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格(第1课时)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与分享,体会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了解榜样的作用。
【教学重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教学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田字格)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2.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提示:格是标准、规格和品格、格调的意思3.教师讲述: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
用品格引导青春,追求“至善”,青春是有格调的,在飞扬的青春里见证最好的自己。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板书课题)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7-P32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2.怎样增强自控力?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4.榜样的作用有哪些?5.什么是慎独?6.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一)行己有耻1、你说我说:同学们列举青春出格,不知耻的事。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一组图片,提问:你觉得这些行为光荣吗之后提问:什么是“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请一学生讲负荆请罪的故事,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我们青少年要向廉颇学习什么?廉颇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
我们要向廉颇学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

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 的“至善”追求。 2、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 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部编道法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知识梳理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要求)
①从_点___滴__小__事___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 为__榜__样___。 ③养成__自__我__省__察___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 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 为,“至于至善”。
(2)有远大志向、积 极进取、乐观向上、不 畏挫折、意志坚强、自 强不息,等等。
部编道法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知识梳理 6、青春最好的证明是什么?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 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3、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 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部编道法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知识探析 4、什么是止于至善?(涵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与弘扬光 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使人达到完美 的境界。
部编道法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知识解析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青春有格》PPT课件精品

02
面对情感纠葛,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沟通、倾诉、寻求帮助等方式缓解负面情绪;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预防措施
03
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情感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情感纠葛与处理方法
04
情感萌芽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情感经历从不稳定到逐渐稳定的过程,表现为对异性的追求、热情、冷漠等不同的情绪反应。
情感波动
在经历一些情感波折后,对爱情的理解逐渐深入,懂得珍惜和付出,形成较为成熟的情感态度。
情感深化
情感的发展与变化
1
2
3
恋爱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来快乐、幸福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恋爱的意义
恋爱中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包括尊重对方、忠诚于感情、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等。
恋爱的责任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注重感情的真挚和纯洁,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和虚荣心的满足。
健康恋爱观
恋爱的意义与责任
情感纠葛的表现
01
青春期容易出现单恋、失恋、多角恋等情感纠葛,表现为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处理方法
情绪波动
青少年对社交的需求和期望发生变化,他们更希望与同龄人建立紧密的关系,并对家庭和社会关系有新的认识。
社交需求变化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体发育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包括身高和体重的增加,骨骼密度的增加以及肌肉和脂肪比例的变化。
性发育
青春期是性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会经历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出现以及性冲动和性行为的产生。
青春有格PPT课件1 人教版

他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 认识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 意义,没有从小事做起, 点滴积累,向榜样学习。
这三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 的,他们努力寻找榜样, 并积极向榜样学习,从榜 样身上汲取力量。
“向童小勇学习”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在生 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2.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校训是“行己有耻,君子不器”。 假如你是该校一名学生,践行校训,我们应( D ) ①树立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 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故事一:元代大学者许衡 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 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 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 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 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 “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 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 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 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 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 说:“梨虽无主,我心有 主。”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 青春有格
学习目标
会背 1.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3.羞恶之心和榜样的作用
理解 1.行己有耻的含义 2.止于至善的含义
掌握(践行运用) 增强自控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
而为之。学会时刻反省自己,从榜样身上汲取自 我完善的力量。
自主学习 基础过关
创新精神,有追求,有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要 善于寻找榜样、向榜样学习,要有自我省察的品质。
行己有耻 青 春 有 格
青春有格教案

青春有格
1.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部分: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每组教材备课说明及课时数
样的力量。
作业安排青春九宫格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
➢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课堂小结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即时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是青春最美好的格调!
板书设计课后记。
3.2青春有格(解析版)

3.2青春有格一、单选题1.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形成不良品行,诱发违法犯罪。
如今,烟民低龄化、未成年人吸烟现象越来越普遍,已成为父母、学校以及全社会的一块心病。
拒绝吸烟,从我做起。
当有人给你香烟时,你可以这样做()①对给你香烟的人微笑着说:“谢谢你,我不抽烟”②找借口拒绝吸烟,如“我最近感冒了,不能吸烟”③礼貌地拒绝,坚决不伸手接别人递过来的烟④避开吸烟的场所,为自己创造一个不吸烟的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行己有耻。
①②③④:吸烟有害健康,容易形成不良品行,诱发违法犯罪,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拒绝吸烟,增强自控能力,远离不良诱惑,避开吸烟的场所,为自己创造一个不吸烟的环境,因此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本题选C。
2.我们常说青春有“格”,“格”是“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的“格”,也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格”。
下列行为符合青春有“格”的是()A.张晓晓为了节约生活费,购买盗版课外书B.韩梅梅和李雷是好朋友,常常互相抄作业C.刘涛做了错事,李明一边帮他一边批评他D.齐奇喜欢阅读,常利用数学课时间看小说【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有格。
C: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的意思是说话要有实质内容,行动要讲品格、讲原则。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意思是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题干表述的格是讲品格、讲原则,守规矩的意思。
李明一边帮助刘涛一边批评他,体现了李明讲品格、讲原则,守规矩,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张晓晓购买盗版书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B:这一对好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不讲原则的表现,不符合题意;D:数学课上要认真听讲,在数学课上看小说是不遵守上课规则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高度赞扬了青年一代。
3.2青春有格教案(1)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案(1)《青春有格》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句中的“格”?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风格。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多媒体显示图片)阜城新闻:街头,一辆酷骑单车“上树”了5月5日中午,双清路与阜王路交叉口,一辆酷骑单车被挂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上。
单车在树上摇摇欲坠,围观群众报了警,阜王路派出所民警随后赶至现场,将警车开到人行道上,站在车顶将单车取了下来……前几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文峰公园发现一辆单车泡在河水中。
仔细一看,这辆车是前不久刚刚进驻阜城的“酷骑单车”吗?(1)学生们怎么看待这现象?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正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能力。
正如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到我们判断是否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他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多媒体显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
青春有格(教案)

思考:卢梭“内心隐隐作痛”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礼记》
教师引导:格是形式、规矩、标准。上升到做人来看,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青春,是人生中重要的时期。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自己青春在“格”中飞扬。
过渡: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哪两个方面呢?
人教部编版道法七年级下册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课题名
《青春有格》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青春有格”,本框与之前所学的“青春飞扬”一框共同组成了对青少年精神成长方面的要求。相比于前一框理解“青春”的含义,这一框更强调了过好青春时期的要求。通过这一框的学习,帮助学生具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积善成德,见贤思齐,自我省察。
提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第一目 行己有耻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说脏话、闯红灯、醉驾、校园暴力等
教师讲解:这些行为都是生活中不文明行为、非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课件展示:孔子和朱熹的名言
教师: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知识归纳】
1.什么是“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如何增强自控力?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③加强自我监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