灰作干燥剂。
不能用浓硫酸、P2O5、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因CaCl2吸收氨气生成CaCl2·8NH3。
(5)验满: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若变蓝,则满;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若课堂练习:1、将8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为( )A.7∶5 B.3∶7 C.7∶1 D.1∶72、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3>V2 C.V2>V3>V1D.V3>V1>V23、在相同状况下,将下列四种混合气体:①体积比为3 ∶1的NH3和N2'②体积比为1 ∶1的NO2和N2③体积比为1 ∶1的NO2和O2'④体积比为4 ∶1的NO2和O2,分别置于相同的四支试管中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h4 B.h4>h3>h2>h1 C.h4>h1>h3>h2 D.h2>h3>h1>h44、在常温下向盛满水并倒置于水槽中的试管里先后通入4 mL NO2、4 mL NO、5 mL O2,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里剩余的气体有( )A.NO B.O2 C.NO2和O2D.NO和O25、NO、NO2均可与NH3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H2O,现有3L NO、NO2的混合气体,,当耗用3L NH3时,可全部转化为N2和H2O,则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A.1:1 B.1:2 C.1:3 D.任意比6、把盛有48mLNO、NO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气体体积变为24mL。
则:⑴原混合气体中,NO是 mL,NO2是 mL。
⑵若在剩余24mL气体中,通入6mLO2,待液面稳定后,容器气体体积为 mL。
⑶若在剩余24mL气体中,通入24mLO2,待液面稳定后,容器气体体积为 mL。
⑷若在原48mLNO、NO2混合气体中,通入 mL O2,倒置在水面上,气体会全部吸收。
7、常温下,将NO和O2两种气体按物质的量1:3混合,则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40.7 B.46 C.36 D.448、现有10mLNO和NO2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6.4,通入一定量的O2后,还是10mLNO和NO2混合气体,但平均相对分子量为39.6,通入O2的体积是()A.1mLB.3mLC.5mLD.10mL9、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0、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11、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C.2∶3 D.2∶512、某稀硝酸能与5.4g铝恰好反应,当这份酸在与铁反应时,最多消耗铁的量为()A. 16.8gB. 0.4molC. 11.2gD. 0.2mol13、已知镁和稀硝酸反应时,每有1mol HNO3反应,就有0.8mol电子转移,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A.NO2B.N2O C.NH4NO3 D.NO14、Al 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已知 HNO3被还原为 NO。
若标准状况有 3.36 L NO 生成,则参加反应的 Al的质量为________g,参加反应的硝酸为________mol15、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 HNO3与 Zn 反应,生成 NO2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要使 1molZn 完全反应,需要 HNO3的物质的量为()A.2.8mol B.2.6mol C.2.4mol D.0.8mol16、已知 Cu2S 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铜和硫酸,若反应中 Cu2S 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3,则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A.N2O B.NO C.NO2 D.N2O317、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和 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Cu2S 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B.45 mLC.30 mLD.15 mL19、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 mol B.0.21 mol C.0.16 mol D.0.14 mol20、将32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21、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9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2 mol B.0.4 mol C.0.8 mol D.0.9 mol22、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