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合集下载

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

孔子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1.孔子名言,敏而好学下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成语来由: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

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2.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对《论语》中孝悌的思想心得体会

对《论语》中孝悌的思想心得体会

对《论语》中孝悌的思想心得体会
对《论语》中孝悌的思想心得体会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孝悌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我对《论语》中孝悌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孝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论语》中,孝悌的思想被强调了很多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思想是“父母在,不远游”。

这意味着父母在的时候,子女不应该轻易离开他们,而应该尽一切努力来照顾他们和陪伴他们。

同时,“兄弟如手足,姐妹如衣服”也强调了兄弟和姐妹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扶持的重要性。

2. 孝悌不仅仅是对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态度,更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的表现。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行己有耻,使于四方”(《学而篇》),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耻,并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 孝悌思想还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层面。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以孝治国”(《学而篇》),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应该以孝悌为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论语》中也提到了一些有关孝悌的社会规范,如“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学而篇》),这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耻,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孝悌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论语》中,孝悌的思想被强调了很多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思想是“父母在,不远游”。

同时,孝悌思想还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层面,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耻,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

《论语》智慧: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论语》智慧: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论语》智慧:⾏⼰有耻,使于四⽅,不辱君命原⽂:⼦贡问⽈:“何如斯可谓之⼠矣?”⼦⽈:“⾏⼰有耻,使于四⽅,不辱君命,可谓⼠矣。

”⽈:“敢问其次。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敢问其次。

”⽈:“⾔必信,⾏必果,胫
胫然⼩⼈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今之从政者何如?”⼦⽈:“噫!⽃屑之⼈,何⾜算也。


释⽂:⼦贡请教:“要怎样做才可以称为⼠?”孔⼦说:“⾃⼰操守廉洁⽽知耻,出使外国不辱使
命,就可以称为⼠了。

”⼦贡说:“在差⼀点的表现呢。

”孔⼦说:“宗族的⼈称赞他孝顺⽗母,乡
⾥的⼈称赞他尊敬长辈。

”⼦贡说:“再差⼀点的表现呢。

”孔⼦说:“说话⼀定要守信,⾏动⼀定
有结果,这种⼀板⼀眼的⼩⼈物,也可以算是再次⼀等的⼠了。

”⼦贡再问:“当今的掌权者怎么样?”孔⼦说:“噫!这些⼈的⽓量见识像是厨房⾥的⼩⽤具,算得了什么?”
今解:⾃律,友爱,孝顺。

⼼胸宽⼴,⾔出必⾏,⾏必有果,这是每⼀个优秀的⼈所必须具备
的品质。

⾃律才不容易犯错,友爱才能让⼈信赖。

⼼胸宽⼴,才不会因⼩事⽽耿耿于怀,⾃乱
⽅⼨。

⾔出必⾏,⾏必有果这是任何事情能否成功的标配。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子路》《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子路》《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论语子路》《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德行:颜渊,闵子骞。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材料二: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

子路辞出,孔子止之。

子贡辞出,孔子遣之。

子贡行之齐,见陈成恒曰:“夫鲁,难伐之邦,而伐之,过矣。

”陈成恒曰:“鲁之难伐,何也?”子贡曰:“其城薄以卑,池狭而浅,其君愚而不仁,其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有恶闻甲兵之心,此不可与战。

君不如伐吴。

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弩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此邦易也。

君不如伐吴。

”成恒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也,子之所易,人之所难也。

而以教恒,何也?”子贡对曰:“臣闻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内。

臣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

今君破鲁以广齐,堕鲁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

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而求成大事,难矣。

且夫上骄则犯,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

如此,则君立于齐,危于重卵矣。

臣故曰不如伐吴,且夫吴王刚猛,毅而行其令,百姓习于战守,将明于法,齐之愚,为禽必矣。

今君悉择四强之中,出大臣以环之,黔首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黔首之士,孤立制齐者,君也。

”陈恒曰:“善。

虽然,吾兵已在鲁之城下,若去而之吴,大臣将有疑我之心,为之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见吴王,使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陈成恒许诺,乃行。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B.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C.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D.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志在四方”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经典中国阅读答案

经典中国阅读答案

经典中国阅读答案【篇一:《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及答案】ss=txt>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8226;子路》)(1)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之人,请你解释其含义。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差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1)根据上文内容,你认为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10字左右)(2)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孔子所言“礼”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8226;雍也》)【注】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

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在孔子看来,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是什么?(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8226;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①。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②。

论语《子贡问士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子贡问士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子贡问士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子贡问士章》原文及解读【导语】:二十子贡问士章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永之氓》是《论语》中的一篇,描述了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和评价。

本文将提供《永之氓》文言文的翻译和原文拼音,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篇1《永之氓》原文: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则利亦随之矣;小人喻于利,则义亦随之矣。

译文:孔子说:君子注重的是道义,小人注重的是利益。

君子注重道义,那么利益也会随之而来;小人注重利益,那么道义也会随之而来。

原文拼音:kǒng zǐ yuē: jūn zǐ yù yán yú yì, xiǎo rén y ù yán yú lì. jūn zǐ yù yán yú yì, nèi lì yě zh ì suí yǐ; xiǎo rén yù yán yú lì, nèi yì yě zhì su í y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评价和区别。

君子注重的是道义,而小人则更注重利益。

君子通过追求道义,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利益;而小人追求利益,却忽略了道义。

《永之氓文言文翻译和原文拼音》篇2永之氓,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论语》中。

这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如何处理民众矛盾问题的观点。

以下是永之氓的文言文原文及其拼音:永之氓,饥而求食,食而求饱,饱而求安。

由是观之,民之饥,不可不食;食,不可不饱;饱,不可不安。

yǒng zhī mó, jīér qiú shí, shíér qiú bǎo, b ǎo ér qiúān. yóu shì guān zhī, mín zhī jī, bù k ě bù shí. shí, bù kě bù bǎo. bǎo, bù kě bùān.白话文翻译:永地的百姓,饥饿时就要求食物,得到食物后就要求吃饱,吃饱后就要求生活安定。

孔子名言说色

孔子名言说色

孔子名言说色1. 孔子名言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己有耻为最高要求
《论语·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行己有耻为最高要求。

行为有标准有敬畏,有遵循,可堪大才只用,治国之才。

如果在外交或者国家领导人位置必能使国家有尊严,收发自然,有威严和震怒,有平和。

凛凛然不被小丑戏弄。

在其位之人如果不知耻,则国家亦然不知耻。

则丧权辱国。

人民国家丧失尊严也!
孝顺为第二等的贤人,构建和睦的社交,社会,是管理社会国家之才
义气执拗之人由于有时不分好坏一味坚持,会办一些错事,但是就义气坚持的品德也算得上是第三等的贤人了。

是侠客,枭雄之流,或者帮会头目。

读书读到这里,真的是感慨,一桃杀三士,杀的是三等的贤人。

而许世友大将军一开始是三等,毛泽东主席的影响把他成就为一等的贤人,成为传奇人物。

感慨之。

义气之人,需要等待其顿悟。

鲁智深大悟而出家修为。

江湖豪杰顿悟而成为爱国将领。

就是民间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我想所说的这个浪子是多少具有孔子说的三等人才气质的。

有时候说坏孩子反而成才是因为少许具有这样的气质。

义气之人如果遇人不淑,机缘作弄,也会堕落为草寇,叛国者,败类。

草上飞之流。

对照对照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三类?如果你只是一味埋头苦学,而不知为什么,一味顺从而无主见,你会哀叹为什么我这么好就是不如那个小混混。

你别气馁因为如果你能灵活通便你可能会成为孔子所说的一二等贤士。

但是你胆小甚微,一个呆子你可能不如那些小混混,因为小混混固然许多走上犯罪道路,但是不小心你身边的一个小混混有贵人相助、指点人家会从进入三类贤人,或者成为大器。

事情是变化的,你到底想做那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